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一、泵送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全,蔡俊宸,张立巅,杨崇斌[1](2020)在《曼点水库坝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文中研究说明曼点水库大坝建设中,针对坝顶常态混凝土入仓施工困难等诸多不利条件影响,工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法,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入仓。从泵送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抗裂缝形成入手,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工艺措施,同时减少浇筑层厚度及斜层浇筑保证层间结合质量。在满足《大坝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指标》的同时,达到了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曼点水库坝顶细部结构建筑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党飞[2](2020)在《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结构复杂、大跨径桥梁的应用越来越多,泵送施工工艺的应用亦愈加广泛,泵送混凝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工作性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等诸多优点,其与泵送施工工艺相结合现已成为泵送混凝土的首选材料。本文针对高温的工程环境,通过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各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来进行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砂率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0,砂率为4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压强度达到较优,既能满足的性能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2)通过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开裂、抗水渗透、压力泌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降低压力泌水率,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混凝土中掺入10%~20%的粉煤灰,其综合性能较好。(3)论文从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和连续刚构桥C55泵送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测试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主要通过采用掺加粉煤灰提高流动性、降低水化热、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施工控制以及养护等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及避免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开裂等不良问题。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论文所研究的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艳华[3](2018)在《热带雨林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混凝土坝开裂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无坝不裂”的说法。虽然我国就如何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取得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但鉴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或偶然)因素的存在,以及对混凝土材料特性认识不够深入、裂缝成因和机理分析尚不够透彻等问题的存在,裂缝问题仍是目前混凝土坝施工中需重点预防的关键问题;裂缝的防治关键在于混凝土的温控措施设计。本文考虑桑河二级水电站坝区气温常年较高,但年温差不大,没有寒潮发生,日温差变幅小等特殊气候特点,结合国内水电站工程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对本工程的混凝土温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国内外水电工程温控措施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混凝土温控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混凝土的容许温差、混凝土最高温度、内外温差的控制标准;针对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进行了试验设计,合理选定了混凝土配合比;在参考国内水电工程温控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了本工程混凝土温控方案是以掺粉煤灰拌和,自然温度入仓方式为主,辅以流水养护、通常温河水冷却、避开高温时段浇筑和形成局部气候小环境等综合措施。通过本工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成果显示,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等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混凝土外观裂缝数量处于合理范围内,混凝土质量可以满足规程规范、设计指标要求,混凝土质量是可靠的;本工程采取的混凝土温控方案是合适的,本方案对于高温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设计施工提供了案例借鉴。

孙驰[4](2018)在《深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的高度与建筑规模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领域使用越来越频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是温度控制,过大的水化热容易引起浇筑后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施工面临深基坑作业难题,受场地、气温等客观因素限制和施工工期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本文以中铁信托大厦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研究对象,优化配合比设计、创新施工和养护方式,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试验技术和施工工艺中的难题。主要研究工作为:针对施工场地受限制,工期紧张,且输送高度19m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环境分析、数据计算,研究出了一种适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的混凝土施工方式,采取“钢套筒输送梭槽+地泵”相结合新型浇注方式施工;设计C35P10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强度要求和施工工艺前提下,通过选用优质材料合理搭配,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来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针对传统养护方式难以满足本项目基础筏板厚度深(6200mm)、方量大(20100m3)的实际,采取筏板蓄水保温养护方法,创新养护方式,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温度及表面裂缝产生,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难题。(1)“钢套筒输送梭槽+地泵”新型输送系统研究。设计思路:通过混凝土运输罐车从地面将混凝土卸入钢套筒料斗,混凝土沿钢套筒梭槽流入架设在基坑混凝土地泵料斗,经过二次搅拌后,混凝土经过地泵泵送至作业面。设计现实意义:一是解决了场地受限,无马道,深基坑垂直输送容易堵管、离析的施工难题。二是三台混凝土罐车同时向三条输送线供料,三台地泵同时施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三是使用地泵施工比使用车泵费用更低,有效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2)C35P10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首先,合理降低水泥用量。水与水泥混合而出现的水化热是导致混凝土温度提高的重要原因,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温度呈一种正的相关性,需合理地降低水泥用量。第二,掺入粉煤灰和矿粉。混凝土掺入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进而减少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第三,选用优质级配骨料。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减少水与水泥的消耗,石子粒径越大效用越明显,但骨料粒径过大,混凝土极易出现成分分离的现象,也受制于施工条件,一般宜选用粒径5-31.5mm。最后,掺入适当外加剂。膨胀剂和水泥矿物成分之间会出现化学变化,引发体积膨胀效应,提高混凝土的紧密程度,抑制混凝土收缩,避免结构出现收缩裂缝。(3)蓄水保温养护研究。本工程工期紧迫,基础筏板厚度深,混凝土方量大,传统的养护方式无法满足本工程的需求,本文采用蓄水保温养护方式对超大体积筏板进行养护。蓄水养护工艺:在筏板四大角位置布设注水管。使用生活区锅炉将水加热至计算的混凝土表面温度43.5℃并通过注水管注入已覆盖好薄膜的混凝土表面。在平面中心、拐角、主风向部位具有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拉应力最大、易散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的地方布置测温点,通过定时测温,若发现混凝土里表温差存在上升至20℃的趋势时应立即放掉蓄水,重新注入加热至43℃的水进行保温养护;如发现内外温差大于20℃时,立即调整蓄水深度和注入热水调整。中铁信托大厦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有效的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养护难题,混凝土外观成型质量良好,肉眼未见一条裂缝。同时,新型施工方式和养护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在受限场地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武海[5](2016)在《高墩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成昆铁路永仁至广通段扩能工程小西村龙川江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DK697+031.84)桥墩施工实例分析了高墩泵送混凝土裂缝的类型,提出预防措施,并在桥墩施工中不断修改完善,归纳得出高墩泵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及措施。

温志成[6](2015)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广泛。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对保障项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概述了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给出了质量的定义、质量管理的内容与发展趋势;阐述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内容、特点;分析了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第二,研究了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分析了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认为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混凝土的耐久性;构建了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评估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评估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第三,以十天高速公路H-C04标段系列桥梁900t箱梁施工方案为例进行了案例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多个项目进行了应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所提出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邓晓阳[7](2013)在《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核电站发展速度很快,在建的核电工程规模庞大。为了保证核电站高质量的完成需要在核电站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反应堆厂房筏基的施工是核电站建造过程中最主要的关键点之一,反应堆对大体积混凝土筏基裂缝控制要求比较高,如何在筏基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一直以来是核电站工程施工中的重点。本文以防城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浇筑施工为实际背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展开研究与讨论,就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各种因素以及控制和解决方法进行详细阐述,重点探讨与分析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多项技术要点,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此外,本文还就防城港核电站反应堆筏基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介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就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控制要点进行简要分析。(2)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提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措施。(3)介绍防城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大体积混凝土筏基一次性整体浇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具体就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筏基裂缝控制技术展开详细分析。(4)对防城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介绍,并分别阐述防城港核电站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通过详细的组织管理计划、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厂房大体积混凝土筏基一次性整体浇筑施工的顺利完成。

张先楚[8](2011)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现状,分析了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防止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对已出现的楼板裂缝提出了处理办法;最后,在总结了前面的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正确对待混凝土楼板裂缝和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

侯玉坤,付俊娟[9](2010)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分析及控制》文中指出本文对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控制和防治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而提高泵送混凝土浇筑质量。

张向斌[10](2009)在《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收缩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粗砂资源日渐匮乏,开发利用特细砂拌制混凝土已成为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研究大流动性特细砂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和收缩特性,对特细砂混凝土泵送施工及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强度低、易开裂、收缩大等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研究砂率、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和骨料级配五个主要混凝土配制参数对强度的影响规律。提出适合泵送的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参数取值范围及较优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试验法,分别从材料性能、配比参数和环境因素三方面研究了其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从配制参数、抗裂组分和外加剂三方面研究混凝土自由干燥收缩率和约束收缩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⑴影响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砂率>粗骨料级配。利用特细砂配制泵送混凝土的有效途径是掺用粉煤灰和减水剂尽量减小水胶比。在试验选定的研究范围内,砂率和粗骨料级配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显着,可根据混凝土可泵性等其它技术指标确定其合理取值范围。⑵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强度随着砂率的增大先升后降;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强度愈低;减水剂由小增大的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优掺量为0.64%;当中石、小石均为5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3)配制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水胶比取值范围宜为0.35~0.45,砂率宜为27%~31%,粉煤灰掺量宜在15%~25%。配制强度等级为C40、可泵性良好的特细砂泵送混凝土配制参数的最优组合为水胶比0.35、粉煤灰掺量15%、砂率31%、减水剂掺量1.0%,20~40㎜卵石占粗骨料总量的50%~75%。(4)粉煤灰在特细砂泵送混凝土中使用能使塑性收缩裂缝面积减小42.7%~57.9%。高效减水剂能使混凝土塑性裂缝面积减少23.0%~57.3%。聚丙烯纤维能使混凝土塑性裂缝面积分别减少11.8%~62.6%,且能使塑性裂缝细化。掺泵送剂、引气剂也能有效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5)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存在临界砂率使混凝土塑性收缩较小,砂率由小增大的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面积先减后增。砂率不能过大或过小,存在最优砂率。在试验范围内,砂率为27%时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塑性收缩最小。(6)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环境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表面温度>表面风速>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混凝土浇筑温度。各环境因素之间对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和裂缝面积的影响呈线性相关,交互效应不明显。(7)混凝土后期的干燥收缩随着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在特细砂泵送混凝土中掺加尽可能多的大粒径石子有利于混凝土抗裂性能。(8)掺用粉煤灰聚、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干燥收缩。90d龄期混凝土,掺粉煤灰比不掺粉煤灰混凝土自由干缩率降低13.6%~24.9%,约束收缩减小14.1%~25.8%;掺入纤维能减小自由干燥收缩18%~33%,减小约束收缩12%~24%;膨胀剂减小自由干燥收缩14%~23%,约束收缩10%~25%。(9)早强剂会增加混凝土干燥收缩,并且混凝土干燥收缩率在整个试验龄期内随着早强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90d龄期掺加早强剂可增加自由干燥收缩率5%~12%,约束收缩率增加13%~24%。

二、泵送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泵送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曼点水库坝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2 坝顶细部结构
    1.3 然气象条件
2 曼点水库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指标
    2.1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指标
    2.2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指标
3 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难点
    3.1 入仓道路受限及解决措施
    3.2 泵送混凝土施工特点
    3.3 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4 温度控制及裂缝防治措施
4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主要温控措施及裂缝防治措施
    4.1 泵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优化
        4.1.1 外加剂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
        4.1.2 泵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选定
    4.2 控制泵送混凝土入仓温度
        4.2.1 采取的措施
        4.2.2 达到的效果
    4.3 合理规划仓面浇筑区减小混凝土浇筑量
    4.4 合理布置泵机位置减小输送距离
        4.4.1 泵机选型
        4.4.2 泵机位置的合理布置
        4.4.3 减少混凝土输送距离的好处
    4.5 及时排除泌水并合理振捣
        4.5.1 泌水对混凝土的影响
        4.5.2 防治措施
    4.6 坝内埋设的冷却水管
        4.6.1 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
        4.6.2 冷却水管通水注意事项
    4.7 浇筑收仓加强混凝土养护
    4.8 减少浇筑层厚度及斜层浇筑保证层间结合质量
        4.8.1 斜层浇筑的意义
        4.8.2 斜层浇筑的重要性
        4.8.3 斜层浇筑的优点
5 施工质量效果
    5.1 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成果
    5.2 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简述
    5.3 裂缝防治效果
6 结语

(2)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1 高性能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1.2.2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3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 泵送混凝土的应用及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2.2.1 工作性能试验
        2.2.2 力学性能试验
        2.2.3 压力泌水测试
        2.2.4 抗水渗透性能测试
        2.2.5 抗开裂性能测试
第3章 主要因素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 元蔓高速新寨村2号大桥的工程特点
    3.2 泵送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3.1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3.2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3.4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1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4.2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3.5 粉煤灰掺量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5.1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5.2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3.5.3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水渗性能的影响
        3.5.4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4.1 工程概况
    4.2 高温环境下远距离及二次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4.2.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4.2.2 远距离二次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性能要求
        4.2.3 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4.3 高温环境下连续刚构桥泵送C55混凝土的应用
        4.3.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4.3.2 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
        4.3.3 连续刚构桥梁段C55泵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4.4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可泵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4.4.1 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4.4.2 泵送施工组织措施
        4.4.3 混凝土养护措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热带雨林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和不足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项目总体概况
    2.2 水文气象条件
        2.2.1 气温
        2.2.2 降雨
        2.2.3 风力
        2.2.4 湿度和蒸发
        2.2.5 综合说明
    2.3 主要工程建筑物概况
        2.3.1 挡水重力坝工程
        2.3.2 溢流坝工程
        2.3.3 消力池工程
        2.3.4 发电厂房工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凝土温控理论分析
    3.1 混凝土温度控制
        3.1.1 温度控制目的和内容
        3.1.2 混凝土温控关键因素
    3.2 裂缝产生原因及类型
        3.2.1 裂缝类型
        3.2.2 原因分析
    3.3 温度场计算基本理论
    3.4 冷却水管效果模拟
    3.5 混凝土基础允许温差
    3.6 混凝土温度控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水电工程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介绍
    4.1 小湾水电工程温控措施及效果
        4.1.1 混凝土温度控制
        4.1.2 混凝土通水冷却
        4.1.3 混凝土养护及保温
        4.1.4 其它综合温控防裂措施
        4.1.5 结论
    4.2 龙开口水电工程温控措施及其效果
        4.2.1 混凝土温度控制
        4.2.2 混凝土通水冷却
        4.2.3 混凝土表面养护
        4.2.4 其他综合养护措施
        4.2.5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
    5.1 混凝土材料性能参数
        5.1.1 原材料性能参数
        5.1.2 混凝土性能参数
    5.2 自然拌合状态下的混凝土特征温度
        5.2.1 自然拌和出机口温度
        5.2.2 混凝土入仓温度
        5.2.3 混凝土浇筑温度
        5.2.4 混凝土最高温度
        5.2.5 混凝土特征温度
    5.3 温控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
        5.3.1 不同浇筑温度对温控的影响
        5.3.2 不同通水温度对温控效果的评价
        5.3.3 不同冷却水管间距对温控的影响
        5.3.4 掺粉煤灰温控影响评价
        5.3.5 结论
    5.4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分析计算
        5.4.1 自然拌合入仓通冷水冷却混凝土最高温度计算
        5.4.2 掺粉煤灰自然入仓通河水冷却混凝土最高温度计算
    5.5 混凝土温控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5.5.1 温控方案差异分析
        5.5.2 温控方案投资比较
        5.5.3 推荐温控方案
    5.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析
        5.6.1 混凝土设计指标
        5.6.2 原材料检测指标
        5.6.3 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参数试验
        5.6.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5.6.5 推荐配合比
        5.6.6 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凝土温控实施及效果分析
    6.1 混凝土温控范围
    6.2 混凝土采用温控标准
    6.3 大坝混凝土配合比选择
    6.4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6.4.1 大体积混凝土温升过程
        6.4.2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
        6.4.3 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控制
        6.4.4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6.4.5 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升
        6.4.6 大坝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的控制
    6.5 混凝土通水冷却方案
        6.5.1 供水水池布置
        6.5.2 管路布置
        6.5.3 混凝土仓面施工冷却水管布置
    6.6 温度测量
        6.6.1 原材料的温度测量
        6.6.2 仓面温度测量
        6.6.3 冷却水管的温度测量
        6.6.4 保温层温度测量
        6.6.5 混凝土内部温度的观测
    6.7 现场混凝土温控实施效果
    6.8 温控效果评价
    6.9 混凝土质量检查评价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附表

(4)深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3.1 研究项目概况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主要内容
        1.4.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
        1.4.2 C35P10 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研究
        1.4.3 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研究
第2章 新型混凝土输送梭槽研究
    2.1 梭槽支撑架搭设参数设计及验算
    2.2 钢套筒搭设坡度试验设计、钢套筒制作与吊装
        2.2.1 钢套筒搭设坡度试验设计
        2.2.2 钢套筒的设计及吊装
    2.3 混凝土输送系统平面布置
    2.4 小结
第3章 C35P10 补偿收缩混凝土试验研究
    3.1 原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选择
        3.1.1 水泥
        3.1.2 粉煤灰
        3.1.3 矿粉
        3.1.4 骨料
        3.1.5 膨胀剂
        3.1.6 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防水剂
        3.1.7 聚丙烯纤维
    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3.2.1 混凝土配合比理论
        3.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条件
        3.2.3 配合比设计的规范标准
        3.2.4 配合比计算书
        3.2.5 配合比调整确定
    3.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分析
        3.3.1 正交试验设计
        3.3.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混凝土浇筑及性能控制研究
    4.1 施工准备设计
        4.1.1 编制施工方案
        4.1.2 资源配置
        4.1.3 现场准备
        4.1.4 与搅拌站的对接协调
    4.2 混凝土浇筑
        4.2.1 混凝土浇筑供应流程
        4.2.2 混凝土现场浇筑
    4.3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4.3.1 泌水形成原因
        4.3.2 泌水对混凝土性能危害
        4.3.3 泌水处理措施
    4.4 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处理
        4.4.1 裂缝成因分析
        4.4.2 表面裂缝控制
    4.5 小结
第5章 混凝土蓄水养护技术及温度监控研究
    5.1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并确定蓄水深度
        5.1.1 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计算
        5.1.2 混凝土表面控制温度计算
        5.1.3 确定蓄水深度
    5.2 蓄水保温养护工艺操作流程
        5.2.1 工艺流程图
        5.2.2 工艺操作要点
    5.3 工程混凝土温度监测及调整控制
        5.3.1 混凝土温度测试工艺
        5.3.2 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混凝土材料质量
    6.1 力学性能
    6.2 抗渗性能测试
    6.3 限制膨胀率检测
    6.4 外观质量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外加剂检测报告
    2.膨胀剂检测报告
    3.矿粉检测报告
    4.粉煤灰检测报告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6.混凝土膨胀率检验报告
个人简介

(5)高墩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概况
2工程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
3高墩施工泵送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3.1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浅析
    3.2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2.1混凝土品质内部结构决定其产生裂缝
        3.2.2水泥水化热引起的裂缝
        3.2.3外界气温变化引起的裂缝
        3.2.4混凝土的收缩
        3.2.5混凝土凝固过程收缩或施工支架模板变形导致的裂缝
4高墩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4.1提高泵送混凝土品质, 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粘聚性
        4.1.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4.2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4.2.2夏季施工时, 在输送泵送时采取降温措施, 以防止混凝土温度升高在搅拌站搭设遮阳棚, 搅拌用水用机井现抽的冷水;
    4.3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程序质量控制
        4.3.1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安排, 以薄层连续浇筑以利散热, 不出现冷缝为原则。
        4.3.2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排除。
        4.3.4灌注完混凝土后将混凝土面抹平整、去除浮浆, 在混凝土凝固前二次收浆人工压抹两边, 以消除表面收缩裂缝。
    4.4保温、保湿措施
        4.4.1 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混凝土浇筑实际进行测温;混凝土升温阶段, 每隔3h测温一次;混凝土降温阶段, 每隔6h测温一次。根据理论和经验, 一般混凝土浇筑3天后内部温度达到最高, 最高达70℃;之后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 6天后一般在5 5℃左右。
    4.5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控制措施
    4.6翻模墩身模板采用高强材料加工制作并严格控制模板安装质量
5结论

(6)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的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施工质量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2.1 质量与质量管理
    2.2 施工质量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
    2.3 施工质量程序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
    3.1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估及控制的总体程序
    3.2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
    3.3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3.4 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事故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3.5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指标的构成
    3.6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评估体系及方法
    3.7 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及评价的主体、客体、目标的设定
        4.2.1 确定质量评估与控制的主体
        4.2.2 明确质量评估与控制的客体
        4.2.3 质量评估及控制的目标分解
    4.3 基于“4M1E”因素法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制定
        4.3.1 人员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4.3.2 材料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4.3.3 施工机械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4.3.4 施工方法工艺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4.3.5 施工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4.4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方案设计及选择
        4.4.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估及选择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主要质量缺陷诊断及质量控制措施
    4.6 应用效果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要点
        2.3.1 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2.3.2 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技术
        2.3.3 改善约束条件与合理构造设计技术
        2.3.4 分层分段浇筑技术
        2.3.5 施工温度和应变的现场检测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防城港核电站 RX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3.1 工程概况
    3.2 整体浇筑优点和可行性分析
        3.2.1 优点分析
        3.2.2 可行性分析
    3.3 大体积混凝土筏基施工具体技术措施
    3.4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应变的监测方案
        3.4.1 监控目的
        3.4.2 监测内容和方法
        3.4.3 数据分析及应用
        3.4.4 监控指标
    3.5 本章小结
4 防城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施工质量管理
    4.1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4.2 大体积筏基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施工组织管理
        4.2.1 施工单位混凝土浇筑能力分析
        4.2.2 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质量管理
    4.3 质量保证措施
        4.3.1 组织管理措施
        4.3.2 技术管理措施
        4.3.3 材料进场检验及实验管理措施
        4.2.4 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措施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安全保证措施与应急预案
        4.4.1 安全保证措施
        4.4.2 应急预案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1 由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1.2 由施工原因造成裂缝的分析
        1.2.1 裂缝的出现与养护条件的关系
        1.2.2 裂缝的形成与混凝土早期扰动的关系
        1.2.3 裂缝出现的部位与薄弱环节的关系
        3.2.4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裂缝的关系
2 裂缝控制措施
3 裂缝处理
4 结语

(10)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收缩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特细砂混凝土产生及发展
        1.1.2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技术特点
        1.1.3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收缩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1.2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强度
        1.2.2 塑性收缩
        1.2.3 干燥收缩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3.1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强度研究
        1.3.2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塑性收缩研究
        1.3.3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干燥收缩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骨料
        2.1.4 聚丙烯纤维
        2.1.5 外加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2.2 塑性收缩试验方法
        2.2.3 干燥收缩试验方法
第三章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1 实验因子分析
        3.1.1 砂率
        3.1.2 水胶比
        3.1.3 粉煤灰掺量
        3.1.4 减水剂掺量
        3.1.5 粗骨料级配
    3.2 试验设计
        3.2.1 试验设计方法选择
        3.2.2 试验安排及结果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回归模型建立与检验
        3.3.2 因素主次分析
        3.3.3 单因素效应分析
        3.3.4 两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3.3.5 最优组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塑性收缩研究
    4.1 材料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4.1.1 粉煤灰
        4.1.2 泵送剂
        4.1.3 高效减水剂
        4.1.4 引气剂
        4.1.5 聚丙烯纤维
    4.2 配制参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4.2.1 砂细度模数
        4.2.2 砂率
        4.2.3 水胶比
    4.3 环境因素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4.3.1 影响混凝土塑性开裂的环境因素分析
        4.3.2 环境因素耦合效应对塑性开裂的影响
    4.4 讨论与本章小结
        4.4.1 讨论
        4.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研究
    5.1 配制参数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5.1.1 砂细度模数
        5.1.2 水胶比
        5.1.3 砂率
        5.1.4 骨料最大粒径
    5.2 几种抗裂组分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5.2.1 粉煤灰
        5.2.2 聚丙烯纤维
        5.2.3 膨胀剂
        5.2.4 抗裂型防水剂
    5.3 外加剂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5.3.1 早强减水剂
        5.3.2 引气剂
        5.3.3 泵送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关于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强度
        6.1.2 关于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塑性收缩问题
        6.1.3 关于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干燥收缩问题
    6.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泵送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曼点水库坝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J]. 刘健全,蔡俊宸,张立巅,杨崇斌. 施工技术, 2020(S1)
  • [2]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D]. 党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热带雨林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D]. 刘艳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4]深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 孙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5]高墩泵送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J]. 武海. 民营科技, 2016(06)
  • [6]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质量控制研究[D]. 温志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2)
  • [7]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D]. 邓晓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8]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J]. 张先楚. 安徽建筑, 2011(02)
  • [9]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分析及控制[J]. 侯玉坤,付俊娟. 科技风, 2010(03)
  • [10]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收缩特性试验研究[D]. 张向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