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暴发的诊治

猪弓形虫病暴发的诊治

一、猪暴发弓形虫病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婧[1](2021)在《基于SAG2和GRA7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其引发的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已经被证实可作为良好的弓形虫诊断抗原的膜表面蛋白2(SAG2)和致密颗粒蛋白7(GRA7)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弓形虫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选择了更敏感的SAG2为诊断抗原,检测了2 673份动物血清,其中藏羊(Tibetan sheep)血清907份、牦牛(Yak)血清663份、奶牛(Cow)血清205份、鸡(Chicken)血清500份、猪(Pig)血清337份和马(Horse)血清61份,结果显示,被检动物体内弓形虫总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1%(1 179/2 673)和18.0%(469/2 612);IgG和IgM均为阳性的占14.9%(389/2 612),单IgM阳性占3.0%(80/2 612),单IgG阳性占30.0%(790/2 673)。以受检动物物种分类猪的IgG阳性率最高(90.2%,304/337),其次是藏羊(50.7%,460/907)、鸡(45.8%,229/500)、牦牛(21.1%,140/663)、奶牛(18.5%,38/205)和马(13.1%,8/61)。IgM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动物为猪(41.8%,141/337),其次为藏羊(21.2%,191/907)、奶牛(15.1%,31/205)、鸡(12.4%,62/500)和牦牛(6.6%,44/663)。以不同海拔高度分类后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综上所述,青海地区经济动物弓形虫的感染率较高,本项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本地区弓形虫病的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

张静[2](2020)在《弓形虫GRA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作为单细胞寄生虫,它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弓形虫通过侵染宿主有核细胞,从而引起宿主多种组织、器官发生损害和病变。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3的人口感染弓形虫病。除了人类,弓形虫还能感染200多种动物并致其发病,其中猫科动物为弓形虫唯一终末宿主,猪的弓形虫感染率最高。中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弓形虫感染率在4.8%~85.7%之间,且地域差异较大,该病大规模在猪群及畜禽厂中的传播,给畜牧业尤其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我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作为弓形虫重要的中间宿主,在弓形虫的传播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防控弓形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保护实际生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的质粒pET-28a-GRA7原核表达了重组GRA7蛋白,通过试验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特异性;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通过复检与亚克隆后选取了4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A3D,B6G,F9B及KIF,其中B6G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最高,为2.24×105。Western Blot和IFA实验证明四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GRA7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终选择单克隆抗体B6G进行阻断ELISA方法建立。逐步优化阻断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经过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发现所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符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用该方法对临床28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该批样品中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1.46%,与MAT复检阳性重合率为84.9%,表明该方法能用于临床样品中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解明华,鲁富有,陈俊秀,张潇,李良松,张容萍,彭海生[3](2019)在《1例规模猪场弓形虫病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宁洱县某规模猪场综合生产效益多年持续偏低,母猪返情率高,仔猪保育阶段死淘率高,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伪狂犬病、仔猪黄白痢、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极为严重,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笔者入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解剖,采取活体胸腔、腹腔、关节腔积液病料涂片镜检检出弓形虫,采取不同猪群体血清20份进行ELISA检测,全场感染率为65%,确诊为猪弓形虫病。采取药物治疗和综合预防措施,取得显着疗效。

陈世林[4](2019)在《湖南省猪的三种人畜共患病感染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衣原体、弓形虫和布鲁氏菌是三种严重威胁人类和多种动物生命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猪在这三种病原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这三种病原体的共同易感宿主,对于这三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不同规模的猪场猪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848份猪血清样品中衣原体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6.98%。按区域划分,湘南、湘北、湘中、湘西4个地区的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63%、22.65%、32.78%、18.81%,局部地方以怀化最高,达61.67%;一年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97%、25.40%、42.58%、48.81%,不呈现季节性;仔猪、育肥猪、种公猪、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0.90%、28.64%、48.39%、33.63%,其中仔猪的阳性率最低,种公猪的阳性率最高。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猪场普遍存在衣原体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湖南省8个市(州)不同规模的猪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59份猪血清样品中猪弓形虫阳性样品为13份,抗体阳性率仅为1.03%,仔猪、育肥猪、种公猪、母猪均发现弓形虫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0%、0.28%、4.26%、2.43%,以种公猪最高。结果表明,湖南省猪弓形虫感染程度较低。本研究第三部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不同规模的猪场进行猪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344份猪血清样品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出59份抗体阳性,进一步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诊,仅检测出1份育肥猪血清为阳性样品,阳性率为0.0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检测出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0.09%,其中1份仍是育肥猪,另1份为母猪。调查表明湖南省猪布鲁氏菌的感染率很低,基本呈零星发生,未造成大面积传播,这与湖南省采取的严厉防控措施有关,即发现1例立即销毁1例。以上研究结果对湖南省猪场三种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陆瑶瑶[5](2018)在《猪、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TgCatCHn4虫株对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弓形虫属于人兽共患寄生原虫,易引起人类和动物流产,免疫抑制宿主感染后易发生急性弓形虫病,从而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关于我国猪和猫的弓形虫病已有一些报道,为进一步了解弓形虫病流行病学及虫株的致病机制,本研究调查我国河南、山东及上海地区猪(2838份)和河南家猫(28份)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分析风险因素、分离弓形虫虫株,并研究分离虫株对小鼠小肠的损伤机制。猪和家猫弓形虫的血清流行病学及风险因素分析:郑州市家猫心脏(28份),河南地区猪心脏(305份)和膈肌(2086份)及血液样品(407份)共2798份,山东(10份)和上海(30份)血液样品。采用MAT方法检测血清和膈肌洗液弓形虫抗体,并对地区、性别及年龄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猪和家猫弓形虫抗体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8%(286/2838)和7.14%(2/28)。其中河南省猪弓形虫阳性率为9.94%(278/2798),山东省10.00%(1/10),上海市23.33%(7/30)。地区和年龄与猪感染弓形虫差异显着(P<0.05),而性别与弓形虫感染无明显差异(P>0.05);家猫感染弓形虫与年龄和性别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猪和家猫弓形虫虫株的分离。MAT滴度≥25的猪心肌4份(4/305)、猫心肌2份(2/28)和2086份猪膈肌样品分别接种小鼠,并采用PCR及Nest-PCR方法检测消化液内弓形虫。结果:猪膈肌接种组有3组弓形虫抗体呈阳性(3/81),猫心肌接种组有1组弓形虫抗体为阳性。3份猪膈肌消化液含有弓形虫核酸。从猪组织中未分离到弓形虫虫株,猫心肌中分离到弓形虫TgCatCHn4(ToxoDB#9)。TgCatCHn4包囊接种野生型BALB/c小鼠后存活时间超过60天,而接种IFN-γ-/-小鼠可引起其急性感染死亡(16 DPI),肺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可见多量弓形虫速殖子。说明TgCatCHn4虫株毒力弱,IFN-γ-/-小鼠感染后存活率低。TgCatCHn4弓形虫卵囊对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特点。以VEG虫株作为参考,104个VEG和TgCatCHn4弓形虫卵囊灌胃BALB/c小鼠,分别在6 HPI、1 DPI、3 DPI和8 DPI取小鼠小肠并固定,采用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弓形虫感染后小肠损伤特点、弓形虫抗原分布及潘氏细胞溶菌酶的表达。结果:随着小鼠感染时间的延长,VEG虫株在8 DPI时对回肠损伤最重,与VEG虫株相比,TgCatCHn4弓形虫对小鼠肠道损伤较轻。两种虫株的弓形虫抗原分布与肠道损伤不呈正相关。两个虫株组的小鼠回肠潘氏细胞数及其颗粒数均表现为先减少(6 HPI),后增加(3 DPI),最后又减少(8 DPI),但无明显差异(P>0.05)。TgCatCHn4感染小鼠后,小肠溶菌酶表达缺失,而VEG虫株感染小鼠小肠溶菌酶在6 HPI和1 DPI时均为阳性表达,后逐渐减少。表明:弱毒株弓形虫可以抑制潘氏细胞溶菌酶的表达,推测溶菌酶的缺失与弓形虫成功入侵肠道有关。

司鸿飞[6](2018)在《抗弓形虫天然产物筛选与甘草查尔酮A抗虫研究》文中提出弓形虫是专性胞内寄生原虫,临床可以感染人及温血动物,并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尽管弓形虫病对人和动物具有较大的威胁,并且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有限的,并且存在不能根治和副作用较大的问题。天然化合物作为巨大的化合物库,是抗弓形虫药物新药研发的重要资源。本试验选取了一系列具有抗癌和抗寄生虫活性的中药的主要活性单体进行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并在体内和体外对筛选出的天然产物的药效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初步探索其抗弓形虫机理,为临床治疗与抗弓形虫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下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氢溴酸槟榔碱、川楝素、对叶百部碱、鸦胆子素D、绿原酸、L-扁桃酸和D-扁桃酸对HFF细胞的细胞毒性,找出对HFF细胞生存的最小抑制浓度(生存率>95%)。并在最小抑制浓度下,进行体外抗弓形虫活性筛选,通过Giemsa染色观察抗虫效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1种天然产物对HFF细胞生存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黄芩苷200μg/mL,汉黄芩苷80μg/m L,甘草苷70μg/m L,甘草查尔酮A 10μg/m L,氢溴酸槟榔碱20μg/m L,川楝素5μg/m L,对叶百部碱40μg/m L,鸦胆子素D 1μg/m L,绿原酸400μg/m L,L-扁桃酸80μg/m L,D-扁桃酸80μg/m L。经初步抗虫活性筛选试验显示:11种天然产物中,甘草查尔酮A具有明显的抗弓形虫增殖的作用。为了确定甘草查尔酮A在培养基中的保留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基中甘草查尔酮A浓度进行测定,并绘制药时曲线。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A在0.01-2.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此方法的专属性好,回收率较高,精密度较好。测定甘草查尔酮A在培养基中的浓度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且在48 h时三个浓度(1.2μg/m L、1.0μg/m L、0.5μg/m L)的甘草查尔酮A均检测不到。为考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速殖子入侵HFF细胞的影响。培养基中加入甘草查尔酮A后加入弓形虫速殖子孵育2 h,弃去药物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用Giemsa染色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的浓度高于1μg/m L时,可以完全抑制虫体的入侵,并呈剂量依赖。为确定甘草查尔酮A的抗虫体增殖效果和准确测定对虫体增殖的IC50,首先,建立了用荧光定量PCR评价虫体荷载量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甘草查尔酮A作用下的虫体荷载量进行测定,计算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的IC50。同时,用Giemsa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建立的评价虫体荷载量的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5。Giemsa染色表明:随着甘草查尔酮A的浓度的升高,处理孔内的包囊数,速殖子数,和纳虫囊泡内的平均虫体数均降低呈剂量依赖。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在各个甘草查尔酮A浓度下的虫体荷载量,结果与Giemsa染色结果一致,并且通过计算得出,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速殖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0.848μg/mL。为探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虫体增殖的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的超微结构的影响,随后采用尼罗红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富集,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荧光强度进行测定。扫描电镜显示:不同浓度处理后弓形虫速殖子变小变圆,表面出现凹陷,并且浓度越大越明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同一浓度处理下,速殖子内部出现脂体,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脂体逐渐增多,各个细胞器的膜结构消失,最终虫体死亡。尼罗红染色证明了这一现象,可以观察到中性脂类在虫体内蓄积的情况,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积累加剧。表明甘草查尔酮A是通过干扰脂代谢而引起虫体死亡。在体内,首先确定口服和腹腔注射的最大安全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建立体内弓形虫急性感染模型,采用口服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对不同浓度甘草查尔酮A的体内抗虫效果进行评价。口服甘草查尔酮A最大剂量达到1000 mg/kg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腹腔注射时剂量达到为386 mg/kg.bw时,小鼠出现死亡。24 h内腹腔注射3次,给药在达到1000mg/m L时未发现死亡现象。在小鼠急性感染模型治疗实验中,低剂量腹腔注射组存活率为80%,中剂量腹腔注射组存活率为90%,高剂量腹腔注射组的存活率为100%,口服各剂量组没有改变死亡的结局,但平均存活时间均有延长,但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此给药方式下各组小鼠均无死亡,采取各器官,切片做HE染色均无发现异常。终上所述:甘草查尔酮A可以抑制弓形虫速殖子的入侵和复制,提高感染小鼠的生存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甘草查尔酮A的抗虫机制与脂代谢相关。本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A是潜在的抗弓形虫化合物,有望开发成为抗弓形虫药物。

张双青[7](2018)在《一例猪弓形体病诊治体会》文中指出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一例猪弓形体病病例进而分析一下诊治方法及体会。笔者所在地区一家存栏1 000余头的规模养猪场发生一例猪弓形体病病例。11月份该养猪场饲养的一

余国庆[8](2018)在《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文中提出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以突然废食,高热稽留,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染,多发于69月份的炎热季节。我国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分布十分广泛,据报道,全国各地均有人和家畜弓形虫病。本病可在猪场突然暴发,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熊加明,邱晨雨,陈茂金,邓贤才,刘林峰,邬向东[9](2016)在《1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文中认为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人群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以猪最常见,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往往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1]。近年来江西省弓形虫病仍有零星发生,对养猪业常造成严重损失。2015年11月江西农业大学兽医院接诊一例育肥猪急性死亡病例,该猪场规模为经产母猪6头,育肥猪50

祖阿力娅·艾山[10](2016)在《新疆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病原的分离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寄生虫,它可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以及鱼类除红细胞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内。人感染弓形虫后常无明显症状,但免疫缺陷者、先天感染的新生婴儿或器官移植者等特殊患者,常会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可出现繁殖障碍或流产,对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弓形虫可以通过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人。吐鲁番市是我国的旅游胜地,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居多,羊肉是主要的肉食品之一,羊肉的食品安全是当地人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食用了含弓形虫包囊的未熟羊肉,可能会增加人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也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情况,评估人吃羊肉后感染弓形虫的风险,为防控羊弓形虫感染提供基础数据。2014年至2015年,在吐鲁番市各屠宰场和养殖户,随机采集797份羊血液及对应的肉、肺门淋巴结等内脏样品。分别采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市的羊进行了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实验一:应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测797份羊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结果显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的羊为55只,弓形虫感染率为6.9%,其中,母羊的弓形虫感染率为9.6%,公羊的弓形虫感染率为2.6%;2岁以上的弓形虫感染率为11.8%;1岁以内的弓形虫感染率为2.4%。实验二:应用PCR方法对采集的797份羊血液、肉及内脏样品进行弓形虫B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血液中检出5份阳性,羊肉及内脏组织全部为阴性。实验三:对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腹腔接种于10只小鼠,盲传三代,处死出现临床症状的小鼠,对其血液、腹水和内脏组织,采用瑞氏染色和PCR方法分别进行病原学和B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盲传二代的小鼠腹水中观察到弓形虫速殖子,盲传三代的小鼠内脏中观察到弓形虫包囊,内脏经PCR检测,出现弓形虫B1基因特异性目的条带。结论:吐鲁番市的羊存在弓形虫感染,但感染率不高;羊肉经过煮熟后食用,人感染弓形虫的风险不大。

二、猪暴发弓形虫病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暴发弓形虫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AG2和GRA7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1.2 弓形虫病的诊断
    1.3 本研究的目的
第2章 弓形虫的体外、体内培养
    2.1 目的与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ELISA诊断方法的验证
    3.1 目的与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青海地区部分动物弓形虫病检测
    4.1 目的与意义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弓形虫GRA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弓形虫概述
        1.2.2 弓形虫速殖子-缓殖子转换及抗原的分析研究
        1.2.3 弓形虫诊断方法的研究
        1.2.4 猪弓形虫病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质粒、菌株、虫株与血清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刚地弓形虫pET-28a-GRA7 重组蛋白的表达
        3.2.2 GRA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2.3 IFA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3.2.4 阻断ELISA的建立
        3.2.5 改良凝集试验(MAT)
4 结果与分析
    4.1 重组pET-28a-GRA7 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
        4.1.1 SDS-PAGE电泳检测
        4.1.2 Western-Blot检测
    4.2 单克隆抗体制备结果
        4.2.1 杂交瘤细胞的选择
        4.2.2 杂交瘤细胞的效价检测
        4.2.3 腹水的纯化
        4.2.4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
    4.3 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4.3.1 抗原包被及单克隆抗体稀释浓度的选择
        4.3.2 最佳封闭时间的选择
        4.3.3 最佳血清稀释度的选择
        4.3.4 血清反应时间的选择
        4.3.5 单克隆抗体反应时间选择
        4.3.6 酶标二抗作用浓度选择
        4.3.7 酶标二抗作用时间的选择
        4.3.8 临界值的选择
        4.3.9 阻断ELISA反应程序
        4.3.10 交叉反应试验
        4.3.11 符合率试验
        4.3.12 重复性试验
        4.3.13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5 讨论
    5.1 抗原蛋白的选择与表达
    5.2 阻断ELISA结果分析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1例规模猪场弓形虫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饲养条件调查
    1.1 饲养环境调查
    1.2 动物防疫条件调查
    1.3 猪舍结构调查
    1.4 饲料供给调查
    1.5 猪群结构调查
    1.6 生产性能调查
    1.7 免疫病种调查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诊断
    4.1 临床初诊
    4.2 鉴别诊断
    4.3 实验室诊断
5 治疗
    5.1 全场猪群混饲投药
    5.2 个体药物注射治疗
    5.3 治疗效果评价
6 讨论
    6.1 猪弓形虫病应当引起养殖场和兽医的高度重视
    6.2 弓形虫感染造成规模猪场反复发病
    6.3 弓形虫感染造成多种继发和并发疾病
    6.4 弓形虫是人兽共患病
    6.5 禁止养猫, 常年灭鼠
7 结论

(4)湖南省猪的三种人畜共患病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衣原体病
        1.1.1 病原
        1.1.2 流行病学
        1.1.3 临床症状
        1.1.4 病理变化
        1.1.5 诊断
        1.1.6 防制
    1.2 弓形虫病
        1.2.1 病原
        1.2.2 流行病学
        1.2.3 临床症状
        1.2.4 病理变化
        1.2.5 诊断
        1.2.6 防制
    1.3 布鲁氏菌病
        1.3.1 病原
        1.3.2 流行病学
        1.3.3 临床症状
        1.3.4 病理变化
        1.3.5 诊断
        1.3.6 防制
    1.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湖南省猪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湖南省各市(州)猪衣原体感染情况
        2.2.2 不同季节衣原体感染情况
        2.2.3 不同猪群种类衣原体感染情况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湖南省部分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
        3.2.2 不同猪群猪弓形虫感染情况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湖南省猪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检测结果
        4.2.2 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结果
        4.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结果
        4.2.4 不同猪群种类猪布鲁氏菌感染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猪、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TgCatCHn4虫株对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弓形虫综述
    1.1.1 弓形虫的生活史
    1.1.2 弓形虫的主要传播途径
1.2 我国猪、猫弓形虫病的研究现状
    1.2.1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2.2 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1.2.3 猪、猫弓形虫分离株及基因型的研究进展
1.3 弓形虫毒力特点
    1.3.1 弓形虫的基因分型及致病特征
    1.3.2 弓形虫入侵对小肠潘氏细胞及溶菌酶的影响
1.4 本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猪和家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1.2 主要试验试剂、仪器与设备
    2.1.3 MAT检测弓形虫抗体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猪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
    2.2.2 猪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素
    2.2.3 猫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及风险因素分析
2.3 讨论
    2.3.1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3.2 家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第三章 猪和家猫弓形虫虫株的分离
3.1 材料
    3.1.1 试验样品与动物
    3.1.2 试验试剂、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的消化和小鼠的接种
    3.2.2 猪样品接种小鼠的处理
    3.2.3 猫心肌接种小鼠的处理
    3.2.4 弓形虫卵囊的收集
    3.2.5 IFN-γ~(-/-)小鼠的处理
    3.2.6 猪样品消化液弓形虫核酸的检测
    3.2.7 弓形虫卵囊基因型的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接种猪组织样品结果
    3.3.2 接种猫组织样品结果
    3.3.3 弓形虫卵囊的收集结果
    3.3.4 IFN-γ~(-/-)小鼠感染TgCatCHn4株弓形虫的生存率
    3.3.5 猪弓形虫虫株的分离结果
    3.3.6 猪横纹肌消化液中存在弓形虫核酸
    3.3.7 猫弓形虫虫株的基因型
3.4 讨论
    3.4.1 猪组织样品中携带感染性的活体弓形虫
    3.4.2 猪样品中未分离到活体弓形虫原因
    3.4.3 猪、猫弓形虫分离株及基因型 第四章 TgCatCHn4卵囊对BALB/c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特点
4.1 材料
    4.1.1 虫株与试验动物
    4.1.2 试验试剂、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弓形虫卵囊及BALB/c小鼠的处理
    4.2.2 小鼠小肠H&E及IHC染色
    4.2.3 小肠组织学评分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鼠对弓形虫TgCatCHn4的感染情况
    4.3.3 感染弓形虫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评估
    4.3.4 弓形虫抗原在小鼠小肠的分布
    4.3.5 溶菌酶在小肠潘氏细胞的表达
4.4 讨论
    4.4.1 小鼠小肠TgCatCHn4弓形虫抗原分布和病理损伤特点
    4.4.2 TgCatCHn4弓形虫对小鼠小肠溶菌酶表达的影响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6)抗弓形虫天然产物筛选与甘草查尔酮A抗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弓形虫概述
    1.1.1 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
    1.1.2 弓形虫虫株的多样性
1.2 弓形虫病的流行及危害
    1.2.1 流行特点
    1.2.2 诊断
    1.2.3 治疗
1.3 抗弓形虫药物的研究进展
    1.3.1 化学合成类药物
    1.3.2 天然产物类
1.4 本课题的意义 第二章 抗弓形虫药物的体外筛选
2.1 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耗材
    2.1.4 试剂及药物
    2.1.5 实验所用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2.2 方法
    2.2.1 HFF细胞的培养
    2.2.2 弓形虫的体外培养和传代
    2.2.3 天然产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2.2.4 天然产物的抗弓形虫增殖效果
2.3 结果
    2.3.1 天然产物对HFF细胞的毒性
    2.3.2 天然产物对弓形虫增殖效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甘草查尔酮A体外抗虫效果评价
3.1 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耗材
    3.1.4 试剂及药物
    3.1.5 实验所用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3.2 方法
    3.2.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查尔酮A在体外的药时曲线
    3.2.2 Giemsa染色法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入侵的影响
    3.2.3 评价虫体荷载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3.2.4 Giemsa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测定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增殖的影响
3.3 结果
    3.3.1 甘草查尔酮A在体外的药时曲线
    3.3.2 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入侵的影响
    3.3.3 荧光定量PCR评价虫体荷载量方法的建立
    3.3.4 Giemsa和荧光定量PCR测定甘草查尔酮A对虫体增殖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的超微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耗材
    4.1.4 试剂及药物
    4.1.5 实验所用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4.2 方法
    4.2.1 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4.2.2 透射电镜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内部超微结构的影响
    4.2.3 尼罗红染色观察甘草查尔酮A对弓形虫脂代谢的影响
4.3 结果
    4.3.1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4.3.2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4.3.3 尼罗红染色观察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体内抗虫增殖效果评价
5.1 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耗材
    5.1.4 试剂及药物
    5.1.5 实验动物、细胞和弓形虫虫株
5.2 方法
    5.2.1 单次给药安全剂量范围筛选
    5.2.2 腹腔注射多次给药安全剂量确认
    5.2.3 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急性感染模型的治疗实验
    5.2.4 安全性实验
5.3 结果
    5.3.1 单次给药剂量范围筛选结果
    5.3.2 腹腔注射多次给药剂量安全范围筛选结果
    5.3.3 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急性感染模型的治疗实验
    5.3.4 安全性实验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一例猪弓形体病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2 剖检变化
3 诊断
4 治疗
5 诊治体会

(8)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4 镜检
5 诊断
6 治疗
7 小结与体会
    7.1
    7.2
    7.3

(9)1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理剖检变化
2 实验室检查
    2.1 细菌分离
    2.2 PCR诊断
        2.2.1 提取肺部淋巴结组织30~50 g, 用剃刀或解剖刀切碎, 加入1 000 u L的Trizol, 按常规方法[2]提取总RNA, 然后应用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扩增c DNA模板, 以用于RT-PCR扩增RNA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
        2.2.2 剪取约0.5 g组织, 采用常规方法[2]提取DNA, -20℃保存备用。以备用于扩增DNA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
        2.2.3 病毒基因PCR扩增:取5μL c DNA, 短暂离心, 加入PCR体系, dd H2O补至25μL, 设定PCR程序, 使之进行约25~35个循环即可终止反应。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由江西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立和提供。
        2.2.4 凝胶电泳观察, 结果猪瘟病毒、猪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基因扩增均为阴性 (如图7) 。
    2.3 弓形体涂片镜检
        2.3.1 病料涂片染色。
        2.3.2 镜检。
3 小结与讨论

(10)新疆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病原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弓形虫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弓形虫研究史
        1.2.2 弓形虫生活史
        1.2.3 弓形虫致病机制
        1.2.4 羊弓形虫感染及其影响因素
        1.2.5 弓形虫病的诊断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新疆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疆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羊源弓形虫的分离鉴定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猪暴发弓形虫病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AG2和GRA7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李国婧. 青海大学, 2021(01)
  • [2]弓形虫GRA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1例规模猪场弓形虫病的诊治[J]. 解明华,鲁富有,陈俊秀,张潇,李良松,张容萍,彭海生. 养殖与饲料, 2019(06)
  • [4]湖南省猪的三种人畜共患病感染情况调查[D]. 陈世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猪、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TgCatCHn4虫株对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研究[D]. 陆瑶瑶.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抗弓形虫天然产物筛选与甘草查尔酮A抗虫研究[D]. 司鸿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7]一例猪弓形体病诊治体会[J]. 张双青. 现代农村科技, 2018(02)
  • [8]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J]. 余国庆.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2)
  • [9]1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J]. 熊加明,邱晨雨,陈茂金,邓贤才,刘林峰,邬向东.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6(06)
  • [10]新疆吐鲁番市羊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病原的分离鉴定[D]. 祖阿力娅·艾山.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标签:;  ;  ;  

猪弓形虫病暴发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