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稳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一、温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安娜[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TCMSP数据库及查阅文献搜集整理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相关潜在靶点信息,对未搜集到靶点的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补充,综合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数据集;(2)于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得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靶点,整理得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的疾病靶点数据集;(3)利用Cytoscape软件展示中药、化学成分和疾病靶点间的关系,构建“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生物网络,通过Cyto NCA拓扑分析,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及相关靶点;(4)应用Le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的可靠性;(5)利用DAVID、Metascape数据库,分别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结果:(1)通过对麻黄附子细辛汤作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靶点的生物网络进行分析,预测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199个显效成分,包括芦丁、去甲乌药碱、β-细辛醚等;(2)由拓扑分析得到网络中木犀草素、准葛尔乌头碱、山奈酚等10个关键化学成分及ADRB2、SCN5A、AR等10个核心靶点;(3)经分子对接证实了除外KCNH2的9个核心靶点与关键化学成分都具有较强结合活性,佐证了关键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可靠性;(4)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推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作用机制可能为:(1)调节细胞因子活性,抑制甚逆转心肌纤维化,改善SSS发生的病理基础;(2)调节细胞对炎性刺激、缺氧、老化的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功能单位损伤;(3)调控蛋白质活力和细胞对机械刺激的反应,诱导质膜受体表达,增强窦房结细胞“钙钟”“膜钟”活性,扩张血管,促进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活动正常,改善心律失常和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症状;(4)影响可能导致SSS发生的相关疾病,限制多疾病对SSS发生的诱导、加重。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初步预测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理论支持,为其治疗SSS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复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定量的参考信息。

郭立[2](2016)在《温心稳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及对心率变异性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和观察温心稳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肾阳虚,血脉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2.将24h-ECG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以及血清TG、TC、LDL-C作为疗效评判指标;3.为了今后临床上更为安全、广泛的使用温心稳律汤,也在本实验中设入一些安全性指标检测的环节。方法:1.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将60例住院和(或)门诊病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组,18-80岁,男女不限)。2.研究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原有基础疾病的同时予以自拟方温心稳律汤(水煎剂)治疗,对照组则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原有基础疾病的同时予参松养心胶囊(中成药)。2组均以4周作为一疗程。3.将24h-ECG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以及血清TG、TC、LDL-C等在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4.收集所有数据,绘成病例资料表格。所有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E±s”表示数据,配对资料t检验用于检测每组治疗前后变化,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对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则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24h-ECG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均有改善;血清TG、TC、LDL-C数值明显下降,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24h-ECG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血清TG、TC、LDL-C均有改善(P<0.01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虽有所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对照组的治疗后数值对比:治疗后研究组24h-ECG平均心率较对照组升幅更为显着(P<0.01);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也是研究组更显着(P<0.05);两组的最慢心率都得以提升,但是结果为研究组优(P<0.01);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均有改善,研究组疗效更优(P<0.01);两组血清TG,TC和LDL-C平均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1);6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心稳律汤可以显着的提升心肾阳虚、血脉瘀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24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改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具有良好的双向抗心律失常作用,既可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对各型早搏有着很好的疗效,但是经过本研究证实温心稳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比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更为明显,并且温心稳律汤还可以降低血清中TG,TC,LDL-C的指数,改善临床症状。根据相关安全性指标的检测,显示安全性能够得到肯定,无相关肝肾损害,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以大量运用于临床。

马立[3](2015)在《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拟为临床治疗心衰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心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运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实脾饮加味,一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系统观察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疗前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及血浆NT-pro BNP(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结果、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疗前疗后血常规、尿及便常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研究表明试验组在心功能、lee氏心衰积分、lee氏心衰积分疗效、中医症候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单项症候疗效分析表明:试验组在心悸、胸闷或胸痛、疲倦乏力、气短、畏寒肢冷、食少纳呆、便溏、浮肿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舌质、舌苔、脉象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浆NT-pro BNP(N端脑纳肽前体)值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6分钟步行试验中步行距离(米)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疗前疗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实脾饮加味联合西药能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徐斌,李育,章嫡妮,林超,钱星,李伟,卞慧敏[4](2015)在《Liguzinediol对普萘洛尔诱导的急性心衰豚鼠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Liguzinediol对普萘洛尔所致豚鼠急性心衰模型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效能、效价和治疗指数。方法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建立豚鼠急性心力衰竭(AHF)模型后,分组静脉恒速注射给予Liguzinediol(2.85、5.70、11.40、22.80、45.60、91.20 mg·kg-1)及阳性药盐酸肾上腺素(0.31 mg·kg-1),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0、5、10、20、40、60、90和120 min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SP)、动脉收缩压(MSP)、动脉舒张压(MDP)和心率(HR)的变化;计算该药的效能、效价和治疗指数。结果 Liguzinediol(11.40、22.80和45.60 mg·kg-1)能有效升高模型豚鼠+dp/dtmax、LVSP、MSP、MDP和HR,降低-dp/dtmax,Liguzinediol(2.85、5.70mg·kg-1)作用较弱,ED50约为12.93 mg·kg-1,治疗指数(LD50/ED50)为131,45.60 mg·kg-1已达最大效能,再加大剂量至91.20 mg·kg-1其效应并不能相应增强。结论 Liguzinediol对急性心衰豚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安全性比同类药物高。

张晓华[5](2013)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心衰大鼠水潴留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属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心衰病人多伴有水肿、胸水、腹水等,故心衰也属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对于心衰水液潴留机制的研究,很多学者从多个系统进行过研究,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精氨酸加压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内皮素系统、利钠肽系统(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等等,随着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尤其是水通道蛋白2的出现,为研究心力衰竭水液潴留机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V2受体-水通道蛋白2系统在心衰水液潴留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学者们重视及研究,现有学者指出心力衰竭水潴留机制的主要途径为心输血量下降-血管加压素水平升高-肾脏集合管V2受体激活-水通道蛋白2激活和/或基因表达上调-水重吸收增加,水通道蛋白2(AQP2)主要受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调控,而AVP通过肾脏V2受体调控AQP2,故AVP-V2受体-AQP2系统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心衰的大法,是根据心衰的病机:气阳亏虚,血瘀水结而定的,目前中医药对于本法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流动力学、RAAS系统、利钠肽系统、心肌重塑等方面,对于水潴留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主要是单味中药(如茯苓、泽泻、大黄、黄芪、丝瓜络等)对于水通道蛋白2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应用中药复方观察其对水通道蛋白2的影响,而对于整个精氨酸血管加压素-V2受体-水通道蛋白2系统的研究较少,未能从整体上阐明本法对于心衰水潴留的作用机制。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于心衰大鼠精氨酸血管加压素-V2受体-水通道蛋白2系统的影响,以探讨本法对心衰水液潴留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健康Wistar大鼠,应用腹腔注射阿霉素(3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及睡眠剥夺,造成心衰大鼠模型,然后分空白组、模型组,芪苈强心组、中药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6组,服药4周后应用ELISA法观察6组大鼠服药后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浓度;应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近髓部)血管加压素V2受体(V2R)、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测肾组织(近髓部)血管加压素V2受体、水通道蛋白2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较,有统计学差异;可减弱肾脏组织V2R、AQP2蛋白表达及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优于模型组,以中、高剂量组为着。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通过降低血浆中AVP浓度,下调V2R、AQP2蛋白表达、m RNA因子表达来作用于精氨酸血管加压素-V2受体-水通道蛋白2系统的每个环节而起到改善水液潴留之目的。

黄臻[6](2012)在《李可老中医“破格救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破格救心汤是山西名中医李可先生救治心力衰竭的经验方。经临床初步验证,该方对救治急危重心衰有效,其临床疗效、远期预后、用药安全,处方加减均缺乏科学依据,阻碍了该方在危重症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目的:1.本课题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运用李可老中医经验方“破格救心汤”治疗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评估其实用性。2.对“破格救心汤”运用超常规剂量的毒性药物进行安全性观察和评估。3.了解并证实“破格救心汤”加减与合方的科学性。方法:1.本研究属前瞻性、同期、开放、非随机对照试验,选择5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Ⅲ-Ⅳ级),分别进入治疗组或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破格救心汤治疗,观察2-3周,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记录主要症状变化,评估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计分、中医证候评分,复查BNP,记录不良事件,随访复发再入院率和生存曲线分析。2.进行破格救心汤急性毒性实验,获取实验安全性数据:同时记录入选心衰患者每日运用毒性药物的剂量,采集治疗后安全性数据,与治疗前对比,对破格救心汤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加以评估。3.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运用破格救心汤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分析其加减与合方规律。结果:1.临床实用性方面,“破格救心方”治疗组住院次日中医证候总分(P<0.01)、六个月随访复发再入院率(P<0.049)、复发住院次数(P<0.01)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2.实验安全性方面,破格救心汤急性毒性实验小鼠一天所服用的破格救心汤量约相当于50kg体重人一天用量的75倍。实验结果:除了两例因灌胃不慎致食管穿孔而死亡外,试验组小鼠无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3.临床安全性方面,运用超常规毒性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中毒表现,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治疗全程无异常心电波动,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用药科学性方面,证实在破格救心汤基础上,合用三生饮、真武汤可进一步改善气促症状,合用三潜、肾四味、乌梅、引火汤或熟地对神疲、纳差、眠差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1.“破格救心汤”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确切有效,远期预后良好;2.在辨病辨证的前提下,运用超常规剂量毒性药物的“破格救心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破格救心汤”的加减合方原则遵循“扶正”“祛邪”的规律,具有相当的科学性。4.本研究为中医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作出有益的探讨,为中医在急危重症领域的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梁晋普,田超,寇兰俊,田鲜美,郑宏,梁腾霄,张滨斌,徐红日,刘清泉[7](2011)在《急性心衰76例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急性心衰患者基础病、诱因,以及心功能状况与中医证型间关系。方法以流行病观察表的形式,收集1年内因急性心衰就诊于急诊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基础病、发病诱因、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及中医证型进行记录分析,并探讨急性心衰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 76例中80.2%的急性心衰患者以慢性心衰急性发作为主,大多伴有各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发病诱因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诱因,其次为劳累、情绪激动。结论心肾阳虚,饮凌心肺为急性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

陈冬梅[8](2011)在《张仲景论治胸痹的学术思想与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胸痹是指因胸阳痹阻而致喘息、咳唾、胸背痛、憋闷、短气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多由于正气内虚、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本病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防治此类疾病已成为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古今文献为依据,通过对胸痹病的病名、病因病机、证治的文献研究,为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研究发现,胸痹的最早记载源于《内经》,“痹”是塞而不通之意。《内经》中不但首次提出了胸痹的病名,还提出外感六淫、七情失调、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经脉痹阻,血行不畅等病因病机,并提出了相应的饮食宜忌。《内经》中对于胸痹的论述给后人以启示,为后人论治此类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其中并未提出专门的治疗本病的方药。张仲景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在其着作《金匮要略》中,对胸痹的病机进行高度的概括,提出了阳微阴弦的病机,揭示了胸痹本虚标实的病变实质。着重指出“阳微”是胸中阳气不振,即上焦阳虚,“阴弦”是阴寒太盛,浊阴内结,瘀血停着之证。“阳微”与“阴弦”是胸痹心痛病机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胸阳不振,阴寒偏胜,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生。在证治方面提出了通阳开痹、健脾化痰、理气通阳、峻逐寒湿、温阳益气、疏肝解郁等法则。并提出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三方为基本方。胸痹之轻证,选用栝楼薤白白酒汤,通阳开痹、豁痰下气;如痰饮较重者,兼有不得卧寐,心痛彻背者,则用栝楼薤白半夏汤,通阳开痹,蠲饮降逆;兼见心下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开痹,降逆平冲。以上三方症状由轻到重。在治法方面,还论述了阴寒充斥之胸痹重证的治法,充分体现了温阳化湿,通阳开痹之法。后世医家在仲景《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对胸痹的论述又有发展,在病因方面,认识到高脂饮食和饮酒是胸痹之病因。病机方面,在张仲景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瘀血致病说,提出久病入络的理论以及气虚血瘀导致胸痹的观点。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为营血运行的动力,气虚则血行不畅,凝结成瘀,阻滞脉络。可见心气不足,运血无力是络脉痹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以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大大丰富了胸痹的治疗。总之,胸痹病的本质为本虚标实,阳气不足为本,阴寒偏胜,致使浊阴内结,瘀血阻滞为标。在临证中,需充分认识到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疾病发展规律,抓住本质,以指导临床。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9](2010)在《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的回顾与分析》文中提出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致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不到组织的要求,或仅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时满足代谢需要,此时神经体液因子被激活参与代谢,形成具有血流动力学功能异常和和神经体液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心衰的发病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且年死亡率较高,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自建国以来,中医在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病名溯源对心衰最早的描述见于《内经》,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症状与诊治记述散在于"心悸"、"喘证"、"痰饮"、"水肿"、"心痛"、"心痹"、"心水"、"心胀"、"心脏衰弱"等病篇中。东汉张仲景提出"心水"的概念,《金匮要略·睡起病脉证并治第十

张子臻[10](2009)在《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研究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通过模型动物观察该方药对心力衰竭的主要指标,如心肌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脑钠肽、水通道蛋白等细胞因子及心脏结构的影响,从而揭示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运用研究者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升补宗气”的理论和方法,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根据文献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制备了慢性心衰模型,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了益气升陷汤对模型动物的心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血浆Nt-proBNP水平、血浆TNF水平、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小便短少等症状体征方面改善较明显。2、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3、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能更好的提高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大事件发生率。4、实验用方药未发现毒、副作用。5、凋亡细胞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能显着降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发生率(P﹤0.05)。6、中药治疗组动物血浆脑钠素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7、中药治疗组动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8、益气升陷汤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QP2 mRNA的表达。[结论] 1、临床研究表明:益气升陷活血中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心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2、动物实验表明:益气升陷活血中药能降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室重构,从而增强心脏功能

二、温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综述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现状
        1.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
        1.1.2 SSS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1.1.3 SSS的西医治疗
        1.1.4 SSS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1.2 麻黄附子细辛汤研究现状
        1.2.1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1.2.2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SSS治疗中的应用
    1.3 网络药理学简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1.3.1 网络药理学概述
        1.3.2 网络药理学常用数据库及研究方法
        1.3.3 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研究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2.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2.1.1 流程图
        2.1.2 数据收集
        2.1.3 网络构建与分析
        2.1.4 分子对接验证
        2.1.5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构建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数据集
        2.2.2 构建SSS相关的疾病靶点数据集
        2.2.3 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潜在靶点与SSS相关靶点的交集基因
        2.2.4 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靶点-SSS网络及显效成分
        2.2.5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关键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
        2.2.6 分子对接结果
        2.2.7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2.3 分析与结论
        2.3.1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显效成分分析
        2.3.2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SSS的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分析
        2.3.3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2.3.4 结论
        2.3.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温心稳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及对心率变异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表论文目录

(3)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 综述
    1.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2. 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状况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一般资料
    5. 研究结果
    6. 安全性检测与不良反应
讨论
    1. 心脾肾阳虚型CHF的理论依据
    2. 慢性心力衰竭与补肾疗法
    3. 心脾肾阳虚型CHF的治则及方法
    4. 中药功效、药理与心衰的研究
    5. 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心衰疗效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Liguzinediol对普萘洛尔诱导的急性心衰豚鼠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心衰大鼠水潴留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1 心力衰竭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1 病名论述
        2 病机及证候演变
        3 辨证论治
        4 中医药对于心衰发病机理的研究
        5 中医药关于心衰的临床研究
        6 问题与展望
    综述2 中医药对于心力衰竭水潴留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于心衰水潴留机制的认识
        2 中医学对于心衰水潴留机制的认识
        3 中医学对于心衰水潴留机制的实验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实验1 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
    3 实验2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血浆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浓度的影响
    4 实验3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大鼠肾脏组织V2R及AQP-2蛋白表达的影响
        4.1 免疫组织化学法
        4.2 Western blot 法
    5 实验4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大鼠肾脏组织V2R及AQP-2 mRNA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1 慢性心衰的中医学认识
        1.1 气阳亏虚 血瘀水结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关键
        1.2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大法
    2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释义及方药分析
        2.1 方药经典记载及其配伍关系
        2.2 方药现代药理研究
    3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3.1 动物模型分析
        3.2 对肾脏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的影响
        3.3 对肾脏组织血管加压素V2受体的影响
        3.4 对肾脏组织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6)李可老中医“破格救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进展
        三、病理生理学的进展
        四、心衰治疗进展
        五、疗效评价指标进展
    第二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文献研究
        一、古代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心衰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前期工作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资料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临床资料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临床疗效观察
        二、临床心功能改善的观察
        三、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比较
        四、Lee氏心衰计分比较
        五、证候积分比较
        六、心率、血压比较
        七、心肌耗氧量比较
        八、BNP的变化
        九、住院天数比较
        十、6个月随访情况
        十一、生存分析
第三章 安全性研究
    第一节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临床安全性研究
        一、超常规毒性药物使用情况
        二、临床观察与实验室检测结果
        三、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分析
        四、结果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数据挖掘
    一、分析方法
    二、分析结果
    三、临床结论
    四、评价总结
讨论
    一、气虚阳微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
    二、“破格救心汤”的组方特点及功效主治
    三、研究结果与机理探讨
    四、安全性分析
    五、对破格救心汤加减与合方规律的挖掘与分析
    六、对不良反应的思考与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张仲景论治胸痹的学术思想与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病名考辨
    1.1 单论"胸痹"
    1.2 单论"心痛"
    1.3 二者合论
2 范围探究
3 病因病机
    3.1 病因
    3.2 病机
4 证治探讨
    4.1 仲景以前的相关论治
    4.2 仲景的论治
    4.3 对后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及立题依据
    1.1 概述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1.2.1 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凋亡
        1.2.2 心力衰竭与肿瘤坏死因子
        1.2.3 心力衰竭与脑钠素
        1.2.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论述
    1.3 立题依据
        1.3.1 病因病机
        1.3.2 临床研究
        1.3.3 实验研究
第二章 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1 临床研究
        2.1.1 一般资料
        2.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3 疗效判定标准
        2.1.4 入选标准
        2.1.5 疗效比较
    2.2 实验研究
        2.2.2 实验二
        2.2.3 实验三
        2.2.4 实验四
    2.3 原位杂交染色结果显示
    2.4 小结
第三章 典型病例及临床思维与决策过程
    3.1 典型病例
        3.1.1 病例1
        3.1.2 病例2
    3.2 临床思维及决策过程
        3.2.1 病机分析
        3.2.2 辨证要点
        3.2.3 分期分型
        3.2.4 疗效探微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四、温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D]. 朱安娜. 河北大学, 2021(11)
  • [2]温心稳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及对心率变异性影响[D]. 郭立.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3]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马立.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5(03)
  • [4]Liguzinediol对普萘洛尔诱导的急性心衰豚鼠心功能的影响[J]. 徐斌,李育,章嫡妮,林超,钱星,李伟,卞慧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03)
  • [5]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心衰大鼠水潴留机制的实验研究[D]. 张晓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09)
  • [6]李可老中医“破格救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黄臻.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7]急性心衰76例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临床分析[J]. 梁晋普,田超,寇兰俊,田鲜美,郑宏,梁腾霄,张滨斌,徐红日,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1(11)
  • [8]张仲景论治胸痹的学术思想与源流研究[D]. 陈冬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的回顾与分析[A].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效”学研讨资料汇编, 2010
  • [10]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D]. 张子臻. 天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稳心口服液对豚鼠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