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一、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梁晨[1](2019)在《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研究》文中认为向海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内陆盐沼湿地分布区之一。近些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湿地退化严重,所以湿地恢复已成为湿地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向海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恢复期限的芦苇和香蒲湿地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芦苇和香蒲湿地为参考,对不同湿地土壤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向海自然保护区内恢复湿地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时空分布和固碳速率,并揭示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生长季初期,各恢复芦苇群落有机碳含量总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波动下降的趋势,黑碳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则随土壤深度增加,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恢复期限的增长,各恢复芦苇群落有机碳和各恢复香蒲群落黑碳变异性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各恢复芦苇群落黑碳及各恢复香蒲群落有机碳变异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生长季中期,除3年恢复芦苇群落外,1年和5年恢复芦苇群落有机碳含量总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黑碳含量在垂直方向则为先升后降。随着恢复期限的增长,除各恢复香蒲群落黑碳变异性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外,各恢复芦苇群落有机碳和黑碳及各恢复香蒲群落有机碳变异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生长季末期,各恢复植物群落有机碳和黑碳含量总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波动下降的趋势。随着恢复期限的增长,各恢复芦苇群落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变异性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各恢复香蒲群落有机碳和黑碳变异性分别呈上升和先升后降的趋势。经检验,不同恢复年限下芦苇和香蒲群落的有机碳含量差异性显着高于黑碳(P<0.05)。(2)向海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恢复年限植物群落土壤固碳量和固碳速率在生长季初期为已恢复5年的植物群落高于已恢复3年的植物群落;生长季中期为恢复3年的芦苇和香蒲群落固碳速率分别呈降低和升高的趋势,恢复5年的两群落固碳速率变化不显着;生长季末期为已恢复3年的芦苇群落固碳速率有所上升,而香蒲群落呈小幅降低的趋势,恢复5年的芦苇和香蒲群落的固碳速率均较生长季中期有所升高。经检验,不同恢复年限下芦苇群落的固碳速率仅在生长季末期存在显着差异,而香蒲群落的固碳速率分别在生长季的初期和末期存在显着差异(P<0.05)。(3)受人类活动影响,向海自然保护区内恢复湿地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时空分布与自然群落相比,分布更具规律性,恢复1年和3年的植物群落固碳量和固碳速率均明显低于自然群落,而恢复5年的两群落固碳量和固碳速率略高于自然群落。经检验,随着生长季的深入,恢复3年或5年的植物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固碳量更为接近,且芦苇湿地固碳速率在生长季较香蒲湿地更快地趋近于自然群落;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在各植物群落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全氮、全磷与有机碳的相关性较强,而与黑碳的相关性不显着。本文所得到的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时空分布和固碳速率,对于揭示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湿地的环境效应以及内陆盐沼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陈晓梅[2](2019)在《三江平原湿地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淡水沼泽湿地,在调蓄洪水、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湿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对湿地生态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掌握湿地土壤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富集或迁移转化的机制和过程,因此本文从三江平原湿地范围内的洪河自然保护区(HHR)、三江自然保护区(SJR)、挠力河-别拉洪河流域(NBB)、七星河-三环泡自然保护区(QSR)、浓江河流域(NJB)分别采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群落、乌拉苔草(Cyperaceae)群落、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群落、岛状林、水稻田、旱田植被类型土壤样品,共采集土壤样品29个,分析测试营养元素在土壤样品中的含量,研究了营养元素(C、N、P、S、K、Ca、Na、Mg、Al、Cu、Zn、Fe、Mn、Co)在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通过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三江平原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在区域间差异较大,洪河自然保护区C、N、P、S等非金属营养元素含量较高,金属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七星河-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及浓江河流域非金属营养元素含量较低,金属营养元素含量较高;除Co、Zn元素外洪河自然保护区营养元素总体上含量较低,七星河-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及浓江河流域含量较高。不同区域土壤C、N、P、S元素含量表现为由土壤表层向下呈降低趋势,含量最高值出现在030cm范围内。Mn、Fe、Na、Mg、Al、K、Co元素含量表现为由土壤表层向下逐渐升高,最高值出现在4060cm范围内。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Co、Zn、Mn、Fe元素含量差异显着,在岛状林土壤中的含量最高,在漂筏-乌拉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Cyperaceae)群落土壤中的含量次之,在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群落土壤中的含量较低,总体上,岛状林土壤中金属营养元素含量高于淹水或季节性淹水湿地。除漂筏苔草外,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TN、P、S元素含量总体在垂直剖面上由表层向下逐渐降低,有机碳、TN、P、S含量最低值出现在4560cm范围内。Fe、Mn、Na、Mg、Al、K、Co等金属营养营养元素含量由表层向下逐渐升高,含量最大值出现在4060cm范围内。三江平原湿地土壤金属营养元素Na、Mg、Al、K、Ca、Fe与土壤pH值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有机碳、TN、NO3--N、NH4+-N、P、S与土壤pH值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pH值与Co、Cu、Zn、Mn等元素含量相关性较小。研究表明,湿地土壤水分是影响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湿地开垦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金属营养元素含量与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湿地开垦后土壤中金属营养元素含量升高,有机质等非金属营养元素含量降低。对于影响三江平原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的因素的研究表明,土壤成土母质、微生物、酸碱度、质地、结构、水文状况、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植被类型、水热状况和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协同作用于湿地土壤营养元素的分布。当前三江平原湿地营养元素分布特征主要受到土壤水分、开垦活动的影响,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土壤较高的营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肖河[3](2017)在《东北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与大气汞沉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存于地球系统之中,地球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和掌握全球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律,期望预知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趋势、幅度和影响,并尝试利用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全球变化研究成为了当下急需探索的重要课题。过去全球变化研究(Past Global Changes,PAGES)是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中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研究地球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来预测和获取未来全球环境变化的信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持。通过各种沉积材料和信息载体进行过去气候和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了解和探索全球环境系统变化规律和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球变化课题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过去历史发展进程中,从11.5ka开始延续至今的全新世(Holocene)是最年轻的地质时代,也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和繁荣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全球气候环境发生了非常频繁的、迅速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过去气候环境变化过程中,近几千年来的气候与未来的气候变化最为接近;而近万年的气候变化则反映了自然背景下叠加的人类活动干扰,不仅记录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同时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这对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是必需的。因此,对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研究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通过了解过去地球环境演变来预测未来全球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获取能够完整记录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的连续沉积档案材料是相当关键的。泥炭是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产生的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软有机沉积物,其形成过程受到不同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作为环境演变的信息载体,泥炭与冰芯、黄土、湖泊沉积物一样,已被证明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储存库和档案馆。与其他陆地沉积物相比,泥炭具有经济易得、沉积速率较快且沉积连续、沉积环境与过程稳定、时间尺度长和其适合的代用指标广泛等优势,因此它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档案材料,在缺乏历史记载、冰芯、树轮和珊瑚礁等记录体的区域更体现出其特有的价值。本文以富含古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的中国东北地区哈尼泥炭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泥炭中古气候环境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古气候意义,恢复了区域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同时,对泥炭记录的大气汞含量和汞沉降通量进行了测定,恢复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大气汞沉降历史,并研究了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和火山喷发事件的响应,初步探讨了其可能存在的内在机制,为泥炭地质档案的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首先从泥炭年代学、泥炭气候环境代用指标、泥炭记录的大气汞沉降历史、泥炭记录的火山喷发事件等研究方向介绍了泥炭古气候与环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对泥炭的形成分布、泥炭古气候环境研究方法和优势以及汞的基本理化性质、迁移转化、分布来源进行了讨论和阐述。2、选择中国东北地区哈尼泥炭地作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内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背景进行了介绍。以哈尼泥炭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详细叙述了泥炭样品采集和前处理过程,同时总结和讨论了各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方法及实验过程。3、根据在东北哈尼泥炭地野外采样现场对泥炭样品的颜色和岩性的详细记录设置泥炭层位控制点,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对控制点泥炭样品进行测定,共获取12个泥炭植物纤维素14C年龄,并使用CALIB4.3软件对泥炭14C年龄进行校正。结合泥炭剖面深度和年代数据,采用分段式线性内插方法来建立东北哈尼泥炭剖面年代学框架,结果显示:哈尼泥炭剖面最大深度为9米,泥炭沉积年代下限校正年龄为13937a BP(对应14C年龄为11930±172a BP),泥炭沉积速率范围为0.018cm/yr0.311cm/yr。4、采用碱提取溶液吸光度法对哈尼泥炭腐殖化度进行测试,以540nm波长下吸光度值来表征腐殖化度大小。同时,采用Kappbridge MFK1-FA磁化率仪分别在低频磁化率F1(976HZ)和高频率磁化率F3(1561HZ)条件下对哈尼泥炭样品进行磁化率的测定。通过与哈尼泥炭纤维素δ13C和δ18O气候代用指标对比,确立了哈尼泥炭腐殖化度和泥炭磁化率指标的古气候意义:哈尼泥炭腐殖化度和泥炭磁化率记录了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信息,较高的泥炭腐殖化度和泥炭磁化率指示气候温暖湿润,较低的泥炭腐殖化度和泥炭磁化率指示气候干燥寒冷。5、东北哈尼泥炭纤维素δ13C、δ18O气候代用指标以及泥炭腐殖化度和泥炭磁化率指标对新仙女木事件、8.2ka BP事件、4.2ka BP事件等多次气候突变事件存在显着的响应,表现在气温迅速下降气候变干冷,这表明东北哈尼地区在全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保持相对一致。同时,通过多环境代用指标体系对东北哈尼地区14.0ka BP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4.011.5ka BP末次冰消期气候寒冷阶段;11.59.8ka BP全新世早期气候温暖湿润阶段;9.88.0ka BP气候快速变化干燥寒冷阶段;8.04.8ka BP全新世中期气候适宜温暖湿润阶段;4.81.8ka BP气候冷暖干湿交替阶段;1.80ka BP全新世晚期气候干燥寒冷阶段。6、采用王水水浴法对泥炭样品进行消解,并使用AFS-8230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消解后样品中汞含量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东北哈尼泥炭汞含量和大气汞沉降通量的研究表明,泥炭中汞含量波动范围为1.6508.8ng/g,平均值为45.133ng/g;大气汞沉降通量波动范围为0.12102.63μg.m-2.yr-1,平均值为8.14μg.m-2.yr-1。哈尼泥炭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大气汞沉降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1.510.2ka BP大气汞沉降快速波动上升阶段;10.29.0ka BP大气汞沉降快速下降阶段;9.08.0ka BP大气汞沉降剧烈波动异常阶段;8.02.0ka BP大气汞沉降稳定交替波动减弱阶段;2.00ka BP大气汞沉降波动快速上升阶段。7、哈尼泥炭记录的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包括YD事件、11.1ka BP事件、10.3ka BP事件、8.2ka BP事件、4.2ka BP事件以及小冰期等气候突变寒冷事件有着良好响应,大气汞沉降含量和沉降通量在这些气候突变寒冷事件发生期间同时达到极高峰值。将东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大气汞沉降历史对比研究发现:当东北地区气候经历干燥寒冷阶段时,大气汞沉降得到显着增强;当气候经历温暖湿润阶段时,大气汞沉降相应减弱。因此推断,气候干燥寒冷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反之亦然。8、采用酸化法对哈尼泥炭中火山灰层进行了提取,使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测试等技术手段对火山灰的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合火山灰层年代,推断其来自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在全新世冰场期的爆发,火山喷发物年代为8352±76a BP9604±80a BP(AMS14C年龄),校正年龄为933710745a BP。同时,将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历史与全新世期间东北地区和东亚地区火山喷发事件对比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上全新世东北地区和东亚地区较强规模火山喷发事件存在显着的响应,在强火山喷发期间哈尼泥炭记录的东北地区大气汞含量和沉降通量总是保持较高水平或者出现极高峰值。因此推断,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事件可以造成区域或全球大气汞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并造成局部或大范围大气汞沉降迅速增强。9、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全新世气候变化响应的内在机制可能为:从百年或千年尺度来看,干燥寒冷的气候可以造成大气中气态单质汞活性降低,在冷凝作用下沉降速度加快,泥炭地中植物可以接受全球范围内气态单质汞补给,泥炭记录的大气汞含量和大气汞沉降通量增强;温暖湿润的气候可以使大气汞中气态单质汞活性增强,使得气态单质汞下降速度减慢,泥炭地主要接受颗粒汞、氯化汞以及少量气态单质汞,大气汞沉降总量相对较少。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火山喷发事件响应的内在机制可能为:全新世期间东北地区和东亚地区发生了多期次强烈的火山喷发事件,在火山喷发期间大气汞含量急剧上升,促使大气汞沉降增强;同时火山喷发产生的酸性气体如HCl、H2S等可以使大气汞水滴的pH下降,造成大气汞的酸沉降加强。另一方面,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事件造成了迅速降温,形成较为干燥寒冷的气候,促使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加强。火山喷发活动对大气汞的总量和沉降速度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东北地区和东亚地区较强火山喷发期间能在哈尼泥炭中找到大气汞沉降显着增强的强烈响应。

马维伟[4](2014)在《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文中提出尕海湿地是典型高寒湿地,了解和掌握其水源涵养功能、有机碳、氮的蓄积状况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是高寒湿地碳、氮、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尕海湿地区域有草本泥炭地、高山湿地、沼泽湿地等多种类型,这些湿地类型在调节洪峰、蓄存降水、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和维持区域碳氮平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维持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具有极其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尕海湿地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不仅为有效恢复和合理保护尕海湿地提供技术策略,而且有助于准确评估我国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也为研究控制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尕海湿地系统4种典型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水文学、大气物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野外固定样地调查、室内试验测定、数学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揭示了尕海湿地系统的土壤物理特征、水源涵养功能、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储量、肥力等的空间变化规律,分析探讨了海拔高度对湿地土壤特征的影响,监测分析了尕海湿地系统CH4、CO2、N2O的时空排放规律及温度因素对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尕海湿地系统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差异明显,且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0~60cm层土壤平均粗砂粒含量为草本泥炭地(63.00%)>沼泽湿地(46.47%)>高山湿地(37.60%),细砂粒含量与粗砂粒恰好相反;土壤容重为亚高山草甸(1.29g·cm-3)>高山湿地(0.90g·cm-3)>沼泽湿地(0.49g·cm-3)>草本泥炭地(0.22g·cm-3);土壤总孔隙为草本泥炭地(86.52%)>沼泽湿地(77.20%)>高山湿地(63.21%)>亚高山草甸(49.54%);土壤最大蓄水量为草本泥炭地(13143.94t·hm-2)>沼泽湿地(11640.19t·hm-2)>高山湿地(9060.79t·hm-2)>亚高山草(7391.80t·hm-2),非毛管蓄水量为草本泥炭地(937.67t·hm-2)>亚高山草甸(598.50t·hm-2)>高山湿地(594.67t·hm-2)>沼泽湿地(325.13t·hm-2),土壤排水能力的平均值为亚高山草甸(51.49mm)>沼泽湿地(49.66mm)>高山湿地(43.42mm)>草本泥炭地(22.45mm)。在尕海湿地系统中,草本泥炭地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好,而亚高山草甸排水功能最好。(2)尕海湿地系统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草本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平均有机碳含量(286.80g·kg-1)约为沼泽湿地(98.51g·kg-1)、高山湿地(57.45g·kg-1)、亚高山草甸(40.22g·kg-1)的2.91、4.99和7.13倍;各类型湿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草本泥炭地(63.89kg·m-3)>亚高山草甸(51.44kg·m-3)>沼泽湿地(49.12kg·m-3)>高山湿地(46.82kg·m-3),以0~10cm剖面的密度最大;各类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与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草本泥炭地、沼泽湿地、高山湿地和亚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均存在0~10cm和20~40cm两个明显储碳层;4种类型湿地0~60cm的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约为9.50×106t。在尕海湿地系统中,草本泥炭地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而亚高山草甸储量最低。(3)尕海湿地系统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肥力差异明显。0~60cm层土壤pH值大小为草本泥炭地(6.03)<沼泽湿地(6.26)<高山湿地(7.72)<亚高山草甸(7.92);全N含量为草本泥炭地(12.72g·kg-1)>沼泽湿地(8.75g·kg-1)>高山湿地(6.99g·kg-1)>亚高山草甸(3.75g·kg-1),且存在显着差异(P <0.05),土壤水解N含量为草本泥炭地(71.78mg·kg-1)>沼泽湿地(45.96mg·kg-1)>高山湿地(45.96mg·kg-1)>亚高山草甸(13.97mg·kg-1);全P含量为草本泥炭地(2.56g·kg-1)>高山湿地(2.25g·kg-1)>亚高山草甸(2.24g·kg-1)>沼泽湿地(2.17g·kg-1),有效P含量为高山湿地(14.72mg·kg-1)>草本泥炭地(5.68mg·kg-1)>亚高山草甸(4.86mg·kg-1)>沼泽湿地(2.92mg·kg-1);全K含量平均值排序为亚高山草甸(11.01g·kg-1)>高山湿地(9.46g·kg-1)>草本泥炭地(5.11g·kg-1)>沼泽湿地(5.05g·kg-1),速效K含量为亚高山草甸(80.93mg·kg-1)>高山湿地(44.37mg·kg-1)>草本泥炭地(30.62mg·kg-1)>沼泽湿地(20.93mg·kg-1)。在尕海4湿地系统中,草本泥炭地的土壤N、P素含量最高,而亚高山草甸土壤K素含量最高。(4)尕海湿地土壤物理性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表现有所不同,其中湿地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度和总孔隙度均表现出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升高的趋势,且与海拔有显着的相关性。而容重、非毛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海拔相关性不强;湿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全磷和pH值均表现为高海拔高于低海拔,全钾表现为高海拔区低于低海拔区;除全钾外,尕海湿地土壤其他化学性质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和海拔并不都成呈显着性相关。(5)尕海湿地系统的CH4、N2O排放通量和CO2表观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CH4、N2O排放通量和CO2表观排放通量的最小值分别为亚高山草甸(-0.014±0.126mg·m-2·h-1),高山湿地(-0.008±0.022mg·m-2·h-1)和沼泽湿地(137.17±284.51mg·m-2·h-1),而最大值分别为沼泽湿地(0.498±0.682mg·m-2·h-1),草本泥炭地(0.094±0.117mg·m-2·h-1)和高山湿地(497.81±473.09mg·m-2·h-1),植物和土壤综合作用决定排放通量的空间差异性;同时CH4排放通量、CO2表观排放通量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最大值出现在2011年的710月和2012年的57月,而后降低并维持相对稳定变化趋势;土壤地下5cm温度、气温及地表温度与尕海湿地生态系统CO2表观排放通量呈显着曲线关系,与CH4排放通量均存在一定正相关,但对N2O无明显影响;尕海四种类型湿地亚高山草甸、高山湿地、草本泥炭地和沼泽湿地的CH4年排放通量分别为-1.805、9.157、11.484和30.144kg·ha-1,N2O排放通量分别为3.24、-1.34、9.55和1.67kg·ha-1,CO2表观排放通量分别为29267.49、35044.53、32112.9和12369.45kg·ha-1。

王华静,宁龙梅,徐留兴,黄慧,杜鹃[5](2012)在《川西北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了川西北高寒地区三种典型土壤(亚高山草甸土、泥炭草甸土和冲积土)在不同土壤深度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C/N以及C/P的变化,探讨了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全磷含量、C/N以及C/P之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冲积土和亚高山草甸土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泥炭草甸土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都是随土壤深度增加先下降后升高,在2040 cm土壤深度时含量最低,而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亚高山草甸土、泥炭草甸土和冲积土的有机碳含量都与全氮含量显着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65和0.992;而冲积土的有机碳含量还与全磷含量和C/P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和0.982。

郑太辉,迟光宇,史奕,陈欣[6](2010)在《开垦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土壤Fe活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农业开垦对土壤Fe活性的影响,采集土样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岸边沼泽、农田附近沼泽、农田)泥炭层、表土层和潜育层中Fe2+、络合Fe及土壤相关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开垦后,与岸边天然沼泽相比,农田附近沼泽及农田土壤Fe2+、络合Fe含量整体上呈降低趋势,显示开垦促进了土壤有机碳损失,降低了土壤Fe活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层中络合Fe与土壤TOC相关性显着,表明TOC是影响土壤Fe活化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对土壤Fe活性的影响,进而为耕地的合理开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郑太辉,迟光宇,史奕,陈欣[7](2009)在《开垦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土壤Fe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周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岸边沼泽、农田附近沼泽、农田)泥炭层、表土层和潜育层中Fe2+、络合Fe及土壤相关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开垦后,与岸边天然沼泽相比,农田附近沼泽及农田土壤Fe2+、络合Fe含量整体上呈降低趋势。表明开垦促进了土壤有机碳损失,降低了土壤Fe活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层中络合Fe与土壤TOC相关性显着,表明TOC是影响土壤Fe活化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Fe2+的影响,进而为耕地的合理开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阳武[8](2009)在《小兴安岭泥炭沼泽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小兴安岭林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有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丛沼泽、藓类沼泽等多种类型,这些沼泽湿地在调节洪峰、蓄存降水、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湿地土壤是重要的有机碳储存库,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选择小兴安岭林区典型泥炭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研究,尤其对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本地区湿地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兴安岭泥炭沼泽湿地种子植物共有63科184属339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3属3种,被子植物有62科181属336种。本区沼泽湿地种子植物占我国东北部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9.22%,总属数的24.83%,总种数的12.93%。种子植物科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和4个分布区变型;属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变型;种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18个分布区亚型。研究区泥炭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为主。(2)五类典型泥炭沼泽土壤平均容重变化在0.06 g·cm-3-0.74 g·cm-3之间,毛管孔隙变化范围为49.54%-59.95%,非毛管孔隙变化范围为31.69%~12.75%,其中漂筏苔草湿地土壤毛管孔隙最大,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均为最高。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为1586.57%、1007.71%和882.70%。(3)五类泥炭湿地土壤pH值均低于6.0。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各土层有机质含量均在800 g·kg-1以上。平均全N含量变化在3.41g-kg-1~13.78g·kg-1之间,水解N含量变化范围为60~1100 mg·kg-1,全P含量变动在0.47~1.26g·kg-1之间,有效P含量均表现为表层高于下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且表层有效P含量均在30mg·kg-1以上(4)土壤SOC含量大小排序为: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漂筏苔草湿地>油桦—笃斯越桔—修氏苔草湿地>修氏苔草湿地>白桦—油桦—小叶章湿地>对照林地,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土壤SOC含量高达477.69g·kg-1,是对照林地的17.06倍。平均碳密度大小排序为:漂筏苔草湿地>油桦—笃斯越桔—修氏苔草湿地>修氏苔草湿地>白桦—油桦—小叶章湿地>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对照林地,漂筏苔草湿地碳密度最高(83.19 kg·m-3),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碳密度相对较低(48.03 kg·m-3),分别是对照林地的3.51和2.03倍。0-40cm碳储量大小排序为:漂筏苔草湿地>油桦—笃斯越桔—修氏苔草湿地>修氏苔草湿地>白桦—油桦—小叶章湿地>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对照林地,漂筏苔草湿地高达3.36万t.km-2,兴安落叶松—细叶杜香—泥炭藓湿地为1.27万t·km-2。(5)五类湿地土壤SOC含量与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r=-0.879,P=0.000),拟合方程呈指数函数关系(R2=0.851),与非毛管孔隙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628,P=0.011);土壤SOC含量与土壤全N、水解N和有效P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901,r=0.891,r=0.825),与全P呈显着正相关(r=0.690)。土壤SOC与全N之间拟合方程存在幂函数关系(R2=0.912),与土壤全P之间拟合方程呈指数函数关系(R2=0.772),与水解N和有效P之间均存在直线关系(R2=0.843,R2=0.68)

杜冠华[9](2009)在《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洞庭湖湿地调查区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营养元素等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差异、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重金属元素的相关关系和湿地土壤环境质量等基本情况,为当地的实际生产活动以及科研等提供科学数据,并为退田还湖后的湿地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一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洞庭湖湿地土壤质地主要是砂土和砂壤土。不同区域、不同植被下、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密度差异较大,土壤密度在0.42~1.90g·cm-3之间,土粒密度在0.33~7.69g·cm-3之间,土壤水分的范围在22.00%~61.20%之间,土壤水分规律是越靠近湖边则含水量越大。土壤层次分为草根层、泥炭层、过渡层和潜育层;(2)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明显,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分异为:湖草滩地(33.04±10.86g·kg-1)>芦苇滩地(23.23±4.78 g·kg-1)>杨树林地(16.92±3.44 g·kg-1)>泥沙滩地(4.6±0.59g·kg-1)。除泥沙滩地,其他3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为干扰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分异为:泥沙滩地在20~40cm达到最大值。湖草滩地、芦苇滩地和杨树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是从地表往下依次递减,土壤有机质和pH值负相关,和土壤水分正相关,和土壤密度指数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有机质)=367.308e-2.462x(R=-0.885,n=43);(3)按照植被的演替规律,土壤有机质、全氮水平分布规律是,随着距离湖心越远,高程越高,表现为:灯芯草群落>短尖苔草群落>辣蓼群落>芦苇群落>鸡婆柳群落。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高程增高,有减少的趋势;(4)土壤养分元素含量水平分布规律在不同植被下一般表现为:短尖苔草>芦苇>南荻>杨树>辣蓼。在垂直方向大部分呈“V”型分布,也有呈“∧”型,也有从上往下依次递减的。养分元素含量在不同植被下的土壤中差异显着,一般是辣蓼和其他四种植被下土壤元素的差异最显着;(5)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顺序是:Zn>Cr>Ni>As>Cu>Pb>Cd>Hg。在8种重金属中,Cd、Hg、As的所有样点都超出了背景值,污染较严重,其余重金属元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超出背景值;(6)土壤重金属元素之间有相关性,正相关占多数,只有Hg元素与其他元素呈负相关。养分元素中Fe、Mg、K和大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更强一些,如:Fe与Mn的关系通过回归拟合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方程为:y(Fe)=7523.66+31.13x(R2=0.865**,p<0.01)。重金属元素和土壤有机质、pH值、土壤水分等因子也有相关性;(7)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洞庭湖湿地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顺序基本是:Cd>As>Hg>Ni>Zn>Cu>Cr>Pb。按照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计算,洞庭湖湿地土壤属于重度污染,从不同区域来看,集成垸>团洲>六门闸>小西湖。从不同植被类型来看,杨树>南荻>芦苇>辣蓼>短尖苔草。从不同土壤层次来看,过度层>潜育层≈泥炭层>草根层。由此可见,由于洞庭湖区周围的造纸业发达,工厂多,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Hg、As和Cd的污染,也说明洞庭湖湿地对重金属元素有吸纳作用。

毛瑞,汪正祥,雷耘,李中强,满金山,彭宗林[10](2009)在《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泥炭藓湿地剖面特征及元素垂直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

二、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恢复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1.2.2 湿地土壤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区的选取
        2.2.2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3 样品的固碳速率计算
第三章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差异
    3.1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5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1.1 恢复芦苇湿地5 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1.2 恢复香蒲湿地5 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2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7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2.1 恢复芦苇湿地7 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2.2 恢复香蒲湿地7 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3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9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3.1 恢复芦苇湿地9 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3.2 恢复香蒲湿地9 月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
    3.4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各月土壤碳含量差异
第四章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固碳速率特征
    4.1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容重特征
    4.2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固碳速率特征
        4.2.1 恢复湿地5 月土壤固碳速率特征
        4.2.2 恢复湿地7 月土壤固碳速率特征
        4.2.3 恢复湿地9 月土壤固碳速率特征
第五章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影响因素
    5.1 恢复湿地土壤水分与温度对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影响
        5.1.1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水分与温度分布特征
        5.1.2 土壤水分与温度对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影响
    5.2 恢复湿地土壤氮磷元素对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影响
        5.2.1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氮磷元素分布特征
        5.2.2 土壤氮磷元素对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影响
    5.3 人类活动对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的影响
        5.3.1 向海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土壤碳含量特征
        5.3.2 向海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土壤固碳速率特征
        5.3.3 向海自然保护区自然与恢复湿地固碳速率差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2)三江平原湿地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营养元素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1.2.2 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案
        2.2.1 采样点设置
        2.2.2 样品测试方法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3.1 不同区域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3.1.1 不同区域营养元素水平分布特征
        3.1.2 不同区域营养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3.2 不同植被群落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3.2.1 不同植被群落营养元素水平分布特征
        3.2.2 不同植被群落营养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第4章 营养元素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对营养元素分布的影响
        4.1.1 成土母质
        4.1.2 土壤水分
        4.1.3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4.1.4 土壤质地、结构
        4.1.5 土壤微生物
        4.1.6 植被类型
        4.1.7 土壤酸碱性
        4.1.8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4.1.9 元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4.2 人为因素对营养元素分布的影响
        4.2.1 开垦、耕种
        4.2.2 开挖排水渠
        4.2.3 工业生产活动
        4.2.4 保护区的建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东北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与大气汞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泥炭古气候与环境研究进展
        1.2.1 泥炭年代学研究
        1.2.2 泥炭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研究
        1.2.3 泥炭记录的大气汞沉降历史研究
        1.2.4 泥炭记录的火山喷发事件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泥炭和汞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泥炭的形成与分布
        2.1.1 泥炭
        2.1.2 泥炭的形成、积累及影响因素
        2.1.3 泥炭地分布
        2.1.4 泥炭古气候环境的研究方法、目的
    §2.2 汞的基本性质
        2.2.1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
        2.2.2 汞的基本用途
        2.2.3 汞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化
        2.2.4 汞的来源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区域概况
        3.1.1 区域地质与地貌特征
        3.1.2 区域气候与水文特征
        3.1.3 区域植被与土壤特征
        3.1.4 区域泥炭特征
        3.1.5 研究区概况
    §3.2 泥炭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2.1 泥炭样品采集
        3.2.2 泥炭剖面特征
        3.2.3 泥炭样品测年
        3.2.4 泥炭腐殖化度的测定
        3.2.5 泥炭磁化率的测定
        3.2.6 泥炭中火山灰的提取与分析
        3.2.7 泥炭中汞含量分析
第四章 东北哈尼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研究
    §4.1 哈尼泥炭纤维素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4.2 哈尼泥炭腐殖化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4.3 哈尼泥炭磁化率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4.3.1 哈尼泥炭磁化率结果
        4.3.2 哈尼泥炭磁化率记录的古气候意义
    §4.4 哈尼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化
第五章 东北哈尼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大气汞沉降研究
    §5.1 哈尼泥炭汞含量数据处理分析
        5.1.1 样品分析标准曲线
        5.1.2 泥炭样品汞含量测试结果
    §5.2 东北哈尼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大气汞沉降历史
        5.2.1 哈尼泥炭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大气汞沉降含量特征
        5.2.2 哈尼泥炭记录的全新世以来大气汞沉降通量特征
        5.2.3 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历史
    §5.3 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气候变化和突变事件的响应
    §5.4 全新世泥炭记录的大气汞沉降区域对比
    §5.5 东北哈尼泥炭中火山灰的识别鉴定与来源分析
    §5.6 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的响应
    §5.7 东北地区大气汞沉降对全新世气候变化和火山喷发事件的响应内在机制探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4)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湿地简述
        1.1.1 湿地概念
        1.1.2 湿地类型
        1.1.3 湿地价值
    1.2 湿地土壤
        1.2.1 湿地土壤物理特征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1.2.2 湿地土壤有机碳
        1.2.3 湿地土壤养分
    1.3 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吸收及排放
        1.3.1 湿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和排放
        1.3.2 湿地生态系统氮吸收和排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资源概况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技术路线
        2.4.2 样地设置
        2.4.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4.4 气体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4.5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物理特征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3.1 土壤物理性状
        3.1.1 土壤颗粒组成
        3.1.2 土壤容重
        3.1.3 土壤孔隙状况
    3.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3.2.1 土壤蓄水性能
        3.2.2 土壤排水能力
    3.3 土壤物理性质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相关性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碳密度分布
    4.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
    4.2 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的分布
    4.4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肥力性状
    5.1 土壤 pH 值
    5.2 土壤 N 含量
        5.2.1 全 N 含量的分布
        5.2.2 水解 N 含量的分布
    5.3 土壤 P 含量
        5.3.1 全 P 含量的分布
        5.3.2 有效 P 含量的分布
    5.4 土壤 K 含量
        5.4.1 全 k 含量的分布
        5.4.2 速效 k 含量的分布
    5.5 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海拔高度对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性状的影响
    6.1 海拔高度对尕海湿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6.1.1 不同海拔梯度尕海湿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
        6.1.2 土壤物理性状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6.2 海拔高度对尕海湿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6.2.1 不同海拔梯度尕海湿地土壤化学性状的变化
        6.2.2 土壤化学性状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6.3 不同海拔高度尕海湿地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尕海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7.1 CH_4排放通量
    7.2 CO_2表观排放通量
    7.3 N_2O 的排放通量
    7.4 温度因子对尕海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土壤物理特征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8.1.2 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碳密度
        8.1.3 土壤肥力性状
        8.1.4 海拔高度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8.1.5 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川西北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2.2 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C/N和C/P的垂直分布特征
        2.2.1 土壤全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2.2.2 土壤全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2.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全磷含量、C/N以及C/P之间的相关关系
3 结论

(6)开垦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土壤Fe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简介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简介
    1.2 样品采集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TOC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
    2.2 土壤中Fe2+、络合Fe含量比较
    2.3 土壤中TOC含量与Fe2+、络合Fe的关系分析
3 结论

(8)小兴安岭泥炭沼泽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湿地植物群落
        1.2.2 湿地土壤养分含量
        1.2.3 湿地土壤有机碳
    1.3 研究目标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植被调查
        2.2.3 多样性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2.2.4 化学分析
        2.2.5 计算方法
3 研究区沼泽湿地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3.1 植物区系
        3.1.1 种子植物科属种组成统计
        3.1.2 地理成分统计
    3.2 植被分类
        3.2.1 植被分类原则
        3.2.2 植被分类系统
    3.3 主要群落特征
        3.3.1 沼泽
        3.3.2 草塘
    3.4 典型群落多样性分析
        3.4.1 乔木群落多样性分析
        3.4.2 灌木群落多样性分析
        3.4.3 草本群落多样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泥炭沼泽土壤持水特性
    4.1 土壤容重
    4.2 土壤孔隙状况
        4.2.1 毛管孔隙
        4.2.2 非毛管孔隙
        4.2.3 总孔隙度
    4.3 土壤持水能力
        4.3.1 土壤质量含水量
        4.3.2 土壤饱和持水量
        4.3.3 土壤毛管持水量
        4.3.4 土壤田间持水量
        4.3.5 土壤贮水能力
    4.4 本章小结
5 典型泥炭沼泽土壤N、P含量变化特征
    5.1 土壤PH值
    5.2 土壤N含量
        5.2.1 全N含量
        5.2.2 水解N含量
    5.3 土壤P含量
        5.3.1 全P含量
        5.3.2 有效P含量
    5.4 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
    6.1 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相关因子分析
        6.1.1 土壤有机碳(SOC)含量
        6.1.2 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
        6.1.3 土壤SOC含量影响因子分析
    6.2 沼泽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
        6.2.1 胡敏酸(HA)组分特征
        6.2.2 富里酸(FA)组分特征
        6.2.3 HA/FA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湿地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湿地研究热点
        1.1.2 湿地恢复及研究现状
    1.2 湿地土壤研究进展
        1.2.1 湿地土壤的基本类型
        1.2.2 湿地土壤的主要特点
        1.2.3 湿地土壤有机质(碳)和全氮
        1.2.4 湿地土壤养分含量
        1.2.5 湿地土壤的生态功能
    1.3 洞庭湖湿地土壤研究进展
        1.3.1 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全氮
        1.3.2 土壤全磷、微生物量磷及与土壤物理性状的相关关系
    1.4 土壤重金属元素研究进展
        1.4.1 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1.4.2 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1.4.3 土壤背景值
        1.4.4 土壤环境容量
        1.4.5 湿地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2 研究地区概况、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洞庭湖湿地演替概况
        2.1.3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概况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土壤剖面调查及采样
        2.3.3 土壤指标分析方法
        2.3.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洞庭湖湿地土壤的植被类型及其功能分析
        3.1.1 洞庭湖湿地植被的主要群落类型
        3.1.2 洞庭湖滩地植被的功能
    3.2 洞庭湖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2.1 土壤质地
        3.2.2 土壤密度
        3.2.3 土粒密度
        3.2.4 土壤水分
        3.2.5 典型土壤剖面特征
    3.3 洞庭湖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N的研究
        3.3.1 不同演替滩地类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
        3.3.1.1 土壤有机质统计学特征值分析
        3.3.1.2 泥沙滩地、湖草滩地、芦苇滩地和杨树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分布
        3.3.1.3 泥沙滩地、湖草滩地、芦苇滩地和杨树林地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分布
        3.3.1.4 土壤有机质与pH值、土壤水分、土壤密度的相关性
        3.3.2 不同演替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比较分析
        3.3.2.1 不同演替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比较
        3.3.2.2 不同演替植被类型土壤全N的比较
        3.3.2.3 不同演替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比的比较
        3.3.2.4 不同演替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和pH值的相关性
    3.4 洞庭湖湿地土壤养分元素空间分布规律与含量差异研究
        3.4.1 土壤养分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3.4.1.1 土壤P、K、S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3.4.1.2 土壤Mg、Fe、Ca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3.4.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3.4.2.1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P、K、S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3.4.2.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Mg、Fe、Ca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3.5 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
        3.5.1 不同区域土壤Cd、Hg、As、Cu元素含量特征
        3.5.2 不同区域土壤Pb、Cr、Zn、Ni元素含量特征
    3.6 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3.6.1 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3.6.2 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与养分元素的相关性
        3.6.3 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7 洞庭湖湿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7.1 评价标准的选择
        3.7.1.1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7.1.2 土壤背景值标准
        3.7.2.评价方法
        3.7.2.1 单因子污染指数
        3.7.2.2 内梅罗(Nemrow)综合指数法
        3.7.3 洞庭湖湿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7.3.1 不同湿地区域土壤污染评价
        3.7.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污染评价
        3.7.3.3 不同土壤层次土壤污染评价
4 结论与总结
    4.1 影响洞庭湖湿地土壤的主要植被类型
    4.2 洞庭湖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结果
    4.3 洞庭湖湿地有机质和全氮的研究
    4.4 洞庭湖湿地土壤养分元素空间分布与含量差异研究结果
    4.5 洞庭湖湿地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研究结果
    4.6 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4.7 洞庭湖湿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10)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泥炭藓湿地剖面特征及元素垂直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采集
        1.2.2 剖面分层及性质测定
        1.2.3 元素测定
        1.2.4 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泥炭剖面形态特征
    2.2 泥炭中元素含量垂直分布
        2.2.1 总有机碳、总氮和磷含量垂直分布
        2.2.2 常量元素含量垂直分布
        2.2.3 微量元素含量垂直分布
    2.3 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四、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研究[D]. 梁晨. 吉林师范大学, 2019(06)
  • [2]三江平原湿地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陈晓梅. 鲁东大学, 2019(12)
  • [3]东北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与大气汞沉降研究[D]. 肖河.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4]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马维伟.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5]川西北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J]. 王华静,宁龙梅,徐留兴,黄慧,杜鹃. 土壤通报, 2012(01)
  • [6]开垦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土壤Fe活性的影响[J]. 郑太辉,迟光宇,史奕,陈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S1)
  • [7]开垦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土壤Fe活性的影响[A]. 郑太辉,迟光宇,史奕,陈欣. 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8]小兴安岭泥炭沼泽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 张阳武.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2)
  • [9]洞庭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D]. 杜冠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10]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泥炭藓湿地剖面特征及元素垂直分布规律[J]. 毛瑞,汪正祥,雷耘,李中强,满金山,彭宗林. 土壤学报, 2009(01)

标签:;  ;  ;  ;  ;  

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