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和镍的方法

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和镍的方法

一、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镍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百创,汤见平,严中和,孙玉萍,詹亚名,胡金华[1](2021)在《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文中提出从大豆油精炼生产工艺出发,考察γ-生育酚、磷、金属离子等影响大豆油回色的微量成分在精炼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辅料添加量、脱臭条件对储存期成品大豆油回色的影响。结果表明:γ-生育酚在脱臭工段损失最大,建议脱臭温度在250℃以下,而辅料和汽提蒸汽压力的微调对其影响不大;水化磷脂基本在脱胶工段可以彻底脱除,酸炼脱胶主要脱除非水化磷脂,建议将磷含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置在脱胶工段,以降低脱色工段白土吸附除磷的压力和生产成本;金属离子基本可以在正常的脱酸、脱色工段利用皂脚和脱色剂吸附脱除;γ-生育酚损失率、脱臭油的磷含量与储存期成品大豆油的回色呈正相关,而金属离子与回色无相关性;脱色剂种类配比对不同产地大豆油的回色无显着影响;而高柠檬酸添加量对储存1个月的大豆油回色有抑制作用,但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不明显;脱臭温度、汽提蒸汽压力对美国大豆油的回色影响不大,但对巴西大豆油回色影响较明显。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刘洋[3](2021)在《大竹鼠肌肉营养价值和粪污肥料化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竹鼠是我国竹鼠品种中最大的一种。近年来大竹鼠养殖产业的快速增长,使大竹鼠供大于求情况在日益凸显。然而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以食用性目的的竹鼠养殖产业已被禁养。让人们客观认识竹鼠食用价值,改变产品后续加工形式,使产业有效地转型迫在眉睫。而且规模化大竹鼠养殖场有大量粪污产生,如果得不到进行合理的消纳,不但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为深入了解大竹鼠食用营养价值,从营养层面讨论其食用价值,以及养殖过程中粪污肥料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对大竹鼠、中华竹鼠、鸡、猪、牛肌肉各10份样品的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进行测定,进而综合评价大竹鼠肌肉与日常消费动物肌肉营养价值的差异性;对大竹鼠、中华竹鼠、鸡、猪、牛、羊粪污各10份样品的总养分、有机碳、重金属、微量元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测定,综合分析大竹鼠粪污肥料化的是否可行。结果发现:1、大竹鼠肌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与中华竹鼠差异并不大,与日常消费鸡、猪、牛肌肉差异较大。大竹鼠肌肉中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品质不如日常消费的鸡、猪、牛肌肉营养品质,蛋白质占比为20.01%显着低于中华竹鼠、鸡、猪、牛肌肉(P<0.05);氨基酸指数为78.71,高于中华竹鼠和鸡的肌肉,低于牛、猪肌肉;脂肪酸营养品质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大;微量元素上有着较高的铜、铁、硒元素;维生素中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较高。但根据目前大竹鼠的销售价格与营养价值看,食用性价比不高。建议不以食用性为目的的加工方式,应开拓其他加工利用方式的产品。2、大竹鼠粪污总养分为5.84%,与中华竹鼠粪污中的总养分差异不显着,显着低于其他实验动物粪污中的总养分(P<0.05);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铬含量为 0.016mg/kg、0.005mg/kg、12.5mg/kg、0.340mg/kg、13.3mg/kg。大竹鼠粪污其总养分、重金属等指标均适宜对其进行肥料化处理,有利该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型种养产业。

程仕群,佘之蕴,占文慧,古治民[4](2021)在《黄油中镍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炉内燃烧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黄油中镍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无水乙醇稀释样品形成均匀溶液,使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进样系统能够微量准确进样,加入硝酸钯作为上机测试的基体改进剂,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检测限为1.98μg/L,回收率在87.9%~98.4%,相对标准偏差为4.3%(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样品不需要消解,避免了含高油脂样品经常规消解方法消解时存在的困难和安全隐患,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张壮[5](2021)在《430-Cu铁素体不锈钢抗菌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抗菌材料的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抗菌不锈钢作为一种兼具抗菌功能和结构材料双重特征的新型材料也随之应运而出。特别是铁素体不锈钢,不仅性能优异而且成本较低,其经济性是奥氏体不锈钢所无法比拟的。此外,铜的加入还可以赋予其良好的抗菌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然而,目前关于抗菌不锈钢的杀菌机理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三种不同含铜量的430铁素体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灭活的方法,从材料学和生物学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电化学及抗菌实验结果表明,Cu含量的增加改善了430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同时又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此外,通过干法接种实验发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在430-Cu不锈钢表面可以快速的被灭活。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活/死染色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结合离子螯合实验证明,由于Cu(I)在接触杀菌的过程中会促进产生更多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因此初步推断在接触杀菌过程中Cu(I)比Cu(II)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文通过模拟食品储存条件对430-Cu不锈钢的延缓食品腐败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430-Cu不锈钢能够有效抑制食品腐败速度,从而延长食品保鲜期,为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在食品防腐保鲜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含铜抗菌不锈钢的实际应用。

张奎[6](2021)在《山奈的生药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山奈进行生药学鉴定、化学成分初步分析、红外光谱规律研究、化学成分含量测定、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山奈在生药学方面的研究,奠定其质量标准的基础,为更好地开发山奈这一天然药用植物的潜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直接观察并记录新鲜山奈、山奈饮片、山奈粉末的性状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山奈根茎组织横切面装片,采用药典规定的方法制作山奈粉末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显微特征并进行拍照;分别向山奈粉末滴加不同试剂浸润,采用紫外分析仪观察浸润的药材粉末在365 nm紫外光下的荧光颜色;采用紫外光谱仪分别对山奈水浸提液、甲醇浸提液、石油醚浸提液进行紫外光谱检测。采用两种及以上检识方法,观察试验反应现象,如颜色反应、沉淀反应及其他相关反应对山奈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使用Spectrum Two型红外光谱仪对山奈原药材及其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在OMNIC软件中将红外光谱数据制作成图,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18批山奈原药材的原始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用批次山奈中的总糖及多糖、总氨基酸、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TLCS法和HPLC法对7个不同批次山奈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分析生态尺度对这两种方法分析过程的绿色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平板打孔法考察了山奈中主要药效成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测定该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详细描述了山奈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并将相关的图片资料整理归类,选择特征清晰的图片放置于文中。采用两种及以上检识方法对山奈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山奈中含有糖类成分、有机酸、鞣质及酚类、甾体、皂苷类、生物碱、强心苷、香豆素、内酯及其他酯类、氨基酸、黄酮类成分。分别对山奈原药材及其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整体特征解析,并将这三种物质的红外谱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各谱图之间的峰形和出峰位置差异明显;18批山奈原药材红外光谱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相差不大,范围在0.932-0.999之间,双侧显着性检验P?0.01,具有显着相关性,并且结合各谱图之间基本一致的峰形及出峰位置来看,这18批山奈含有的官能团基本一致,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对18批山奈红外谱图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距离为5时,可将1-7、9-15、17号分为一类,16、18号分为一类;8号为一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8批山奈总糖的含量为33.53%-59.68%,多糖含量为15.68%-45.91%,总氨基酸含量为0.52%-2.53%,总多酚含量为0.119%-0.362%。HPTLCS法的测定条件良好,薄层板上样品斑点清晰,无杂质干扰,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扫描测定7个批次山奈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含量为1.57%-2.69%,HPLC法测得含量为2.76%-3.82%;以分析生态尺度对这两种方法分析过程的绿色度评价来看,HPTLCS法属于优异的绿色分析技术,HPLC法属于可接受的绿色分析技术(分析生态尺度得分:HPTLCS法得分为83;HPLC法得分为75),可以认为HPTLCS法是更为绿色环保的分析手段。从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来看,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中强度的抑制效果(浓度为40.0、20.0 mg/m L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3.77?0.15 mm、9.22?0.11 mm,MIC为1.25 mg/m L)。结论:本课题为山奈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了详实的鉴定依据,对山奈进行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山奈的红外光谱规律研究、山奈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建立HPTLCS法与HPLC法对山奈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含量测定与两种方法绿色程度的比较以及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山奈在生药学方面的研究,为山奈的质量评价及进一步开发山奈潜在的药用价值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张超奇[7](2021)在《大花黄牡丹籽油精炼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功能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用牡丹作为时兴的木本油料作物,近年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然而关于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籽油的科学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冷榨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两种方法进行提取并精炼出大花黄牡丹籽油,探索出提取工艺方法和精炼技术对牡丹籽油的生物学理化性质指标、脂肪酸组成成分、香气组成成分及体外耐受抗氧化性能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并对不同贮藏期对脂肪酸、营养物质以及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货架期的影响做了深入研究;并对4个牡丹品种的总酚、抗氧化活性、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中以有机溶剂浸提法的出油率较高(29.2%)、冷榨法较低(23.6%)。2、精炼过程对两种提取方法的大花黄牡丹籽油的折光指数影响较小,而对牡丹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碘价等影响区别较大。压榨法提取:碘价在脱色后为140 g I/100 g,酸价脱酸后为0.36 mg KOH/g,过氧化值脱酸后为1.89 mmol/kg,再经脱色后为0.76 mmol/kg,皂化值在脱臭后为182 mg/g,且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溶剂法提取:碘价在脱色后为158 g I/100 g,酸价脱酸后为0.35 mg KOH/g,过氧化值脱酸后为1.57 mmol/kg,再经脱色后为0.85 mmol/kg,皂化值在脱臭后为176 mg/g,且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冷榨法提取所得牡丹籽油外观颜色为暗黄色,但是经脱臭过程后得到的油脂几乎为无色无味。3、2种提取方法对大花黄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是相比溶剂法提取牡丹籽油,压榨法提取大花黄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含量在精炼步骤中变化波动更小,更稳定。据GC-MS结果分析显示,大花黄牡丹籽油中不饱和/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87.51%和12.49%。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占比较大,其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分别约占42.25%、15.29%和29.44%,而硬脂酸和棕榈酸是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成分。4、以不同加工处理的大花黄牡丹籽油为研究目标,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结合方法技术(GC/MS)对不同处理阶段的10种大花黄牡丹籽油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共29种挥发物质被检出,压榨法油经精炼后分别检测出15,16,16,18和15个香气组分,溶剂法油经精炼后分别检测出16,14,19,14和13个香气组分,其主要挥发物种类各不相同。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风味物质包括苯乙烯、Benzaldehyde、壬醛、反式-2,4-庚二烯醛、甲基异丁基酮、苯甲醇、正辛醇等5、2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大花黄牡丹籽油的货架期有着较为明显影响,抗氧化效果为0.04%茶多酚+毛油>0.04%竹叶黄酮+毛油>毛油,常温25℃下的货架期分别为200.73 d、134.90 d、131.61 d,In(IP)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但是所建立的方程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适用,不能准确外推预测牡丹籽油所测温度区间以外的货架期。对常温下不同放置时间对四种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变化较明显,低海拔的PO和PR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高海拔的PD和PL相对更安全,互有利弊,四种牡丹籽油的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等主要脂肪酸在第二个月时相对含量较高,成分保留较好,第三个月开始损失较大。6、本研究对4种植物油中主要脂肪酸成分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测出主要脂肪酸十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PO>PR>PD>PL。四种牡丹籽油中,发现凤丹籽油亚油酸含量高于油酸含量,而其他油脂样品都表现为油酸含量高于亚油酸含量。7、本研究对不同品种的牡丹籽油总酚、抗氧化能力及次生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四种牡丹籽油的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为PD>PL>PO>PR,总酚含量大小顺序为PO>PR>PL>PD,综合比较分析认为,低海拔地区的PO和PR的抗氧化能力高于高海拔地区的PD和PL,由ABTS,DPPH,和FRAP分析显示结果与总酚含量结果成正相关,有趣的是,而检测到总黄酮含量却和三种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较弱,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并不是黄酮类化合物和在抗氧化效果中起关键作用,而是总酚。8、不同品种牡丹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也可能与某些未被检测或未被关注的化学成分有关。其他次生代谢产物酚类、黄酮类、酯类、萜类等植物可以加速牡丹种子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基于UPLC-MS/MS检测技术,检测到194个次生代谢物,黄酮类、酚酸类为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发现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为为PL<PD<PO<PR,结果再次验证了以上推测,低海拔地区的PO和PR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色,高海拔地区的PD和PL抗氧化能力表现较差,这很有可能与牡丹的生境差异有关。综上可知,2种提取方法各有所长,但与溶剂法相比,冷榨法优势明显,如成本少,操作方便,整个加工过程既简便又安全,是高品质牡丹籽油提取方法的不二选择,但是精炼过程应根据牡丹籽油品质选择合适的精炼步骤,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活性成分,与其他3种植物油相比,大花黄牡丹籽油也是一个新型安全的保健食用油的潜在候选者,对其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屈明华,陈雄弟,倪张林,莫润宏,韩素芳,汤富彬[8](2021)在《浙江油茶产地土壤和果实金属元素含量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产地土壤和油茶果实中金属元素分布和富集特征,在油茶果实成熟期,对浙江5个油茶产地土壤及油茶果实中金属元素进行污染分析和富集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浙江油茶产地土壤中Pb、Cr、Cd、As、Hg、Ni、Cu和Zn含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综合污染等级为安全。个别产区常山县土壤中As、Ni、Cu和江山县土壤中Pb、Cr、Fe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产地;常山和建德土壤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3和0.81,处于污染警戒线。Cr、Ni、Cu、Zn主要分布在油茶籽中,Hg主要分布在壳中,Pb、Cd、As、Fe和Mn主要分布在青皮中。油茶籽中Cu、Fe、Mn的富集系数大于0.4,吸收能力强,Ni、Zn的富集系数小于0.4,具有一定吸收能力,Pb、Cr、Cd、As和Hg的富集系数小于0.1,吸收能力低;壳中Cu、Mn的富集系数大于0.4,吸收能力强,Fe的富集系数小于0.4,具有一定吸收能力,Pb、Cr、Cd、As、Hg、Ni、Zn的富集系数小于0.1,吸收能力低;青皮中Cu、Fe、Mn的富集系数大于0.4,吸收能力强,Pb、Cr、Cd、As、Hg、Ni、Zn的富集系数小于0.1,吸收能力低。浙江油茶主产区土壤质量安全,适合油茶种植。油茶果实对Cu、Fe、Mn有一定富集能力,对Pb、Cr、Cd、As和Hg无富集能力。

魏国强[9](2020)在《铁基复合氧载体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由CO2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日益严重,此外,我国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攀高,对国家能源安全造成很大挑战。生物质资源是清洁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广泛、碳中性特点。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反应(CLG)采用氧载体晶格氧代替分子氧实现高品质合成气制备,具有氧源廉价、产物可避免惰性气体稀释等优势,而采用还原态氧载体直接裂解CO2制备高纯CO无需过高能耗和特定催化剂。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采用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过程制备高品质合成气和CO,实现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温室气体CO2资源化。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解析了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反应平衡限度及反应调控规律。采用廉价铁矿石为基体,引入外源活性金属组分来构筑高活性氧载体序列,研究化学链气化耦合CO2反应历程及关键参数影响机制,揭示氧载体反应动力学特性及晶格氧迁移机理。主要内容包含:1)反应过程热力学分析;2)铁基复合氧载体构筑与反应评价;3)化学链反应耦合CO2裂解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4)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实验研究;5)耦合过程反应动力学及晶格氧迁移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热力学计算表明,化学链耦合反应系统可实现生物质向高品质合成气转化同时裂解CO2生成CO,具有半焦分级转化的优势。化学链气化反应碳转化率最高达96.6%,CO2裂解反应转化效率最高达93.1%。提高温度可以强化反应过程,但增加系统热负荷。增大反应压力可提升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有利于与发电系统耦合匹配,但对反应平衡转化有抑制作用。生物质与氧载体配比B/O对反应产物调控具有关键作用,该化学链耦合反应系统可实现自热运行。2)以天然铁矿石为基体,采用外源金属改性可构筑高活性氧载体。外源金属与铁矿石中Fe2O3反应生成CaFe2O5、NiFe2O4、Ce Fe O3等复合氧化物/固溶体来改善氧载体晶型结构、提高氧空位浓度、强化晶格氧传递。外源金属对氧载体反应性能强化次序为NiO>Co2O3>CeO2>CaO。NiO修饰氧载体在化学链反应阶段性气体产物H2/CO与CH4转化率分别为0.72和55.86%;而在CO2裂解阶段CeO2、CaO修饰氧载体显示了较高的CO2转化率,分别为53.74%、52.78%。氧载体高温下与空气反应可恢复晶格氧,反应尾气中CO2含量较低,显示该耦合反应过程具有良好的碳分级转化特性。3)化学链反应前期以热解气氧化及CH4干重整反应为主。气体产物H2/CO在反应历程1/5处获得最大值。随着晶格氧供应减少,CH4裂解及干重整反应成为体系主反应。而在CO2裂解阶段,受氧载体氧空位和气固传质限制,反应呈现稳步下降趋势。外源金属离子可强化晶格氧传递,提高产物H2/CO比,降低热解气中杂质气体含量,改善CO2裂解效率。CaO修饰氧载体在化学链反应中产物最大H2/CO为初始值3倍。CeO2修饰氧载体在CO2裂解阶段CO最大瞬时产率为2.47 mmol/min/g氧载体,CO2最高裂解率为86.13%。反应温度、金属修饰量与CO2裂解阶段CO产率呈正相关,重时空速与CO2转化率负相关。在15次循环测试中,氧载体反应性能保持稳定。氧载体反应路径为:Ca2Fe2O5→CaO/Fe→Fe3O4/CaFe3O5→Ca2Fe2O5/CaFe2O4及Fe2O3/CeO2/Ce Fe O3→Ce2O3/Fe→Ce Fe O3/CeO2/Fe3O4→Fe2O3/CeO2。4)松木与铁基氧载体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中生成合成气与CO,外源金属修饰可以提升氧载体化学链反应活性。NiO修饰氧载体综合反应性能优异,在化学链气化中最大碳转化效率为74.18%,合成气热值13.32 MJ/m3,在裂解阶段CO2转化率为64.09%。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强化整个反应过程。从750℃到950℃,化学链气化碳转化效率从50.84%提高到75.07%,CO2裂解转化率由45.25%提高到63.90%。生物质与氧载体配比增加促进CO2裂解反应。NiO修饰氧载体中活性元素在化学链气化被还原为Fe/Ni单质,进而在CO2裂解阶段被氧化为Fe3O4/Ni。20次循环反应后氧载体反应活性稳定,生物质碳转化效率保持在67.52%,CO2裂解率为73.50%。5)非模型动力学Friedman法计算表明,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反应活化能分布对应于水分脱除、生物质热解、气体重整、半焦与晶格氧反应四个阶段。水分脱除阶段反应活化能最小,转化率α为0.1时,活化能为21.86 k J/mol。生物质热解阶段活化能增大,而半焦与晶格氧反应受固固传质及还原反应界面限制,需克服能垒最大,α为0.9时,反应活化能达373.78 k J/mol。CO2裂解过程则因氧载体氧空位减少及晶格内部传质阻力增加,活化能则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从6.77k J/mol增加到29.04 k J/mol。化学链反应中氧载体晶格氧O2–首先解离为化学吸附氧O2–/O–由体相向反应表面传递,在反应表面转化为物理吸附氧O2逸出表面与燃料反应,传递机理为:O2–e(lattice)(?)→O2–/O–e(chemical)(?)→Oe2(phy)(?)→O2(g)。氧载体金属离子Fe3+/Fe2+及Ni2+在反应中向低价态金属单质转化,反应中Ni-Fe键的解离速率低于Ni-O键。CO2裂解反应中晶格氧迁移呈现相反趋势,同时Fe元素价态升高,Ni元素价态基本稳定。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反应可获得高品质合成气同时将CO2转化为CO,具有氧源廉价、能量互补、分级转化的优势。研究结果为探索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合成气制备工艺,实现CO2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郑立友[10](2020)在《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色泽是影响消费者选购油品的直观且重要的因素,有效抑制食用油在贮运、使用过程中的油脂回色现象是油脂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油脂回色实质上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油脂体系的氧化失稳所致,油中内源性γ-生育酚的邻醌类衍生物——生育红是回色关键物质之一,研究探明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有助于揭示回色机理。为此,本文在生育红合成、结构鉴定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在脂质基质中的氧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与油脂回色现象相关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混合生育酚为原料,采用浓硝酸氧化法合成生育红,并采用薄层色谱(TLC)、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首次获得高纯度生育红单体。结果表明,采用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可由混合生育酚制得纯度为96%的γ-生育酚,进一步与浓硝酸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所得产物经三次TLC分离制得纯度约为85%生育红粗品,而后采用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一步分离得到纯度98%的生育红单体。经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鉴定确认所得产物为生育红。其次,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C2-QTOF-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研究了生育红的热和光稳定性及呈色反应。结果表明,在油脂制炼常规温度(50?150oC)范围内,生育红的热失稳呈温度依赖关系,且遵循ν=1×10-5e0.0335T(ν为速率,mg·kg-1·min-1;T为温度,K),热失稳表观活化能(Ea)为38.54 k J/mol,对热不稳定;加热过程中基质色泽逐渐加深,源于部分生育红热反应生成生育红二聚体。溶剂中生育红的降解受紫外光类型和溶剂极性影响,降解速率为短波紫外线(UVC)>长波紫外线(UVA),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生育红对光不稳定,低温UV照射过程中基质色泽逐渐变浅,生育红发生光化学反应,裂解为多种小分子物质所致。再次,采用DPPH法、FRAP法、Rancimat法和Schaal烘箱法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纯溶剂基质中,生育红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显着低于γ-生育酚,与FRAP法结论一致。在纯化的玉米油甘油三酯基质中,采用Rancimat法发现生育红的诱导时间随其浓度增加(0?1000 mg/kg)而延长,但短于γ-生育酚,并与同浓度的γ-生育酚存在拮抗效应;由Schaal烘箱法(55oC,50天)发现生育红能显着抑制氢过氧化物和共轭二烯等一级氧化产物和醛类等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且随着浓度的增加(100?500 mg/kg),基质的氧化水平有所升高,存在抗氧化效率损失现象,但依旧显着优于γ-生育酚组。总之,脂质基质中低温(<60oC)下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显着优于γ-生育酚;高温(110?120oC)下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显着弱于γ-生育酚。加速氧化实验中,脂质基质色泽逐渐变浅,生育红含量显着降低,表明生育红作为抗氧化剂参与脂质氧化过程,引起自身消耗,这也与油脂回色中生育红含量逐渐降低的现象相一致。最后,在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脂质基质中避光研究了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探究了其色泽转化机理及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脂质基质色泽与生育红呈浓度依赖关系,即生育红浓度越高,基质色泽越高;生育红失稳反应与基质不饱和程度密切相关,失稳速率为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同一脂质基质中,失稳速率随温升(90?120oC)显着增加(p<0.05);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表明生育红失稳属于吸热、向有序方向进行且非自发的反应。采用UPC2-QTOF-MS分离生育红与脂肪酸甲酯的热氧化反应产物,推测其色泽转化机理为生育红与脂质自由基的偶合,延缓了脂质氧化链式反应的传播;因伴生的偶合物无邻醌羰基结构且共轭结构并未延长,导致色泽的降低。但随后的避光储存实验发现基质整体色泽有所回升,由此推断生育红与氧化脂肪酸甲酯的偶合物为潜在的油脂回色前体物质。综上,本文首次高效制备了高纯度生育红单体,考察了生育红的热、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着重研究了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揭示了生育红的色泽转化机理并与油脂回色相关联,为进一步研究油脂回色机理奠定了基础。

二、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镍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镍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大豆油精炼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1.2.2 大豆油指标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γ-生育酚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2 磷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3 金属离子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4 精炼过程中柠檬酸添加量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5 精炼过程中脱色剂添加量及种类配比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6 脱臭温度和汽提蒸汽压力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3 结 论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大竹鼠肌肉营养价值和粪污肥料化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竹鼠简介
        1.1 竹鼠种类
        1.2 竹鼠养殖现状
    2 肉类的品质评价
        2.1 食用品质
        2.2 卫生品质
        2.3 加工品质
        2.4 营养品质
        2.5 人文品质
    3 粪污综合利用
        3.1 畜禽粪污污染现状
        3.2 畜禽粪污肥料化
        3.3 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的影响
    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竹鼠肌肉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竹鼠肌肉品质的比较
        2.2 大竹鼠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
        2.3 大竹鼠肌肉的氨基酸组成
        2.4 大竹鼠肌肉中必需氨基酸营养品质评价
        2.5 大竹鼠肌肉中脂肪酸组成
        2.6 大竹鼠肌肉中矿物质含量
        2.7 大竹鼠肌肉中的维生素组成
    3 讨论
        3.1 肌肉的食用品质
        3.2 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
        3.3 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及氨基酸的品质评价
        3.4 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
        3.5 肌肉中矿物质及维生素组成及含量
    4 结论
第三章 大竹鼠粪污的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竹鼠粪污中总养分与有机质含量比较
        2.2 大竹鼠粪污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2.3 大竹鼠粪污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比较
    3 讨论
        3.1 粪污中养分及有机质比较
        3.2 粪污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分析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黄油中镍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与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基质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1.2.2 样品稀释
        1.2.3 仪器工作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石墨炉升温条件的选择
    2.2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2.3 精密度实验
    2.4 加标回收率
    2.5 方法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5)430-Cu铁素体不锈钢抗菌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的研究概况
        1.2.1 铁素体抗菌不锈钢概述
        1.2.2 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
        1.2.3 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的发展现状
    1.3 抗菌不锈钢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4 抗菌原理概述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案
    2.1 430-Cu不锈钢性能及抗菌机理研究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样品准备
        2.1.2 电化学实验测量
        2.1.3 菌株和培养基
        2.1.4 抗菌活性评价
        2.1.5 接触抗菌的测定
        2.1.6 SEM的微观形态观察
        2.1.7 活/死染色
        2.1.8 铜离子螯合测定
        2.1.9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1.10 活性氧的测定
    2.2 430-Cu不锈钢抑制食品腐败作用研究方法
        2.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2.2.2 食品的选择
        2.2.3 食品腐败的表征方法
第3章 430-Cu铁素体不锈钢性能及抗菌机制的初步探究
    3.1 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3.1.1 动电位极化曲线
        3.1.2 电化学阻抗谱
    3.2 抗菌行为研究
        3.2.1 抗菌性能
        3.2.2 干法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3.2.3 具象化不锈钢表面的抗菌性能
        3.2.4 检测不同价态铜离子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3.2.5 ROS对暴露于样品表面的大肠杆菌呼吸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食品腐败特性行为研究
    4.1 430-Cu不锈钢对食品的保鲜作用
        4.1.1 430-Cu不锈钢对果汁的抗菌作用
        4.1.2 430-Cu不锈钢对豆腐的抗菌作用
        4.1.3 430-Cu不锈钢对鱼肉的抗菌作用
        4.1.4 430-Cu不锈钢对豆油的抗菌作用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山奈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山奈的生药学鉴定
        1.1 仪器、药材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山奈化学成分初步分析
        2.1 仪器、药材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3.山奈的红外光谱规律研究
        3.1 仪器、药材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山奈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4.1 仪器、药材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5.HPTLCS与 HPLC测定山奈中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5.1 仪器、药材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6.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6.1 仪器与试剂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山奈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大花黄牡丹籽油精炼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功能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牡丹及油用牡丹
    1.2 牡丹籽油
        1.1.1 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与安全特性
        1.1.2 牡丹籽油的提取技术
        1.1.3 ‘大花黄牡丹’牡丹的油用优势及研究进展
        1.1.4 油用牡丹的综合利用价值
    1.3 牡丹籽油精炼工艺概述
    1.4 牡丹籽油中相关功能成分简介
        1.4.1 脂肪酸及其功能简介
        1.4.2 酚类物质及其功能简介
        1.4.3 不皂化物及其功能简介
        1.4.4 微量元素及其功能简介
    1.5 植物油中香气物质概述
    1.6 油脂次生代谢物及其生理活性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 课题研究内容
        1.7.2 课题研究意义
        1.7.3 课题研究创新点
        1.7.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2 种提取方法的大花黄牡丹籽油经精炼后的品质比较研究
    2.1 材料采集与处理
    2.2 大花黄牡丹籽油的提取与精炼
    2.3 实验试剂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大花黄牡丹籽油的出油率测定
        2.4.2 大花黄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测定
        2.4.3 大花黄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2.4.4 大花黄牡丹籽油的微量活性物质测定
        2.4.5 大花黄牡丹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2.5 实验结果
        2.5.1 两种方法提取大花黄牡丹籽油
        2.5.2 不同提取方法的油脂经精炼后的理化指标变化
        2.5.3 不同提取方法的油脂经精炼后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
        2.5.4 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脂经精炼后的部分功能成分变化
        2.5.5 不同提取方法的油脂经精炼后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2 种提取方法的大花黄牡丹籽油经精炼后的风味物质比较研究
    3.1 材料采集与处理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牡丹籽油的提取,精炼方法
        3.3.2 风味物质分析的测定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不同提取方法的油脂经精炼后的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3.4.2 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花黄牡丹籽油香气成分种类及含量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四种牡丹籽油化学成分分析和大花黄牡丹籽油储藏性能研究
    4.1 材料采集与处理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脂肪酸测定方法
        4.3.2 四种牡丹籽油基本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4.3.3 大花黄牡丹籽油货架期的预测
    4.4 实验结果
        4.4.1 四种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组成及含量的比较分析
        4.4.2 四种牡丹籽油微量元素比较分析
        4.4.3 储藏时间对大花黄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分析
        4.4.4 大花黄牡丹籽油货架期预测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四种牡丹籽油总酚、抗氧化能力及次生代谢物比较分析
    5.1 材料采集与处理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四种牡丹籽油总酚、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5.3.2 四种牡丹籽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5.3.3 四种的牡丹籽油次生代谢物测定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四种牡丹籽油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5.4.2 四种牡丹籽油次生代谢物比较分析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浙江油茶产地土壤和果实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布点和样品采集
    1.3 样品测定
    1.4 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油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
    2.2 油茶果实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2.3 油茶果实对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
3 结论和讨论

(9)铁基复合氧载体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Notation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1.1 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生物质气化技术
    1.3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
    1.4 化学链气化研究现状
        1.4.1 氧载体研究现状
        1.4.2 反应器研究现状
        1.4.3 化学链过程耦合分析
    1.5 选题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热力学分析
    2.1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反应系统
        2.1.1 模拟理论基础
        2.1.2 主要参数及指标设定
        2.1.3 结果讨论
    2.2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反应系统
        2.2.1 模拟说明
        2.2.2 结果讨论
    2.3 小结
第三章 铁基复合氧载体的构筑与反应评价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设备
    3.4 仪器表征
    3.5 实验方法
    3.6 数据处理
    3.7 天然铁矿石氧载体物化特性分析
        3.7.1 铁矿石氧载体晶型构成分析
        3.7.2 铁矿石氧载体元素组成分析
        3.7.3 铁矿石氧载体晶格氧活性表征
        3.7.4 铁矿石氧载体微观形貌分析
        3.7.5 铁矿石活性晶格氧释放分析
    3.8 外源离子修饰铁矿石氧载体分析表征
        3.8.1 外源离子修饰铁矿石氧载体晶型表征
        3.8.2 外源离子修饰铁矿石氧载体晶格氧反应活性
        3.8.3 外源离子修饰铁矿石氧载体热重分析
    3.9 外源离子修饰氧载体反应评价
        3.9.1 外源离子修饰氧载体化学链反应评价
        3.9.2 外源离子修饰氧载体CO_2裂解反应评价
        3.9.3 空气氧化阶段氧载体反应评价
    3.10 小结
第四章 化学链反应耦合CO_2裂解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 分析表征
    4.3 实验方法
    4.4 数据处理
    4.5 CaO修饰铁基氧载体反应历程研究
        4.5.1 修饰氧载体晶型构成
        4.5.2 化学链反应中产物组成演化
        4.5.3 氧载体中CaO修饰量对反应影响
        4.5.4 CO_2裂解反应产物组成演化分析
        4.5.5 关键反应参数对CO_2裂解反应影响
        4.5.6 化学链反应耦合CO_2裂解循环反应演变
        4.5.7 氧载体在化学链反应耦合CO_2裂解过程反应路径
    4.6 CeO_2修饰铁基氧载体反应历程研究
        4.6.1 CeO_2修饰氧载体晶型构成分析
        4.6.2 化学链反应阶段气体产物组成演化
        4.6.3 CeO_2修饰量对化学链反应过程影响
        4.6.4 CO_2裂解反应产物组成演化
        4.6.5 关键反应参数对CO_2裂解反应研究
        4.6.6 CeO_2修饰氧载体反应路径解析
        4.6.7 化学链反应耦合CO_2裂解循环测试
        4.2.8 氧载体在化学链反应耦合CO_2裂解循环中微观形貌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实验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装置与方法
    5.3 分析表征
    5.4 数据分析
    5.5 外源金属修饰铁基氧载体反应性能
    5.6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反应演化
        5.6.1 反应产物组成演化分析
        5.6.2 氧载体晶型演化分析
        5.6.3 氧载体微观形貌演变分析
    5.7 温度对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反应影响
    5.8 氧载体赋存比例对反应过程影响
    5.9 循环反应特性研究
    5.10 小结
第六章 生物质CLG耦合CO_2裂解反应热分析动力学及晶格氧迁移机理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仪器与方法
    6.3 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6.3.1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热重分析
        6.3.2 化学链气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6.3.3 CO_2裂解阶段热重分析
        6.3.4 CO_2裂解反应动力学分析
    6.4 化学链气化耦合CO_2裂解晶格氧迁移机理分析
        6.4.1 化学链反应阶段氧载体晶格氧迁移机理
        6.4.2 CO_2裂解阶段氧载体晶格氧迁移机理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10)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脂回色
    1.2 γ-生育酚及其氧化
        1.2.1 γ-生育酚
        1.2.2 γ-生育酚的抗氧化与自身氧化
    1.3 生育红与油脂回色
    1.4 物质光、热稳定性研究
    1.5 醌类物质抗氧化研究
        1.5.1 抗氧化活性评价
        1.5.2 醌类物质抗氧化机理研究
    1.6 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检测
    1.7 研究背景与意义
    1.8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育红的合成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生育酚单体的分离
        2.3.2 生育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3.3 生育红的合成
        2.3.4 生育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3.5 生育红的分离纯化
        2.3.6 生育红的表征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γ-生育酚的制备研究
        2.4.2 生育红的制备研究
        2.4.3 生育红的结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育红的热、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生育红含量测定
        3.3.2 生育红的热稳定性
        3.3.3 生育红的光稳定性
        3.3.4 产物鉴定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生育红热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3.4.2 生育红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化学分析法
        4.3.2 纯化玉米油甘油三酯基质评价
        4.3.3 Rancimat法
        4.3.4 Schaal烘箱法
        4.3.5 生育红和γ-生育酚含量测定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化学法评价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4.4.2 高温下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4.4.3 低温下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及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加热处理
        5.3.2 生育红含量测定
        5.3.3 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反应特性
        5.3.4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5.3.5 产物鉴定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脂质基质的不同饱和度对生育红反应特性的影响
        5.4.2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5.4.3 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色泽转化机理及与油脂回色相关性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镍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J]. 孙百创,汤见平,严中和,孙玉萍,詹亚名,胡金华. 中国油脂, 2021(1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大竹鼠肌肉营养价值和粪污肥料化可行性研究[D]. 刘洋. 广西大学, 2021(12)
  • [4]黄油中镍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J]. 程仕群,佘之蕴,占文慧,古治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09)
  • [5]430-Cu铁素体不锈钢抗菌特性的研究[D]. 张壮. 辽宁大学, 2021
  • [6]山奈的生药学研究[D]. 张奎.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7]大花黄牡丹籽油精炼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功能成分研究[D]. 张超奇. 西藏大学, 2021(12)
  • [8]浙江油茶产地土壤和果实金属元素含量特征[J]. 屈明华,陈雄弟,倪张林,莫润宏,韩素芳,汤富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03)
  • [9]铁基复合氧载体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CO2裂解基础研究[D]. 魏国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10]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D]. 郑立友. 江南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油脂中金属元素铜、铁和镍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