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科学的人体医学顺势疗法和中医具有临床力量

两种科学的人体医学顺势疗法和中医具有临床力量

一、The Two Scientific Bodyology Medicine Homeopathy and TCM have Clinical Power(论文文献综述)

原军超[1](2020)在《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认知科学促进了神经生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跨学科沟通与整合,形成了神经人类学(Neuroanthropology)研究范式,以研究生理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的生物学基础。脑与神经系统不仅是生物器官亦是文化器官,其发育过程持续经历着文化的塑造,文化深深影响着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的发育过程。大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是神经人类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该领域探索先天与后天、生物学机制和文化符号的交互影响,将社会文化神经科学与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相结合,批判性的分析心理、行为和自我。通过对特定的神经文化现象进行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每一种现象都可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机制。神经人类学的研究改写了我们对人类能力的理解,比如研究冥想与禅修这样的练习是如何形成和依赖神经功能的,并检查成瘾和自闭症等病理学的交互本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禅修实践和经验的神经生理过程日益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义禅修,使其适用于不同文化。为了更专注于禅修的普遍属性,需要我们将定义局限于精神行为,尤其是那些产生被认为具有禅修品质的意识状态的行为。有效的禅修定义可以用现象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术语来表述,即转换为神经现象学的语言。禅修文化通过仪式化过程使现实的文化理论与个体主体性相协调,以便具体化和确认社会的世界观,并通过动态变化重建和谐和意义的循环。不同社会发展或借用了包含禅修的程序,通过训练持续关注一系列精神符号的技巧以唤起文化规定的经验。不同禅修系统通过培养特定的经验和意识状态,从而以社会要求和认可的、符合社会世界观的方式影响个人发展。因此,无论禅修是由个人进行还是由群体共同练习,传统的禅修系统表达的是社会过程,其实践的目标、设计、仪式、地点和时间,以及对由此产生的经验和见解的解释,都是由社会各自的集体目的而决定的。佛教与科学之间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的交流,佛教为科学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启迪,科学为佛教的现代转型提出了挑战并提供了切实的语言和工具。在与科学的交流过程中,佛教的观念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世纪末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佛教的诸多理论与修持方式获得了某种证明,并且佛教又实际上影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认知科学革命,尤其是影响了意识经验与现象学转向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因为对还原论取向的不满,所以将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解决意识的“难”问题,以弥合早期研究中所忽视的解释的鸿沟,即寻找意识过程伴随的经验何以可能的依据。其中有代表性的即是瓦雷拉所提出的神经现象学进路,其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进行整合,通过现象学研究来丰富对意识经验的理解,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来揭示其神经动力学机制,目的在于在神经科学背景下缩小主观经验和大脑过程之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距离,通过建立主观经验和神经生物学之间动态的相互制约来弥补还原论的缺陷,弥合意识问题的解释鸿沟。神经现象学的建立过程中,佛教的理论和禅修经验一直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不仅为其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持,而且又是证明其有效性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在佛教与认知科学交流的背景下,以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总结禅修与神经现象学的互惠整合。本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核为参照点,论述佛教何以可称为某种科学,以及论述现代佛教转型中,科学化建构是其主要问题,并且揭示佛教与科学形成合作关系过程中,相互之间抱持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一历程中上座部佛教完成了现代转型,之后藏传佛教的异军突起,承担了与科学对话的重任,并且推动了以认知科学为核心的意识研究领域的发展。第二章的关注点在于瓦雷拉及其创建的神经现象学研究取向。在梳理瓦雷拉的人生经历的同时,重点关注于其所受到的现象学与佛学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体现在其思考与研究过程中。在论述意识经验的神经现象学研究时,我们关注到文化取向的神经现象学,但是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认知科学的内在解释困境,即查尔默斯所提出的意识的“难”问题,以及瓦雷拉对此问题所进行的神经现象学解答。第三章主要论述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佛教理论的内在关系,包括通过免疫研究提出的自创生理论与认知的关系、认知科学研究中的自我的无根基性和具身生成所对应的佛教无我与缘起性空,并且在神经现象学视角下论述现代认知科学中所蕴含的佛法。第四章以高曼和戴维森两位学者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学习佛教禅修的历程,论述禅修如何进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视野,以及所进行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和取得的研究结果。第五章主要阐释第一人称现象学研究视角下的藏传佛教禅修,重点在于讨论禅修的模式和经验研究的切入点以及对其进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第六章阐述神经现象学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方法论整合过程中,以藏传佛教禅修为研究对象所拓展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包括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基本框架、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禅定的神经机制、禅修自发视觉表象的神经基础、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藏传佛教与上师加持的大脑间神经同步性机制、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等内容。最后,我们以他者的视角凝视佛教与科学对话的交汇与错位,并认为在现象学悬置的态度下,二者在开放性的空间中能够在未来更为深入地进行互惠整合。

韩芳[2](2019)在《印度科学传播的模式与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传播是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印度科学传播的目标就是建立科学素养型社会,印度公众科学素养和科学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将印度作为社会变革催化剂的公众科学素养引入印度科学传播的研究中,在印度公众科学素养的视角下对印度科学传播模式和案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印度科学传播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构成了印度科学传播的主要语境。本文将印度公众科学素养作为分析框架,系统论述了印度不同时期的科学传播活动,具体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考察了印度公众科学素养的变迁历程,选取有关案例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前尼赫鲁时期、尼赫鲁时期、以及后尼赫鲁时期的公众科学素养,揭示了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政治的文化影响。第二,梳理了印度公众科学革命的变迁,通过文本考察,根据印度科学技术史的阶段构想的有关研究成果,对印度科学革命的变迁做了阶段性划分:殖民工具阶段科学革命、外围本土阶段科学革命、印度人觉悟阶段科学革命,分析了印度不同时期的科学传播。第三,分析了印度公众科学运动实践活动,指出了印度科学传播非政府组织进行公众科学运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剖析了印度公众科学运动的形成、发展、理念以及类型,以六个PSM为案例,对公众科学运动的模式做出归类分析。第四,通过文本分析考察了印度科普大纲《公众基础科学》形成过程,在《公众基础科学》文本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诠释了印度公众科学素养观,以《公众基础科学》的构建过程和《普通人的科学》的课程特点为案例,详细剖析了印度科普大纲对科学与大众、传统科学与现代科学、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关联性。第五,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论述了印度公民科学素养测评两种模式,指出了两种模式对印度公众科学素养测评与作用。第六,探讨了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背景、概念和类型。通过对印度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语境分析,本论文认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与印度的制度因素、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政策法规现状都有关系。通过公众参与转基因茄子的商业化种植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印度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机制。

郭建[3](2017)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文中认为随着医学技术化的加深和医学专科化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越发凸显。医疗上的"高消耗和低效益",医疗服务费用急剧攀升,而医疗品质却在逐渐下降,医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忙、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却越来越少等,这一切让很多人对现代医学产生了质疑,也使现代医学的发展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和危机。现代医学技术异化问题不仅是我国医疗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考察了临床医学实践中常见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具体事例,例如诊断指标的数字化和过度客观化、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现象、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精神科药物滥用、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手术的过度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以及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等,并深度解析了由异化而带来的危害,如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医疗辐射暴露、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物化、医学边界模糊、医学主体变更、医生综合判断能力下降、女性生育自主权的剥夺等,从而体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本研究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运用技术异化理论、社会建构论、唯物辩证法、利益理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等多种理论,具体从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本研究从技术控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中汲取营养,在生态学和系统观的启发下,在理论层面探索出若干条应对和预防医学技术异化的方法或策略。本研究认为医学技术异化既具有自发性,又具有人为性,自发性的异化现象由医学技术的反自然性、价值负载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决定,技术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是医学技术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人为性的异化现象又告诉我们医学技术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消除。医学科技的主体是人,任何技术如果忽视人类的个性,丧失了真正为人类服务的本质,只追求单向度的技术目标,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探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哲学层面反思其消解的路径,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本质,完善医疗改革顶层设计,也可以规范医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稳步推动医学科技的健康发展。

殷忠勇[4](2015)在《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身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问题,它是关于心和身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心和身在本质上是可以统一的还是完全对立的东西。心身关系是哲学中的心与物、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在医学领域中的展现,因此,心身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医学的哲学问题,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医学的哲学思想。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和片面的,因此,凡是有所争执的东西往往都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目的基础上的一种认识、一种说法、一种解释。古今中外,关于心身问题本质及其关系的认识,往往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时代语境和情境。因此,理解心身关系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化历史语境下进行。中国古代先贤关于心身关系这一心灵哲学的研究往往是建立在解决人生哲学、生活哲学、政治哲学问题的基础上的,心理思想往往融合、糅杂在哲学思想体系之中,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先秦时期荀子提出的“形具而神生”、着有《神灭论》的南朝的范缜提出的“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堪称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心身一元论的杰出典范。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前苏格拉底的米利都学派坚持一元的原子唯物论思想,虽然受到自然哲学的影响,但也逐步认识到物质和精神的差异;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是神赋予的二种精神实体,是人身上最接近神性的部分;柏拉图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相互分离而又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且灵魂是永恒不朽的;亚里士多德则主张灵魂和躯体不能分离,灵魂依存和寄寓在躯体之中。近代以后,法国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尔的唯物主义的心身二元思想影响深远,这种二元论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直到现当代的心灵哲学也未能逃离其心身二元论的思想藩篱,并造成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困境。现代以后,西方哲学界对心身问题的认识在不断的变换角度、重组概念,然而却始终未能摆脱笛卡尔以来的二元思想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首先将笛卡尔的二元论作为前提,因而所有的探寻都是无终的。而东西方宗教尽管没有最终体现出唯物主义心身一元论的立场,但其客观存在的社会控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身调节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哲学指导下的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心与身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乃至社会观、生活观等方面的全面探讨和表达,是中医学的世界观和哲学观。心身一元的哲学思想始终广泛、深厚地贯穿、弥漫和蕴涵在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中,围绕着塑造和回答医学目的、医患关系、医学发展方式、医疗模式等问题,在健康的内涵及其维护,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以及医学发展模式改进和完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表现出视各种因素为一个系统的和谐、共生、平衡的思想。现代医学对心身关系的认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和深刻的程度远没有达致中医学的水平和境界,以至于心身医学本身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和机会。但是中医学心身一元的发展思维并不意味着中医学可以作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代表,在经历了心身二元分裂后的医学重新回归之时,其心身统一的质量和水平必定是提升了一个“螺距”的,这是我们必须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的。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具体哲学内涵,可以概括为:本体论角度下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形与神俱的生理身体观、以人为贵的生命价值观;认识论角度下的医患相得的医患关系观、仁爱遵道的道德伦理观、不失人情的患者情境观;实践论角度下的位育中和的生命健康观、修身养心的德性养生观、形神同治的临床治疗观。这些内涵显示出中医学以普遍的、联系的、运动的视角全面地、系统地回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中西医学哲学观、科学观的差异自然是建立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之上的,我们从时间与空间、元整体观与合整体观、关系中心论与实体中心论等三个角度对此做出了探析,以期对造成中西医学心身思想差异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的文化差异做出辨析。由于受到一定的科学政策、群体规范、利益分配和权力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追求真理手段的科学,其社会功能也会出现干扰和异化,因此,我们在科学主义和技术权力视域下阐述了中西医学心身分离的发展困境,并提出要在历史主义和语境论科学观下对中医心身一元思想的做出理解与解释,以获得对中医科学性和中国传统知识合法性的支持。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而产生出的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作为一种思维范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的理论价值,在获得广泛的社会信任和文化认同后,将对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实现这一价值,需要消除文化认同歧视,促进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复兴;需要消除价值评价歧视,促成社会建制的表达和安排。同时,通过对现有医学模式以及医学科学与人文关系、医学技术权力的反思,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内涵将最终转识成智、转智成策,为实现在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医学”体系的构建做出现实的贡献。

杨亚娟[5](2006)在《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经济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础。作为现代社会中技术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行业,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在回归自然潮流的主导下,中药以其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外制药公司对中药也日益垂青。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来获得我国宝贵的中药古方、验方和祖传秘方;另一方面又利用知识产权为武器,希望独占已被其获取的我国中药技术和知识财富。因此,研究和运用中药知识产权来维护中药的国内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中药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药物市场,在国际天然药物贸易中仅占5%,而且在其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为药材资源输出国。国外制药公司纷纷加大对中药和人造药物的开发力度,对我国的中药行业形成了国际竞争对手强有力的挑战,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面临巨大的外力冲击。如何研究和运用中药知识产权来维护和巩固中药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本文的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视野下的中药。从中药的概念入手,回顾其发展历史,分析现状,并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作了阐述。 第二部分: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制度对中药的保护状况,从着作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商标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行政保护和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六个方面作了阐述,然后解析了着作权保护、专利保护、商标权保护和中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各自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完善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在加强主体权利意识和明确中药知识产权客体方面我们需要作的努力,从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2.完善国内现有中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形成完整全面的保护体系。从着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完善商业秘密立法,加强对中药的保护和关于中药行政保护的评价及前景展望五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完善中药发明专利“三性”的规定,加快审批速度,提高程序效率,完善侵权救济制度等建议,并对中药行政保护的利弊进行分析,指出行政保护是目前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不可能长期适用。3.对将来更合

彭永东[6](2006)在《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作为20世纪中叶诞生的重大科学理论之一,控制论受到学界的广泛研讨和关注,其影响力跨越了学科和国界,直抵今日众多热门的研究领域如计算机,自动控制,航天航空,通讯工程,人工智能,经济管理等等,也渗透至日常生活领域。但在今天,作为传播的结果,还处处存在着悖论现象:控制,信息,反馈等术语已进入日常生活,但人们极少将它们与维纳和控制论这门学科联系起来;控制论在苏联和美国的境遇明显不对称:在美国相关研究陷入低潮时,在苏联控制论却成为响亮的口号;人们还常常把控制论的成果与其分支学科的成果混为一谈,例如把控制理论与控制论的理论不加区分使用等等。这些问题构成本文的出发点和研究动机。 国内从方法论,哲学,史学角度探讨控制论的文章汗牛充栋,但一般多着眼于围绕维纳控制论思想的形成前后展开追踪和研究,未能将控制论放在当时世界科学和世界政治的大背景下作社会学的考察。对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学考察是有助于加深理解整体科学的进程的,这也是本文的意义宗旨所在。 笔者尝试从传播的角度,选取控制论发生和传播最鼎盛的1940—1970这三十年时间,集中对这一学科理论在美国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的传播状况作个案分析。行文中援用了S(?)M(?)V(Science(s)(?)Metaphysics(es)(?)Value(s))分析原则,采取变焦分析的手法展开对控制论的考察,以图揭示控制论作为一门横断型学科,其发生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意识形态何以影响它的传播,控制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如何在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下对理论传播发挥作用。 全文分八章。第一章为序言,提出控制论的传播悖论及其传播史研究的意义,点明笔者所用研究方法和立场,再侧重从众人评说的角度勾勒控制论的概貌。 第二、三章以史实分析论证:控制论有着长期而丰富的历史线索,它之发生是群体推进的结果,并得益于技术工具与观念的双重驱动,因此它才有广泛而深厚的传播基础。 第四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控制论在美国的境遇:其一是美国当时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背景对控制论诞生的促进作用,其二是美国数学家维纳对控制论的诞生和传播做出的贡献,其三是通过介绍控制论的梅西基金会议来说明控制论群体的形成和扩大过程。 第五章主要论述控制论如何从美国传播到世界。除了出版物和报刊媒体的宣传普及外,本章着重分析了主导控制论传播的内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控制论统一术语(赛博语言)的形成特点及其功用;一是控制论所涉及的分支学科的发展:选取了控制理论,生物学控制论,人工智能和经济控制论这四大有代表性的学科领域,意图通过描述它们的发生与成长过程表明控制论何以在其中起到推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这些学科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足以支撑其学科自治,因此自然地弱化或淡化了控制论的影响力。 第六章论述了控制论在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奇特境遇,从50年代初开始被批判为反动的伪科学到平反和最终六十年代初被尊为服务共产主义的国家科学。控制论的传播与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纠缠一处,体现了复杂的知识权力

二、The Two Scientific Bodyology Medicine Homeopathy and TCM have Clinical Pow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Two Scientific Bodyology Medicine Homeopathy and TCM have Clinical Power(论文提纲范文)

(1)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人类学的经验转向的现象学影响
    2、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3、国外禅修的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
        3.1 禅修与神经现象学
        3.2 禅修的神经科学研究
        3.3 禅修的心理治疗研究
    4、国内神经现象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5、问题提出
    6、研究内容
    7、研究方法
    8、研究的不足
第1章 西方佛教的科学化建构及其认知阐释
第2章 主体具身化的感官经验探索与神经现象学
    2.1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现象世界的探索者
    2.2 神经现象学与意识经验研究
        2.2.1 文化神经现象学
        2.2.2 瓦雷拉的神经现象学
第3章 自我与无我: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
    3.1 神经现象学的生物理论:自我的自创生与认知
    3.2 神经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具身认知与缘起性空
    3.3 神经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未来
第4章 身体体验的文化转译:藏传佛教禅修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相遇
    4.1 沉思神经科学的产生
    4.2 沉思神经科学的经典实验研究
第5章 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与身体感的现象学意义
    5.1 禅修经验地方性知识的跨文化不变性探索
    5.2 禅修主体内感官经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跨文化主体的感官经验: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领域
    6.1 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框架
        6.1.1 专注力禅修
        6.1.2 开放式监控禅修
        6.1.3 FA和OM的神经动力学
    6.2 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
    6.3 禅定(Jhana):自我奖赏系统与默认感觉意识
    6.4 禅修自发视觉意象的神经基础
        6.4.1 禅修光体验
        6.4.2 禅修自发表象
    6.5 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
    6.6 大脑间神经同步性:从藏传佛教辩经到上师加持
        6.6.1 藏传佛教辩经
        6.6.2 上师加持
    6.7 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
总结:跨文化的身体与意识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2)印度科学传播的模式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科学传播研究及述评
        1.2.1 国外科学传播研究及述评
        1.2.2 国内科学传播研究及述评
        1.2.3 印度科学传播的研究及述评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第2章 印度科学素养的模式及案例研究
    2.1 前尼赫鲁时代的科学素养
        2.1.1 吠陀科学与科学素养
        2.1.2 科学素养的先锋人物
        2.1.3 拉姆与科学素养
    2.2 尼赫鲁时代的科学素养
        2.2.1 科学素养的提出
        2.2.2 科学素养的涵义
        2.2.3 科学素养政策
    2.3 后尼赫鲁时代的科学素养
        2.3.1 科学素养政策
        2.3.2 科学素养声明
        2.3.3 科学素养大会
        2.3.4 科学素养期刊
    2.4 科学素养的案例研究:泰戈尔
        2.4.1 科普作品
        2.4.2 科学术语
        2.4.3 环境教育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印度科学革命的模式和案例研究
    3.1 科学革命的殖民工具阶段
        3.1.1 欧洲启蒙运动
        3.1.2 商业贸易
        3.1.3 传教士的科学传播
        3.1.4 宗教式学校的出现
    3.2 科学革命的外围本土阶段
        3.2.1 殖民教育法规对现代科技的接受
        3.2.2 科学传播的先锋人物
        3.2.3 科学素养提出背景
    3.3 科学革命的觉悟阶段
        3.3.1 印度政治家的科技意识
        3.3.2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3.3.3 英语教育
        3.3.4 现代教育的出现
    3.4 科学革命的案例研究
        3.4.1 阿萨姆邦的科学普及
        3.4.2 乌尔都邦的科学普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印度公众科学运动的模式及案例研究
    4.1 科学传播非政府组织
        4.1.1 非政府组织
        4.1.2 印度非政府组织
        4.1.3 印度科学传播非政府组织
    4.2 公众科学运动的社会文化背景
        4.2.1 科学素养型社会的国家愿景
        4.2.2 甘地主义的参与式民主
        4.2.3 科学传播政府组织
    4.3 公众科学运动模式
        4.3.1 公众科学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4.3.2 公众科学运动的理念
        4.3.3 公众科学运动活动的类型
    4.4 公众科学运动的案例研究
        4.4.1 印度学习和科学组织
        4.4.2 德里科学论坛
        4.4.3 公众知识平台
        4.4.4 西孟买科学传播平台
        4.4.5 奥里萨科学普及协会
        4.4.6 科学知识平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印度公众基础科学的模式及案例研究
    5.1 《公众基础科学》的语境分析
        5.1.1 科学素养的界定及述评
        5.1.2 最小公众核心科学技术包
        5.1.3 印度国家素质行动计划
        5.1.4 科学素养声明
    5.2 公众基础科学
        5.2.1 核心人物:赛加尔
        5.2.2 公众基础科学包
        5.2.3 理念分析
        5.2.4 内容分析
        5.2.5 公众基础科学的意义
    5.3 普通人的科学
        5.3.1 印度科学教育现状
        5.3.2 科普人物:波普利
        5.3.3 CMS的概念
        5.3.4 CMS的理念
        5.3.5 CMS的内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印度公众理解科学的测评模式及实证研究
    6.1 公众科学素养测评
        6.1.1 米勒指标的形成过程
        6.1.2 对米勒指标体系的反思
        6.1.3 其他科学文化测评研究
    6.2 印度公众理解科学调查
        6.2.1 调查地点
        6.2.2 调查机构
        6.2.3 调查指标
        6.2.4 调查主题
        6.2.5 调查问卷
    6.3 印度公众理解科学调查实证研究
        6.3.1 宗教节日的调查
        6.3.2 文化差距模式
        6.3.3 全国抽样调查
        6.3.4 测评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印度公众参与科学的模式及实证研究
    7.1 公众参与科学理论
        7.1.1 公众参与科学的背景
        7.1.2 公众参与科学的界定
        7.1.3 公众参与科学的类型
    7.2 印度公众参与科学的语境
        7.2.1 公众参与科学与印度民主
        7.2.2 科学素养重申
        7.2.3 2013年科学技术创新政策
        7.2.4 印度生物技术政策法规
    7.3 公众参与转基因茄子决策的案例研究
        7.3.1 科学传播模式与生物技术
        7.3.2 转基因在印度
        7.3.3 转基因茄子商业化种植决策的案例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医学技术的演进及现代医学技术化
    2.1 医学技术历史演进和医学技术化
    2.2 现代医学技术化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福音
        2.2.1 对人类预防诊治疾病能力的提升
        2.2.2 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大众健康状况的改善
        2.2.3 对医疗保健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2.2.4 对医学科学知识的深化
    2.3 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与潜在风险
        2.3.1 应用速度快范围广但负效应认识滞后
        2.3.2 医学技术的协同演化
        2.3.3 某些技术全面应用风险的隐蔽性和扩散性
第3章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3.1 技术异化思想溯源
        3.1.1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
        3.1.2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异化思想
        3.1.3 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异化思想
    3.2 医学技术化和医学技术异化的关系
        3.2.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概念的提出
        3.2.2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3.2.3 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3.3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基本特征
        3.3.1 医学技术的主体化
        3.3.2 医学技术的资本化
        3.3.3 医学技术的权力化
        3.3.4 医学技术的机械化和过度客观化
第4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试析
    4.1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异化现象
        4.1.1 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
        4.1.2 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
        4.1.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
    4.2 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异化现象
        4.2.1 药物滥用现象——以抗生素为例
        4.2.2 高风险手术演变为常规治疗——以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为例
        4.2.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问题
    4.3 现代医学预防技术的异化现象
        4.3.1 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
        4.3.2 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
        4.3.3 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
第5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成因分析
    5.1 从本体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5.1.1 医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医学影像学诊断为例
        5.1.2 医学技术的两重性
        5.1.3 医学本体的复杂性
    5.2 从认识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5.2.1 "实在论"疾病观的影响
        5.2.2 "机械论"身体观的影响
        5.2.3 狭隘生命观的影响
    5.3 从方法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5.3.1 生物医学还原论导致人性的物化和异化
        5.3.2 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5.3.3 循证医学的过度强调导致技术僭越了医学艺术
第6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反思
    6.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
        6.1.1 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
        6.1.2 科学功利主义的影响
        6.1.3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6.1.4 主客二分自然观的影响
    6.2 技术控制主义对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6.2.1 技术控制主义的兴起及对医学的影响
        6.2.2 提倡发展和使用医学适宜技术
        6.2.3 发展补救性技术控制医疗差错
        6.2.4 公民有权参与医学技术精英的民主控制
    6.3 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回顾和展望现代医学
        6.3.1 后现代主义兴起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6.3.2 后现代主义与新人文医学的建立
        6.3.3 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医学的发展
        6.3.4 后现代主义与中医药走向世界
        6.3.5 后现代主义与东西方医学融合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专有名词索引
中外人名索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溯源与审视:东西方文化中的心身关系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中的心身关系
        1、远古先秦时期的心身思想
        2、汉唐时期的心身思想
        3、近古时期的心身思想
    第二节 西方文明中的心身关系
        1、古希腊时期的心身思想
        2、近现代的西方心身思想
        3、心身一元:突破与重陷
    第三节 宗教视野中的心身关系
        1、宗教的心身观念
        2、宗教的功能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 考察与解读: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哲学体认
    第一节 心身关系:医学的哲学问题
        1、心身关系是医学关注的基本问题
        2、中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医心身思想的哲学基础
        1、气一元论:本原、运动、变化
        2、阴阳学说:对立、互补、统一
        3、五行学说:依存、制约、转化
    第三节 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哲学归途
        1、形神合一:唯物主义的心身一元思想
        2、心身医学的本质与趋向:心身关系的一元回归
第三章 辨识与诠释: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哲学内涵辨识
        1、本体论角度下的自然观、身体观、生命观
        2、认识论角度下的医患观、伦理观、心理观
        3、实践论角度下的健康观、养生观、治疗观
    第二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1、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和谐与倡导
        2、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活动的局限与控制
        3、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而不同的尊重与共存
        4、人与自我的关系:德性身体的追求与超越
第四章 歧出与变革:中西医学心身思想的一元回归
    第一节 中西医心身医学思想差异的认识和比较
        1、时间与空间
        2、元整体观和合整体观
        3、关系本体论和实体本体论
    第二节 科学和技术背景下中西医学心身思想的统一
        1、科学主义和技术权力视域下中西医学心身分离的发展困境
        2、理解与解释:历史主义和语境论科学观下的中医心身一元思想
第五章 重塑与超越: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实现
    第一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理论和实践价值
        1、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理论价值
        2、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实践价值
    第二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价值实现的策略与途径
        1、消除文化认同歧视: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复兴
        2、消除价值评价歧视:社会建制的表达和安排
尾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灵魂的重量—代“致谢”
作者简介

(5)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知识产权视野下的中药
    (一) 中药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和重要性
二、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中药的保护
    (二) 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 在加强主体权利意识和明确中药知识产权客体方面需要作的努力
    (二) 完善国内现有中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形成完整全面的保护体系
    (三) 对将来更合理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6)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言
    一、引子
    二、什么是控制论?——由控制论的研究对象和特征谈起
        1. 何谓控制?——控制概念的属性
        2. 控制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3. 如何控制?控制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4. 受控制论影响的基本领域
第二章 历史的氤氲:控制论思想的萌芽
    一、信息与通讯
    二、机器与生命体的类比
    三、自动化运动
第三章 群体的共意:控制论思潮的涌动
    一、反馈,控制,通讯和计算——从工程师的角度看
    二、反射,调节,稳态——生理学中发展出的观点
        1. 反射,调节,稳态
        2. 神经,全或无法则,脑,生物电
    三、心理学方面的早熟
    四、计算机的作用
    五、跨学科合作
    六、信息论
    七、其它领域的共鸣
第四章 控制论在美国(1943-1970)
    一、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科技与社会——控制论产生的背景
    二、《控制论》的出版和维纳的创造性综合
    三、梅西基金会议——控制论群体的形成和扩大
        1. 梅西基金会(Josiah Macy,Jr. Foundation)
        2. 控制论会议
        3. 控制论群体
第五章 控制论传播——从美国到世界
    一、控制论的普及和推广
    二、赛博语言——控制论通用、统一语言的形成与应用
        1. 赛博语言的建立
        2. 赛博语言的功能——从类比、综合到隐喻
        3. 从隐喻到隐喻——赛博语言的循环、反馈和扩张
        4. 赛博语言受控制吗?
    三、控制论的发展
        1. 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2. 生物控制论进展
        3. 人工智能的发展
        4. 经济控制论
第六章 控制论在苏联
    一、苏联在控制论领域的已有成就和相关重要人物
    二、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科技和社会
        1. 科学机构的不断发展
        2. 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三、反控制论运动:传播开始的波谷
    四、为控制论平反
        1. 计算机技术作为控制论技术的双重作用
        2. 控制论的合法化
    五、控制论的盛行
        1. 赛博语言的全面胜利
        2. 全能的控制论?
    六、控制论的工具性——对控制论在苏联传播的思考
第七章 控制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李郁荣和钱学森:中国的两位控制论先驱者
    二、控制论是否产生于清华园?——维纳、控制论与中国
    三、控制论概念的传入(1949-1955)
        1. 建国之初国内的科学与社会背景
        2. 控制论概念的传入——两篇重要文献
    四、控制论问题的翻译出版与研究工作
        1. 量化分析
        2. 质量分析——国内对控制论哲学问题认识的深入
    五、科学界对控制论的探索与相应队伍建设
        1. 钱学森及其工程控制论的影响
        2. 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3. 生物学控制论
    六、传播模式——哲学先行,平行推动
第八章 控制论: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还是普罗秋斯(Proteus)?——对控制论传播境遇的思考
    1. 价值第一原则
    2. 国际政治与意识形态对科学传播的作用力分析
    3. 在科学传播中,有对外来科学理论进行本土化的过程
    4. 接受图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 本人发表文章一览
后记

四、The Two Scientific Bodyology Medicine Homeopathy and TCM have Clinical Power(论文参考文献)

  • [1]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D]. 原军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2]印度科学传播的模式与案例研究[D]. 韩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5)
  • [3]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D]. 郭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4]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殷忠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1)
  • [5]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杨亚娟.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6]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D]. 彭永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09)

标签:;  ;  ;  ;  ;  

两种科学的人体医学顺势疗法和中医具有临床力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