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探讨——以呼和浩特为例

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探讨——以呼和浩特为例

一、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冯琰玮,甄江红,马晨阳[1](2021)在《城市用地扩展对生态风险影响的多情景模拟——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用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着。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在分析城市用地扩展时空特征的基础上,调整优化CA模型,对近景年城市用地扩展进行多情景模拟。从城市扩展、生态景观、粮食安全、生态退化等角度构建生态风险压力评价体系,对各情景下城市用地扩展所致的生态风险压力进行评估,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990—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不断下降,扩展速率经历了"上升—下降"的波动阶段,空间扩展阶段性特征明显;运用CA模型预测2025年、2030年城市用地扩展,只有耕地保护型、生态经济型方案下建设用地扩展速率处于下降态势,扩展强度指数进一步下降;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城市扩建压力上升2.2%,景观生态压力增加1.9%,粮食储备压力提高1.4%,生态退化压力抬高11%,生态风险压力提升15%,生态风险预警达到中警水平;到2030年,趋势外推和耕地保护情景下生态风险压力等级由Ⅲ过渡到Ⅳ,城市化发展情景下生态风险压力等级由Ⅲ跃升至Ⅴ,只有生态经济情景下生态风险压力等级由Ⅲ回落到Ⅱ。

宫凌旭[2](2020)在《呼和浩特市区内涝成因分析及规划对策》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不但对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对日常出行与生活秩序造成了困扰。根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最新公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83座城市发生内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615.47亿元。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洪涝灾害也同样频繁,灾情严重。以呼和浩特市为例,2000年以来,2002、2008、2012、2013、2014、2015、2016、2018、2019年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城市瘫痪,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已成为我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掌握城市内涝成因及其防灾对策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通过历史内涝数据收集与实地调查,对其内涝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内涝灾害防灾对策与规划建议。首先,对研究区2010至2019年期间的内涝灾害进行材料收集与整理,获取了内涝灾害发生的次数及灾情程度。并且为了掌握内涝积水点的具体位置与积水范围,在2017至2019年期间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共计收集到了78处积水点的具体位置、内涝范围和发生频率等实际数据。通过对积水点时空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区内涝积水点的数量呈递增趋势,其中约39.8%的积水点重复一年以上发生积水现象,内涝灾害多发生于69月份期间,7月份发生的次数最多。在空间分布上,在城市中心地区积水点比较集中,不同行政区的积水点总数量顺序为赛罕区>回民区>新城区>玉泉区,其中37.1%的积水点位于下凹式立交桥或道路交叉口等地点,严重影响着研究区交通畅通问题。其次,在获取的积水点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从降水量、雨水管网、地形地貌、水系径流、下垫面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内涝原因。在气象因素方面,对研究区近58年降雨量与暴雨数据分析发现,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着,暴雨日次数虽少但暴雨日降水量占总降水量比率较高,说明强降水是内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雨水管线方面,积水点越多或积水面积越大的区域呈现雨水管网的长度或流水量越少的趋势,因此,雨水管网条件不满足排水需求时,会加剧内涝。在地形因素方面,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分析发现,90%以上的积水点位于低洼地点上,说明城市小型低洼地点为内涝积水创造条件,特别是铁路下方隧道、下凹式道路,都是内涝灾害的高发地段。在水系径流格局方面,研究区受到北部山区汇水影响,具有山洪潜在威胁。在城市下垫面因素方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绿地面积越大,或不透水面越小地方,积水点的个数和积水点面积都随之呈现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该下底面要素,会改变城市的径流系数,为内涝灾害发生提供条件。最后,根据研究区的实际内涝情况和获得的内涝成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78处易积水点的修复建议和雨水管网优化与增加支管铺设长度等具体方案。并从海绵城市建设角度,改建透水性铺装停车场站540753㎡,城市屋顶绿化3129.59公顷,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城市现有绿地进行下凹式绿地改造等具体规划方案。以上成果为研究区人民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我区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

马晨阳[3](2020)在《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城市化在促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的自然基底,直观表现为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城市扩展势必会侵占耕地、草地等生态用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进行的盲目城市扩建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如何平衡好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生态学、城市地理、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1990年、2001年、2010年、2017年为研究时间点,开展了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本文在充分认识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基础上,构建“因子-暴露-影响-响应”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圈层分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对城市扩展的时空响应机制。针对研究区生态风险逐年增加的实际,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对呼和浩特市各乡镇进行生态风险分区防控研究,提出生态保护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时空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7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由73km2增至260km2,城市扩展速率、扩展强度均呈上升趋势。(2)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峰值集中于建成区外围区,建成区中心和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强度较低。(3)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为东、东南和西南。(4)建设用地扩展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急剧减少。(5)研究时段内各乡镇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差异较大且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1)19902017年,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值由0.395增加至0.467,风险值增速不断上升,风险等级由较低演变为中。各目标层中,因子层、暴露层、影响层风险值呈上升趋势,响应层风险值呈下降趋势。(2)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等级区呈圈层分布,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生态风险值越来越低。(3)各乡镇的生态风险值均呈上升趋势,风险等级均由低向高演变。(3)呼和浩特市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时空响应研究表明:(1)19902017年,建设用地扩展强度与综合生态风险值的灰色关联度指数为0.83,二者存在较强的时间关联性。(2)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与生态风险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表现在:综合生态风险值与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有明显的圈层对应关系;二者在建成区内(1-8号缓冲区)表现为高值集聚,城市边缘区(20-24号缓冲区)表现为低值集聚;建设用地扩展方向与高、较高生态风险等级区的扩展方向一致。(4)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的生态风险防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识别了365.6km2的城市扩展源地和424km2的生态保护源地;提取了15条生态廊道(346km)和11个生态战略点。(2)将研究区进行生态安全分区,生态保育区和优化缓冲区适宜生态用地扩展,生态过渡区和生态防护区适宜城市用地扩展。(3)耦合生态战略点、生态廊道、生态源地和生态安全区,形成“一环、两带、三廊、三区、多中心”的生态安全格局。(5)生态风险分区防控的研究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优化开发区为回民区辖街道、玉泉区辖街道和赛罕区辖街道,重点开发区为新城区辖街道、小黑河镇和金河镇,限制开发区为攸攸板镇、黄合少镇和榆林镇,禁止开发区为保合少镇。(2)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分别对各乡镇提出生态风险防控建议。

冯琰玮,甄江红,马晨阳[4](2020)在《干旱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指出快速城镇化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对生态过程的积极调控。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类干扰等角度构建区域用地扩展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区域空间管制进行了分区;通过最小累积阻力面(MCR)模型建立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潜在生态廊道与生态战略点,构建区域生态网络框架,对生态空间进行规划。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类型区"圈层式"分布明显,较高安全水平以上的类型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47%,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2)共提取15条潜在生态廊道,识别7条一级生态廊道,9个生态战略点,进而优化"点—线—面"的生态安全格局。(3)生成"一环、两带、两轴、多中心"的生态网络框架,对于提升区域生境质量、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及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发现研究区重点开发的乡镇有赛罕区、金河镇、小黑河镇,要引导城市重心向南部、东南部迁移,发展城市新区建设,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其结果可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李爽[5](2020)在《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人口流动比较频繁。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拥有相对丰富的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具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对农村牧区少数民族人口具有吸引力。要密切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社会融入情况以及基本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保障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依照国家关于流动人口方面的政策,借鉴区内外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相关经验,结合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本文将对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从政治学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开展了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整理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介绍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为本文的分析论述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第二章“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征、动因及影响”介绍了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第三章“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现状”概述了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体制和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第四章“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经济权保障不充分、随行子女入学困难等。对原因的分析主要包括:工作理念、社会化程度、法治建设等。第五章“优化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路径选择”针对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论”指出了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了本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对未来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进行了展望。

田桐羽[6](2019)在《基于SD-GMO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模拟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表征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地区人类与地理环境交互作用关系,以及其作用程度的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城市人口是人地关系主体,在使用区域土地空间资源开展建设活动时,就必然会触发区域土地覆被发生最为深刻直接的变化。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首府,承担着内蒙古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调整的预见性和多样性水平需求较高。2001-2016年间呼和浩特市市区非农用地面积年均变化率达+2.659%,农用地面积年均变化率为-0.459%。因此,城市非农用地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日益凸出实现各类不同类型非农用地资源的合理布局的紧迫性,加之土地利用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基础性物质,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及与影响用地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要素的反馈关系就具有了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提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发展潮流引导下,运用系统化方法深入研究由不同类型用地面积变化对外在环境所产生的驱动效应。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研究区,以2001、2010和2016年三期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用地类型面积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结合各类社会经济驱动变量的统计数据,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优化SD模型与SD-GMOP模型,对基于两种模型的2020-2040年各类用地面积需求情况分别进行仿真预测与基于CLUE-S模型的用地格局模拟研究。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2001-2016年间研究区用地面积变化过程中,变化幅度最大和最小的地类分别为特殊用地和其他土地,其变化幅度总量依次为84.554%、-6.656%;扩展强度指数绝对值最大和最小的用地类分别为农用地和特殊用地,指数绝对值分别为39.206%、0.098%;且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率绝对值最大、最小的用地分别为特殊用地和其他土地,年均转移率分别为3.237%、0.391%。(2)基于SD与SD-GMOP模型的2020-2040年城市土地利用需求仿真结果时空变化特征显示,两种模型情景仿真的变化幅度最大用地类分别为特殊用地和商服用地,其面积变化总幅度分别为93.474%、281.730%。基于两种不同模型仿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率最大的用地依次为特殊用地和商服用地,其值分别为3.237%和6.925%。且基于SD-GMOP模型情景仿真的用地转移率优化调整的用地类型为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其转移率值与SD模型中对应用地类型的原始转移率相比,分别高出3.032%、5.673%。(3)基于SD与SD-GMOP模型仿真情景的2020-2040年城市土地利用需求方案对应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布局形态的动态迭代模拟结果显示,通过CLUE-S模型模拟预测的基于SD与SD-GMOP模型的年均转入率最大用地类型的依次为特殊用地和商服用地,其值分别为1.085%、1.913%;基于SD与SD-GMOP模型情景约束下的年均转出率最大的用地类型均为其他土地,其值依次为0.127%、0.609%。

肖涵[7](2019)在《北方地区5种宿根花卉抗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干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园林绿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构建低耗水量且符合美学规律的植物配置模式成为北方地区绿化建设主要方向。在选择绿化植物材料时,宿根花卉因其较强的抗逆性及生长繁殖能力受到园林绿化建设的青睐。本文以5种常见并具较高观赏价值和耐寒性的宿根花卉试验材料,根据不同的水分生态型,将试验材料分为中生植物(婆婆纳、千屈菜、康定鼠尾草)和旱生植物(北葱、山韭)两类。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其在各时间点(中生植物设5个时间点,即Od、3d、6d、9d、12d;旱生植物设 9 个时间点,即 Od、3d、6d、9d、12d、15d、18d、21d、24d)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及植物生长状况,同时测定5种宿根花卉各时间点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5种宿根花卉进行抗旱性强弱比较,其顺序为:北葱>山韭>康定鼠尾草>婆婆纳>千屈菜。同时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能反映5种宿根花卉抗旱性能力的生理生化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MDA含量、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5种宿根花卉在园林植物配置时的最适生境。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种宿根花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萎蔫皱缩且千屈菜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北葱受旱影响相对于其他植物较小。同时5种宿根花卉土壤容积含水量均呈先急后缓的下降趋势,其中北葱、山韭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最低点分别为4.37%和3.7%且相对于其他植物低。5种宿根花卉在干旱胁迫期间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如下:(1)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5种宿根花卉随干旱胁迫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呈上升趋势且中生植物上升幅度大于旱生植物,土壤水分状况相近时婆婆纳叶片水分饱和亏为61.48%,是5种宿根花卉中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最大的植物。(2)SOD活性5种宿根花卉干旱胁迫期间叶片SOD活性呈先上后降趋势,同时旱生植物的变化趋势较中生植物复杂且SOD活性相对较高。土壤水分条件相近时山韭和北葱的相对叶片SOD活性在5种宿根花卉中最高,分别为37.75%、28.74%。(3)Pro含量5种宿根花卉叶片Pro含量在试验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壤水分条件相近时婆婆纳和千屈菜叶片Pro含量最高,分别为352.63μg/g和344.38μg/g。(4)可溶性蛋白含量干旱胁迫期间3种中生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2种旱生植物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水分条件相近时,康定鼠尾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71mg/g;山韭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53 mg/g,是5种宿根花卉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植物种。(5)可溶性糖含量5种宿根花卉干旱胁迫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康定鼠尾草上升趋势较其他中生植物剧烈且在最高值达到1.43%,2种旱生植物的变化则相对平缓。(6)丙二醛MDA含量5种宿根花卉在干旱胁迫下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千屈菜的变化趋势最剧烈,2种旱生植物MDA含量变化稍较中生植物复杂,呈上升、下降交替进行。

陈凤[8](2019)在《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是生命之源,更是发展之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园林城市建设也逐渐受到城市政府的重视,加强园林城市建设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安陆市为例,分析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其他地区园林城市建设带来启示。本文从安陆市开展园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了文献阅读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高标准编制绿地规划、扩大园林和绿地建设、注重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分析阐述了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还存在园林建设水平不高、公共绿化供需不均衡、绿化管护水平较低、技术力量薄弱、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规划建设理念落后、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不足、各方主体协同意识不强。针对安陆市目前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深化市场化服务改革;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作用;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健全各方参与机制。

宫聪[9](2018)在《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扩张、洪涝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骤减等生态问题在城市中不断出现,继而导致城市的公共空间出现质量下降、分布不均、活力不足等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简称GI)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可实施且多尺度的生态手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弥合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的不足与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多方面的问题,而两者的结合规划也是生态城市背景下人文与生态协同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GI的分项基础研究出发,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在城市GI规划辅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系统地构建了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框架,因此论文也是理论、方法、案例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在宏观层面,从城市公共空间总体规划方法不足与城市生态问题出发,引入城市GI规划,并从“总体控制规划”与“地块更新规划”对结合GI规划的城市公共空间宏观规划展开研究。在总体控制规划方面,从城市尺度对两者的要素与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了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定量控制标准。在地块更新规划方面,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GI网络进行评价与分类后,分层阐述了结合GI规划的城市公共空间量化规划方法。(2)在中观层面,依据社区公共空间传统规划与更新方法局限性与生态问题,提出了基于GI生物多样性、雨洪管理以及多种社会功能的社区公共空间研究方向与规划方法。对3种功能的GI与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要素与结构进行结合研究后,归纳了社区尺度GI与公共空间结合的关键:实现与优化公共空间规划基底下的GI连通性、网络化与可达性布局,并依据3处关键点对两者的结合特征展开定量研究,最后均以南京新街口街道为例,系统且分项阐述了不同功能GI导向的社区尺度公共空间更新规划方法。(3)在微观层面,从生态视角下场地尺度公共空间设计缺陷出发,构建了 GI导向的公共空间研究方向:基于GI生物多样性、雨水管理、多种社会服务、促进绿色交通、生态修复功能的公共空间研究,并对各种功能的GI与公共空间结合类型、设计要点、发展方式进行整理与分类,系统地探讨了 GI导向的场地尺度公共空间设计方法。(4)最后,GI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从不同专业、尺度、层级、功能、形态、时段、职能、政策、利益等方面出发,较为深入地探讨与例证了空间要素之间以及空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整合方式,完善了 GI导向的城市空间系统规划研究。简而言之,论文利用理论交叉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垂直叠加法、水平分析法、实践调研法以及城市空间分析相关与生态学相关的量化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系统与GI网络系统展开结合研究,解决了“城市公共空间与GI结合规划与设计”“利用GI对城市公共空间存量进行生态优化”以及“多重意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等问题,构建了 GI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理论,并以南京为例实证了两者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对解决城市多重生态问题与空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高越[10](2018)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宜居性之间关系密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仅注重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还要注重优美、整洁、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建设,即城市宜居性的建设。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宜居性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出行便利性、生活方便性、居住舒适性、环境健康性、居住安全性六个方面,分别构建了城市宜居性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及得分;基于1017份居民对呼和浩特市宜居性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主观评价的量化分析,结果如下:(1)2007年至2016年期间,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建设水平整体在不断地上升,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出行便利性、生活方便性、居住舒适性、环境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的整体得分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说明这六个方面对宜居性的提高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分越高对宜居性的影响越大。生活方便性、出现便利性、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环境健康性有着相对较大的提升,而居住舒适性和居住安全性两个方面变化则相对较小。(2)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的总体主观评价得分为65.71。从分项指标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满意度评价得分最高,居住舒适性的满意度次之,生活方便性的满意度居中,这三个指标得分都比总体评价得分要高;而对出行方便性的满意度评价最低,其次是对环境健康性的满意度较低,第三是对居住安全性的满意度较低,这三个指标得分都比总体评价得分要低。最后,基于GIS软件对被调查者居住区位置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市最宜居的区域为:一是城市西部通道北路、通道南路附近地带;二是呼伦贝尔南路以东,南二环快速路附近地带,三是北垣东街、兴安南路、大学东街、丰州南路围合的区域及附近地带,四是兴安北路以西、气象局西路以东,成吉思汗大街附近地带。(3)依据上述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分析结果及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居住公共安全水平、城市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改善,为呼和浩特市宜居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持。

二、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用地扩展对生态风险影响的多情景模拟——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表征
    2.2 CA模型对城市用地扩展的模拟
    2.3 近景年城市用地扩展的多情景设置
    2.4 生态风险压力计算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3.2 城市用地扩展多情景模拟结果
    3.3 多情景模拟下的生态风险压力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2)呼和浩特市区内涝成因分析及规划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与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内容
        1.3.3.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区范围界定
    2.2.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1.地形地貌
        2.2.2.气候及降水条件
        2.2.3.河流水系现状
    2.3.数据来源
        2.3.1.降水数据
        2.3.2.基础地理数据
        2.3.3.内涝灾情数据
        2.3.4.雨水工程数据
3.呼和浩特市区内涝灾情调查与特征分析
    3.1.内涝灾情统计与实地调查内容
    3.2.研究区近10 年严重内涝情况
    3.3.研究区内涝灾害特征分析
        3.3.1.时间分布特征
        3.3.2.空间分布特征
        3.3.3.内涝灾情特征
4.呼和浩特市区内涝成因分析
    4.1.气象因素分析
    4.2.雨水管网因素分析
        4.2.1.研究区雨水工程系统现状
        4.2.2.雨水管网因素影响分析
    4.3.地形因素分析
    4.4.水系径流分析
    4.5.下垫面因素分析
        4.5.1.城市绿地对内涝的影响分析
        4.5.2.城市不透水面对内涝的影响分析
5.呼和浩特市区内涝防治对策与规划建议
    5.1.研究区积水点修复对策建议
        5.1.1.下凹式立交桥积水点修复对策建议
        5.1.2.交叉口积水点修复对策建议
        5.1.3.其它积水点修复对策建议
    5.2.研究区雨水管网优化规划建议
    5.3.研究区下垫面优化布局建议
        5.3.1.改善研究区不透水面
        5.3.2.城市绿化提升对策建议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2 城市生态风险防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条件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生态环境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DEM数字高程数据
        2.2.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4 其他数据
3 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研究
    3.1 城市用地扩展的评价方法
        3.1.1 指标评价法
        3.1.2 圈层分析法
        3.1.3 等扇形法
    3.2 城市用地扩展时序分析
        3.2.1 城市用地扩展时序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结构时序变化特征
    3.3 城市用地扩展的空间特征
        3.3.1 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3.3.2 城市用地扩展方位变化特征
        3.3.3 各乡镇城市用地扩展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市扩展的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4.1 评价指标选取
    4.2 评价模型构建
        4.2.1 极差标准化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评价模型的构建
        4.2.4 生态风险等级划分
    4.3 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4.3.1 综合生态风险时序变化特征
        4.3.2 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变化特征
    4.4 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时空响应
        4.4.1 研究方法
        4.4.2 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时序响应特征
        4.4.3 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空间响应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风险防控研究
    5.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1 “源”地识别
        5.1.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构建
        5.1.3 生态安全区划分
        5.1.4 生态廊道与生态战略点识别
        5.1.5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
    5.2 生态风险分区防控
        5.2.1 空间管制分区
        5.2.2 分区防控对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干旱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城市用地与生态用地扩张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2 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MCR)的构建
    2.3 生态廊道的识别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
    3.2 潜在生态廊道及生态战略点的识别
    3.3 生态网络框架的建立
    3.4 城市区域空间管制分区
4 结论与讨论

(5)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一)概念界定
        1.流动人口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二)理论基础
        1.公平正义理论
        2.社会治理理论
        3.新公共服务理论
        4.人口流动“推——拉”理论
        5.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二、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一)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征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扩大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婚恋观发生变化
        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可支配性收入少
    (三)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因分析
        1.流出地的推力作用
        2.流入地的拉力作用
        3.国家政策的助力作用
    (四)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影响
        1.促进了流入地的社会发展
        2.增加了流入地服务与管理的压力
        3.提高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能力
        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存在困难
三、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现状
    (一)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组织与职能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体制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职能分工
    (二)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措施
        1.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建设
        2.制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制度规范
        3.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社区建设
        4.推进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5.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权益
四、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经济权保障不充分
        2.服务与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
        3.饮食习惯未得到充分尊重
        4.随行子女入学难
    (二)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工作理念存在偏差
        2.社会化程度低
        3.制度不完善
        4.法治不健全
        5.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素质不够
五、优化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借鉴区内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经验
        1.区内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经验
        2.区内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启示
    (二)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法治建设
        1.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2.增加和完善相关条例内容
        3.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法
    (三)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长效机制
        1.建立政府部门协调机制
        2.完善社会联动机制
        3.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四)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式
        1.搭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信息管理平台
        2.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式
    (五)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社会治理
        1.构建互嵌式城市社区
        2.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融入社区
        3.丰富社区民族文化资源
        4.吸引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六)提高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1.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素质
        2.加强社区管理工作人员能力
    (七)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重点领域建设
        1.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设施
        2.加强城市清真食品监管服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SD-GMO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模拟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1.2.2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1.2.3 城市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
        1.2.4 城市土地利用制度标准研究
        1.2.5 研究进展述评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4.2 研究方法
        1.4.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1.4.2.2 系统动力学(SD)
        1.4.2.3 灰色多目标优化模型(GMOP)
        1.4.2.4 土地利用空间情景模拟(CLUE-S)
        1.4.3 技术路线
2.理论基础
    2.1 系统论
    2.2 协同论
    2.3 博弈论
    2.4 区位论
    2.5 聚集经济论
    2.6 可持续发展论
3.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构建
        3.2.2 城市土地利用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3.2.3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动态仿真模拟
    4.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框架结构
    4.2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系统分析
        4.3.1 人口子系统
        4.3.2 经济子系统
        4.3.3 环境治理子系统
        4.3.4 基础建设子系统
        4.3.5 土地利用子系统
        4.3.6 因果关系分析
    4.4 SD流图与变量方程
    4.5 SD模型检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4.5.1 SD模型的仿真检验
        4.5.2 SD检验结果分析
5.基于SD-GMOP模型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分析
    5.1 SD-GMOP集成模型的构建
        5.1.1 SD模型敏感性因子的识别
        5.1.2 GMOP模型的构建及其求解
        5.1.2.1 目标函数
        5.1.2.2 约束条件
        5.1.3 SD-GMOP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5.2 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空间模拟
        5.2.1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模拟参数文件设定
        5.2.1.1 城市土地利用驱动因子筛选
        5.2.1.2 CLUE-S模型主要参数设置
        5.2.2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空间模拟与预测
        5.2.2.1 CLUE-S模型情景模拟精度检验
        5.2.2.2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6.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系统动力学模拟方程
附录2 城市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MATLAB程序初始代码
附录3 CLUE-S模型主要参数文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北方地区5种宿根花卉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1.3 植物的抗旱性机理
        1.3.1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抗旱性研究
        1.3.2 植物的生理指标与抗旱性
    1.4 植物抗旱性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资助项目
    附表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自然条件概况
    2.3 材料处理与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温、湿度记录
        2.4.2 土壤容积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2.4.3 植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方法
        2.4.4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的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地温、湿度变化
    3.2 干旱胁迫下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化
        3.2.1 中生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化
        3.2.2 旱生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化
    3.3 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的形态变化
        3.3.1 干旱胁迫下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的生长状况评价
        3.3.2 干旱胁迫下两种生活型植物的旱害指数
    3.4 干旱胁迫对两种生活型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4.1 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3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4 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5 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
        3.4.6 丙二醛(MDA)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变化
    3.5 数据综合分析
        3.5.1 隶属函数分析法
        3.5.2 主成分分析法
4 结论与讨论
    4.1 土壤容积含水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2 植物生长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1 叶片相对水分饱和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3 游离脯氨酸(Pro)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4 可溶性蛋白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5 可溶性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6 丙二醛(MDA)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发展与现状
    2.1 安陆市简介
    2.2 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发展历程
    2.3 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
    2.4 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3 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园林建设水平不高
    3.2 公共绿化供需不均衡
    3.3 绿化管护水平较低
    3.4 技术力量薄弱
    3.5 公众参与度不高
4 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规划建设理念落后
    4.2 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
    4.3 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不足
    4.4 各方主体协同意识不强
5 国内外园林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5.1 国内园林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5.2 国外园林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5.3 国内外园林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6 推进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
    6.1 强化政府监督管理
    6.2 深化市场化服务改革
    6.3 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作用
    6.4 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
    6.5 健全各方参与机制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的问卷调查

(9)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城市公共空间解读
    1.1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1.1.1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与功能
        1.1.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分类
        1.1.3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1.2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结构与系统层级
        1.2.1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1.2.2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结构
        1.2.3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概念与特征
        1.2.4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研究层级与内容
    1.3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
        1.3.1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内涵
        1.3.2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控制方法
        1.3.3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
        1.3.4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更新规划
    1.4 当代公共空间问题及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利弊
        1.4.1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问题
        1.4.2 传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方法优势
        1.4.3 传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方法弊端探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内涵
    2.1 GI概念、功能与特征
        2.1.1 GI概念演变与研究背景
        2.1.2 GI与相关概念辨析
        2.1.3 城市GI特征
        2.1.4 城市GI功能
    2.2 城市GI的构成与层级
        2.2.1 城市GI的构成
        2.2.2 GI的层级划分
    2.3 城市GI规划
        2.3.1 城市GI规划概念相关及内涵
        2.3.2 城市GI规划原则
        2.3.3 城市GI规划步骤
        2.3.4 城市GI规划效益
        2.3.5 城市GI系统规划案例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框架
    3.1 城市GI与城市公共空间对比研究
        3.1.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3.1.2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GI要素对比
        3.1.3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GI用地区分
        3.1.4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与城市GI规划对比
    3.2 城市GI规划辅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
        3.2.1 城市GI解决公共空间问题的潜力
        3.2.2 城市GI与公共空间相互转化的可能性研究
        3.2.3 GI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特征
    3.3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理论、方法与框架
        3.3.1 背景理论与思想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宏观——GI导向的城市研究尺度公共空间生态格局规划
    4.1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背景
        4.1.1 传统城市公共空间总体规划方法
        4.1.1.1 城市公共空间定量标准
        4.1.1.2 城市公共空间要素布局
        4.1.1.3 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规划
        4.1.1.4 传统城市公共空间总体规划优缺点
        4.1.2 城市宏观生态问题研究
        4.1.2.1 城市生态问题在城市规划层面表现
        4.1.2.2 基于城市生态问题的传统公共空间规划方法的弊端探究
        4.1.3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方法
        4.1.3.1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方向确定
        4.1.3.2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整体规划框架
    4.2 总体控制规划——城市尺度定性布局与定量指标的综合研究
        4.2.1 城市级GI与城市尺度公共空间要素结合
        4.2.1.1 城市级GI要素特征
        4.2.1.2 城市尺度公共空间要素识别
        4.2.1.3 城市尺度公共空间要素与城市级GI组合发展方式
        4.2.2 城市级GI与城市尺度公共空间结构结合
        4.2.2.1 城市级GI常见的结构形式
        4.2.2.2 城市公共空间常见的主导结构形式
        4.2.2.3 公共空间主导结构与城市级GI结构组合发展方式
        4.2.3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定量控制标准
        4.2.3.1 基于双重目标的传统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不足
        4.2.3.2 GI导向的公共空间核心评价指标的确定
        4.2.3.3 GI导向的公共空间总体评价指标的确定
    4.3 地块更新规划——基于多重目标下城市双系统的多元结合
        4.3.1 规划目标、原则、关键点
        4.3.1.1 规划目标
        4.3.1.2 规划原则
        4.3.1.3 规划关键点
        4.3.2 两种系统的评价与分类
        4.3.2.1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活力评价
        4.3.2.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活力分级研究
        4.3.2.3 城市GI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4 城市GI敏感性分级研究
        4.3.3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宏观规划方法——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
        4.3.3.1 规划方法
        4.3.3.2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GI分类技术识别
        4.3.3.3 基于目标的两种系统评价、分类与规划建议
        4.3.3.4 公共空间与GI用地更新结果研究
        4.3.3.5 更新后的用地整合
        4.3.3.6 优先试点区域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观——基于GI网络的社区研究尺度公共空间生态环境营造更新
    5.1 GI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背景
        5.1.1 社区公共空间传统规划方法
        5.1.1.1 社区公共空间要素分类布局
        5.1.1.2 社区公共空间结构类型
        5.1.1.3 社区公共空间结构规划
        5.1.1.4 社区公共空间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衔接
        5.1.2 社区公共空间传统更新策略
        5.1.2.1 社区公共空间要素分类调研
        5.1.2.2 社区公共空间结构更新策略
        5.1.2.3 社区公共空间场所感营造
        5.1.3 社区公共空间传统规划与更新方法局限性与问题
        5.1.3.1 基于生态角度下社区公共空间传统规划方法局限性
        5.1.3.2 社区公共空间传统更新策略局限性
        5.1.3.3 社区公共空间生态问题
        5.1.4 GI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方法
        5.1.4.1 社区级GI的构成与特征
        5.1.4.2 基于GI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方向确定
        5.1.4.3 基于GI的社区公共空间整体规划框架
        5.1.4.4 试点社区选择
    5.2 基于生物多样性意义优先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
        5.2.1 社区公共空间与基于生物多样性GI结合
        5.2.1.1 社区公共空间要素与基于生物多样性GI要素结合
        5.2.1.2 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与基于生物多样性GI结构结合
        5.2.1.3 两者结合关键点——实现社区GI连通
        5.2.2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规划基底的GI连通性研究
        5.2.2.1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基底的廊道优先连通选择
        5.2.2.2 廊道连通度评价
        5.2.2.3 连通廊道宽度选择
        5.2.2.4 连通廊道类型与等级
        5.2.3.5 自然基底型社区与人工基底型社区
        5.2.2.6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基底的GI连通性规划要求
        5.2.3 基于生物多样性意义优先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方法——以南京新街口街道为例
        5.2.3.1 规划目标
        5.2.3.2 规划原则
        5.2.3.3 规划方法
    5.3 基于GI雨水管理功能为主社区公共空间规划
        5.3.1 社区公共空间与GSI结合
        5.3.1.1 社区公共空间要素与GSI要素结合
        5.3.1.2 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与GSI结构结合
        5.3.1.3 社区GSI规划与雨水管网系统关系
        5.3.1.4 公共空间的雨水处理功能规划关键——实现社区GSI网络化分布
        5.3.2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规划基底的GSI网络化研究
        5.3.2.1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的GSI网络化特征
        5.3.2.2 社区GSI离散破碎度研究
        5.3.2.3 社区GSI斑块规模研究
        5.3.2.4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肌理的GSI网络化规划要点
        5.3.3 结合GSI雨水处理功能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方法——以南京新街口街道为例
        5.3.3.1 规划目标
        5.3.3.2 规划原则
        5.3.3.3 规划方法
    5.4 基于GI多种社会功能影响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
        5.4.1 社区公共空间与多功能性GI结合
        5.4.1.1 社区公共空间与多功能性GI要素复合
        5.4.1.2 社区公共空间与多功能性GI结构结合
        5.4.1.3 社区绿色交通系统与多功能性GI关联研究
        5.4.1.4 基于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性GI规划关键点——满足社区GI可达性
        5.4.2 基于社区公共空间网络布局分析的GI可达性研究
        5.4.2.1 相关标准值界定
        5.4.2.2 GI可达性范围图形研究
        5.4.2.3 GI可达值与可达均值
        5.4.2.4 基于可达性均衡的设施型GI布局研究
        5.4.2.5 以优化社区公共空间布局为目标的GI可达性规划特征
        5.4.3 基于提升GI多种社会功能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方法以南京新街口街道为例
        5.4.3.1 规划目标
        5.4.3.2 规划原则
        5.4.3.3 规划方法
    5.5 基于GI综合优化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
        5.5.1 基于不同功能的GI与公共空间要素、结构结合
        5.5.1.1 基于不同功能的GI与公共空间要素结合
        5.5.1.2 基于不同功能的GI与公共空间结构结合
        5.5.2 基于公共空间基底的不同功能的GI网络整合
        5.5.2.1 基于公共空间基底的不同功能的GI网络相似处与优化
        5.5.2.2 基于公共空间基底的不同功能的GI网络区别处与整合
        5.5.2.3 GI连通—网络—可达特征整合
        5.5.3 基于GI综合优化下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观——结合GI功能的场地研究尺度公共空间生态技术实施
    6.1 GI导向的场地公共空间背景
        6.1.1 场地公共空间传统要素构成、微观功能及设计内容
        6.1.2 微观层面公共空间生态问题与设计缺陷
        6.1.3 GI导向的场地公共空间研究方向确定
        6.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6.2 基于GI生物多样性功能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6.2.1 城市生物多样性公共空间分类设计
        6.2.2 城市生物多样性公园生境内容研究
        6.2.3 城市生物多样性绿道研究
        6.2.4 线型公共空间与生物多样性GI立体设计
    6.3 基于GI雨水管理功能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6.3.1 雨洪管理类公共空间分类设计
        6.3.2 公共空间景观要素与GSI结合设计手法研究
        6.3.3 公共空间群与GSI结合设计研究
        6.3.4 灰空间与GSI结合设计研究
    6.4 基于GI社会功能复合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6.4.1 城市综合公园与GI多种社会功能结合设计
        6.4.2 城市绿道与GI多种社会功能结合设计
        6.4.3 社区公共空间与GI多种社会功能结合设计
        6.4.4 高密度中心区公共空间与GI多种社会功能结合设计
    6.5 基于绿色交通与GI结合的公共空间研究
        6.5.1 基于“慢行交通”与GI结合模式下公共空间研究
        6.5.2 基于“公交便达”与GI结合模式下公共空间研究
        6.5.3 基于“复合交通”与GI结合模式下公共空间研究
        6.5.4 基于“立体交通”与GI结合模式下公共空间研究
    6.6 基于GI生态修复功能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6.6.1 基于生物多样性公园目标下的棕地生态修复
        6.6.2 基于公共空间的雨水管理目标下的城市棕地生态修复
        6.6.3 基于公共空间的多种功能复合下的城市棕地生态修复
        6.6.4 基于城市轨道遗迹与绿色交通结合下的城市棕地生态修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7.1 GI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理论
        7.1.1 整合的前提
        7.1.2 整合的目的
        7.1.3 整合的内容
    7.2 规划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7.2.1 跨专业整合
        7.2.2 多尺度复合
        7.2.3 多层级耦合
    7.3 场地设计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7.3.1 多功能融合
        7.3.2 多空间叠合
        7.3.3 跨时间重合
    7.4 管理与实施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7.4.1 多方面配合
        7.4.2 多政策结合
        7.4.3 多效益导合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10)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城市宜居性相关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城市宜居性相关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城市宜居性相关理论
        2.2.1 城市人居环境理论
        2.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城市理论
        2.2.4 和谐社会理论
        2.2.5 安全城市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区位条件
        3.1.1 研究区范围
    3.2 自然条件
        3.2.1 地形地貌条件
        3.2.2 气候条件
        3.2.3 水文条件
    3.3 社会经济条件
4 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4.1 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的选择
    4.2 评价方法--熵值法
    4.3 测度结果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4.4.2 二级指标评价分析
5 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5.1 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指标的选择
        5.1.3 评价方法
        5.1.4 调查指标的量化
    5.2 城市宜居性主观满意度的综合分析
        5.2.1 宜居性主观满意度总体评价
        5.2.2 宜居性调查评价一级指标满意度频度分析
        5.2.3 宜居性调查评价二级指标满意度差异性
    5.3 不同属性居民对城市宜居性满意度评价
        5.3.1 不同年龄人群对宜居性的满意度评价
        5.3.2 不同性别居民对宜居性的满意度评价
        5.3.3 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对宜居性的满意度评价
        5.3.4 不同学历层级人群对宜居性的满意度评价
        5.3.5 居民个人属性与宜居性评价的相关关系分析
    5.4 城市宜居性主观满意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6 “宜居”呼和浩特市发展对策
    6.1 强化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6.2 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6.3 提高居住公共安全水平
    6.4 促进城市文化环境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用地扩展对生态风险影响的多情景模拟——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 冯琰玮,甄江红,马晨阳. 生态学报, 2021(03)
  • [2]呼和浩特市区内涝成因分析及规划对策[D]. 宫凌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D]. 马晨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干旱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 冯琰玮,甄江红,马晨阳.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4)
  • [5]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D]. 李爽.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基于SD-GMO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模拟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田桐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7]北方地区5种宿根花卉抗旱性研究[D]. 肖涵.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安陆市园林城市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凤.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D]. 宫聪.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呼和浩特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D]. 高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城市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探讨——以呼和浩特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