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养阴治疗慢性咽炎76例

清热养阴治疗慢性咽炎76例

一、清热养阴法治疗慢性咽炎76例(论文文献综述)

潘优[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宋若会主任运用郑氏地黄散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用药经验》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对宋若会主任运用郑氏地黄散治疗慢性咽炎的配伍用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宋若会主任治疗慢性咽炎的临证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宋若会主任门诊的慢性咽炎医案205例。将205例医案数据均完整、准确录入临床病历采集系统,再导入临床病历数据处理系统。采用Oracle 10G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Aprior模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SPSS 22.0软件系统聚类功能进行聚类分析,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探讨整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果:(1)研究所纳205例患者中,显效者71人,有效者126人,无效者8人,总有效率高达96.10%。(2)本研究205例医案中,男性患者119例,占总数的58.05%,女性患者86例,占总数的41.95%;男:女=1.38:1。10-20岁患者7人,占总数3.41%;20-30岁患者44人,占总数21.46%;30-40岁患者54人,占总数26.34%;40-50岁患者39人,占总数19.02%;50-60岁患者33人,占总数16.10%;>60岁患者28人,占总数13.66%。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异物感、咽部微痛、咽干等。(3)本研究205例医案中,脾胃积热证59例(28.78%),有效率100%;肺肾阴虚证50例(24.39%),有效率100%;肺经蕴热证45例(21.95%),有效率100%;痰凝血瘀证39例(19.02%),有效率100%;脾气虚弱证6例(2.93%),有效率33.33%;脾胃虚寒证3例(1.46%),有效率33.33%;脾肾阳虚证3例(1.46%),有效率33.33%。(4)104味中药,使用频次≥40次的药物有20味,累计使用频率是74.72%。按其使用频次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牡丹皮、赤芍、薄荷、生地、甘草、白术、玄参、白芷、荆芥、海螵蛸、桔梗、黄芪、党参、紫苏叶、麦冬、浙贝母、北沙参、麻黄、蛤壳、姜半夏。(5)104味中药药物分类统计结果示,补虚药、解表药和清热药居多,共占药物总频数69.15%。(6)104味中药中,药物归经前三位为肺经、胃经及脾经,分别占总数的26.04%、15.03%及14.78%。(7)104味中药中,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共占总数47.57%;平性药物次之,占总数27.97%;温性药物再次,共占总数17.37%;凉性药物占总数7.05%;几乎不使用热性药物。(8)104味中药,以苦、辛、甘味药物使用频次居高,共计占总数87.69%。(9)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宋若会主任所用药物组合具体分类为:清热解毒类、疏风散邪类、凉血养阴类等,其中关联度最强的是疏风散邪类。(10)聚类分析得出,宋若会主任治疗慢性咽炎的核心药组为:(1)牡丹皮、薄荷、生地、赤芍、甘草、玄参、白术、白芷、荆芥、桔梗、黄芪;(2)海螵蛸、紫苏叶、党参、麦冬、浙贝母、北沙参、麻黄、蛤壳、姜半夏。结论:(1)宋若会主任认为慢性咽炎多由“火”所致,有实火、虚火之分,临床以热证多见,虚寒证极少。(2)宋若会主任运用郑氏地黄散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热证疗效显着,虚寒证疗效欠佳、需慎用,使用时需添益气养阴之品。(3)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宋若会主任以肺、脾胃论治慢性咽炎的理论具合理性,方法具可行性。

邬超辰[2](2021)在《刺烙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咽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咽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评价刺烙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咽炎的治疗提供中医外治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将其纳入刺烙组、刺营组、灼烙组,每组各40例。刺烙组先采用旴江谢氏针刀刺营法治疗,后采用灼烙法治疗;刺营组采用旴江谢氏针刀刺营法治疗;灼烙组采用灼烙法治疗。三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记录三组患者在初诊当日及治疗第7、14、21、28天的各项咽部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参考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刺烙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纳入病例总数为120例。刺烙结合疗法、刺营法、灼烙法均可有效治疗慢性咽炎,刺烙结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刺营法和灼烙法,刺营法与灼烙法疗效相当。对于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的总体状态,刺烙结合疗法优于刺营法和灼烙法;对于改善咽痛、咽部异物感、咽部紧束感、咽黏膜充血,刺烙结合疗法优于刺营法和灼烙法;对于改善咽干、咽部灼热感,刺烙结合疗法优于灼烙法,与刺营法相当;对于改善咽痒,刺烙结合疗法优于刺营法,与灼烙法相当;对于改善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三种疗法无显着性差异。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为I级。结论:刺烙结合疗法是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此项技术安全性高,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高加胜[3](2021)在《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治疗急性咽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对急性咽炎大鼠的药效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郑氏喉科吹药法对治疗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实验动物为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再根据给药浓度的不同分为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高、中、低剂量组。(治疗组的高剂量组咽部给药浓度为72mg/(kg·d)、中剂量组咽部给药浓度为36mg/(kg·d)、低剂量组咽部给药浓度为18mg/(kg·d)),使用15%的氨水用喉头喷雾器喷入大鼠咽部用以制作急性咽炎大鼠的模型,治疗组给药频率为每天3次,连续7天。治疗后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的IL-1β;PGE2;TNF-α含量;刮取大鼠口腔咽部的黏膜,观察咽部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2.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动物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郑氏喉科吹药2号对急性咽炎大鼠血清中IL-1β;PGE2;TNF-α含量的影响:(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血清中IL-1β;PGE2;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浓度,P<0.01;而且治疗组中的高剂量组优势显着,P<0.01。(3)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中的高、中、低剂量组均可降低PGE2浓度,P<0.05;且治疗组中的高、中剂量组对PGE2浓度降低影响显着,P<0.01;治疗组中的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中剂量组,P<0.01。(4)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中的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TNF-α浓度,P<0.01;治疗组中的高剂量组有优势,P<0.05。2.郑氏喉科吹药2号对急性咽炎咽部黏膜的病理学影响:模型组大鼠咽部黏膜固有层内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血管充血较重。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咽部黏膜炎细胞浸润、固有层充血水肿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治疗组的高剂量组咽部黏膜改善最为明显。结论:1.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治疗急性咽炎疗效可观。2.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β、PGE2、TNF-α水平和促进咽部黏膜组织修复有关。

朱俊[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肖伊[5](2020)在《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单纯中药内服和中药加用咽部刺血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了解咽部刺血在治疗慢性咽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以18-60岁的60例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的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治法,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中药每日1剂,日2次,早晚饭后服。观察组:采用内外合治,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联合咽部刺血疗法;咽部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点刺咽后壁曲张的静脉,增生、融合、隆起的淋巴滤泡,肥厚的咽侧索及肥厚的咽部黏膜,每周1次,5周为1疗程。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中医证候、症状的评定。②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③咽部体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观察一次,记录咽部黏膜充血、咽黏膜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变化。治疗结束,根据症状和咽部黏膜状态进行疗效评估。采用Excel表格和SPSS 20.0软件包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和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间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显效22例,占73.33%;有效6例,占2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9例,占30%;有效15例,占50%;无效6例,占2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组内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8.728,=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57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0.133,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990,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组间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对比,方差不齐,采用非参Mann-Whitney秩和检验,Z值为-4.756,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对比,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2.540,P=0.01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一般活动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一般活动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9.772,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7.084,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1.760,P=0.08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精神情绪质量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精神情绪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7.091,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8.69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0.709,P=0.48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2)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3)咽部刺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较单纯使用中药疗效更优、起效更快。

王娟[6](2020)在《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给予桔麦感毒颗粒(黄芪9g、射干9g、桔梗9g、麦冬9g)口服,3次/日,对照组采用玄麦甘桔颗粒口服,3次/日,总疗程为21天。分别观察治疗当日、治疗7天后、14天后、21天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及局部体征情况,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在咽痒、咽痛、干咳有痰、咽黏膜充血、疲倦乏力、平素易感方面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在咽干、咽黏膜干燥少津、虚烦口渴、自汗盗汗方面两组积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减轻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两组均能减少症状体征总积分,试验组总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3.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1例、9例、15例、4例,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依次为:0例、3例、19例、8例,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咽部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毒副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价值。

张颖[7](2014)在《基于近二十年文献回顾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规律》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近二十年有关中医临床治疗慢性咽炎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对其中的证候分型、治法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规律,进一步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咽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慢性咽炎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医证型、治法、方药进行归纳,并用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186篇文献,共16257例病例。1.常见中医证型:①肺肾阴虚型占总数的31.83%;②阴虚火旺型15.71%;③气滞痰阻型13.92%;④其他证型38.54%。2.常用治法:①滋补肺肾、养阴利咽,占31.83%;②滋阴降火、清热利咽,占15.71%;③行气化痰、解郁利咽,占13.92%;④其他治法占38.54%。3.各证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味中药有:①肺肾阴虚型:玄参7.96%,麦冬7.96%,甘草6.86%,桔梗6.24%,生地黄5.46%,牡丹皮3.74%,北沙参3.43%,浙贝母3.28%,山药3.28%,石斛3.12%;②阴虚火旺型:玄参7.94%,桔梗7.35%,甘草7.35%,麦冬6.76%,生地黄4.71%,射干2.65%,知母2.65%,牡丹皮2.65%,北沙参2.65%,赤芍2.65%;③气滞痰阻型:半夏7.29%,甘草7.29%,茯苓6.71%,桔梗6.41%,厚朴5.25%,紫苏3.50%,玄参3.21%,浙贝母2.92%,橘皮2.92%,郁金2.62%。4.高频用药归经:肺经21.62%,肝经18.78%,胃经17.90%,脾经13.10%,其他归经28.60%。结论:1.慢性咽炎的主要中医证型为:①肺肾阴虚型②阴虚火旺型③气滞痰阻型。2.慢性咽炎的主要治法为:①滋补肺肾、养阴利咽;②滋阴降火、清热利咽;③行气化痰、解郁利咽。3.主要证型常用药物:①肺肾阴虚型: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生地黄、牡丹皮、北沙参、浙贝母、山药、石斛;②阴虚火旺型:玄参、桔梗、甘草、麦冬、生地黄、射干、知母、牡丹皮、北沙参、赤芍;③气滞痰阻型:半夏、甘草、茯苓、桔梗、厚朴、紫苏、玄参、浙贝母、橘皮、郁金。

杨霄[8](2014)在《中西医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对急慢性咽喉炎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疗效一般,且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明确,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中医治疗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咽喉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十分明确、药物剂型混乱、缺乏公认的一线用药等。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对咽喉炎的认识,明确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加强和规范对咽喉炎药物的研究等。

孟丽萍[9](2013)在《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山豆根应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古今药方纵横,梳理、分析古今医家运用有毒中药山豆根的理论与经验,构建“山豆根方药数据库查询检索系统”和“山豆根方药数据库统计分析系统”。探讨山豆根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既能控制山豆根的毒性,保证用药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治疗作用进行合理配伍,提供文献支持和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文献学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梳理历代本草方书对山豆根的记载,构建“山豆根方药数据库统计分析系统”平台,利用频数描述和多元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山豆根方的基本用药特点,包括方源、给药途径(内服与局部用药)、剂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挖掘山豆根不同主治病证常见药物组合,探究其配伍规律。结果:通过频数分析,得到了与山豆根配伍药物的频数分布特征,以功效归类,提炼、总结出常与其配伍的高频药物与相应的主治病证范围;通过多元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山豆根处方中对其功用、毒性影响较大的药物搭配,为分析山豆根减毒增效配伍组合提供了客观依据。结论:山豆根在方剂中的减毒增效配伍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研究运用频数和多因素分析,初步总结出山豆根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配伍甘草,是解山豆根之毒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合麦冬、生地、白芍等,可防苦燥伤阴之偏。与桔梗、甘草合用,是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的有效组合;治疗心肺之火上攻之咽喉肿痛,与射干、板蓝根、玄参等为伍,也颇为常用;治痘毒咽痛,则与升麻、紫草、葛根等相配;治痰热蕴肺、风寒外束之咳喘,多与半夏、细辛、陈皮、麻黄配伍;治肺热阴虚之咳喘,每与麦冬、生地、白芍、知母、丹皮搭配;治痈疮肿毒,常与连翘、银花、重楼、板蓝根合用;治急性肝炎,多与虎杖、白花蛇舌草、板蓝根等配伍;治慢性肝炎,每配伍连翘、白花蛇舌草清除余毒,合以丹参、丹皮、枳壳等调畅气血;配以黄芪、白术、当归等扶助正气;银屑病,常与连翘、土茯苓、板蓝根、赤芍、丹皮等配伍。若与大黄、神曲为伍,可能使毒性增强。本课题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编号:2009CB522800)的资助。

姜德[10](2011)在《西北燥证与孔窍、皮肤类疾病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西北燥证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一组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和干咳、烦躁等各种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组中医证候。西北燥证的证候包括1个主证和5个兼证。其主证是肺卫孔窍皮肤燥证,兼证为肝肾精血不足证、肺心脾风火燥证、心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脾胃蕴湿证。孔窍类疾病是指在目、口、鼻、咽喉等部位发生病变的疾病,皮肤类疾病是指在面部皮肤、全身皮肤等部位发生病变的疾病。本文是探讨西北燥证与孔窍、皮肤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研究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等不同地区孔窍类、皮肤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罹患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以便为该两类疾病的异病同治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对2004年已经调查的和田地区2844例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挖掘分析。同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新疆哈密地区3家医院、吐鲁番地区4家医院和乌鲁木齐地区3家医院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结膜炎等孔窍类疾病和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类疾病患者及作为对照的无相关疾病的城乡健康居民(在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别)的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西北燥证主兼证的证候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评价,并探讨西北燥证对孔窍、皮肤类疾病的西医病情、中医证候的影响及燥证证情影响程度。调查资料数据的录入通过EPIDATA3.0完成,数据录入完毕,再随机抽取20%的问卷进行复核,同时利用相关统计软件检查录入的一致性,最终形成课题研究的分析数据库。在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统计分析,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同时使用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本文使用了西医病情积分、西医病情指数、西北燥证主兼证燥证积分、燥证证情指数、中医证候证情贡献系数、证情积分、中医证候病情贡献系数、病情积分等诸多统计量指标。并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对西北燥证与孔窍、皮肤类疾病的关系加以合理的解释。结果:和田地区孔窍、皮肤类疾病西北燥证罹患率分别为56.07%和56.25%,均高于对照组的12.97%和12.50%(P<0.01)。西北燥证对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之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OR值分别为3.18、2.63、4.23、3.51和3.48。将和田地区孔窍、皮肤类疾病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进行西北燥证主兼证燥证积分、燥证证情指数比较,结果显示,在临床证候表现上西北燥证主证和5个兼证均可见到。其中孔窍类疾病西北燥证主证与5个兼证的证情指数分别为0.31、0.28、0.22、0.33、0.23和0.15,均≥0.15且<0.35,为中度燥证;皮肤类疾病中脾胃蕴湿证的证情指数为0.14,<0.15,为轻度燥证,其余证候分别为0.30、0.29、0.26、0.33和0.22,均≥0.15且<0.35,为中度燥证。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3地区孔窍、皮肤类疾病西北燥证罹患率分别为62.97%和48.82%均高于对照组的14.69%和14.96%(P<0.01)。将它们之间进行西北燥证主兼证燥证积分、燥证证情指数比较,结果显示,孔窍类疾病临床证候以西北燥证主证和兼证肺心脾风火燥证为多见。其中西北燥证主证证情指数为0.31,>0.15,为中度燥证;肺心脾风火燥证的证情指数为0.12,<0.15,为轻度燥证。在孔窍类疾病患者中,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的西医病情积分和病情指数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皮肤类疾病临床证候以西北燥证主证、肺心脾风火燥证、心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和脾胃蕴湿证为多见,肝肾精血不足证则不常见。其中西北燥证主证和4个兼证证情指数分别为0.23、0.18、0.29、0.20和0.16,均>0.15,为中度燥证。皮肤类疾病燥证证情指数高于孔窍类疾病,说明前者西北燥证较后者严重。在皮肤类疾病患者中,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的西医病情积分和病情指数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三地区两类疾病所涉及各病的具体情况如下。慢性鼻炎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为47.50%高于对照组15.00%(P<0.01),西北燥证的临床证候以主证和兼证肺心脾风火燥证为多见。慢性鼻炎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西医病情积分、病情指数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聚类分析,肺心脾风火燥证与慢性鼻炎证候关联性最强。慢性咽炎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为72.02%高于对照组15.69%(P<0.01),西北燥证的临床证候以主证为多见。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西医病情积分、病情指数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聚类分析,西北燥证主证与慢性咽炎证候关联性最强。慢性结膜炎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为63.01%高于对照组18.70%(P<0.01),西北燥证的临床证候以主证、肝肾精血不足证和肺心脾风火燥证为多见。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西医病情积分、病情指数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肝肾精血不足证与慢性结膜炎证候关联性最强,其次为西北燥证主证,再次为肺心脾风火燥证。慢性荨麻疹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为49.20%高于对照组16.34%(P<0.01),西北燥证临床证候以主证和5个兼证均可见到。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西医病情积分、病情指数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西北燥证肺心脾风火燥证与慢性荨麻疹证候关联性最强。皮肤瘙痒症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为48.68%高于对照组23.03%(P<0.01),西北燥证的临床证候表现以主证和肺心脾风火燥证、心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为多见。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西医病情积分、病情指数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西北燥证脾胃阴虚证、脾胃蕴湿证、肺心脾风火燥证与皮肤瘙痒症证候关联性强。结论:1.西北燥证罹患者之孔窍、皮肤类疾病的患病率高于非罹患者,西北燥证是孔窍、皮肤类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孔窍类与皮肤类疾病患者罹患西北燥证主证和兼证的证候结构各不相同,其中孔窍类疾病以西北燥证主证和肺心脾风火燥证为多见,其他兼证均不突出,皮肤类疾病则除上述两证外,心肾阴虚证、脾胃阴虚证和脾胃蕴湿证亦较多见,只有肝肾精血不足证少见。3.在孔窍类疾病病人中西北燥证罹患者的病情重于非罹患者,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于慢性鼻炎和慢性咽炎患者之中;而在皮肤类疾病中,无论是慢性荨麻疹病人,或皮肤瘙痒症病人,其病情轻重在西北燥证罹患者与非罹患者之间无显着差异。4.西北燥证不但影响孔窍、皮肤类疾病的病情,更对两类疾病的中医证侯证情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二、清热养阴法治疗慢性咽炎7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热养阴法治疗慢性咽炎76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宋若会主任运用郑氏地黄散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u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设计
    1.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评估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采集数据
        2.2 录入数据
        2.3 审核并导入数据
    3.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
        3.1 频数分析(Frequenciesanalysis,FA)
        3.2 关联分析(Associationanalysis,AA)
        3.3 聚类分析(Clusteringanalysis,CA)
    4.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资料统计结果
    2 证型分布统计结果
    3 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4 处方用药统计结果
    5 药物关联结果
    6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分析与讨论
    1 宋若会主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 数据挖掘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慢喉痹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刺烙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研究
临床研究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临床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试验材料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节点
        2.5 疗效判定及安全性评价
    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资料
        4.2 初诊资料对比
        4.3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对比
        4.4 治疗前后总积分对比
        4.5 临床疗效对比
        4.6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刺烙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理论探讨
        1.1 旴江谢氏针刀刺营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理论探讨
        1.2 灼烙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理论探讨
        1.3 刺烙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优势
    2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疗效分析
        2.3 总积分分析
        2.4 咽部症状、体征积分分析
        2.5 安全性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历

(3)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治疗急性咽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1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1.1 急性咽炎的流行病学
        1.2 病因病理
        1.3 作用机制
        1.4 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1.5 治疗
    2 中医学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3 郑氏喉科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3.1 新安郑氏喉科概况
        3.2 郑氏喉科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3.3 吹药历史及特点
        3.4 郑氏喉科辛凉养阴学说
        3.5 郑氏喉科养阴清润法
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器材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药物与材料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动物饲养方法与分组
        3.2 造模
        3.3 评估造模情况
        3.4 给药方法
        3.5 取材
        3.6 检测血清中的IL-1β、PGE2、TNF-α浓度
        3.7 病理观察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吹药2 号方对急性咽炎大鼠血清中IL-1β浓度的影响
        5.2 吹药2 号方对急性咽炎大鼠血清中PGE2 浓度的影响
        5.3 吹药2 号方对急性咽炎大鼠血清中TNF-α浓度的影响
        5.4 病理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选方依据
        1.1 吹药2 号方的组成
        1.2 郑氏喉科吹药2 号方药理研究
    2 吹药2 号方对AP大鼠的治疗作用
        2.1 改善大鼠生存质量
        2.2 降低JAK2、STAT3 蛋白表达水平
        2.3 减少炎性因子含量
        2.4 减轻大鼠咽部黏膜病理损害
        2.5 郑氏喉科吹药2 号方对AP大鼠的干预机制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分型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2.4 治疗经验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2.8 结论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1.4 问题与展望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2.1 中医文献
        2.2 中医证候
        2.3 中医方剂
        2.4 名老中医传承
        2.5 中药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数据采集
        2.1 医案资料
        2.2 纳入排除标准
    3 数据清洗
    4 数据分析
    5 数据表达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6 讨论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1 膜性肾病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2 IgA肾病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3 尿酸性肾病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4.3 讨论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5.3 讨论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1.1 古医籍考证
        1.2 邹氏论“肾劳”
        1.3 数据论证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2.1 导师论述
        2.2 数据论证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3.1 肾寓阴涵阳
        3.2 肾气化封藏
        3.3 保肾元大法
        3.4 数据论证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5.1 清热利湿
        5.2 活血化瘀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6.1 利水泄浊
        6.2 化湿泄浊
        6.3 降逆泄浊
        6.4 通腑泄浊
        6.5 通络泄浊
        6.6 疏风泄浊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1 访谈研究背景
    2 访谈研究设计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4 撰写访谈报告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创新点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咽部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1 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1.1 《黄帝内经》关于刺血疗法的研究
        1.2 《内经》后至清代医家关于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2.1 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2.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3 咽部刺血疗法的文献研究
        3.1 咽部外治法的优势与现状
        3.2 刺血疗法治疗咽喉疾病的起源与发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诊治概况
        1 西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特点
        1.2 病因与影响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病理
        1.5 诊断
        1.6 治疗
        1.7 小结
        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治疗慢喉痹概况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病例分组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设计类型
        3.2 研究方法
        3.3 样本量
        3.4 入组与治疗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定
        3.7 安全性评价
        3.8 患者知情同意
        3.9 质量控制
        3.10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4.3 疗效评分
        4.4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4.5 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
        4.6 复发率比较
        4.7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5.1 会厌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咽炎的疗效分析
        5.2 中医药治疗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5.3 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优越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慢喉痹的认识及证治研究
        1.1 慢喉痹的病名与病因病机认识
        1.2 慢喉痹的证型研究
        1.3 慢喉痹的治疗研究
    2.西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1 慢性咽炎的定义与病因认识
        2.2 慢性咽炎的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病例来源
    3.相关标准制定
    4.研究方法
        4.1 试验设计方法
        4.2 样本含量估算
        4.3 分组及治疗方法
        4.4 观察内容
        4.5 安全性评价标准
        4.6 临床疗效判定
    5.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6.伦理要求
    7.研究结果
        7.1 研究对象的纳入
        7.2 一般病例资料比较
        7.3 疗效分析
    8.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老年人慢喉痹气阴两虚证的认识
        1.1 体质与慢喉痹病证性质的从化
        1.2 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1.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1.2.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2.3 老年人的病理特点
        1.3 慢喉痹的主要症状为咽喉不适
        1.3.1 咽部的生理认识
        1.3.2 咽与脏腑的关系
        1.3.3 气阴两虚致咽部不适
        1.4 老年慢喉痹的中医学发病机理
        1.4.1 正气亏虚是发病内在因素
        1.4.2 邪正交争,虚热上炎,发为喉痹
    2.桔麦感毒颗粒的作用机理探讨与讨论
        2.1 桔麦感毒颗粒的组方依据
        2.2 基础方感毒清治疗慢喉痹理论探讨
        2.2.1 对毒的认识
        2.2.2 气阴两虚生毒
        2.2.3 感毒清治疗慢喉痹药味配伍巧用
        2.3 桔麦感毒颗粒的方解
    3.临床试验疗效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1
综述 慢性咽炎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2
附件
    附件1:随机数字表
    附件2:临床试验观察表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基于近二十年文献回顾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咽炎的研究近况
    1 西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1 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
        1.2 慢性咽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慢性咽炎的病理表现
        1.4 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
        1.5 慢性咽炎的治疗
    2 中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对慢性咽炎的治疗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 搜索方法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实验步骤
        2.7 药物分类标准
    3 研究结果
        3.1 中医分型
        3.2 中医治法
        3.3 基础方剂
        3.4 治疗药物种类
        3.5 高频用药分析
        3.6 常见证型的高频用药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常见证型高频用药相关研究
        1.1 肺肾阴虚型
        1.2 阴虚火旺型
        1.3 气滞痰阻型
    2 高频用药归经分析
    3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3.1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3.2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入选文献
致谢

(8)中西医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治疗方法
4讨论

(9)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山豆根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山豆根药性毒效相关文献研究
    一、 性味归经
        1.性味
        2.归经
    二、 毒性
        1.毒性认知演变
        2.毒性反应
    三、 功效主治
    四、 用量用法
    五、 影响山豆根毒效相关因素研究
        1.炮制
        2.用量
        3.煎法
        4.服法
        5.病证
        6.配伍
        7.品种
        8.个体差异
第二部分 基于方剂组成统计分析的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1.山豆根药名规范
        2.山豆根方选择标准
        3.药物数据规范
        4.病证数据规范
        (二) 研究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各历史时期山豆根方配伍用药与主治病证分布
        1.山豆根内服方
        2.局部用药方
        (二) 古今山豆根方主治病证与配伍用药总体分析
        1.频数分布
        2.因子分析
    三、 讨论
        (一) 减毒配伍
        (二) 增效配伍
第三部分 山豆根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规律
    一、 材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
        (二) 文献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三) 分析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资料分布
        (二) 临床应用
        1.适应症
        2.临床疗效
        3.不良反应
        (三) 剂量
        (四) 用法
        1.剂型
        2.给药方法
        (五) 配伍
    三、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10)西北燥证与孔窍、皮肤类疾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和田地区西北燥证流调资料的挖掘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孔窍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病例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皮肤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病例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清热养阴法治疗慢性咽炎7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宋若会主任运用郑氏地黄散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用药经验[D]. 潘优.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刺烙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评价[D]. 邬超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治疗急性咽炎的实验研究[D]. 高加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D]. 肖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桔麦感毒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咽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近二十年文献回顾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规律[D]. 张颖. 甘肃中医学院, 2014(11)
  • [8]中西医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现状[J]. 杨霄. 河南中医, 2014(01)
  • [9]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山豆根应用规律研究[D]. 孟丽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3)
  • [10]西北燥证与孔窍、皮肤类疾病相关性研究[D]. 姜德.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清热养阴治疗慢性咽炎7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