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多糖苷C_(12)G_(1.46)中相微乳液的研究

绿色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多糖苷C_(12)G_(1.46)中相微乳液的研究

一、Studies on Middle-Phase Microemulsions of Green Surfactant n-Dodecyl Polyglucoside C_(12)G_(1.46)(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1](2017)在《肉豆蔻酸异丙酯作为油相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CTAB-SDS/IPM复配微乳液体系的界面膜组成和增溶性能;第三部分为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微乳液体系中助表面活性剂的水油相溶解度;第四部分为绿色微乳液体系的构筑及相行为研究。一、绪论简要介绍了微乳液的定义、结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评述了微乳液的相图研究方法,综述了IPM作为油相构筑的微乳液的研究进展。二、CTAB-SDS/IPM复配微乳液体系的界面膜组成和增溶性能利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CTAB-SDS(CTAB,SDS)/IPM/正丁醇/Na Cl水溶液(w=0.05)微乳液体系在不同表面活性剂摩尔比、不同油水比、不同油相和盐度等条件下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1)当XSDS在0-0.2和0.8-1.0两个范围内时,能够形成中相微乳液。而当XSDS在0.3-0.7范围内时,体系有沉淀产生。(2)在不同油水比下,CTAB-SDS复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与单一表面活性剂CTAB或SDS微乳液体系比较,AS值和AS值较小,而SP*值较大。这是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3)随油水比α值的增大,复配与单一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AS值均减小,AS值均变化不大。SDS微乳液体系的SP*值减小,CTAB微乳液体系的SP*值增大,CTAB-SDS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SP*值先增大,后趋于不变。(4)不同油相微乳液体系的AS值的大小顺序均为:IPM>正十二烷>正辛烷。IPM作为极性油对正丁醇的溶解性能较强。AS的大小顺序为:正十二烷>IPM>正辛烷。而SP*值的变化顺序正好相反,为正辛烷>IPM>正十二烷。IPM的碳链虽较长,但含有极性的酯基官能团,故IPM微乳液体系的AS值和SP*值均位于正辛烷和正十二烷之间。(5)随着体系盐度增大,AS和AS值减小,SP*值增大,这是盐析效应所致。三、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微乳液体系中助表面活性剂的水油相溶解度利用最佳微乳液稀释法,分别测定了正丁醇在CTAB-SDS/IPM微乳液体系中的水、油相溶解度(AW、AO)。考察了不同油水比、盐度及油相等对复配微乳液体系的AW、AO、AS值的影响。(1)正丁醇在油相中的溶解度略大于其在水相中的溶解度。(2)相比于单一表面活性剂(SDS,CTAB)体系,复配体系(CTAB-SDS)的AW、AO、AS值均减小,这是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存在的协同作用所致。(3)在复配微乳液体系中,随油水比的增加,AW值增加,AO值减小,AS值增加。(4)在不同油相形成的复配微乳液体系中,AW值的大小顺序为:正十二烷>IPM>正辛烷,而AO值的大小顺序为:IPM>正十二烷>正辛烷。AS值的大小顺序为:正十二烷>IPM>正辛烷。(5)随着盐度的增加,由于盐析效应,正丁醇在水相中的溶解度AW,油相中的溶解度AO以及界面膜中的质量分数AS均减小。四、绿色微乳液体系的构筑及相行为研究研究了APG/IPM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考察了不同醇、不同盐度和不同油相对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以及增溶性能的影响,并将APG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进行了比较。(1)不同醇构筑的APG/IPM微乳液的增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1,2辛二醇>正丁醇>1-辛烯-3-醇/乙醇(V=1-辛烯-3-醇/V乙醇=6/1。(2)随着盐度的增加,APG/正丁醇/IPM/盐水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增强。(3)在不同油相的APG微乳液体系中,正丁醇在界面膜中的质量分数AS的大小顺序均为:正十二烷>IPM>正辛烷。而正丁醇在微乳液体系中的溶解度顺序为:IPM>正十二烷>正辛烷。(4)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IPM的增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Brij35>Tween80>APG。(5)虽然不同醇在油相的溶解度均大于其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但醇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亦较大,不可忽略。

郑云[2](2011)在《烷基糖苷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不仅在化妆品、药物及食品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可用于模拟生物体系,对加快生物技术向医药、化工等传统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关于蛋白质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蛋白质与SDS, Triton X-100和CTAB等的相互作用,而与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却比较少。烷基糖苷(简称APG)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不仅表面张力低,泡沫稳定而丰富细腻,去污优良,而且配伍性能极佳。此外,该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相容性好,产品相对来说无毒,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洗涤剂、化妆品、农药等领域。本文通过稳态荧光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表面张力法研究了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N-辛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Octyl-β-D-glucopyranoside (OGP),癸基吡喃葡萄糖苷(C10G),Decyl-β-D-glucopyranoside十二烷基吡喃葡萄糖苷(C12G))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和表面活性剂/蛋白质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可以看出,蛋白质的加入改变了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蛋白质的加入还使其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大于单一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结合减少了单体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浓度所致。加入荧光探针芘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蛋白质混合溶液的I1/I3值,结果也表明蛋白质的加入增大了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浓度,其原因与表面张力的变化原因是相同的。在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体系中,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紫外吸收减弱、荧光强度有规律的降低,而且荧光发射峰位发生蓝移,说明它们的结合部位趋向于Trp残基上;同时通过同步荧光和I-猝灭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结合部位是在BSA的疏水空腔内的色氨酸残基上。同时,我们对比了三种表面活性剂的结合能力,C10G的结合力最强,OGP的最弱。

吴同浩[3](2011)在《生物表面活性剂 NaDC 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胆汁盐(bile salts)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属于类固醇(steroid),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生理作用主要通过形成胶束或与磷脂分子形成混合胶束来增溶胆固醇,增强胰脂肪酶的活性,促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等。同时,胆汁盐又是一种阴离子型甾族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与传统的表面活性相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1)面形结构,具有极性面和非极性面。极性面是亲水面,由羟基、羧基或羧基与甘氨酸、牛磺酸形成的轭和物构成;非极性面是疏水面,主要由两个角甲基及甾族环构成。整个分子偏转,形成近似弓形的结构,使胆汁盐具有两亲分子的性质;(2)所占空间体积较大,刚性较强;(3)既具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无毒、可降解、生物兼容性好,又兼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超分子自组装能力,在化妆品、食品生产、分子识别、新药研发、筛选功能性益生菌及药物制剂等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不仅如此,还可直接作为药物或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肝病、胆结石以及炎症等疾病,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胆汁盐与其它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进一步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机理,而且对指导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种重要的胆汁盐脱氧胆酸钠(NaDC)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表面张力的方法研究了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如辛基苯基聚氧乙烯(10)醚(TX-100)、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油酸钠(NaOL)、十二烷基混合糖苷(C12G1.46)、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12)、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阳离子碳氟表面活性剂(FC-4)在不同溶剂、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并利用一些理论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以期对胆汁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应用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首先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NaDC/传统表面活性剂(TX-100、Brij97、NaOL)体系在缓冲溶液(NaOH·Na2B4O7,pH=10)中的表面活性及胶束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NaDC分子在吸附单分子层中的分子取向是平躺并有一定的倾斜度;前胶束聚集体的形成,使纯的NaOL溶液及NaDC/NaOL混合体系,出现了双拐点现象,加入中等量的NaDC或降低温度会使双拐点现象现象消失;对于NaDC/NaOL体系,Amin值随着αNaDC的增大先增大到一个最大值,之后逐渐的减小,可能是由于NaDC分子在吸附单分子层中的取向发生了改变,由平躺变为直立。通过对临界胶束浓度(CMC)、βm值、f1m与f2m的分析,三个体系均显示出非理想性。另外,从B1数据可以看出,链-链相互作用并没有很大,这可能是由于NaDC庞大的体积基团所导致的空间位阻作用。(二)在30°C 0.1 M NaCl溶液中,利用表面张力的方法研究了NaDC/TX-100、Brij97、C12G1.46、SB-12、AOT、FC-4体系表面活性及混合胶束、表面吸附单分子层中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在CMC以上,NaDC的表面张力会从最低值逐渐上升,这是由于溶液中的自由羧酸增溶于胶束中的缘故;NaDC在混合胶束中摩尔分数(X1)非常的小甚至在高αNaDC时,这可能是由于NaDC刚性、庞大的体积基团不易进入混合胶束造成的;混合体系的ε-εm < 0,说明体系先形成表面吸附单分子层,之后再形成混合胶束;对于NaDC/AOT体系,CMC12与CMC12ideal之间有微小的正偏离,βm值都是正值,表明混合胶束中NaDC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排斥的,其余体系βm值皆为负值,说明相互作用是吸引;对于NaDC/FC-4体系,CMC12与CMC12ideal之间既有正偏离,也有负偏离,偏离程度随着αNaDC的变化而变化;各参数在混合吸附层中的变化规律与在混合胶束中的相一致。

李嘉诚[4](2010)在《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微观结构、性质及在农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微乳液是由油(O)、水(W)、表面活性剂(S)和助表面活性剂(CS)组成的有序多元体系,具有较大的界面面积、超低界面张力和热力学稳定等性质。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农药学等领域。农药微乳剂(micro-emulsion)以水作为分散介质,不用或仅用少量有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将油溶性原药以超微细状态(粒径0.01-0.1μm)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热力学稳定的透明均相体系。由于传统农药剂型乳油中含有大量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有机溶剂,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以水部分或全部替代乳油中有机溶剂的微乳剂便成了国内外农药新剂型研究的热点。关于农药微乳剂的形成及稳定,目前一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配方的筛选,尤其是对微乳液形成的关键组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仍采用随机或经验法,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理论。烷基苯磺酸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别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湿及乳化性能。本论文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入手,研究了烷基酚聚氧乙烯类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TX-100与烷基苯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A及SDBS在水溶液中形成的混合胶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用正规溶液理论计算它们形成混合胶束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深入研究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和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相行为及热力学性质,制备了以联苯菊酯、氟硅唑为模型药物的高效载药微乳液。首先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A、SDBS分别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根据正规溶液理论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及分子交换能,研究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所有混合体系在胶团和溶液表面的相互作用参数β值(分别为-5.23、-4.88、-2.54、-1.30)均为负值,表明所有复配体系都产生了协同效应。混合胶束热力学研究表明,复配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G emx均为负值,|βM|随温度升高变得更大,表明在混合胶束中存在有利的相互作用。在4种混合体系中,两种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同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复配时,SDBA+NP-10的协同增效作用比SDBS+NP-10强,即|βaMve(SDBA+NP-10)|>|βaMve(SDBS+ NP-10)|;而对于同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A与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基链碳原子数越多,|β|越大,即|βaMve(SDBA+NP-10)|>|βaMve(SDBA+TX-100)。说明极性头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及疏水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协同效应的主要原因。电解质NaCl可使复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且随NaCl浓度增加,溶液的cmc和γcmc都逐步降低。在复配体系中加入正丁醇比加入碳链较短的乙醇更能明显提高混合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通过采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定了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形成混合胶团的微环境参数。结果表明:SDBA+NP-10复配体系达到cmc时,微黏度变大,形成混合胶团。微极性参数AN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多而变大,表明有更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插入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中,有利于形成胶束。同时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得4种单一表面活性剂SDBA、SDBS、NP-10、TX-100的胶团聚集数分别为38.0、34.9、55.3、40.4。不同比例复配体系(SDBA/NP-10、SDBA/TX-100、SDBS/NP-10、SDBS/TX-100)的聚集数都比相应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大,但比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小。在阴/非表面活性剂相同比例组成下,4个复配体系聚集数的大小关系是:NSDBA/NP-10> NSDBS/NP-10>NSDBA/TX-100> NSDBS/TX-100。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得复配体系胶束的微观极性(I1/I3)与ESR法一致。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总的结果表明,按一定比例复配后表面活性增强,在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能力和形成胶团能力上均显示协同效应。该结果为表面活性剂的高效复配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为进一步探讨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形成胶团及微乳液过程中协同效应,本文用介观动力学方法(DPD)模拟了SDBA、NP-10、SDBA+NP-10胶团及微乳液动力学的形成过程,包括胶束结构、水在胶束中的密度分数和界面张力等。发现复配表面活性剂SDBA+NP-10形成胶团的过程中,界面层中SDBA不是均匀地排布,而是其头基聚集成小的团簇,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填充空穴,两者紧密镶嵌,产生协同作用。为获得二元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相和界面上的组成及微乳液液滴尺寸等微观结构方面的信息,采用稀释法测定了助表面活性剂醇(正丁醇及正戊醇)对SDBA+NP-10/ /正构烷(正己烷或正庚烷)/水(盐水)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及正戊醇)在油水界面的分布( n ai)和在油相(正己烷及正庚烷)中的分布( na o)的值都是随着油链长的增长而增大,即较高碳链长的正庚烷有利于醇分布在界面。所有体系? G<0,正丁醇和正戊醇从油相转移到界面是自发的,但转移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在正庚烷中比在癸烷中更易于自发进行。该微乳液微观结构为随着水含量增加(ω=10-50),Re和Rw均增加,而Rw增加幅度更大,液滴的界面层的有效厚度(dI)呈下降趋势,W/O微乳液体系逐渐转向O/W型微乳体系。为实现微乳液在农药药物高效传递中的应用,本文以上述二元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微乳液的关键组分,研究了联苯菊酯、氟硅唑为模型药物的载药微乳液体系的形成(相行为、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质)及应用。结果表明:在SDBA+NP-10/正丁醇/联苯菊酯+环己酮/水载药微乳液体系中,NP-10+SDBA复合表面活性剂较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O/W微乳区域面积大,温度对该微乳液的相行为影响很小。助表面活性剂醇从分散相进入微乳液界面层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s<0,随着醇碳链的增长,微乳液形成过程?Gs的绝对值增大,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及微乳区面积增大。微乳液形成过程标准焓变-?Hs=0,为无热效应过程,表明标准自由能的变化?Gs是由醇分子的混乱度熵变?SS决定的。通过偏光、电导率、粘度、折射率等分析手段,确定了该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在w(H2O)<32%时,为W/O型,在32%<w(H2O)<42%时,形成液晶结构,在42%<w(H2O)<63%时,为双连续型,在w(H2O)>63%时,为O/W型微乳液。由于水溶助长剂可增加有机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研制有效成分较高的w(氟硅唑)= 8%微乳剂(ME),考察了5种水溶助长剂对SDBA+NP-10/正丁醇/氟硅唑+环己酮/水载药微乳液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钠浓度为0.5mol?L-1时,水杨酸钠浓度为0.3mol?L-1时,对药物有增溶作用,并随着水溶助长剂浓度的增大,增溶作用更大。尿素对氟硅唑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基本没有影响。间苯二酚、葡萄糖、氯化钠均明显减小了氟硅唑微乳剂单相微乳液区的面积。当w(水杨酸钠)=5%时,配制8%氟硅唑微乳剂热贮稳定性好。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2.5%联苯菊酯微乳剂及8%氟硅唑微乳剂均为与环境友好及防效优良的农药药物新制剂。

于小迎[5](2009)在《改进的鱼状相图法研究不同微乳液体系对油类污染物的增溶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烷基聚葡糖苷形成的微乳液增溶烷烃及卤代烃研究;第三部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中相微乳液增溶卤代烃研究;第四部分为AS和油酸、油酸钠复配微乳液体系对卤代烃的增溶。一、绪论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类型及各类型的相互转化。重点介绍和评述了描述微乳液相行为的三种相图:Winsor相图、δ-γ鱼状相图和ε-β鱼状相图。评述了三种相图的特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和超增溶的原理,对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进行了评述。对亲水、亲脂连接剂作了介绍。二、烷基聚葡糖苷形成的微乳液增溶烷烃及卤代烃研究用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葡糖苷APG/脂肪醇/氯代烃/水四元体系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1)对APG /正丁醇/正己烷(四氯化碳,二氯甲烷) /水微乳液体系,增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正己烷。(2)温度升高,微乳液的增溶性能增强。(3)醇的碳链越长,微乳液的增溶性能越强,增溶性能正己醇>正丁醇。随醇碳链增长,平衡界面膜中APG与醇混合组分的平均碳链长度增长,因而导致微乳液的增溶性能增强。(4)增加无机盐浓度能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增溶性能略有升高。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中相微乳液增溶卤代烃研究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SDS)/氯代烃/正丁醇/盐水微乳液对卤代烃的增溶。(1)对AS /正丁醇/氯烃/盐水微乳液体系,不同卤代烃的增溶能力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氯乙烯>邻二氯苯。(2)无机盐对微乳液相行为影响显着。随NaCl浓度增加,形成单相微乳液所需醇量(εE)减小。(3)温度对AS形成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四、AS和油酸、油酸钠复配微乳液体系对卤代烃的增溶本章用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和油酸(油酸钠)复配体系CCl4的增溶。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S分别与油酸、油酸钠以不同摩尔比复配,体系的增溶能力得到提升。随油酸(油酸钠)/As摩尔比的增大,增溶能力增强。相同条件下,油酸钠体系的增溶能力大于油酸体系的增溶能力。

翟江,孙建梅,王春利,刘华[6](2008)在《微乳液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酯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不同的微乳液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酯的反应受脂肪酶浓度、正己酸浓度、正丁醇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己酸的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正丁醇的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十二烷基聚葡糖苷(C12G1.50)量较小,C12G1.5的浓度对反应初始速率V0影响不大;C12G1.5量较大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C12G1.50浓度增大而增大。固定C12G1.50的浓度不变,当正己酸浓度较低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丁醇浓度增大而减小;当正己酸浓度较高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丁醇浓度增大而增大。

李洪亮[7](2008)在《鱼状相图法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包括三章,第一章为微乳液的各种相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为δ-γ“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形成的中相微乳液;第三章为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第一章微乳液的各种相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三种微乳液相图—Winsor相图、δ-γ“鱼状”相图和ε-β“鱼状”相图的特点及研究状况。比较了三种相图的优缺点。Winsor相图直观简单,但提供的信息较少;δ-γ“鱼状”相图能得到微乳液组成的参数,但不够准确;ε-β“鱼状”相图则能较准确地得到平衡界面膜的组成等微乳液的各种参数。探讨了微乳液相转变WinsorⅢ→WinsorⅠ→WinsorⅢ在分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WinsorⅢ型微乳液转变为WinsorⅠ型时,有机污染物从中相微乳液中释放出来。最后总结了关于微乳液相行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δ-γ“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形成的中相微乳液利用δ-γ“鱼状”相图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 /正丁醇/正辛烷/2.5% 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从“鱼状”相图的三相区中心线位置和形状,计算得到中相微乳液达到亲水-亲油平衡时界面膜中表面活性剂和正丁醇的质量分数,从质量平衡关系方程,得到体系的其他一些重要参数,如表面活性剂和正丁醇在正辛烷中的溶解度等。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单相微乳液的效能,发现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增溶方面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第三章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脂肪醇/烷烃/H2O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与δ-γ“鱼状”相图不同,ε-β“鱼状”相图的“鱼头”朝下,“鱼尾”朝上。由该种相图的HLB方程求得平衡界面膜的组成。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如表面活性剂和醇在油相中的溶解度、构成界面膜的表面活性剂和醇分别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等由相应的质量平衡关系求得。该相图对应的HLB平面方程为一条直线。“鱼尾”处的横坐标(βE)反映的是体系增溶等质量的油和水形成单相微乳液时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小量;纵坐标(εE)为需要醇的最小量。这两个参数用于表示微乳液的增溶性能比δ-γ“鱼状”相图的γE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增溶方面的协同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对无机盐浓度、烷烃和醇类对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和增溶能力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杨效登[8](2007)在《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吸附动力学和微乳液相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N-烷基葡糖酰胺的合成、性质及缔合结构体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MEGA-12)溶液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第三部分为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的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研究;第四部分为烷基聚葡糖苷(C12G1.46)/正丁醇/油/水体系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研究。一、N-烷基葡糖酰胺的合成、性质及缔合结构体的研究进展1.介绍了N-烷基葡糖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如Krafft点、晶相结构、平衡表面吸附、CMC、γCMC等。2.综述了N-烷基葡糖酰胺及其复配体系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动力学。3.综述了N-烷基葡糖酰胺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二、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溶液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1.介绍了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和原理,重点介绍了最大气泡压力法研究动态表面张力的原理、装置及步骤等。2.测定了MEGA-12及其与CTAB混合溶液的吸附平衡,并通过平衡表面张力测得其CMC、γCMC、表面吸附量以及分子的平均截面积等。3.用最大气泡压力法研究了MEGA-12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浓度较小时吸附为扩散控制;当浓度较大时,在吸附的初始阶段为扩散控制,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变为势垒控制。随MEGA-12浓度增大,动态表面张力迅速下降,表观扩散系数减小,吸附势垒增大。温度升高,动态表面张力明显下降。中长碳链的脂肪醇(或离子液体)对MEGA-12水溶液的动态吸附有明显影响,随醇碳链增长,在相同吸附时间内表面张力降得更低。在吸附后期,溶液动态表面张力的下降速率变慢。4. MEGA-12与CTAB复配体系的吸附曲线表明,当MEGA-12占总体系的比例较大,CTAB的比例较小时,两种表面活性剂间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随体系中CTAB比例的增大,协同作用减小以至消失。三、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的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研究本章用Winsor相图法、δ-γ“鱼状”相图法和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MEGA-12/脂肪醇/烷烃/H2O四元体系微乳液的相行为,从三种相图均可以观察到随醇浓度的增加微乳液发生Winsor I (2 )→III (3 )→II (2)的相态变化。1.由Winsor相图观察到中相微乳液形成和消失时醇的浓度和各相的体积等。实验发现,MEGA-12浓度越大,中相微乳液体积分数越大,即微乳液的增溶能力越大;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的最小醇浓度越大,但醇宽先增大后减小。油相碳链越短,体系增溶能力越大。2.由δ-γ“鱼状”相图知,“鱼头”上翘,说明醇一部分进入界面膜,另一部分溶解于油相中。由其HLB平面方程求得亲水亲油界面膜的组成;由质量平衡关系求得表面活性剂和醇分别在油相中的溶解度以及“鱼头”和“鱼尾”的坐标等。“鱼尾”的横坐标(γE)表示增溶等质量的油和水于单相微乳液中,需要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最小量,γE越小,体系的增溶能力越大。烷烃碳链越短、醇碳链越长,γE越小,即体系增溶能力越强;NaCl浓度对MEGA-12微乳液的增溶能力影响不大。3.ε-β鱼状相图的“鱼头”朝下,“鱼尾”朝上。根据该相图的HLB方程可以得到界面膜的组成;其它物理化学参数,如表面活性剂和醇在油相中的溶解度、构成界面膜的表面活性剂和醇分别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等可由质量平衡关系求得。该相图对应的HLB平面方程为一条直线。“鱼尾”处的横坐标(βE)反映的是体系增溶等质量的油和水形成单相微乳液时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小量;纵坐标(εE)为需要醇的最小量。βE、εE越小,体系的增溶能力越大,这两个参数比δ-γ“鱼状”相图的γE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另外,由该相图还可以观察到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时“醇宽”的变化。四、烷基聚葡糖苷(C14G1.46)/正丁醇/油/水体系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研究由Winsor相图法、δ-γ“鱼状”相图法和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APG/正丁醇/烃/H2O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从三种相图均可以观察到随醇浓度的增加微乳液体系发生Winsor I (2)→III (3)→II (2)相态变化。由Winsor相图得,APG浓度相同时微乳液增溶能力的顺序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邻二氯苯>甲苯>正己烷;中相微乳液形成所需最小醇的浓度顺序为:邻二氯苯>二氯甲烷>甲苯>正己烷>四氯化碳。由δ-γ“鱼状”相图得,其横坐标(γE)的大小顺序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苯<邻二氯苯<<正己烷。说明体系的增溶能力: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苯>邻二氯苯>>正己烷。由ε-β鱼状相图得,其横坐标(βE)的大小顺序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邻二氯苯<甲苯<正己烷;纵坐标(εE)的大小顺序为: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甲苯<邻二氯苯<正己烷。说明油相对形成单相微乳液时需要的表面活性剂和醇的量均有影响。

赵金荣[9](2007)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文中提出论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中相微乳液;第三部分为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相微乳液;第四部分为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第五部分为APG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微乳液相行为研究。一、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类型及各类型的相互转化。重点介绍和评述了研究微乳液相行为的三种方法:Winsor相态法、δ-γ鱼状相图法和ε-β鱼状相图法等。评述了三种相图的特点。Winsor相图能直观地反映出体系相态和各相体积的变化及醇宽和盐宽等,但难以求算界面膜组成及其它物理化学参数。δ-γ鱼状相图可以求算界面膜组成及其它物理化学参数,但不够准确,尤其不便于讨论体系的增溶性能。ε-β鱼状相图可准确求算界面膜组成及其它物理化学参数,尤其方便于讨论体系的增溶性能。二、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中相微乳液由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AS (SDS,SDBS) /烷烃/脂肪醇/盐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及其影响因素。(1)对于AS (SDS,SDBS) /烷烃/脂肪醇/盐水溶液微乳液体系,其增溶能力的顺序是:SDBS >> SDS > AS。SDBS的碳链含有苯环,使其增溶能力增大。(2)增加无机盐浓度能明显提高阴离子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随着水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形成单相微乳液所需的醇量(εE)减小。(3)影响鱼状相图的主要是反离子,反离子(K+)的浓度不变,仅改变同号离子(阴离子)的种类时,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不变。(4)油的碳链长度对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影响颇大。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的醇和表面活性剂的量大幅度增加,增溶能力的顺序为:正己烷>正辛烷>正十二烷。(5)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碳链越长,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越大。三、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相微乳液体系本章利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CTAB (CPB) (S) /油(O) /醇(A) /盐水溶液(W)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以及无机盐的浓度和种类、烷烃和醇类对微乳液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1)对于CTAB (CPB) /正辛烷/正丁醇/ 2.5%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其增溶能力大小是:CTAB > CPB。(2)无机盐浓度的增加明显提升了阳离子微乳液体系的增溶效能。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微乳液体系形成单相微乳液所需醇的最小量(εE)降低,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增强。(3)随烃碳链的增长,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的醇和表面活性剂的量大幅度增加,形成单相微乳液能力的顺序为:正己烷>正辛烷>正十二烷。(4)长碳链醇疏水性越强,形成中相(单相)微乳液的能力越强,因此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碳链越长,所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就越强。四、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相行为的研究本章利用ε-β鱼状相图研究了阴、阳离子复配(SDS / CTAB)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及盐浓度和不同油相对相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1)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不等摩尔比复配,避免了由于强烈的静电作用引起的沉淀,产生显着的协同作用,使得表面活性较低的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不等摩尔比复配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微乳液液滴所带电荷由含量高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决定。盐浓度越高,水溶液中反离子浓度越高,压缩复配体系微乳液液滴双电层的能力越大,因此,增加盐浓度有利于提高复配体系的增溶能力。(3)烷烃的碳链越短,烃分子越小,越易穿过由混合表面活性剂和正丁醇组成的混合界面膜层,实现相的转变,进而增强其增溶能力,因此烷烃的碳链越短,复合体系的增溶能力越强。五、APG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微乳液的研究本章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行为,评价了其增溶能力的大小,得出的结论如下:(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PG分别与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CTAB)以不同摩尔比进行复配,体系的增溶能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2)固定复配的摩尔比为APG / SDS = 7:3,考察NaCl浓度、不同烷烃和不同醇对复配体系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发现与对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影响一致。水溶液中NaCl的浓度的增加能明显提高复配体系的增溶能力。烷烃的碳链越短,越容易实现相的一系列转变。醇的碳链越长,形成中相(单相)微乳液的能力越强,复配体系微乳液的增溶能力越大。

翟江[10](2007)在《表面活性剂动态表面张力、中相微乳液及微乳液中酶催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表面活性剂在纺织、食品、石油、农业、森林、交通以及环境保护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苄基三甲基氯化铵(BTAC)、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AEO-9)、烷基葡糖苷(APG)等表面活性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中相微乳液及微乳液中酶催化反应。本论文第一部分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动态表面张力、中相微乳液及微乳液中酶催化反应研究方法及进展。介绍了动态表面张力的的研究历程、目前研究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动态表面张力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微乳液的分类以及研究方法,详细评述了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方法——δ-γ“鱼状”相图法;酶促反应的研究历程,反相微乳液体系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表面活性剂、反相微乳液酶促反应动力学机制和影响反相微乳液酶促反应的因素等。第二部分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了其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吸附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浓度较小时为扩散控制吸附;当总浓度较大时,在吸附的初始阶段为扩散控制,随后变为势垒控制吸附。随BTAC浓度增大,分子的扩散系数Da均减小。这表明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过程表面压增大、分子碰到“空”表面的机会减小,分子的吸附越来越困难。温度升高,动态表面张力明显下降。在含丁醇或戊醇的BTAC水溶液中,两种分子发生协同作用使表面张力下降得较快。随后当表面吸附一定量的BTAC分子后,溶液表面张力的下降速率变慢。无机盐的加入使动态表面张力降低的速率加快。第三部分本文用δ-γ“鱼状”相图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AEO-9中相微乳液相行为。从δ-γ“鱼状”相图观察到随体系中醇浓度的增加AEO-9微乳液的相态发生一系列变化WinsorⅠ(2)→Ⅲ(3)→Ⅱ(2),通过该相图的亲水亲油平面(HLB)方程求得一些物理化学参数。此外,考察了不同碳链长度的油相、脂肪醇和不同无机盐(NaCl)浓度对中相微乳液及其组成的影响。发现随醇碳链的增长,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的醇量减少,增溶能力增大。烃分子的碳链越短,形成中相微乳液的能力越强。NaCl浓度增大,形成中相和单相微乳液的能力增强。第四部分研究了烷基葡糖苷(APG)C12G1.50/正丁醇/环己烷/H2O体系形成的油包水型微乳液体系中的酶催化合成反应。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聚葡糖苷(C12G1.50)/正丁醇/环己烷/H2O体系形成的油包水(W/O)微乳液中,脂肪酶Novozym100T催化正己酸和正丁醇的酯合成反应,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己酸的初始浓度CHA0增大而增大;随正丁醇的初始浓度CROH0的增大而减小,后V0进入一“坪区”。固定正丁醇的量,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己酸的初始浓度CHA0的增大而增大。当C12G1.50量较小,APG的浓度对反应初始速率V0影响不大;当APG量较大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C12G1.50浓度增大而增大。固定C12G1.50的浓度不变,当正己酸浓度较低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丁醇浓度增大而减小;当正己酸浓度较高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丁醇浓度增大而增大。当正己酸的浓度较小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C12G1.50与正丁醇总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正己酸的浓度较大时,反应初始速率V0随C12G1.50与正丁醇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Studies on Middle-Phase Microemulsions of Green Surfactant n-Dodecyl Polyglucoside C_(12)G_(1.4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ies on Middle-Phase Microemulsions of Green Surfactant n-Dodecyl Polyglucoside C_(12)G_(1.46)(论文提纲范文)

(1)肉豆蔻酸异丙酯作为油相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微乳液简介
        1.1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1.1.1 R比理论
        1.1.2 双重膜理论
        1.1.3 几何排列理论
        1.2 影响微乳液相行为的因素
    2 肉豆蔻酸异丙酯作为油相构筑微乳液
        2.1 IPM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
        2.2 IPM微乳液在载药方面的应用研究
    3 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方法
        3.1 Winsor相图法
        3.2 拟三元相图法
        3.3 δ-γ鱼状相图法
        3.4 ε?β鱼状相图法
        3.5 最佳微乳液稀释法
    4 本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TAB-SDS/IPM复配微乳液体系的界面膜组成和增溶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CTAB-SDS/IPM微乳液体系的ε?β鱼状相图
        2.2 不同油水比对IPM体系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2.3 不同油相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2.4 不同盐度对IPM体系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微乳液体系中助表面活性剂的水油相溶解度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CTAB-SDS复配微乳液体系的最佳微乳液稀释实验
        2.2 不同油水比的影响
        2.3 不同油相的影响
        2.4 不同盐度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绿色微乳液体系的构筑及相行为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ε-β鱼状相图法
        1.2.2 最佳微乳液稀释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APG/醇/IPM/水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
        2.1.1 ε-β鱼状相图
        2.1.2 最佳微乳液稀释实验
        2.2 不同盐度的影响
        2.2.1 ε?β鱼状相图
        2.2.2 最佳微乳液稀释实验
        2.3 不同油相的影响
        2.3.1 ε?β鱼状相图
        2.3.2 最佳微乳液稀释实验
        2.4 APG与Tween80、Brij35微乳液体系的比较
    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烷基糖苷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表面活性剂
        1.1.1 表面活性剂
        1.1.2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1.1.3 烷基糖苷的特性
        1.1.4 烷基糖苷的应用
    1.2 蛋白质
        1.2.1 蛋白质的结构
        1.2.2 维持和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因素
        1.2.3 蛋白质功能
    1.3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及现状
    1.4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4.1 平衡渗析法
        1.4.2 表面张力法
        1.4.3 量热法
        1.4.4 紫外光谱法
        1.4.5 荧光光谱法
        1.4.6 圆二色光谱
        1.4.7 光散射技术
        1.4.8 质谱
        1.4.9 计算机模拟方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N-辛基-β-D-吡喃葡萄糖苷(OG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张力
        2.3.2 外源荧光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4 荧光光谱
        2.3.5 同步荧光
    2.3 6 I~- 猝灭实验
    2.4 结论
第三章 癸基吡喃葡萄糖苷(C10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张力
        3.3.2 外源荧光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4 荧光光谱
        3.3.5 同步荧光
    3.3 6 I~-猝灭实验
    3.4 结论
第四章 十二烷基吡喃葡萄糖苷(C12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张力
        4.3.2 外源荧光
        4.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3.4 荧光光谱
        4.3.5 同步荧光
        4.3.6 I~-猝灭实验
    4.4 结论
第五章 癸基吡喃葡萄糖苷(C10G)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外源荧光
        5.3.2 荧光光谱
        5.3.3 同步荧光
        5.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生物表面活性剂 NaDC 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胆汁盐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1.3 胆汁盐胶束化及相行为研究进展
        1.3.1 胆汁盐胶束结构的研究
        1.3.2 胆汁盐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胶束化及表面的吸附行为的研究
        1.3.3 胆汁盐及其混合体系的相行为的研究
        1.3.4 总结和展望
    1.4 胆汁盐在食品药品领域的研究进展
        1.4.1 胆汁酸作为药物的研究
        1.4.2 胆汁酸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1.4.3 胆汁酸盐筛选食品用乳酸菌的研究
        1.4.4 总结和展望
    1.5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工作意义
        1.5.2 主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脱氧胆酸钠(NaDC)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在缓冲溶液(NaOH·Na_2B_4O_7,pH =10中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仪器
        2.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2.2.3 理论模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纯表面活性剂溶液和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
        2.3.2 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
        2.3.3 温度对纯表面活性剂及混合体系性质的影响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脱氧胆酸钠(NaDC)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在0.1 M NaCl 中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仪器
        3.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D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
        3.3.2 NaDC/AOT 体系
        3.3.3 NaDC/SB-12 体系
        3.3.4 NaDC/FC-4 体系
    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4)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微观结构、性质及在农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复配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
        1.1.1 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性质
        1.1.2 影响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质的因素
        1.1.3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1.2 二元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的有序组合体
        1.2.1 二元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团
        1.2.2 稳态荧光猝灭法对胶团的结构研究进展
    1.3 二元表面活性剂W/O 微乳液的形成及性质
        1.3.1 微乳液的概念及特点
        1.3.2 微乳液形成的基本原理
        1.3.3 W/O 微乳液界面组成、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1.3.4 W/O 微乳液结构参数的研究
        1.3.5 电子自旋共振法(ESR)研究复配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
    1.4 二元表面活性剂O/W 微乳液体系及作为农药药物载体的应用
        1.4.1 载药O/W 微乳液的形成及性质
        1.4.2 农药微乳液概况及性能特点
        1.4.3 水溶助长剂及在农药微乳液中的应用
        1.4.4 农药微乳液的研究进展
    1.5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聚集的分子模拟
        1.5.1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的介观动力学模拟(Mesoscale Simulation)
        1.5.2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体系中的DPD 模拟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仪器
        2.1.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2.2.2 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2.2.3 W/O 微乳液稀释实验
        2.2.4 联苯菊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2.5 氟硅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3 胶团及微乳液微观结构的分析
        2.3.1 电导率测定微乳液的结构
        2.3.2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微乳液的结构
        2.3.3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胶团聚集数及微极性
        2.3.4 电子顺磁(ESR)测定微乳液缔合结构
    2.4 载药微乳液的物化性能测试
        2.4.1 载药微乳液透明温度范围
        2.4.2 载药微乳液冷贮稳定性
        2.4.3 载药微乳液热贮稳定性
        2.4.4 载药微乳液稀释稳定性
    2.5 载药微乳液的性能测试
        2.5.1 2.5%联苯菊酯微乳剂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2.5.2 2.5%联苯菊酯微乳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5.3 8%氟硅唑微乳剂对梨黑星病的毒力测定
        2.5.4 8%氟硅唑微乳剂田间药效试验
第三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研究
    3.0 引言
    3.1 基本原理
        3.1.1 胶束的组成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3.1.2 饱和吸附量 Γ max和平均最小分子面积
        3.1.3 胶束的热力学
    3.2 SDBA、SDBS 分别与NP-10、TX-100 复配混合体系协同效应比较
    3.3 温度对SDBA+NP-10 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3.4 盐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
    3.5 醇对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3.5.1 乙醇对(SDBA+NP-10)复配体系协同作用的影响
        3.5.2 正丁醇对(SDBA +NP-10)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胶团微观结构的研究
    4.0 引言
    4.1 复配体系胶团形成及表征
        4.1.1 SDBA+NP-10 复配体系胶团的微环境
        4.1.2 单一和复配体系中混合胶团的微环境比较
    4.2 不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胶团聚集数
    4.3 盐对(SDBA+NP-10)复配体系聚集数的影响
    4.4 胶团微观极性
        4.4.1 不同复配体系的微观极性比较
        4.4.2 盐对微观极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胶团及微乳液形成过程的介观模拟
    5.0 引言
    5.1 基本原理
    5.2 模拟方法
    5.3 模拟过程及结果
        5.3.1 胶团动态形成过程模拟
        5.3.2 油相浓度对微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5.3.3 水浓度对微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助表面活性剂对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形成、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6.0 引言
    6.1 基本原理
        6.1.1 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6.1.2 结构参数的计算
    6.2 ( SDBA+NP-10)/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体系相行为
    6.3 W/O 微乳液的界面组成及热力学性质
        6.3.1 油碳链长、温度、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对界面组成及热力学的影响
        6.3.2 水含量对W/O 微乳液的界面组成及自由能的影响
        6.3.3 盐度对W/O 微乳液界面组成的影响
        6.3.4 W/O 微乳液结构参数的求算
        6.3.5 ESR 研究W/O 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
    6.4 小结
第七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载药微乳液的形成、性质及应用
    7.0 引言
    7.1 载药O/W 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7.1.1 单一及复合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7.1.2 助表面活性剂醇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7.1.3 温度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7.2 载药O/W 微乳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7.2.1 醇及温度对微乳液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7.2.2 微乳液形成边界的△G_s和微乳区内△G_s的比较
    7.3 载药O/W 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研究
        7.3.1 电导法对微乳液的结构的确定
        7.3.2 粘度法对微乳液的结构的确定
        7.3.3 折射率对微乳液的结构的确定
    7.4 载药O/W 微乳液的性质及应用
        7.4.1 单一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7.4.2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的测定
    7.5 小结
第八章 水溶助长剂在氟硅唑微乳液中的应用
    8.0 引言
    8.1 单一及二元表面活性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2 水溶助长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2.1 苯甲酸钠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2.2 水杨酸钠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2.3 尿素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2.4 其它添加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2.5 温度对添加水溶助长剂的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影响
        8.2.6 NaCl 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8.3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确定
        8.3.1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电导研究
        8.3.2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表面张力研究
        8.3.3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DSC 研究
    8.4 氟硅唑微乳液的性质及应用
        8.4.1 水溶助长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8.4.2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的测定
    8.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改进的鱼状相图法研究不同微乳液体系对油类污染物的增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表面活性剂增效的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1.1 胶束增溶研究进展
        1.1.1 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增溶
        1.1.2 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增溶
        1.1.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溶
    2. 微乳液增溶有机物研究进展
        2.1 微乳液的形成
        2.2 微乳液类型及相互转化
    3 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烷基聚葡糖苷形成的微乳液增溶烷烃及卤代烃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ε-β“鱼状”相图
        3.2 “鱼头”、“鱼尾”点的确定
        3.3 HLB 平面方程求算界面膜的组成
        3.4 其它物化参数的计算
        3.5 不同醇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6 温度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7 无机盐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7.1 NaCl 浓度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7.2 不同阳离子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中相微乳液增溶卤代烃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ε-β鱼状相图
        3.2 表面活性剂和醇的溶解度
        3.3 增溶氯烃的能力
        3.4 NaCl 浓度的影响
        3.5 温度对增溶能力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S 和油酸、油酸钠复配微乳液体系对卤代烃的增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和讨论
    3.1 油酸/AS 或油酸钠/AS 复配微乳液体系
        3.1.1 油酸/AS 的摩尔比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1.2 油酸钠/AS 的摩尔比对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
        3.1.3 油酸钠/AS 体系和油酸/AS 体系的增溶能力比较
    3.2 固定油酸或油酸钠浓度时,油酸钠/AS 的摩尔比对 ε-β 鱼状相图的影响
    3.3 复配体系最佳增溶参数的比较
        3.3.1 油酸/AS、油酸钠/AS 的摩尔比对增溶参数的影响
        3.3.2 油酸或油酸钠的浓度对增溶参数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微乳液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酯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W/O微乳液中的酯合成反应
    2.2 影响酶合成反应的因素
        2.2.1 十二烷基聚葡糖苷浓度的影响
        2.2.2 正丁醇浓度的影响
        2.2.3 C12G1.50与正丁醇总浓度的影响
3 结论

(7)鱼状相图法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微乳液的各种相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 微乳液的Winsor相图
    2 微乳液的δ-γ“鱼状”相图
    3 微乳液的ε-β“鱼状”相图
    4 微乳液相转变在分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4.1 微乳液相转变分离有机污染物的原理
        4.2 Na~+/Al~(3+)离子交换分离有机污染物
        4.3 Na~+/Ca~(2+)离子交换分离有机污染物
    5 关于微乳液相行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δ-γ“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溴代 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形成的中相微乳液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离子液体 C_(16)mimBr 的合成与表征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鱼状相图的绘制及其相行为
        2.2 有关物理化学参数的求算
        2.3 增溶性能的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ε-β“鱼状”相图的绘制及其相行为
        2.2 ε-β“鱼状”相图“鱼头”、“鱼尾”点坐标的确定
        2.3 HLB 平面方程求算界面膜的组成
        2.4 其它物化参数的计算
        2.5 增溶性能的讨论
        2.6 盐度对相行为的影响
        2.7 不同油类对相行为的影响
        2.8 不同醇类对相行为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8)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吸附动力学和微乳液相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绿色表面活性剂-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和性质研究进展
    1 NAGA 的合成和红外光谱分析
    2 MEGA-n 的基本性质
    3 N-烷基葡糖酰胺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4 MEGA-n微乳液
    5 关于 N-烷基葡糖酰胺研究工作的说明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溶液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MEGA-12 与CTAB 复配体系的表面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甲基-N-月桂基葡糖酰胺中相微乳液相行为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PG/正丁醇/烃/水中相微乳液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论文
致谢

(9)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
    1 微乳液的形成
    2 微乳液类型及相互转化
    3 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方法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中相微乳液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3.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相微乳液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和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APG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和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10)表面活性剂动态表面张力、中相微乳液及微乳液中酶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动态表面张力、中相微乳液及微乳液中酶促催化反应研究方法及进展
    1 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吸附动力学研究及进展
    2 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中相微乳液研究及进展
    3 反相微乳液中酶催化反应研究方法及进展
第二章 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的表面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原理、装置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相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鱼状相图的绘制
    3 结果与讨论
        3.1 δ~γ鱼状相图
        3.2 HLB平面方程求算界面膜中正丁醇的质量分数
        3.3 中相微乳液始点与终点坐标
        3.4 由质量平衡关系求算界面膜中正丁醇的质量分数
        3.5 微乳液增溶效能的讨论
        3.6 不同醇类对相行为的影响
        3.7 不同水相介质对相行为的影响
        3.8 不同油相对相行为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C_(12)G_(1.50)/正丁醇/环己烷/H_2O W/O体系中的酶催化酯合成反应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W/O微乳液中的酯合成反应
        3.2 影响酶合成反应的因素
    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四、Studies on Middle-Phase Microemulsions of Green Surfactant n-Dodecyl Polyglucoside C_(12)G_(1.46)(论文参考文献)

  • [1]肉豆蔻酸异丙酯作为油相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D]. 张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烷基糖苷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D]. 郑云.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6)
  • [3]生物表面活性剂 NaDC 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D]. 吴同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4]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微观结构、性质及在农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D]. 李嘉诚.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5]改进的鱼状相图法研究不同微乳液体系对油类污染物的增溶性能[D]. 于小迎.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6]微乳液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酯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 翟江,孙建梅,王春利,刘华. 化学世界, 2008(07)
  • [7]鱼状相图法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D]. 李洪亮.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N-月桂基-N-甲基葡糖酰胺吸附动力学和微乳液相行为研究[D]. 杨效登.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9]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D]. 赵金荣.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10]表面活性剂动态表面张力、中相微乳液及微乳液中酶催化反应研究[D]. 翟江.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绿色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多糖苷C_(12)G_(1.46)中相微乳液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