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一、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明,王喜梅,李志斌,谢百慧[1](2021)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修复鼻小柱缺损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小柱缺损患者应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2—2020-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的12例鼻小柱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鼻深-鼻宽指数、鼻小柱高-鼻深指数、鼻小柱宽-鼻宽指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缺损的鼻小柱均得到矫正。随访6~12个月,鼻小柱外观自然,鼻尖塌陷明显改善,未发生感染、坏死、移植物移位,以及继发性耳廓供区畸形和瘢痕疙瘩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的鼻深-鼻宽指数、鼻小柱高-鼻深指数及鼻小柱宽-鼻宽指数均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治疗鼻小柱缺损,具有鼻小柱外观自然,鼻尖塌陷明显改善,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鼻小柱缺损的理想方法。

任朋洁[2](2021)在《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和单侧鼻缺损中的应用及相关鼻部测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根据已有的外鼻测量学指标,建立适用于汉族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的外鼻测量体系;2.探讨肋软骨鼻翼环形移植物在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效果;3.探讨肋软骨鼻翼环形移植物在修复单侧鼻缺损中的效果;4.探讨组织工程软骨在鼻再造术中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方法:1.以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50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位,女性32位。针对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鼻部特征,选取外鼻解剖学标志点、标志线、特征性角度和指数。使用Image J软件对患者的照片进行标定和测量,分析获得汉族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鼻部特征数据。2.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接受了开放入路自体肋软骨移植鼻整形手术,术中使用鼻翼环形移植物矫正患侧鼻翼塌陷。参考第一部分建立的外鼻测量体系,测量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鼻部相关指标,评价包含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内的肋软骨移植鼻整形术在抬高鼻背以及改善鼻部对称性方面的效果。3.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例单侧鼻缺损患者,进行了以肋软骨鼻翼环形移植物作为鼻翼支架材料的部分鼻再造术。通过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资料,评价鼻翼环状移植物在恢复正常鼻孔轮廓方面的效果。4.以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例鼻畸形或鼻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例患儿为先天性鼻畸形,4例成年患者为外伤导致的鼻缺损。以鼻中隔软骨(儿童)或耳甲腔软骨(成人)来源的种子细胞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复合培养,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1例患儿Ⅰ期行鼻部畸形矫正术、硅胶假体植入术,Ⅱ期取出假体的同时植入组织工程软骨。其余4例成年患者均采用额部扩张皮瓣法行鼻再造术。鼻再造术后行修整术时对植入的组织工程软骨进行取材和组织学检测。同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在汉族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的测量结果中,鼻背中轴偏斜角度为3.43±3.95°,鼻小柱中轴向患侧偏斜角度为14.46±8.76°。鼻孔高度、鼻孔高度与宽度比、半鼻宽、鼻孔基底宽、鼻前角的对称指数数值较大,能够较好地反映鼻部双侧不对称程度。2.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软骨外露、感染等情况发生。在肋软骨采取过程中出现1例胸膜破裂,术后出现1例供区切口瘢痕增生,1例鼻背软骨移植物变形。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5.2个月。患者鼻小柱中轴偏斜角、鼻尖角较术前减小,鼻额角、鼻面角较术前增大。鼻孔高度对称指数、鼻孔高度与宽度比对称指数、半鼻宽对称指数、鼻孔基底宽对称指数、鼻翼长度对称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双侧不对称改善。鼻翼外侧角可能并不适合评价术前严重程度,但对评价术后效果具有一定效果。11例患者要求行修复手术,术后效果满意。其余患者鼻畸形均得到较大改善,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3.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软骨外露、感染等发生。术后随访时间1年至3年,平均2.1年。经过2-3次再造鼻修整术后鼻部外观较精细,重建侧鼻孔形态良好,与健侧对称性可,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4.额部扩张皮瓣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明显排斥反应、组织工程软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例患者出现低热。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至74个月,平均54.8个月,期间患者行1至4次鼻修整术。随访期间患者鼻部无明显不适,通气功能良好,对鼻部外形基本满意。植入后2例患者行组织工程软骨取材,术后早期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学检测结果提示1例出现明显钙化,另1例有软骨存在;在术后远期检测结果中,1例患者呈纤维结缔组织表现,另1例仍有软骨存留。结论:1.汉族唇裂患者鼻背中轴存在偏斜,在成对项目中部分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鼻部双侧不对称程度。本研究已初步建立能够较为全面描述汉族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特点的外鼻测量体系。2.包含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内的自体肋软骨移植鼻整形术可以有效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手术效果稳定可靠。3.肋软骨鼻翼环状移植物用于鼻再造术能够有效改善单侧鼻缺损患者鼻部对称性。4.初步证实了组织工程软骨进行鼻缺损修复或鼻畸形矫正中的安全性,但其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刘誉[3](2021)在《多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选择》文中提出目的 对成人新鲜尸体头部标本行Mimics三维重建、血管铸型标本制作,初步判定鼻翼周围是否具有制备穿支皮瓣的血管条件并探寻源血管。传统血管解剖,探究源血管间分布规律,结合穿支体区体表分布的数字化血管造影图,初步证明鼻翼周围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在对应区域,对健康人群或拟行鼻翼缺损修补手术的病人于鼻翼周围行超声影像学研究,验证解剖学研究的正确性。根据临床经验设计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及范围的鼻翼非全层缺损,并进行回顾分析,从而探讨局部穿支蒂皮瓣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尸体解剖学研究:①对10具新鲜尸体头部行明胶-氧化铅灌注(由温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后行一次性动脉造影、CT螺旋扫描,利用Mimics17.0处理得到的DICOM数据,进行快速体绘制及三维重建,观察鼻翼及其周围穿支血管的分部情况并探寻源动脉。②对5具于C6-T1椎间盘处离断的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材料(由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人体形态中心提供)行血管冲洗处理,后行灌注填充剂填充,再予以颅骨外软组织腐蚀,最后修整成型制作成血管铸型标本,观察穿支血管分布情况与规律并探寻其源动脉。③5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颈材料(由温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迅速予以动脉造影并行x线摄片扫描,扫描完成后迅速行防腐固定,后行乳胶灌注制备头面部解剖标本,同上述已行三维重建扫描的标本一同,对鼻翼及其周围较大血管行解剖显露。(2)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超声影像学研究: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拟行鼻翼缺损修补手术的病人和面部无疾患的健康人群各10人,对鼻翼及其两侧的鼻唇沟区、眶下区、上唇区及鼻侧部四个区域分别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行穿支血管探测,记录其距体表距离、管径大小、流速等数据。(3)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基于解剖学和超声影像学研究,回顾分析应用了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行鼻翼非全层缺损修复的临床资料。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鼻翼非全层缺损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缺损面积为0.4cm×0.4 cm~2.5cm×2.5 cm,分别采用鼻唇沟角形穿支蒂皮瓣(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岛状皮瓣(5例)和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蒂皮瓣(10例)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鼻翼形态和鼻部功能,以及癌肿病例复发情况。结果(1)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尸体解剖学研究:①三维重建结果显示鼻翼周围穿支血管丰富,在鼻翼周围形成了较为致密的网状结构,为穿支皮瓣在鼻翼周围的制备提供了基础。②血管铸型标本示鼻唇沟区、上唇区、侧鼻侧部穿支血管主要来源的知名血管为面动脉和面横动脉。③血管解剖显露和X线扫描制成的穿支体区体表分布的数字化血管造影图表明,鼻翼旁的鼻唇沟区存在较为丰富的来自走形较为固定的面动脉及鼻唇沟动脉穿支血管;唇上和鼻唇沟交界区域富含来自走形稳定的鼻唇沟动脉、面横动脉和上唇动脉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穿支血管;眼睑下及鼻翼基底部的穿支血管丰富但较为细小,其源动脉来自面动脉及面横动脉;④鼻外侧动脉为面动脉的分支且稳定存在,其在鼻外侧也有较多穿支血管,但数量上稍逊于前三个区域。(2)鼻翼部及其周围血管的超声影像学研究:①鼻唇沟区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1.85个,平均管径1.70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45.29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5.04mm;②眶下区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1.25个,平均管径1.49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45.29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1.76mm。③上唇区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2.02个,平均管径1.15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56.42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5.05mm④鼻侧部平均每侧可探及的穿支数量为1.0个,平均管径0.44mm,平均最大血流速度43.28cm/s,距体表最近平均距离0.66mm。(3)四种局部穿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所有患者病损处完全被覆盖,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鼻唇沟角形穿支蒂皮瓣,切取面积为1.0cm×3.0cm~2.0cm×6.0cm,修复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切取面积2.0cm×2.0cm~3.5cm×3.5cm,修复6例;唇上-鼻唇沟穿支岛状皮瓣,切取面积2.5cm×2.5cm~4.0cm×4.0cm,修复5例;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切取面积0.5cm×1.5cm~1.3cm×3.6cm,修复10例。术后皮瓣均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经4个月至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外观良好,鼻部功能均未受影响,因鼻翼处肿物切除产生缺损的患者,均无癌灶复发,患者均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穿支蒂皮瓣是安全可靠的。鼻翼缺损面积较大时可选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面部皮肤张力较大时采用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邻近鼻唇沟处时宜用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皮瓣,均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何仁德,陈天鹏,韦强[4](2020)在《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局部瘢痕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局部翻转瘢痕瓣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6例不同原因造成鼻翼全层缺损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25~39岁,平均32岁。用鼻唇沟带蒂皮瓣覆盖,联合缺损鼻翼局部瘢痕翻转瓣做衬里修复鼻翼全层缺损。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及远期鼻翼修复效果。结果 6例患者转移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患者翻转瘢痕瓣远端出现少许坏死,经局部换药及清痂后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重建的鼻翼大小、质地、颜色与健侧相近,鼻孔形态良好,鼻腔无通气障碍,供区可见线性瘢痕,无明显皱褶、臃肿等,患者对外观满意。结论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鼻翼缺损局部瘢痕瓣翻转做衬里,结合较韧翻转瘢痕瓣的支撑,是一种修复鼻翼全层缺损的较好方法。

段炳辰[5](2020)在《改良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与受区的血运接触面积,以促进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提高其移植成活率,探索传统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方法:实验研究: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兔21只,设计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动物模型:于兔背部构建2个2cm×2cm大小创面,深达皮下组织。于兔耳两耳缘近耳根处全层切取同等大小复合组织,形成背侧皮肤-软骨-腹侧皮肤的“三明治”样复合组织瓣。保留背侧全部皮肤,适当修剪正方形腹侧皮肤及软骨边缘,残余腹侧皮肤以无菌贴膜覆盖,移植至背部创面,打包固定。根据所保留的腹侧皮肤大小共分为7组:0cm组、1.0cm组、1.4cm组、1.5cm组、1.6cm组、1.7cm组、2.0cm组(如腹侧皮肤保留大小为1.5cm×1.5cm,则命名为1.5cm组),每组6个复合组织瓣。术后7d拆包,连续观察耳廓复合组织瓣成活情况,2月后切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临床应用:患者5例。于缺损瘢痕上缘设计弧形切口,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沿设计线切开皮肤至皮下组织,充分分离,将残存瘢痕瓣向下翻转180°,以增加受区血供;测量鼻翼缺损的大小,于对侧耳廓对耳轮上脚全层切取同等大小复合组织瓣,耳廓一期拉拢缝合,并重建对耳轮上脚;根据已形成的供区形状对组织瓣进行修剪,去除部分内侧耳廓复合组织瓣皮肤及软骨,以扩大供、受区的血运接触面积;将修剪好的复合组织瓣移植至受区,5-0#普里灵间断缝合,凡士林纱布填塞鼻孔塑形,适当加压包扎固定。结果:实验研究:术后7天拆包时组织瓣均在位,未见感染、血肿等。1.大体观察组织瓣颜色、形状、质地等,评估其成活情况。1.0 cm组、1.4 cm组和1.5 cm组的组织瓣颜色逐渐与周围组织相似,且成活良好,称之为“完全成活组”;而1.6cm组及1.7cm组的组织瓣中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称之为“部分成活组”,局部可见毛发生长;0cm组操作相当于植皮,称之为“阳性组”,皮片成活良好;2.0cm组在随后的观察中组织瓣完全脱落,兔背部创面依靠周围组织瘢痕愈合,称之为“阴性组”。2.病理学观察:术后2月取材,完全成活组可见完整的软骨存在,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良好,部分可见钙化,软骨陷窝存在,可见皮肤附属器分布;部分成活组可见软骨中间缺失,缺失区域周围软骨细胞排列紊乱,软骨陷窝消失,退化、钙化明显,且周围组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及间质增生,有炎细胞浸润。临床应用:5例患者接受改良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方法修复鼻翼缺损,组织瓣面积2.0cm×1.5cm~3.0cm×2.0cm,4例完全成活,术后随访8~10个月,耳廓复合组织瓣形状、颜色、质地良好,患者满意度高;1例组织瓣出现部分坏死,为2.0cm×1.5cm,组织瓣血运接触面积不足。供区侧耳廓较对侧稍有缩小,无其他继发畸形。结论:耳廓复合组织瓣与受区接触面积不低于43.75%时,则完全成活;接触面积低于36%时,则出现部分或完全坏死。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与受区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其游离移植的成活率,当其血运接触面积不低于50%时可适当扩大切取范围。

梁红伟,王剑,张瑱,张羽森[6](2018)在《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鼻翼缺损者研究对象,拟使用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分析结果。结果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受试者的软骨组织以及皮瓣全部存活。2例患者的鼻唇沟皮瓣远端切口缘发生坏死,厚结痂。实施换药、清除结痂之后,痊愈。12例接受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术之后的鼻翼缘临近正常状态,鼻部外形和鼻孔对称。6例耳廓复合组织与鼻翼缘弧度不够,鼻孔呈现出轻度不对称现象。结论对于鼻翼缺损者,使用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术加以处理,能取得满意成效,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杨琴,李学拥,李金清,马富鑫,全猛,蒋立[7](2017)在《不同术式修复部分鼻缺损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针对不同类型鼻部缺损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鼻部缺损患者根据鼻部缺损范围大小、亚单位损伤、损伤组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包括耳后复合组织游离皮瓣移植、鼻唇沟皮瓣移植、局部皮瓣移植、颞浅血管蒂额部岛状皮瓣移植、皮片移植等,术后进行随访。结果使用耳后复合组织游离移植4例,局部鼻唇沟皮瓣5例,颞浅血管蒂额部岛状皮瓣3例,局部转移皮瓣7例,皮片移植1例均成活,另3例采取单纯缝合。经过5~16个月的随访,鼻部局部皮肤颜色、质地与周围基本一致,鼻外形满意,术后效果良好。结论鼻部缺损修复的方式较多,根据鼻部缺损范围大小、亚单位损伤、损伤组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修复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丽明[8](2017)在《面动脉逆行供血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逆行的面动脉和面静脉作为受区血管的游离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5例鼻翼缺损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934岁,鼻翼缺损范围约为0.71.5 cm×1.21.7cm,外伤后单侧鼻翼缺损3例,鼻部婴幼儿血管瘤同位素治疗术后导致的单侧鼻翼严重发育不良2例,术前使用超声多普勒探测仪对供区和受区的血管,特别是动脉进行探测。通过离断鼻翼缺损侧的面动脉和面静脉的起始段,向面动脉和面静脉的远心端游离获得>4 cm的面动脉和面静脉,将游离的面动、静脉远心端通过皮下隧道移至患侧鼻翼旁;根据健侧鼻翼形态确定再造鼻翼鼻翼缘弧长的大小以及所切取耳廓组织的大小,选择对侧耳为供区,于所切取的耳廓组织前方设计舌状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瓣,供区颞深筋膜表面分离耳廓复合组织、包含颞浅动、静脉及向耳轮上脚发出的分支。复合耳廓组织瓣由颞浅动静脉供血,于近关节处确认组织瓣血供良好后离断血管,尽量保留较长的血管蒂(长约1.5cm),将复合耳廓组织瓣转移到受区并固定塑形,分别将游离好的面动静脉与耳廓瓣的血管蒂进行吻合。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双侧鼻翼缘厚度差值、伴发损伤(是否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颊支损伤的表现)以及术后瘢痕情况(柔软度、色泽等)和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是否改善。结果:5例单侧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面动脉逆行供血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所有患者患侧面动、静脉的远心端分别与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的颞浅动、静脉实现成功吻合,无患者需要术后探查吻合口血流通畅情况;所有患者游离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均存活良好,3例患者通过局麻手术修整耳廓复合组织瓣耳前部舌状瓣,恢复患侧鼻唇沟形态,5例患者均对鼻翼再造效果及耳廓重塑效果满意,无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颊支损伤的表现。结论: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较大的鼻翼全层缺损能取得与健侧鼻翼形态、结构及皮肤色泽非常匹配的良好效果,已经成为行内共识。但由于该组织瓣顺行血管蒂长仅23cm,常需血管桥接移植才能实现与面部动、静脉顺利吻合,血管移植增加了对患者的创伤及手术难度;若组织瓣动、静脉分别与受区鼻旁角动脉及其周围的浅静脉吻合,由于角动脉和周围浅静脉的口径小,与颞浅的血管口径不匹配,显微外科技术要求高,失败率高,手术不易推广。应用逆行的颞浅血管蒂耳廓组织瓣游离移植,可获得较长的血管蒂,该血管蒂可与鼻唇沟部的血管直接吻合,解决顺行血管蒂长度不足的缺点,避免了血管的移植;面动脉逆行供血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实现面动、静脉近心端与颞浅动、静脉近心端吻合,血管吻合口径基本一致,口径大于0.1cm、血管吻合口数量少、手术成功率高,该方法有助于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更好的临床推广。

何仁德[9](2017)在《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局部翻转组织瓣在鼻翼缺损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缺损局部翻转组织瓣在鼻翼缺损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2015年我科收治的6例不同原因所致鼻翼全层缺损畸形的患者,采用缺损局部鼻翼旁或鼻背组织瓣翻转后做衬里,鼻唇沟带蒂皮瓣覆盖修复全层鼻翼缺损。术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及远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6例患者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患者翻转瘢痕组织瓣远端出现少许坏死,经局部祛痂、换药后坏死创面愈合良好。6例患者随访17个月,重建鼻翼质地、颜色、大小与健侧相近,鼻孔形态良好,鼻腔无通气障碍,供区可见线性疤痕,无明显皱褶、臃肿等,患者对总体外观均满意。结论:采用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缺损局部翻转组织瓣做鼻腔衬里修复鼻翼全层缺损,重建鼻翼形态良好,术后瘢痕不明显,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侯俊杰,陈凤超,杨欣[10](2017)在《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鼻唇沟皮瓣或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32例。分析鼻翼缺损情况、修复方法、切口瘢痕、对称性、鼻翼术后形态等。结果本组患者中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9例,采用耳郭复合组织修复13例。两组患者鼻翼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外观满意,创面周缘及供区切口瘢痕均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均为鼻翼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缺损范围较小者应优先考虑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再造鼻翼,缺损较大者则建议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需结合患者实际进行选择。

二、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修复鼻小柱缺损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及设计
        1.2.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情况
    2.2 手术前后鼻部比例指数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2)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和单侧鼻缺损中的应用及相关鼻部测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人体测量学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二部分 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单侧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部分 组织工程软骨在鼻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文附图
附录二:中英文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附录三: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学术成果
致谢

(3)多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解剖学研究
    2.2 超声影像学研究
    2.3 临床研究
3 结果
    3.1 解剖学研究结果
    3.2 超声影像学研究结果
    3.3 临床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4.2 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超声影像学研究
    4.3 四种手术修复方法修复鼻翼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优势
    4.4 解剖学、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及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鼻翼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改良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3 临床应用
    3.1 病例资料
    3.2 手术方法
    3.3 结果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鼻翼缺损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非第一作者)
    攻读学位期间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致谢

(6)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面动脉逆行供血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法
    3 术后评价
结果
讨论
    1. 造成鼻翼缺损的病因
    2. 鼻亚单位理论
    3. 鼻翼形态及解剖特点
    4. 鼻翼整复原则
    5. 鼻翼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
    6. 耳廓瓣局部解剖
    7. 面动脉逆行供血可行性分析
    8. 逆行游离的面动脉和面静脉作为受区血管的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单侧鼻翼缺损优缺点及适应症
    9. 面动脉逆行供血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术中的注意事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局部翻转组织瓣在鼻翼缺损整复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病例资料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设计
        2.3 手术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3.1 典型病例(一)
    3.2 典型病例(二)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 l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方法
        1.2.3 术后处理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鼻唇沟皮瓣
    4.2 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

四、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修复鼻小柱缺损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杨佳明,王喜梅,李志斌,谢百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06)
  • [2]鼻翼环形移植物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和单侧鼻缺损中的应用及相关鼻部测量学研究[D]. 任朋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多种局部穿支蒂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选择[D]. 刘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局部瘢痕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效果[J]. 何仁德,陈天鹏,韦强.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06)
  • [5]改良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D]. 段炳辰.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6]鼻唇沟皮瓣联合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研究[J]. 梁红伟,王剑,张瑱,张羽森. 中国医疗美容, 2018(11)
  • [7]不同术式修复部分鼻缺损的临床效果[J]. 杨琴,李学拥,李金清,马富鑫,全猛,蒋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03)
  • [8]面动脉逆行供血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D]. 杨丽明.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9]鼻唇沟带蒂皮瓣联合局部翻转组织瓣在鼻翼缺损整复中的临床应用[D]. 何仁德.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10]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侯俊杰,陈凤超,杨欣.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01)

标签:;  ;  ;  ;  ;  

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