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瘤——附13例报告

肾小球瘤——附13例报告

一、血管球瘤──附13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齐文娟,赵华,许俊卿,刘俊霞[1](2019)在《手指血管球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18例手指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球瘤好发于甲下,疼痛具有特征性;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一致,呈圆形、卵圆形,胞浆丰富红染、透亮,无明显异型性,血管丰富,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巢片状排列,间质可见黏液变、玻璃样变,含丰富的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示18例样本中瘤细胞Vimentin、SMA (+),瘤细胞周围间质中神经纤维S-100(+);16例样本中血管CD34(+),5例样本CD117散在(+)。14例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至4年,其中2例复发,12例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血管球瘤多属于良性肿瘤,结合其特征性的疼痛特点、好发部位、病理学特点和免组标记可做出准确诊断。恶性血管球瘤诊断要慎重,疼痛可能与神经纤维有关。

李劳冬,明莫瑜,蒋连强,蒋清柏,凌宙贵,吴昕[2](2018)在《气管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一种起源于动静脉吻合支处血管球细胞的少见间叶源性肿瘤[1]。动静脉吻合多位于四肢末端,指(趾)甲床为好发部位,发生于气管的GT十分罕见。本文现报道1例发生于气管的GT,并结合我国报道的气管GT,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5年,

吴成波[3](2016)在《手术治疗血管球瘤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四肢、躯干、头颈及内脏,约有75%发生于手部,占手部软组织肿瘤的1-4.5%,其中又以甲下最为常见(50%)[1]。血管球瘤中有较多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患者往往表现出自发性疼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和冷刺激敏感,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通过Love’s pin试验,Hildreth’s试验,和Cold sensitivity试验可以对大多数病例做出诊断,辅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及X线可以对绝大多数患者做出诊断。保守治疗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手术切除是缓解或消除疼痛的唯一方法,本文就我科采用Transungual术式及Lateral Subperiosteal术式手术切除血管球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方法:2006年2月2015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显微外科收治的甲下血管球瘤患者35例,共36处病变(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均为血管球瘤),男性9例,女性26例,有1例多发(拇指及示指发病),右手发病16(例),左手发病19例,其中拇指10处、示指8处、中指5处、环指6处、小指7处。年龄平均38岁(2258岁),病程平均为3.6年(4个月20年)。手术由手显微外科专科医师在头镜下采用Transungual术式及Lateral Subperiosteal术式显微操作,对于位于指腹位置较深的病例,采用经指腹切口治疗。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指疼痛、复发及甲板畸形的发生发展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随访并记录主要症状体征的恢复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并进行VAS(mean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通过对不同学者采用Transungual及Lateral Subperiosteal术式手术治疗血管球瘤的治疗效果、临床反复复发病例及术中多发卫星病灶的分析,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血管球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天,平均随访51个月(7120个月),复发6例(我院术后复发3例,其他3例为外院术后复发于我院再次手术治疗)。在复发的6例中,有3例患者于术中发现有2枚或以上瘤体,1例患者三次手术的解剖位置均不相同,我院血管球瘤术后复发率为8.6%(35例中3例复发)。甲板畸形10例(甲板畸形中有2例纵向劈裂,8例甲板轻度压痕),术前VAS评分为9.0(3-10),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0.7(0-5)、0.7(0-10)、0.5(0-10)。术后1个月主观疼痛缓解满意率100%,3个月及6个月后主观疼痛症状缓解34例(97%),无效1例。29例Transungual术式中有10例残留不同程度的甲板畸形,4例Lateral Subperiosteal术式未见甲板畸形,另外2例行指腹切口。结论:1.术后复发可能与多发的血管球瘤卫星病灶有关。2.手术切除治疗甲下血管球瘤能够明显改善主观疼痛症状。3.手术切除有较高的复发率,降低复发率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张荣利,李承新[4](2014)在《鼻部血管球瘤》文中研究指明报告1例鼻部血管球瘤患者女,56岁。鼻尖部红色结节1年,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瘤细胞体积小,形态圆形、大小一致,胞质嗜酸性,细胞无明显异形性及核分裂象。肿瘤血管丰富,瘤细胞簇状围绕于血管周,间质可见黏液沉积,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阿辛蓝染色均为阳性,中央血管内皮细胞CD31(+),神经纤维S-100蛋白散在阳性。结合临床诊断为:血管球瘤。

张英琪,张世民,王欣[5](2011)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进行资料总结,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本组男4例,女9例;年龄1255岁(平均30.4岁)。病程115年(平均5.3岁)。所有患者行瘤体切除术,并随访19年。[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三联症状:不经意间剧痛15例(100%),大头针试验(Love试验)阳性15例(100%),冷刺激敏感15例(100%)。所有患者瘤体切除后症状消失,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无复发。[结论]手指血管球瘤误诊率高,提高认识并详细体检可帮助早期诊断,手术效果理想。

张洪元,康立清[6](2010)在《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复习2002年4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9例指端血管球瘤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患指均有疼痛和压痛9例,Love氏试验阳性,遇冷水刺激诱发或加剧疼痛病史7例。X线检查3例可见局部骨质受压凹陷;MRI表现为边界清楚、均匀强化病灶。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指端血管球瘤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赵斌,田勇[7](2009)在《13例血管球瘤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发病情况、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3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发生部位在拇指甲下1例,示指甲下4例,中指甲下2例,甲旁1例,环指甲下3例,小指甲下1例。13例均在放大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个月1年,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手指功能无障碍,指甲生长完好,随访时未见肿瘤复发,手掌皮瓣成活良好。结论血管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球瘤的有效方法。

胡海量,沈惠良[8](2006)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血管球瘤的发病过程及治疗结果。[结果]11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648个月无复发。[结论]手指血管球瘤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甲床外血管球瘤易误诊,结合影像学表现可提高诊断率。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张宗康,劳杰[9](2006)在《手部血管球瘤(附1例病例报告)》文中提出

王蕾,雷益,夏军,宋海岩,冯伟,王成林[10](2005)在《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诊断价值及技术方法。方法3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行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1WI+F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快速小角度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加脂肪抑制(FLASH+FS)矢状位、冠状位、轴位以及增强扫描。结果3例患者的病程最短3年,最长9年。3例肿瘤均发生在环指,2例位于指骨远端掌侧面,1例位于甲床下。MRI上病变呈结节状,在T1WI上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在T2WI和FLASH上均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MRI的T1WI、T2WI、FLASH+FS及增强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手指血管球瘤这种微小病变,对本病的诊断及手术前定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血管球瘤──附13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球瘤──附1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手指血管球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判定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组织学形态
    2.3 免疫组织化学
    2.4 随访资料
3 讨论

(2)气管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3)手术治疗血管球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诊断方法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随访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甲下血管球瘤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特征
    1.3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1 手指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
    3.2 治疗方法
    3.3 血管球瘤的病理
    3.4 血管球瘤的流行病学
    3.5 提高认识, 减少误诊、漏诊
4 结 论

(6)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理
    3.2 临床
    3.3 影像学表现
    3.4 诊断和鉴别诊断
    3.5 治疗

四、血管球瘤──附13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指血管球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J]. 齐文娟,赵华,许俊卿,刘俊霞. 重庆医学, 2019(13)
  • [2]气管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J]. 李劳冬,明莫瑜,蒋连强,蒋清柏,凌宙贵,吴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12)
  • [3]手术治疗血管球瘤的疗效分析[D]. 吴成波.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 [4]鼻部血管球瘤[J]. 张荣利,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04)
  • [5]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J]. 张英琪,张世民,王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14)
  • [6]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J]. 张洪元,康立清. 河北医药, 2010(11)
  • [7]13例血管球瘤的临床分析[J]. 赵斌,田勇. 医学研究杂志, 2009(08)
  • [8]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J]. 胡海量,沈惠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21)
  • [9]手部血管球瘤(附1例病例报告)[J]. 张宗康,劳杰.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04)
  • [10]手指血管球瘤的MRI诊断[J]. 王蕾,雷益,夏军,宋海岩,冯伟,王成林. 罕少疾病杂志, 2005(06)

标签:;  ;  

肾小球瘤——附13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