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蛋白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尿微蛋白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一、尿微量蛋白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曹巧华[1](2021)在《CysC、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胱抑素 C (cystatin C,CysC)、高敏 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研究,此次研究开始的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患者检测CysC、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含量,记录早期肾损害发生情况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78例患者中,发生早期肾损伤18例(观察组),未发生肾损伤60例(对照组),早期肾损伤发生率为22.99%;观察组的血清CysC、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78例患者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早期肾损伤与CysC、hsCRP、尿糖、尿微量蛋白都存在相关性(P<0.05)。CysC、hsCRP、尿糖、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的诊断Kappa值分别为0.844、0.782、0.752和0.802。结论:CysC、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肾损害的发生显着相关,可作为诊断肾损害的重要标志物。

罗飞[2](2020)在《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蛋白尿组及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尿转铁蛋白(UTf)及尿免疫球蛋白G(UIgG)的变化,评估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LEVD)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41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等);实验室资料(包括MAU、UTf、UIgG、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下肢血管超声结果)。根据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标准,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ACR<30mg/gCr,微量蛋白尿组(B组):30mg/gCr≤ACR<300mg/gCr,大量蛋白尿组(C组):ACR≥300mg/gCr。按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LEVD)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LEVD)。对不同分组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尿微量蛋白与ACR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评估MAU、UTf、UIgG 和 LEVD 与 DKD 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241例患者,A组61例,B组89例,C组91例,伴有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180例(74.69%);在241患者中有2例缺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伴下肢血管病变161例(67.36%),无下肢血管病变78例(32.64%);蛋白尿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132例(55.23%),单纯蛋白尿者46例(19.25%),单纯下肢血管病变者29例(12.13%),两者均无32例(13.39%)。2.不同蛋白尿组间相关分析C组病程、合并高血压比例、收缩压(SBP)、β2微球蛋白(β 2-MG)、ACR、α 1微球蛋白(α 1-M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Tf、MAU、UIgG的水平高于其余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其余两组,且B组合并高血压比例、β 2-MG、ACR、UTf、MAU、UIgG的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舒张压(DBP)、尿NAG酶、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大于A组(P<0.05)。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下肢血管病变比例也上升(P<0.05)。经Spermanen 秩相关分析发现 β 2-MG、UTf、MAU、α 1-MG、UIgG 与 ACR 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 0.275、0.754、0.752、0.364、0.724,P<0.001;eGFR 与 ACR负相关,相关系数-0.391,P<0.001。3.LEVD组及NLEVD组两组间相关分析与NLEVD组比较,LEVD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比例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NLEVD组与LEVD组临床指标比较,尿NAG酶、A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UTf、MAU、UIgG等水平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LEVD组明显较高(P<0.05);而 SBP、DBP、HbAlc、β 2-MG、FPG、BUN、SCr、UA、eGF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α 1-MG在两组患者中水平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TC、LDL、NAG、ACR、UTf、MAU和UIgG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有影响(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年龄、LDL和MAU均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而尿NAG酶是其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U、UTf、UIgG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无创实验室指标;2.随着尿白蛋白排泄增加,MAU、UTf、UIgG随之增加,eGFR随之下降,下肢血管病变比例随之升高;3.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LDL和MAU水平越高、尿NAG酶水平越低,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越高;4.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5.年龄、糖尿病病程病程、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6.本组研究显示性别、尿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及下肢血管病变无影响。

黄海波,李凤莲,陈韵[3](2020)在《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无糖尿病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85. 714,P <0. 05)。结论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患者肾脏并发症有较好确诊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陈静[4](2019)在《a1-MG、U-mAlb、UTf、IgU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评定》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探讨联合检测α1微球蛋白(a1-MG)、尿微量白蛋白(U-mA1b)、尿转铁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G(IgU)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 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85例,按2001年美国肾脏基金会(K/DOQI)分类标准分为3组:A组(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1.73m-2)41例;B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60 ml·min-1·1.73m-2≤eGFR<90 ml·min-1·1.73m-2)27例;C组(肾功能中-重度损伤组,eGFR<60 ml·min-1·1.73m-2)17例;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其他相关资料,检测研究对象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尿素氮(UREA)、血肌酐(SCr)、α1微球蛋白(a1-MG)、尿微量白蛋白(U-mA1b)、尿转铁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G(IgU)等指标,探讨a1-MG、U-mA1b、UTf、IgU在不同肾损伤程度中的变化特点,以及与eGFR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比较单项检测和四项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 果]A、B、C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LDL-C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FPG、HbA1c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B、C组a1-MG、U-mAlb、UTf、IgU水平在早期肾功能正常时就已经开始升高,且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REA、SCr水平在肾功能正常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在肾功能轻度损伤及中-重度损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肾损伤加重而升高。a1-MG、U-mAlb、UTf、IgU与eGFR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关系数及p值分别为(r=-0.586,P<0.001;r=-0.538,P<0.001;r=-0.629,P=<0.001;r=-0.702,P<0.001)。ROC 曲线显示:a1-MG、U-mA1b、UTf、IgU和四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30、0.727、0.796、0.852。四项联合检测的AUC(0.852)最高,高于各单项检测。[结 论]1.a1-MG、U-mAlb、UTf、IgU四项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联合检测效能优于单项检测,对于监测T2DM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2.a1-MG、U-mAlb、UTf、IgU均可作为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依次为:a1-MG、U-mAlb、IgU、UTf,a1-MG的敏感性优于传统诊断T2DM早期肾损害的 U-mAlb。3.a1-MG、U-mAlb、UTf、IgU与eGFR呈负相关,可反映eGFR变化情况,IgU与eGFR有较好的相关性,IgU升高越明显,eGFR下降越显着,在监测肾功能变化,判断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a1-MG(小分子蛋白)可在早期作为反映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特异性指标,U-mA1b、UTf(中分子蛋白)可在早期反映T2DM患者肾小球损伤情况IgU(大分子蛋白)在尿液中浓度明显升高时,可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孔径明显扩大,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需我们更加警惕。动态、多角度监测上述指标可反映肾脏损伤的进展过程。

王秋华,刘瑞志,贾雨林[5](2018)在《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尿微量蛋白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上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2017年9—12月于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征集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的空腹血糖、尿蛋白定性、尿微量蛋白检测等,计算阳性率,利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蛋白定性对照组全为阴性,实验组阳性率71.0%;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照组全为阴性,实验1组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7.1%、22.4%、23.4%、11.2%,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3%;实验2组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1.8%、20.7%、29.4%、10.5%,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0.9%。结论微量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军勋[6](2017)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并发DR的危险因素,为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延缓DR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HIS系统,收集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发DR的患者,满足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并发DR的平均病程,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并发病例A组和晚期并发病例B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人群特征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与DR病程之间的关系。其中一般人群特征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糖尿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胰岛素使用情况、口服药服用规律与否、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等指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数据统计指标计算百分数(%),数据间的比较分析根据检验条件选择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均数间的比较分析使用t进行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2型糖尿病早期并发DR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其可信区间(95%CJ)。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对象人群特征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的共有280例,并发DR平均病程为10年;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民族、饮酒史、胰岛素使用情况、口服药服用规律与否等指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研究对象在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发病年龄、舒张压、体重指数BMI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素氮/BUN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研究对象在FBG、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CR、尿微量蛋白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型糖尿病早期并发DR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对舒张压、BMI、发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FBG、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CR、尿微量蛋白等指标,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各项指标与DR病程之间关系密切,P<0.05,是诱发DR早期并发的危险因素。4.2型糖尿病早期并发DR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OR=1.152,95%CI:1.015~3.872)、BMI(OR=5.332,95%CJ:3.105~8.772)、发病年龄(OR=2.443,95%CI:1.048~6.118)、糖尿病家族史(OR=1.533,95%CI:1.205~5.892)、吸烟史(OR=1.984,95%CI:1.128~7.112)、FBG(OR=1.571,95%CI:1.042~8.466)、TC(OR=1.417,95%CI:1.025~9.547)、TG(OR=1.875,95%CI:1.007~3.667)、HDL-c(OR=1.663,95%CI:1.041~8.547)、LDL-c(OR=1.446,95%CI:1.002~7.815)、CR(OR=1.638,95%CI:1.003~7.325)、尿微量蛋白(OR=1.554,95%CI:1.002~7.815)各项指标与DR病程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P<0.05,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D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BMI与早期并发DR之间具有强关联关系,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吸烟史和TG水平与早期并发DR之间具有中度关联关系。结论与建议1.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DR可控的危险因素是血压、吸烟、BMI、血糖、血脂水平,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CR、尿微量蛋白等指标,做好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二级预防工作,渴望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DR的风险。2.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DR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有发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针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筛查。使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注意DR并发症出现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以促进其早日康复。重视对DR早发各项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延缓DR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侯向萍[7](2017)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高血压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一组,伴有糖尿病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二组,并选取我院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二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着高于研究一组及对照组,研究一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均为0,研究一组及研究二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显着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着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能有效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朱君娜[8](2015)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对早起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28例,按照病程长短分为两组。病程<10年共118例为早期组,病程1020年共110例为晚期组,同时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共228例为对照组。三组均使用散射免疫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对比分析三组检验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组中,早期组血清胱抑素c为(1.33±0.12)mg/L,晚期组血清胱抑素c为(1.68±0.33)mg/L,均显着高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且晚期组显着高于早期组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尿微量蛋白为(38.73±9.61)mg/L、β2微球蛋白为(0.33±0.05)mg/L,晚期组尿微量蛋白为(67.25±12.88)mg/L、β2微球蛋白为(0.78±0.19)mg/L,同样两组检测结果显着高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且晚期组显着高于早期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就有肾损害症状,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利于患者治疗预防并发症。

沙玲,牛华,孙鷖[9](2011)在《4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改变的临床诊断的应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进行4种尿液微量蛋白:尿转铁蛋白(UTRF)、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尿α1-微球蛋白(Uα1-M)的联检,观察其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改变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UTRF、UIgG、Uα1-M、UmALB的浓度,分析其在T2DM肾病改变中的变化。结果 T2DM肾病改变组的4种尿液微量蛋白UTRF、UIgG、Uα1-M、UmALB测定结果的中位数、数据范围,较T2DM无肾病改变组有明显增高;各项指标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种尿液微量蛋白的联检,可有效提高对T2DM肾病改变的检出率,在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程监测、预后判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韩日成,洪流,张优明,黄秀红[10](2009)在《Cys 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D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ECKMAN SYNCHRO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70例2型糖尿病(DM)合并或不合并肾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苦味酸法测定Scr;BeckmanArray360型全自动散射浊度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DN组血清胱抑素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二、尿微量蛋白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微量蛋白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ysC、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调查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Cys C、hs CRP含量对比
    2.2 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含量对比
    2.3 相关性分析
    2.4 诊断效果
3 讨论

(2)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尿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a1-MG、U-mAlb、UTf、IgU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入选标准
    1.3 实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尿蛋白定性
    2.2 血糖含量测定
    2.3 尿微量蛋白检测
3 讨论

(6)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方法
        2.2 统计学方法
    3. 质量控制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人群特征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3. 早期并发DR危险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早期并发DR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讨论
    1. 关于2型糖尿病早期并发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分析
    2. 关于2型糖尿病并发DR概况分析
    3. 关于DR临床分析
结论与建议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7)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标准[5]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比较
    2.2 3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比较
    2.3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9)4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改变的临床诊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仪器与试剂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10)Cys 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D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人组
        1.1.2 正常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Cys C的测定
        1.2.3 血清Scr水平的测定
        1.2.4 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血清Cys C、血肌酐和尿微量蛋白含量比较
    2.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分析
3 讨论

四、尿微量蛋白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ysC、hsCRP、尿糖及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曹巧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10)
  • [2]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D]. 罗飞.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J]. 黄海波,李凤莲,陈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7)
  • [4]a1-MG、U-mAlb、UTf、IgU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评定[D]. 陈静.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王秋华,刘瑞志,贾雨林. 糖尿病新世界, 2018(06)
  • [6]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并发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D]. 王军勋. 山东大学, 2017(04)
  • [7]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J]. 侯向萍.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03)
  • [8]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J]. 朱君娜. 医药论坛杂志, 2015(12)
  • [9]4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改变的临床诊断的应用评价[J]. 沙玲,牛华,孙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16)
  • [10]Cys 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D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韩日成,洪流,张优明,黄秀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09(22)

标签:;  ;  ;  ;  ;  

尿微蛋白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