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交通设计的累积标准轴时间预测

重型交通设计的累积标准轴时间预测

一、重载交通设计累计标准轴次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屈浩[1](2021)在《混凝土梁重载疲劳全过程分析与疲劳寿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和经营者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重车荷载在高速公路运输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超载现象频发。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在高速公路桥梁中占比较大,服役多年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在长期重车疲劳荷载作用下普遍存在着梁底开裂、露筋、下挠过大等病害。已知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疲劳研究的基础数据几乎均源于缩尺梁的疲劳试验,基于服役足尺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疲劳试验结果的研究却鲜有所见。本文基于某高速公路实测重载交通数据,对服役于该高速公路23年的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进行疲劳试验,并对该梁的剩余疲劳寿命及相关疲劳问题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统计调查法得到该高速公路2188252辆重车荷载的类型、数量和总重,并确定各典型车辆的轴重、轴距等主要数据,以此数据为基础,使用本文依据EM-GMM模型和M-R法原理并基于Matlab程序和Visual Basic语言开发出的“随机荷载转换器”计算出适用于服役足尺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疲劳试验加载的等效疲劳荷载谱。(2)开展服役足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静力和疲劳试验,得到该梁的承载力限值及疲劳应变、挠度等疲劳相关数据,拟合出服役足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疲劳S-N曲线。本文基于由实测重载交通量转换得到的随机疲劳试验荷载谱分析不同循环次数下试验梁的挠度和应变等数据,计算出试验梁的等效恒幅疲劳应力谱并根据疲劳S-N曲线预测出试验梁在实际车辆荷载下的疲劳寿命。区别于传统交通量预测,本文从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高速公路重载疲劳车的远景交通量进行预测,进而求出该服役混凝土空心板梁在重载交通下的疲劳破坏时间。(3)基于本文提出的协同损伤准则提出混凝土的疲劳本构模型,基于Miner线性准则建立钢筋的疲劳本构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混凝土疲劳本构参数计算”程序,通过该程序计算出混凝土经历任意次疲劳荷载后的本构参数,将其输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进行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并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该协同损伤理论的可行性。基于该协同损伤理论结合失效判断准则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进行数值模拟,可求出任意次疲劳荷载后该混凝土梁的全过程疲劳状态,以方便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梁当前的疲劳状况进行掌握判断并预测其疲劳寿命。(4)基于损伤演化模型理论对足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疲劳刚度进行研究。在热力学理论基础上推导出疲劳塑性流动损伤演化方程,根据经典的损伤演化方程推导出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发展特性的两阶段刚度损伤演化参数模型。基于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试验结果拟合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刚度与疲劳次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进而拟合出用刚度表示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损伤度方程。提出的刚度损伤演化模型可方便实际工程中通过易于测量的混凝土梁刚度来推断混凝土梁当前的疲劳损伤度及其疲劳寿命。

赵恒博,邱宁,付建村[2](2019)在《某国省干线重载交通的轴载调查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病害增多,道路表面功能衰减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交通荷载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而实际该参数很难准确的预测。为了减少误差,采用轴载谱作为设计参数。并以某重载交通公路为例,进行实地调研、检测数据对比,发现在该交通流的持续作用下使用5年后累计标准轴次可达到设计10年的累计轴次标准。可见重载是引起沥青路面病害,从而缩短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

牛文广[3](2019)在《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及衰变预估研究》文中认为高速公路路网中沥青路面的养护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标志着我国公路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建、养并重的时代。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国内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方式已铺筑了大量实体工程,其中在江西省内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已超过200万平方米。江西省气候条件特殊,是典型的湿热地区,而且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国内湿热地区高等级公路中如此大规模应用较少,其研究成果也相对不足。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再生剂、施工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就地热再生而言,再生路面的使用寿命是影响就地热再生路面养护处治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及路用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对于已进行就地热再生养护的沥青路面进行二次养护至关重要。本文在深入了解依托工程昌九高速和九景高速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就地热再生段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并经过对昌九高速和九景高速就地热再生段病害的调研,相比较就地热再生养护之前路面病害类型累积面积占比,可认为就地热再生前后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基本一致,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路面疲劳裂缝产生原因和路面表面裂缝疲劳寿命极限值。分别从半刚性基层和复合性基层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对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敏感性随各结构层模量和厚度、沥青饱和度、车辆荷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各参数对复合性基层路面及半刚性基层路面疲劳性能影响的敏感性顺序,其中各影响因素对复合性基层疲劳寿命敏感性顺序为:再生层厚度>中下面层厚度>荷载水平>沥青饱和度>土基模量>再生层模量>中下面层模量>复合性基层模量>底基层模量>复合性基层厚度。各影响因素对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敏感性进行排序,依次为: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底基层模量>再生层厚度>中下面层厚度>荷载水平>再生层模量>中下面层模量>基层模量>土基模量。结合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在理论计算与实验手段的基础上,对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路面空隙率、层间粘结强度和沥青层温度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1)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空隙率与对数疲劳寿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每升高1%空隙率再生混合料疲劳寿命会降低45%左右。(2)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上面层、中下面层与基层的粘结状态对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影响效果较为显着,而基层与土基的粘结状态对其影响效果不明显。为了保证有较长的疲劳寿命,必须保证再生沥青层、中下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状态保持良好。(3)随着温度按2.5℃递增,就地热再生沥青层回弹模量逐渐降低,就地热再生上面层的理论疲劳寿命也随之降低,其理论疲劳寿命的变化率稳定在-25%到-27%之间,对数疲劳寿命随温度的递增呈现明显的线性递减趋势。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预估模型现场标定工作主要基于昌九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段长期观测数据,分别对AI MS-1模型、AI MS-1改进模型、常应力常应变综合模型、基于模式系数MF模型进行现场验证和系数修正。以调整各模型参数值,评价各模型的优劣,提出最终适合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预估的模型。考虑到就地热再生路面性能衰变规律与普通沥青路面规律基本一致,在参考国外内普通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的基础上,以江西省昌九高速、福银高速江西温沙段、武吉高速、泰井高速、九景高速调研数据代入模型,并以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模型各参数进行重新标定,得到适合湿热地区的就地热再生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

刘东元[4](2018)在《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基层路用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和实施,我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材料和技术在非洲推广和应用。非洲国家道路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寻求适合于非洲地区气候和交通荷载条件的路面材料以及合理路面结构是非洲公路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沥青路面高模量化是一种优化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解决路面病害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形式在非洲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适合于非洲地区应用技术规范。本文结合非洲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外环路建设需求,研究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合理级配组成、材料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施工工艺等,以期获得承载能力高、抗疲劳寿命长、抗变形能力强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并且能成功应用于亚的斯外环路建设工程。通过不同高模量剂沥青稳定碎石路用性能指标特征对比分析,推荐了适合于亚的斯外环路沥青路面结构的高模量剂。对依托工程实际应用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合理级配组成和范围进行了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的确定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基本路用性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部RA(NZ型)高模量剂和法国PRM高模量剂可以有效改善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抗抗变形能力,两类高模量剂的改善作用使沥青稳定碎石动态模量有效提高,极大提高沥青稳定碎石的抗高温变形能力、抗水损害能力、疲劳寿命以及抗老化性能,但低温抗裂性有所降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亚的斯外环路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合理结构组合以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特征。不同基层路面结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中国规范(JTG E40-2006)设计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相比普通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总厚度可以优化减小5%-10%,依据法国规范设计的路面结构总厚度能优化减小25%以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单轴次标准轴载作用下,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和普通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可以有效减小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路面开裂病害风险。同时在减小竖向压应力、水平剪应力、、路面结构竖向变形和横向剪切流动变形以及提高基层抗裂性能方面更具优势。重复轴载作用条件下,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经受重复车辆轴载作用抵抗竖向变形的长期性能比较优越,设置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能有效减小基层层底水平剪应力,改善其抗剪切变形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路面结构长期抗裂性能。结合亚的斯外环路沥青路面结构现场试验路施工,研究了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对试验路路面结构埋设相关观测元件,验证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在亚的斯外环路沥青路面结构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路观测结果表明,标准轴载作用下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基层层底虽然处于拉应变状态,但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越抗裂性作用防止路面结构产生开裂病害。论文开展的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强柔性路面结构研究对丰富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完善路面修筑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崔鹏[5](2016)在《高速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建设工作发展迅速,因此路网的养护维修工作日益增加。具体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路面已经达到或者接近道路的设计服务年限,亟待改建或者进行翻修;一部分刚刚建成的高速公路路面也会由于人为因素、地理因素等原因导致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不同状况的破坏类型。从深入角度来看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得研究才算得上是刚刚起步。日后,高速公路路面建设的重心肯定会一步步由新建高速公路路面变成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养护。这时,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就被体现出来。首先,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对浙江省高速公路的路网状况及路面结构类型分类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浙江省高速公路网内交通荷载的车型分布状况以及轴载谱的组成。同时,对浙江省高速公路路面的结构类型进行了整理总结。其次,选择灰色预测作为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的预测模型。对灰色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建立了GM(1,1)模型并进行了分析验证。通过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路面平整度标准差σ和路面强度SSI三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分别对浙江省5种典型结构进行预测,得到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随累计标准轴次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新模型与原有模型见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的流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划分单元的方法。制定了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的评定标准及养护目标。根据具体的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养护标准、维修对策以及每种维修对策的造价与效果。并选用0-1整数规划作为优化决策模型,对0-1整数规划的两种形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且对0-1整数规划的两种形式分别进行了算例分析。通过对两个模式得到的结果的对比,得到了两种模式分别得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最后,利用GUI软件制作了0-1整数规划程序,并介绍了程序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及使用说明。通过此程序可以对输入的养护单元进行两种不同模式的整数规划,通过输出键输出最终规划结果。

于雷[6](2015)在《内蒙古重载交通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地区作为能源输出地,境内公路干线重载现象越来越严重。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常规荷载作为设计荷载,以此设计的路面结构其使用性能和寿命难以满足重载车辆的行驶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出与实际交通状况相适应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论文以实体工程为依托,分析了重载交通作用下货车轴载分布、荷载作用图示和路面病害形式;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重载交通作用下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特性;研究了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提出了适合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及设计方法。首先,论文分析了重载交通作用下货车轴载分布、荷载作用图示和路面病害形式。论文分析了内蒙古境内及周边地区典型货运公路的交通组成和货车轴载资料,得到了重载货车轴载谱;实测分析了货车载重轴轮胎接地压强和面积,得到了适用于重载货车的荷载作用图示;实地调研分析了重载交通作用下110国道路面病害形式和成因。其次,论文研究了重载交通作用下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论文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基层材料受力特性,得到了结构层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并得出了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基层材料动静态模量取值范围,为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提供了材料参数。再次,论文研究了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特性。论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三维空间力学响应;分析了重载交通作用下不同基层(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了重载交通作用下纵坡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指出了纵坡路段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纵坡路段路面结构受力特点对沥青层疲劳预估模型和沥青层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进行了修正。运用沥青路面疲劳预估模型、沥青层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基层疲劳预估模型、路基顶面压应变预估模型分析了现有110国道路面结构,指出了现有路面结构的不足。然后,论文研究了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论文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等效原则和相应的预估模型推导出重载交通作用下基于疲劳等效、沥青层永久变形等效、路基顶面压应变等效的轴载换算公式。最后,论文提出了适合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和设计方法。论文在对路面病害、重载车辆轴重分布、荷载图示、路面受力分析、轴载换算及材料参数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推荐了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初步提出了适用于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结构多指标设计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分析论证了论文方法在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马士杰,孙同波[7](2014)在《高速公路典型重载交通轴载谱参数与设计轴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交通荷载是路面结构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最难准确预测的参数。采用轴载谱作为路面设计荷载参数,可以有效避免当量轴载换算带来的误差。文中基于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与动态称重系统实测数据,分析了货车车道分布系数、月调节系数、小时调节系数,通过轴载分布系数确定了不同轴型的轴重分布,根据不同轴型轴重累计轴载分布,提出了典型轴载交通设计轴载,并采用永久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分析,提出以单轴双轮160kN作为山东省重载交通设计代表轴载,以双联轴380kN作为验算荷载。

叶亚丽,韦金城,庄传仪[8](2012)在《基于实测轴载谱的重载沥青路面交通参数》文中认为为更准确地确定重载沥青路面设计的交通参数,首先提出了车辆分类方法,然后通过调查收集京沪高速公路鲁苏省界的车辆类型及轴载数据和长深高速公路滨州段的动态称重数据,创建了车辆轴载信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查询统计,分析了沥青路面设计的交通参数,包括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卡车月调节系数、卡车小时分布系数、轴数系数和轴载分布系数,并给出了相应的推荐值。最后分别统计分析了前轴、双轮组单轴、双联轴和三联轴的轴载累积分布率。结果表明,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宜根据交通等级和类似道路车辆轴载统计确定设计代表荷载;基于实测轴载分析提出以单轴160 kN作为重载交通设计轴载,以双联轴380 kN作为验算荷载。

李镇[9](2012)在《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高级路面结构形式,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好、耐高温、耐磨耗以及养护费用少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公路超载运输现象越来越严重,重载车辆在交通运输组成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按照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和施工质量良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相当严重,很多在使用初期就发生了严重的结构损坏,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了公路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和投资效益。因此,本文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为:①通过系统深入调查国内20余条典型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深层次揭示目前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结构层设计及结构组合设计存在的问题;②在重载交通作用下,对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中交通参数(轴载换算系数和当量轴次增长率)和结构参数(土基重载设计参数和半刚性材料设计参数)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出适用于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合理设计参数;③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包,对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分析混凝土路面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分析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重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以及疲劳寿命的影响;④在调查分析国内现有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基础上,提出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的原则,对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结构层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荐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⑤研究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划分、路面板切缝时机及抗滑构造三个施工关键技术,以期为现有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庄传仪[10](2012)在《基于加速加载响应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以及重载、超载情况的加剧,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严重,不仅影响了运营的安全,而且使得路面使用寿命大幅降低。通过对国内外沥青路面破坏类型和使用性能的调查,针对重交通条件下路面结构和材料的适应性,认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是解决重载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不同,特别是在重载交通作用下,路面结构和材料的破坏状态和损坏机理更加复杂多样。因此,针对目前重载交通条件,如何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解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所涉及的设计指标、设计参数与控制标准等关键技术问题,成为道路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基于此,本文借助可移动直线式足尺路面加速加载实验设备,通过铺筑具备动力响应观测条件的柔性基层足尺直道试验路和野外实体工程生产试验路,进行结构模拟实验和长期性能观测。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典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参数、通过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测试了级配碎石和路基土的动态压缩回弹模量;采用分层FWD弯沉检测法反算了试验路各结构层的现场模量,建立了现场FWD反算模量和室内动态模量的换算关系;基于实测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提出了与重载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相适应的材料参数。根据对京沪高速公路鲁苏省界计重收费站收集的静态称重数据的分析,基于车辆类型分类标准,建立了山东省重载交通高速公路的轴载谱,提出了用于重载沥青路面的设计代表轴载。通过沥青层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沥青层疲劳分析的代表温度,采用多参数回归法,建立了山东省沥青路面疲劳分析温度预估方程,给出了沥青层疲劳分析路面温度小时温度分布频率基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和破损机理分析,提出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作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以路表剪应力作为沥青层材料设计的验算指标值,前者控制沥青层自底而上的疲劳开裂,后者防止沥青层发生自顶向下(Top-Down)纵向开裂。通过对足尺直道试验路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响应的连续观测,结合加速加载直道试验路路面损坏程度,确定了现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极限应变水平。通过现场热拌沥青混合料重塑试件的室内小梁疲劳试验和Weibull函数预估,得出沥青混合料室内疲劳极限应变水平,进而确定现场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和实验室试件疲劳极限的应变比;综合国内外沥青混合料室内疲劳极限水平和国外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疲劳极限分析,确定了几种典型沥青混合料的现场疲劳极限应变水平;依据Miner法则,利用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实测数据,修正了室内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基于加速加载响应的路面材料参数、道路环境参数及设计轴载,结合现场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应变水平和材料的抗剪强度,初步构建了防止沥青层开裂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框架,并给出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流程和步骤,推荐了重载交通条件下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适宜厚度。

二、重载交通设计累计标准轴次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载交通设计累计标准轴次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混凝土梁重载疲劳全过程分析与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桥梁疲劳荷载谱研究现状
        1.2.2 交通量预测研究现状
        1.2.3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M-R法的高速公路桥梁重载疲劳荷载研究
    2.1 概述
    2.2 基于疲劳分析的高速公路重车荷载模型简化
        2.2.1 车辆重载疲劳荷载谱统计分析方法
        2.2.2 重载疲劳荷载模型
        2.2.3 高速公路简化重载疲劳荷载
        2.2.4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2.5 疲劳车标准模型
    2.3 基于EM-GMM模型的高速公路车辆疲劳荷载模型
        2.3.1 GMM算法原理
        2.3.2 EM法的基本原理
        2.3.3 GMM模型的参数优化
        2.3.4 基于EM-GMM模型的高速公路重载疲劳荷载谱
    2.4 基于M-R方法的车辆重载疲劳荷载谱
        2.4.1 车辆间距分析
        2.4.2 随机车队的产生及荷载效应分析
    2.5 疲劳试验随机加载弯矩幅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重载交通量预测方法
    3.1 概述
    3.2 既有重载交通状况调研
        3.2.1 重载交通统计调查
        3.2.2 车型分类
        3.2.3 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3.3 重载交通量预测思路方法
        3.3.1 未来重载交通量构成
        3.3.2 重载交通量预测方法
        3.3.3 重载交通量预测基准年和特征年
    3.4 重载交通量预测
        3.4.1 趋势型重载交通预测
        3.4.2 趋势重载交通分布预测
        3.4.3 诱导重载交通分布预测
        3.4.4 诱导重载交通量分配
        3.4.5 其他运输方式下的转移重载交通量预测
        3.4.6 重载交通量预测结果汇总
        3.4.7 车型比例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役足尺钢筋混泥土空心板梁静载及疲劳试验
    4.1 概述
    4.2 试验梁构造
    4.3 空心板梁静载试验
        4.3.1 静载试验装置和加载方法
        4.3.2 试验结果分析
    4.4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试验
        4.4.1 试验目的、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4.4.2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4.4.3 实验现象与结果
        4.4.4 等效恒幅疲劳应力幅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协同损伤理论的混泥土疲劳全过程分析
    5.1 概述
    5.2 基于协同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材料疲劳本构关系
        5.2.1 混凝土疲劳S-N曲线
        5.2.2 基于协同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材料疲劳强度
        5.2.3 疲劳对混凝土材料残余应变和刚度的影响
        5.2.4 疲劳对混凝土材料峰值应变的影响
        5.2.5 疲劳对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影响
        5.2.6 混凝土疲劳破坏判断准则
    5.3 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
        5.3.1 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的刚度和形变
        5.3.2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钢筋强度
        5.3.3 疲劳作用下钢筋本构
        5.3.4 钢筋疲劳S-N曲线
        5.3.5 钢筋疲劳破坏判据
    5.4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失效全过程数值分析原理
        5.4.1 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分析节点的确定
        5.4.2 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分析破坏准则
        5.4.3 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分析过程
    5.5 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失效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实例
        5.5.1 钢筋混凝土梁静力荷载工况数值模拟
        5.5.2 任意次疲劳后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及验证
        5.5.3 基于协同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梁疲劳寿命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刚度损伤演化模型的混泥土疲劳损伤度及疲劳寿命
    6.1 概述
        6.1.1 基本热力学理论
        6.1.2 损伤演化律
    6.2 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模型
        6.2.1 典型损伤演化方程
        6.2.2 损伤演化模型推导
    6.3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刚度损伤分析
        6.3.1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截面刚度疲劳损伤
        6.3.2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刚度分析计算
        6.3.3 刚度损伤演化模型参数拟合
        6.3.4 基于刚度损伤演化模型的混凝土梁疲劳寿命预测验证
        6.3.5 基于刚度损伤演化模型的混凝土梁疲劳寿命预测应用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某国省干线重载交通的轴载调查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采集设备安装调试
2 轴载谱采集与分析
    2.1 车辆荷载统计分析
    2.2 轴载统计分析
    2.3 累计标准轴次的计算
3 小结

(3)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及衰变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普通沥青路面疲劳性能预估模型综述
    1.4 普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综述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路面典型病害及产生机理
    2.1 湿热地区气候环境特征
    2.2 依托工程概况
        2.2.1 道路概况及路面结构
        2.2.2 交通量分析
    2.3 就地热再生路面病害调研分析
        2.3.1 路面病害调研
        2.3.2 道路线形调研分析
        2.3.3 弯沉测试
        2.3.4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2.4 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表面疲劳裂缝有限元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路面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1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疲劳性能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3.1.1 复合性基层就地热再生沥青面层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1.2 半刚性基层就地热再生面层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1.3 空隙率对就地热再生沥青面层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3.1.4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路面间粘结强度对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3.1.5 湿热地区沥青层温度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
    3.2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路面疲劳寿命预估
    4.1 关于模型现场标定与验证的说明
        4.1.1 沥青层模量值的选取
        4.1.2 疲劳开裂破坏标准的确定
        4.1.3 荷载横向分布模式的确定
        4.1.4 加载模式系数MF的确定方法
        4.1.5 验证数据汇总
        4.1.6 疲劳寿命的差异评价
    4.2 AI MS-1 模型验证与修正
    4.3 AI MS-1 改进模型验证与修正
    4.4 常应力常应变综合过渡预估模型验证与修正
    4.5 模式系数MF模型验证与修正
    4.6 剔除预测效果不佳路段后的评价
    4.7 推荐模型的建议及表达形式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
    5.1 模型因素选取与分级
        5.1.1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选取
        5.1.2 因素分级
    5.2 路面衰变方程形式选择
        5.2.1 衰变方程选择原则
        5.2.2 路面衰变方程的建立
        5.2.3 参数意义
    5.3 数据准备与处理
    5.4 方程参数标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基层路用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技术水平及发展现状
        1.3.1 国外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应用
        1.3.2 国内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应用
        1.3.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高模量剂比选试验研究
    2.1 研究思路及指标应用
    2.2 沥青稳定碎石初选级配设计
        2.2.1 原材料性能试验及结果
        2.2.2 沥青混合料级配选择与确定
        2.2.3 三种试验级配评价
    2.3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2.4 不同外加剂条件下最佳油石比确定
        2.4.1 青川岩沥青
        2.4.2 伊朗岩沥青
        2.4.3 法国PR高模量剂
        2.4.4 国内品牌高模量剂
        2.4.5 特立尼达湖沥青
    2.5 各种外加剂最佳油石比马氏指标结果比对分析
    2.6 不同高模量剂最佳油石比状态下路用性能对比
        2.6.1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抗车辙能力比较分析
        2.6.2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抗水损害能力对比
        2.6.3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标准劈裂强度对比
        2.6.4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单轴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2.6.5 不同外加剂沥青稳定碎石性能试验结果评价
    2.7 不同高模量剂沥青稳定碎石施工性能对比
        2.7.1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成型温度散失
        2.7.2 不同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压实效果对比
    2.8 不同高模量剂应用选择
        2.8.1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选择
        2.8.2 按照路用性能指标要求选择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组成设计
    3.1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 合理级配组成
        3.1.1 级配设计理论概述
        3.1.2 粗集料逐级填充级配设计
        3.1.3 细集料级配组成设计
        3.1.4 矿质混合料最佳合成级配设计
    3.2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 合理级配范围
        3.2.1 不同级配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3.2.2 HMAM-25 体积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
    3.3 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确定方法
        3.3.1 研究思路
        3.3.2 灰色关联法基本原理
        3.3.3 灰色关联度计算
        3.3.4 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确定
    3.4 高模量剂改性机理和拌和工艺
        3.4.1 高模量剂聚合物分散融合机理
        3.4.2 高模量剂干拌法最佳拌和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路用性能评价
    4.1 试验方案及试验原材料
    4.2 马歇尔试验性能指标检验和评价
    4.3 沥青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对比和评价
        4.3.1 高温稳定性检验和评价
        4.3.2 DST动态蠕变模量检验和评价
        4.3.3 水稳定性检验和评价
        4.3.4 低温抗裂性检验和评价
        4.3.5 劈裂疲劳性能检验和评价
        4.3.6 抗老化性能检验和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结构特性
    5.1 依托工程基本情况
        5.1.1 道路沿线地形地貌与地质特征
        5.1.2 当地气候特征
    5.2 外环路沥青路结构组成
    5.3 路面结构层组合对比研究
        5.3.1 普通柔性基层与高模量基层路面结构组合对比
        5.3.2 半刚性基层与高模量基层路面结构组合对比
    5.4 单轴次轮载作用路面结构力学特性
        5.4.1 三种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取
        5.4.2 交通荷载轮载接地压力确定
        5.4.3 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5.4.4 三种不同路面力学特性分析
    5.5 重复轴载作用路面结构力学特性
        5.5.1 轮载中心路表弯沉计算结果分析
        5.5.2 基层层底水平剪应力峰值计算结果分析
        5.5.3 基层层底水平拉应力峰值计算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工程应用研究
    6.1 HMAM-25 原材料选择及性能
    6.2 HMAM-25 配合比组成设计与验证
    6.3 PRM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25 试验路铺筑
        6.3.1 原材料现场储存要求及施工作业面准备
        6.3.2 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现场拌和施工
        6.3.3 高模量沥青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和路用性能现场验证
        6.3.4 高模量沥青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运输作业
        6.3.5 试验段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摊铺作业
        6.3.6 试验段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压实施工作业
        6.3.7 试验段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接缝施工
    6.4 试验路路面结构性能现场验证
        6.4.1 试验路路面结构观测元件布置
        6.4.2 试验路路面结构加载和数据采集
    6.5 试验路路面应用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高速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浙江省路网状况分析及路面结构类型分类
    2.1 路网养护工程分类
    2.2 浙江省路网内交通荷载分析
        2.2.1 路网内车型的构成
        2.2.2 路网内轴载谱分布
    2.3 浙江省高速公路路面状况分析
        2.3.1 浙江省路网整体使用性能状况分析
        2.3.2 浙江省典型病害分析
    2.4 浙江省路网典型路面结构类型分析
        2.4.1 沥青路面面层分类
        2.4.2 沥青路面基层分类
        2.4.3 沥青路面结构分类
    2.5 路网养护路段服务水平分析
        2.5.1 养护路段养护前服务水平
        2.5.2 养护路段养护中服务水平
        2.5.3 养护路段养护后服务水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3.1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2 灰色理论的适用性
    3.3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3.3.1 GM(1,1)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3.3.2 GM(1,1)模型示例
        3.3.3 各结构使用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路网养护管理决策系统
    4.1 路网养护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4.2 路网养护决策过程
        4.2.1 单元划分
        4.2.2 路网养护决策评定标准和养护目标
        4.2.3 养护标准、维修对策及造价和效果
        4.2.4 0-1 整数规划
    4.3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应用示例
        4.3.1 路用指标为约束养护投资为目标
        4.3.2 养护资金为约束路用指标为目标
        4.3.3 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公路路面中长期养护规划软件开发
    5.1 设计目标
    5.2 技术路线图
    5.3 开发及运行环境
    5.4 使用说明
    5.5 操作案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内蒙古重载交通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重载交通特征与路面病害分析
    2.1 重载交通的界定
        2.1.1 规范中交通等级的划分
        2.1.2 重载车辆与重载交通
    2.2 110国道交通构成分析
        2.2.1 兵州亥收费站交通资料分析
        2.2.2 110国道交通量现场调研
    2.3 重载交通货车轴载谱分析
        2.3.1 轴载谱及特征值
        2.3.2 典型重载货运公路轴载水平分析
        2.3.3 110国道货车标准轴次换算分析
    2.4 重载交通货车轮胎荷载作用图示研究
        2.4.1 荷载图示的确定
        2.4.2 轴载与轮胎接地压强关系的确定
    2.5 110国道路面病害分析
        2.5.1 路面结构形式
        2.5.2 常见路面破坏形式
        2.5.3 110国道路面病害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研究
    3.1 重载交通作用下面层材料设计参数研究
        3.1.1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试验与最佳油石比确定
        3.1.2 沥青混合料静态抗压回弹模量研究
        3.1.3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研究
    3.2 重载交通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材料设计参数研究
        3.2.1 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组成及试件制作
        3.2.2 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回弹模量研究
        3.2.3 水泥稳定碎石动态模量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力学特性研究
    4.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4.2 有限元分析方法
        4.2.1 有限元法求解基本步骤
        4.2.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4.3 路面结构力学模型
        4.3.1 基本假设
        4.3.2 路面结构模型参数
        4.3.3 单元划分及边界条件
        4.3.4 荷载作用图示
    4.4 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4.4.1 各结构层拉应变分析
        4.4.2 各结构层拉应力分析
        4.4.3 各结构层竖向应力分析
        4.4.4 各结构层剪应力分析
    4.5 纵坡路段路面结构受力分析
        4.5.1 纵坡路段轮胎荷载作用图示
        4.5.2 纵坡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影响分析
        4.5.3 纵坡路段沥青路面疲劳开裂预估模型和车辙预估模型
    4.6 三种不同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对比
    4.7 110国道路面结构使用性能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轴载换算研究
    5.1 等效原则
    5.2 轴载换算研究
        5.2.1 基于弯沉等效的轴载换算
        5.2.2 基于疲劳等效的轴载换算
        5.2.3 基于车辙等效的轴载换算
        5.2.4 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等效的轴载换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推荐结构及设计方法
    6.1 内蒙古重载交通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推荐结构
    6.2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6.2.1 路面设计指标的选取
        6.2.2 交通参数的确定
        6.2.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6.3 设计实例
        6.3.1 规范方法
        6.3.2 论文方法
        6.3.3 两种方法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7)高速公路典型重载交通轴载谱参数与设计轴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车辆类型
2 轴载谱参数研究
    2.1 货车分布系数
    2.2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与轴数系数
    2.3 轴载分布系数
3 重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参数
4 结语

(8)基于实测轴载谱的重载沥青路面交通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车辆类型
2 轴载谱参数研究
    2.1 卡车车道分布系数
    2.2 卡车月调节系数和小时分布系数路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同时, 路面材料的性能
        (1) 卡车月调节系数
        (2) 卡车小时分布系数
    2.3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及推荐值
    2.4 轴数系数
    2.5 轴载分布系数
3 重载沥青路面设计荷载参数
4 结论

(9)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重载交通路面结构设计合理参数研究
    2.1 交通参数研究
        2.1.1 轴载换算系数研究
        2.1.2 当量轴次增长率研究
    2.2 结构参数研究
        2.2.1 土基重载设计参数研究
        2.2.2 半刚性材料设计参数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3.1.1 路面荷载破坏分级
        3.1.2 极限承载能力概念
        3.1.3 极限承载能力确定
    3.2 基于多因素影响下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3.2.1 基于不同荷载作用位置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3.2.2 基于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3.2.3 基于不同可靠度系数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3.2.4 基于多因素影响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3.3 水泥混凝土极限验算标准研究
        3.3.1 最重轴载在不同纵缝位置处的荷载应力
        3.3.2 不同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计算
        3.3.3 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组合
    3.4 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的应力影响分析
    3.5 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研究
    4.1 国内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调查分析
    4.2 重载交通路面结构组合原则
        4.2.1 层间结合形式
        4.2.2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4.2.3 刚性路肩
        4.2.4 传力杆布设
    4.3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研究
        4.3.1 路基
        4.3.2 垫层
        4.3.3 基层
        4.3.4 应力吸收层
        4.3.5 面层
    4.4 重载交通路面典型结构组合推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5.1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合理划分
        5.1.1 板块划分原则
        5.1.2 不同尺寸板块的纵缝位置对板块受力的影响
        5.1.3 板块划分具体实例分析
    5.2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切缝时机研究
        5.2.1 水泥混凝土合理切缝时机确定
        5.2.2 切缝时间预测基本模型
        5.2.3 混凝土强度增长关系曲线
        5.2.4 切割强度试验分析
        5.2.5 最佳切缝时间的确定
    5.3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研究
        5.3.1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研究技术要求
        5.3.2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工艺
        5.3.3 刻槽抗滑构造研究
    5.4 本章小结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加速加载响应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面设计参数研究
        1.2.2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设计要求
        1.2.3 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研究
        1.2.4 足尺沥青路面试验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交通荷载参数
    2.1 山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调查
        2.1.1 山东省高速公路结构调研
        2.1.2 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2.1.3 基于力学分析的沥青层 Top-Down 开裂研究
    2.2 交通荷载参数
        2.2.1 车辆分类
        2.2.2 轴载谱参数
        2.2.3 重载沥青路面设计代表轴载
    2.3 小结
第三章 加速加载足尺直道试验路铺筑与观测
    3.1 足尺试验路研究意义
    3.2 足尺试验路方案与铺设
        3.2.1 足尺试验路结构方案
        3.2.2 试验路铺设
    3.3 路面响应监测与采集
        3.3.1 动应变路面传感器设计
        3.3.2 路面传感器布设与检测方案
        3.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沥青层温度分布
        3.4.2 路面损坏观测
        3.4.3 弯沉
        3.4.4 沥青层层底动应变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实测路面力学响应的材料参数研究
    4.1 路面材料参数测试
        4.1.1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4.1.2 粒料材料回弹模量
        4.1.3 路基土模量
    4.2 APT 试验路结构层反算模量及换算系数研究
        4.2.1 APT 试验路无损检测方案
        4.2.2 沥青层反算模量及换算系数
        4.2.3 级配碎石基层反算模量及换算系数
        4.2.4 土基材料反算模量及换算系数
    4.3 基于路面力学响应的材料模量研究
        4.3.1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温度修正
        4.3.2 沥青层模量衰减规律研究
        4.3.3 路面材料模量取值研究
    4.4 现场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试验研究
        4.4.1 实体工程试验路设计与实施
        4.4.2 路面温度场与疲劳分析温度
        4.4.3 沥青层反算模量与实验室动态模量关系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APT 试验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及要求
    5.1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
    5.2 设计要求
        5.2.1 现场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
        5.2.2 沥青混合料容许剪应力
    5.3 沥青混合料疲劳预估方程现场修正
        5.3.1 沥青混合料室内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5.3.2 APT 试验路疲劳累积损伤计算
        5.3.3 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现场修正
    5.4 实体工程试验路动力响应实测与寿命预估
        5.4.1 检测方案
        5.4.2 常温状态下路面动态响应实测与分析
        5.4.3 实体工程试验路疲劳寿命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加速加载响应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6.1 计算模型与参数
        6.1.1 计算模型
        6.1.2 参数选取
        6.1.3 重轴载作用图式
    6.2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分析
    6.3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6.3.1 设计思路与框架
        6.3.2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6.3.3 设计指标及其要求
        6.3.4 设计流程
    6.4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不同温度区间与周期单元下的加载作用次数
附录 2 结构 3 不同温度与周期单元下沥青层模量
附录 3 结构 3 不同温度与周期单元下沥青层层底拉应变
附录 4 结构 3 不同温度与周期单元下沥青层疲劳寿命次数
附录 5 结构 3 不同温度与周期单元下沥青层疲劳损伤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重载交通设计累计标准轴次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凝土梁重载疲劳全过程分析与疲劳寿命研究[D]. 屈浩. 长安大学, 2021(02)
  • [2]某国省干线重载交通的轴载调查统计分析[J]. 赵恒博,邱宁,付建村.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5)
  • [3]湿热地区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疲劳特性及衰变预估研究[D]. 牛文广.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HMAM基层路用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D]. 刘东元.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高速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方法研究[D]. 崔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6]内蒙古重载交通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 于雷. 东南大学, 2015(08)
  • [7]高速公路典型重载交通轴载谱参数与设计轴载分析[J]. 马士杰,孙同波. 公路, 2014(12)
  • [8]基于实测轴载谱的重载沥青路面交通参数[J]. 叶亚丽,韦金城,庄传仪. 公路交通科技, 2012(11)
  • [9]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李镇. 长安大学, 2012(08)
  • [10]基于加速加载响应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研究[D]. 庄传仪. 长安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重型交通设计的累积标准轴时间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