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液的制备及应用

酯化液的制备及应用

一、酯化液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峰[1](2021)在《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A)作为聚酯阻燃改性的反应型含磷阻燃剂之一,采用阻燃剂酯化液的方法制备阻燃聚酯已实现产业化,绝大多数学者研究了阻燃聚酯的合成及性能,但酯化液合成没有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阻燃剂CEPPA与乙二醇合成酯化液的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包括温度、时间、配比、压力等,通过分析酯化液的酸值、二甘醇、动力黏度等指标,确定了反应优选工艺: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不超过100 min,酯化液样品磷含量为6.4%,反应采用先常压后负压的出水方式,负压为50 kPa。通过此方法合成的酯化液产品指标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阻燃聚酯。

俞雨农[2](2021)在《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材料,在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其制品如衣物、塑料瓶等。PET多方面性能优异,但是由于其极易燃烧,限制了其在密闭环境及高楼室内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因此对PET进行阻燃性能改性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共聚型磷系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改性剂,与乙二醇预酯化后通过缩聚反应将其共聚到PET大分子链上,制备得到不同磷含量的阻燃聚酯,对阻燃剂CEPPA预处理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阻燃剂CEPPA的酯化反应转化率、热稳定性以及不同阻燃聚酯的色值、特性黏度、端羧基浓度和二甘醇浓度等基本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比较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对阻燃聚酯聚合工艺及阻燃性能的影响,最终选用了最佳的聚合工艺及催化剂制备得到不同磷质量分数的阻燃聚酯,采用FT-IR、WAXD、TG、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垂直燃烧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及性能的表征。主要结论如下:1.阻燃剂CEPPA的预处理过程直接影响阻燃聚酯的聚合效果。CEPPA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31℃,而PET聚合反应的酯化温度约为230℃,所以必须采取CEPPA单独的低温酯化方法。采用低温酯化工艺后,相同磷质量分数的聚酯缩聚时间明显缩短,搅拌功率较高,得到的阻燃聚酯特性黏度较高,聚酯铸带正常。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CEPPA酯化液比较发现,酯化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会对CEPPA酯化反应转化率产生影响,在190℃下反应3 h制备得到的CEPPA酯化液的转化率高,热稳定性最好。CEPPA参与共聚反应应采用低温酯化工艺。2.催化剂直接影响阻燃聚酯的色值与聚合效果。选用乙二醇钛、负载型钛系催化剂和三氧化二锑三种催化剂,共聚合成磷质量分数为0.60%的阻燃共聚酯,对比不同阻燃聚酯的色值、特性黏度、端羧基浓度,结果表明:使用锑系催化剂的Sb-PET的色值明显好于两组使用钛系催化剂的Ti-PET。对比两种TiPET的缩聚反应时间长于Sb-PET,但Ti-PET的特性黏度都要低于Sb-PET,钛系催化剂对聚合反应逆反应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使用钛系催化剂的阻燃聚酯的熔点较高,结晶能力较弱。燃烧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不会对阻燃聚酯的极限氧指数以及垂直燃烧等级产生较大的影响。综合对比之下,制备阻燃聚酯宜采用三氧化二锑催化剂。3.采用最优的酯化工艺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阻燃聚酯,通过FT-IR、WAXD、TG、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垂直燃烧测试等手段对阻燃聚酯各方面性能进行分析,测试表明:CEPPA存在于聚酯大分子链结构中。聚酯的结晶性能得到了提高,但PET的晶型结构的未发生改变。引入CEPPA后使得PET材料的△T上升,降低了材料的结晶速度,阻燃聚酯的熔点随CEPPA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TG测试表明由引入CEPPA后聚酯的热稳定性降低,但随着CEPPA添加量的增加,阻燃聚酯的残碳量的增加。剪切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制备得到的阻燃聚酯仍属于假塑性流体,但阻燃聚酯熔体相比于纯PET,其非牛顿性出现了一定程度降低。燃烧实验表明在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共聚酯的磷质量分数越高,其阻燃性能越好,其在磷质量分数为0.55%时,其LOI值就已经达到28%,其垂直燃烧级别达到V-0级,阻燃性能优异。

李大和,李国红[3](2020)在《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四)》文中研究指明浓香型白酒生产技术世代相传,创新发展。在认真贯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近数十年酿酒生产技术有很多创新和发展。

李亚男,杨铭,陈正行,罗小虎,万盈[4](2021)在《双水相萃取黄浆水酯化液中的酯类风味物质》文中研究表明黄浆水酯化液含有丰富的酯类风味物质,利用酯化液中过量的乙醇与无机盐形成双水相体系对酯类进行分离提取,优化萃取工艺,研究5种绵柔型白酒最主要的风味酯类(己酸乙酯、戊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规律和萃取率。结果表明,选用成相迅速、溶解度大的K2HPO4为萃取用盐,较优的酯类萃取条件为:K2HPO4质量分数为80%,p H 4.5,乙醇体积分数20%,在此工艺条件下,5种酯类的萃取率均达到90%~99%,萃取液中5种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是酯化液的3~5倍;以无水Na2SO4对萃取液进一步脱水得到调味液,调味液总酯含量(67.85 g/L)显着高于黄浆水(1.37 g/L),证明双水相体系对黄浆水酯化液的酯类有较好的萃取效果。调味液的风味酯类总量明显高于白酒,且不含有机酸,说明调味液有较强的菠萝型、水蜜桃型等甜果香气,而无腐臭、恶臭等不愉快的气味,适合勾兑酸化基酒,从而达到改善酒体风味的效果。

颜丽[5](2020)在《高活力酯化菌株的筛选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主要通过不同菌种联合发酵的方式提高浓香型大曲的酯化力,酯化力高低主要取决于浓香型酒液中己酸乙酯的含量,己酸乙酯含量越高,酒香越浓。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浓香型大曲中高酯化力菌株的筛选与鉴定。利用酯化酶吸收分解三丁酸甘油酯的特性从浓香型中温大曲中筛选出一株酯化力高的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菌种鉴定手册得出该菌株是一株丛毛红曲霉。(2)探究了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发酵制作浓香型大曲的制曲方式。通过实验证明了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发酵方式为分别接种于最适发酵培养基后将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曲料以2:1的比例混合,得出酯化力为45.68mg/g·100h。(3)探究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发酵制作浓香型大曲制曲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培养基条件与培养条件分别对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酯化力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条件。使用了Plackett-Burman方法对显着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丛毛红曲霉酯化力的显着因素为初始含水量、大米粒度、接种量与反应时间;影响华根霉酯化力的显着因素为初始含水量、橄榄油添加量、反应时间。接着运用了design expert 8.0.5对显着性因子进行了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丛毛红曲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添加量为40%,麸皮添加量为10%,初始含水量为40%,3%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大米粒度12目、p H为4、接种量为12%,反应时间为144 h;华根霉最佳工艺条件为豆饼粉添加量为6%,麸皮添加量为40%,初始含水量为70%,2.5%葡萄糖、4%蛋白胨、3%橄榄油、p H为5、接种量为9%,反应时间为120 h。最后将二者曲料以2:1的比例混合后,测定酯化力为75.03mg/g·100h。

张志勇,程伟,李娜,张杰,潘天全[6](2019)在《利用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生物酯化液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液体培养分别获得黑曲霉发酵液、己酸菌液等,再向液态体系中添加酯化混合物料,包括黄浆水、酒尾等,并调整pH、控制液态发酵物料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培养生物酯化液,将培养成熟的生物酯化液进行灌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液态发酵制备的酯化液,可以充分利用黑曲霉产生的复合酶类并有效促进酯化作用,提高了液态发酵体系的酯化效率,在提高酿酒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酯化液的灌窖操作有利于提高浓香型白酒的产酒质量。

程伟,张杰,潘天全,李娜[7](2019)在《一种浓香型白酒酿酒用淋窖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浓香型白酒发酵产生的黄浆水,富含有机酸、酯类等物质,可以收集并单独蒸馏、制备酯化液、串蒸或循环回窖等。应用灌窖、淋窖等方式,将酯化液应用于固态发酵过程中,有促进酒精酯化的作用。探讨了一种浓香型白酒酿酒用淋窖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该装置主要包括淋窖装置、黄浆水抽提装置等部分,其主要构件采用不锈钢材料,设备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酯化液应用于浓香型白酒酿酒生产的淋窖操作,或是黄浆水的抽提、循环回窖等操作。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应用可以避免淋窖操作过程中窖池封池泥的开挖,有利于酒醅的密封厌氧发酵,对酒醅的正常酒精发酵影响不大,对特优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酿酒黄浆水及酒尾中有机酸类、醇类等有益成分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魏志阳[8](2019)在《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优质酒的研究》文中提出丢糟是白酒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呈香呈味物质,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白酒丢糟,对我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采用纯种培养选育的高产酯低产高级醇酿酒酵母与复合酶制剂协同糖化发酵,对丢糟加粮再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达到产酒生香同步;同时利用酒尾和纯种培养乳酸菌生物合成乳酸乙酯,生产具有老白干香型特征的优质白酒,实现白酒酿造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1)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老白干酒醅中乳酸、乙酸、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乳酸、乙酸、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在一定范围内均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1,相对标准偏差(RSD)≤2.5%,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发酵酒醅用10%(v/v)乙醇溶液静置萃取30 min后检测,发现四种物质的回收率均在93.2%~104.9%之间,符合老白干香型白酒酒醅定量检测的要求。(2)构建了过表达醇乙酰基转移酶编码基因ATF1同时敲除酯水解酶编码基因IAH1的重组菌株MY-12。发酵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菌株AY-12相比,重组菌株乙酸乙酯含量增加了 20倍,乙酸异戊酯含量提高到49.74 mg/L,高级醇降低了 45.0%,而基本发酵性能无明显变化。(3)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酒工艺优化。结果显示:最适发酵条件为配糟比1:3,酸性蛋白酶30 U/g原料,MY-12酵母接种量0.3亿/g原料,KH2PO4 0.18 g/100g,MgS04 0.14 g/100g,发酵周期21天。在该发酵条件下,酒醅含酒量达8.0%(v/w),是三茬发酵酒醅中酒精含量的5~7倍,主要风味物质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高级醇的含量分别为16.7 mg/100g、41.7 mg/100g和14.1 mg/100g,所生产的白酒与三茬酒相比,不仅在质量和产量上均有很大提高,且残淀粉降低了两个百分点。(4)对干酪乳杆菌乳酸发酵工艺和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Nov-435)在水相中催化酒尾和乳酸发酵液合成乳酸乙酯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糖含量12g/100mL,发酵温度35℃,接种量10%,发酵周期15天,乳酸含量达86.02 g/L;制备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最佳工艺为酒度40%vol的酒尾与乳酸发酵液体积比1:1,pH=3.0,酯化酶0.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1d,乳酸乙酯含量达12.05 g/L。(5)酯化液在白酒生产中应用的研究发现,制备调味酒的最佳酒精度为45%vol,此时不仅乳酸乙酯含量较高(17.62 g/L),而且酒体清澈透明;添加相当于酒醅量10%的酯化液串蒸后基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即可达到老白干大茬、二茬优质酒的水平。

刘丹,杨帆,薛意斌,王旭锋,张静,刘欢欢,李贞景,陈勉华,王昌禄[9](2020)在《红曲霉Monascus sanguineus X1处理黄水的培养基优化及酯化液制备》文中提出黄水是白酒酿造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富含多种有机质,可用于制备酯化液促进白酒增香,提高其利用率。研究了一株高产酯化酶的红曲霉菌株Monascus sanguineus X1,以酯化酶活力为指标,从碳源、碳氮比、接种量和pH值4个方面对X1菌株的培养基进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化;采用酯化酶液处理黄水,制备酯化液,研究了黄水、乙醇、己酸等酯化前体物质添加量对酯化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曲霉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以100 mL计):大米粉7.0 g,大豆蛋白胨2.0 g,NaNO3 0.2 g,KH2PO4 0.15 g,MgSO4·7H2O 0.1 g,培养基初始pH值5.0,接种量10%(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黄水和体积分数为4%的乙醇,酶活力可达745.80 U/mL。向酯化酶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8%的己酸和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继续培养1 d后,酯化液中己酸乙酯的体积分数可达0.121%;而向酯化酶液中补加体积分数为10%的黄水后,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体积分数分别可达0.055%和0.032%。该结果旨在为将黄水资源用于白酒增香提供理论参考。

方春玉,周健,李智[10](2018)在《红曲霉发酵液酯化酿酒尾水制备酯化液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红曲霉发酵生成的酯化酶液,催化酿酒尾水中的有机酸和醇,来制备含酯量较高的酯化液。本研究采用液态发酵法制备酯化酶液,添加到酿酒尾水、乙醇、己酸的混合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以混合液总酯含量和各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酯化反应因素的范围,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各酯化反应的条件。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添加量为10%、酯化酶液添加量为9%、己酸添加量为1.5%、酯化反应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混合液中总酯的含量达137.01 mg/100 m L,其中己酸乙酯含量高达222.71 mg/L,乳酸乙酯的含量由92.93 mg/L下降到74.61 mg/L,乳酸乙酯与己酸乙酯的比值小于1。所得酯化液适合用于白酒的勾调,不仅大幅提高了酒体中总酯含量,还减少了乳酸乙酯对主体香型的抑制和青涩杂味,使酒体香气更为突出协调。

二、酯化液的制备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酯化液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 验
    1.1 原料
    1.2 仪器设备
    1.3 酯化液的制备
    1.4 分析测试
        1.4.1 热稳定性分析
        1.4.2 酸值分析
        1.4.3 二甘醇分析
        1.4.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1.4.5 动力黏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温度
    2.2 反应时间
    2.3 反应配比
    2.4 反应压力
    2.5 酯化液应用
3 结 论

(2)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研究背景
    1.1 聚酯概述
        1.1.1 聚酯结构
        1.1.2 聚酯的应用特性
        1.1.3 聚酯的燃烧特性
    1.2 聚酯的阻燃机理
        1.2.1 阻隔炭层机理
        1.2.2 活性自由基捕捉机理
        1.2.3 气体稀释机理
        1.2.4 热量吸收机理
    1.3 聚酯用阻燃剂
        1.3.1 卤系阻燃剂
        1.3.2 磷系阻燃剂
        1.3.3 磷-氮系阻燃剂
    1.4 聚酯阻燃改性方法
        1.4.1 共混阻燃改性
        1.4.2 共聚阻燃改性
        1.4.3 后整理阻燃改性
        1.4.4 复合纺丝阻燃改性
        1.4.5 接枝阻燃改性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阻燃剂CEPPA预酯化过程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2.3 CEPPA的预处理及磷系阻燃共聚酯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阻燃聚酯的合成原理
        2.3.2 酯化方法对阻燃聚酯合成工艺的影响
        2.3.3 预酯化过程对阻燃剂稳定性的影响
        2.3.4 阻燃剂CEPPA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研究
        2.3.5 阻燃剂CEPPA含量对聚酯色值的影响
        2.3.6 阻燃剂CEPPA含量对聚酯聚合工艺的影响
        2.3.7 阻燃剂CEPPA对聚酯热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催化剂对阻燃共聚酯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2.3 聚合实验催化剂及投料比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聚合反应的影响
        3.3.2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色值的影响
        3.3.3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端羧基含量的影响
        3.3.4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热性能的影响
        3.3.5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阻燃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磷系阻燃共聚酯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阻燃聚酯的结构表征
        4.3.2 阻燃聚酯的晶型结构分析
        4.3.3 阻燃聚酯的熔融结晶行为
        4.3.4 阻燃聚酯的热稳定性
        4.3.5 阻燃聚酯的流变性能
        4.3.6 阻燃聚酯的阻燃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四)(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轮底发酵
2 醇酸酯化
    2.1 混糟入窖
    2.2 酯化液串蒸
    2.3 复式发酵
    2.4 酯化液灌窖
3 夹泥发酵和加泥发酵
4 原窖分层酿制工艺
5 酯化酶的应用
6 多功能菌的筛选和应用
7 利用丙酸菌“增己降乳”
8 采用黄浆水酯化法提高酒质
    8.1 黄浆水的成分
    8.2 直接用黄浆水制备酯化液
    8.3 采用生物激素制取黄浆水酯化液
    8.4 添加己酸菌液制备酯化液
    8.5 黄浆水酯化液的应用
9 高温堆积工艺在浓香型酒生产中的应用
1 0 香型融合

(4)双水相萃取黄浆水酯化液中的酯类风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风味酯类分析方法
    1.4 无机盐/乙醇双水相平衡相图的绘制
    1.5 双水相体系中相比、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的测定
    1.6 萃取液进一步脱水除杂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水相体系的选取
    2.2 双水相萃取酯化液中风味酯类的工艺优化
        2.2.1 K2HPO4浓度对双水相萃取酯类的影响
        2.2.2 p H对双水相萃取酯类的影响
        2.2.3 乙醇含量对双水相萃取酯类的影响
    2.3 调味液理化性质和风味化合物分析
        2.3.1 黄浆水和调味液理化性质分析
        2.3.2 萃取液、调味液和洋河白酒风味成分的对比
3 结论

(5)高活力酯化菌株的筛选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酒曲概述
        1.1.1 酒曲的分类
        1.1.2 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系介绍
    1.2 菌种概述
        1.2.1 华根霉
        1.2.2 红曲霉
    1.3 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
        1.3.1 固态发酵基质介绍
        1.3.2 固态发酵方式的优势分析
    1.4 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3 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酯化力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过程
        2.3.1 主要培养基配置过程
        2.3.2 大曲中水分含量及酯化力测定
        2.3.3 高酯化力菌种的分离纯化
        2.3.4 高酯化力菌种的初筛
        2.3.5 高酯化力菌种的复筛
        2.3.6 高酯化力菌种的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大曲酯化力和含水量测定结果
        2.4.2 大曲中高酯化力菌株的初筛结果
        2.4.3 大曲中高产酯化酶菌株的复筛结果
        2.4.4 形态学鉴定结果
        2.4.5 生理生化鉴定
        2.4.6 分子生物学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丛毛红曲霉联合华根霉混菌制曲方式选择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器材
        3.2.2 实验药品
    3.3 实验过程
        3.3.1 菌种活化
        3.3.2 菌种共培养实验
        3.3.3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种子液制备
        3.3.4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酯化力测定
        3.3.5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制曲方式的确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菌种共培养实验
        3.4.2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酯化力测定
        3.4.3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混合发酵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丛毛红曲霉联合华根霉混菌制曲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器材
        4.2.2 实验药品
    4.3 实验过程
        4.3.1 酯化力测定方法
        4.3.2 固态培养基pH的调节与测定
        4.3.3 菌种发酵培养基基质种类及添加量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4.3.4 麸皮含量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4.3.5 基质厚度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4.3.6 初始含水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3.7 不同碳源及含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3.8 不同氮源及添加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3.9 培养pH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3.10 接种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3.11 培养时间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3.12 其他条件对酯化力的影响
        4.3.13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实验
        4.3.14 Box-Benhnken优化丛毛红曲霉的酯化力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菌种发酵培养基基质种类及添加量的选择
        4.4.2 麸皮添加量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4.4.3 基质厚度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4.4.4 不同碳氮源及添加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4.5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4.4.6 培养pH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4.7 接种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4.8 培养时间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4.9 其他因素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4.4.10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分析
        4.4.11 Box-Benhnken试验结果分析
    4.5 验证试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利用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生物酯化液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黑曲霉发酵酶液的制备
        1.3.2 酯化液的制备及检测
        1.3.3 酯化液的灌窖应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曲霉发酵酶液的制备
    2.2 反应体系中的物料调整及分析
    2.3 发酵成熟酯化液的的检测分析
    2.4 成熟酯化液灌窖试验分析
3 讨论与总结

(7)一种浓香型白酒酿酒用淋窖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目的及具体实施例分析
    1.1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达到的有益效果
    1.2 具体实施例分析
    1.3 装置的使用方法
2 生产应用试验分析与探讨
    2.1 黄浆水的主要成分分析
    2.2 酯化液的制备及其主要成分分析
    2.3 黄浆水酯化液的应用试验
3 讨论与总结

(8)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优质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白酒概述
    1.2 老白干香型白酒概述
        1.2.1 老白干香型白酒发展概况
        1.2.2 老白干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1.2.3 老白干香型白酒主要风味物质形成机理
        1.2.4 老白干香型酒醅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检测
    1.3 调味酒在白酒勾调中的应用
    1.4 固态法白酒生产中主要副产物的综合应用
        1.4.1 固态酒糟的综合利用
        1.4.2 酒尾的利用
    1.5 酶制剂和纯种培养微生物的应用
        1.5.1 酶制剂在白酒生产中应用
        1.5.2 纯种微生物培养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6.1 课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与酶制剂
        2.1.2 菌株与质粒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培养基
        2.1.6 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HPLC法测定老白干酒醅中主要酸、酯
        2.2.2 引物设计
        2.2.3 目的片段与质粒的获取
        2.2.4 酵母转化
        2.2.5 融合双倍体
        2.2.6 KANMX抗性的剔除
        2.2.7 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酒工艺
        2.2.8 利用酒尾生产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研究
    2.3 分析方法
        2.3.1 酒度的测定
        2.3.2 CO_2失重的测定
        2.3.3 残淀粉的测定
        2.3.4 主要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2.3.5 总挥发酸的测定
        2.3.6 总酯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HPLC法测定老白干酒醅中主要酸、酯
        3.1.1 检测方法的确立
        3.1.2 酒醅处理方法的确定
        3.1.3 小结
    3.2 适量高产酯低产高级醇菌种构建
        3.2.1 过表达ATF1同时敲除IAH1重组单倍体构建
        3.2.2 过表达ATF1同时敲除IAH1重组双倍体构建
        3.2.3 过表达ATF1同时敲除IAH1对菌株发酵性能及酯醇代谢的影响
        3.2.4 小结
    3.3 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酒工艺的优化
        3.3.1 配糟比的确定
        3.3.2 酒糟乳酸含量对发酵的影响
        3.3.3 润粮水温的比较
        3.3.4 是否培菌的确定
        3.3.5 酸性蛋白酶添加量的确定
        3.3.6 营养盐添加量的确定
        3.3.7 发酵周期的确定
        3.3.8 酯化酶对主要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3.3.9 不同酵母对主要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3.3.10 小结
    3.4 利用酒尾生产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研究
        3.4.1 乳酸发酵工艺的优化
        3.4.2 乳酸乙酯酯化工艺的优化
        3.4.3 小结
    3.5 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应用
        3.5.1 高乳酸乙酯调味酒的制备
        3.5.2 串蒸法生产优质老白干酒
        3.5.3 小结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9)红曲霉Monascus sanguineus X1处理黄水的培养基优化及酯化液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红曲霉X1产酯化酶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1.3.1.1 单因素实验设计
        1.3.1.2 正交试验设计
        1.3.1.3 红曲霉X1发酵产酯化酶最适黄水添加量的确定
        1.3.2 酯化液制备中最适底物添加量的确定
        1.3.3 发酵产物测定
        1.3.4 酯化酶酶活力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发酵培养基对红曲霉X1产酯化酶的影响
        2.1.1 碳源对X1菌株产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2.1.2 碳氮比对X1菌株产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2.1.3 接种量对X1菌株产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2.1.4 初始pH值对X1菌株产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2.1.5 X1菌株产酯化酶发酵培养基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2.1.6 黄水添加对X1菌株液态发酵产酯化酶的影响
    2.2 不同酯化底物的添加对酯化液制备的影响
        2.2.1 己酸、乙醇的添加对酯化液制备的影响
        2.2.2 未灭菌黄水添加量对酯化液制备的影响
3 结 论

(10)红曲霉发酵液酯化酿酒尾水制备酯化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酿酒尾水基本性质及微量成分的测定
        1.2.1. 1 总酯
        1.2.1. 2 总酸
        1.2.1. 3 酒精度
        1.2.1. 4 p H
        1.2.1. 5 酿酒尾水微量成分测定
        1.2.2 酯化酶液的制备
        1.2.2. 1 培养基
        1.2.2. 2 种子液制备
        1.2.2. 3 酯化酶酶液的发酵
        1.2.3 酯化液的制备
        1.2.3. 1 单因素实验设计
        1.2.3. 2 正交实验设计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酿酒尾水基本性质及微量成分的测定
    2.2 酯化酶酶液的制备
        2.2.1 种子液的制备
        2.2.2 酯化酶液的发酵
    2.3 单因素实验
        2.3.1 乙醇添加量对酯化液制备的影响
        2.3.2 温度对酯化液制备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2.3.3 酯化酶液添加量对酯化作用的影响
        2.3.4 己酸添加量对酯化作用的影响
    2.4 酯化液制备的正交实验
        2.4.1 正交实验结果
        2.4.2 酯化液的常规数据分析
3 结论

四、酯化液的制备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J]. 张金峰.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21(02)
  • [2]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俞雨农.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四)[J]. 李大和,李国红. 酿酒科技, 2020(12)
  • [4]双水相萃取黄浆水酯化液中的酯类风味物质[J]. 李亚男,杨铭,陈正行,罗小虎,万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08)
  • [5]高活力酯化菌株的筛选与优化研究[D]. 颜丽.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利用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生物酯化液及其应用[J]. 张志勇,程伟,李娜,张杰,潘天全. 酿酒, 2019(06)
  • [7]一种浓香型白酒酿酒用淋窖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程伟,张杰,潘天全,李娜. 酿酒, 2019(03)
  • [8]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优质酒的研究[D]. 魏志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9]红曲霉Monascus sanguineus X1处理黄水的培养基优化及酯化液制备[J]. 刘丹,杨帆,薛意斌,王旭锋,张静,刘欢欢,李贞景,陈勉华,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0(01)
  • [10]红曲霉发酵液酯化酿酒尾水制备酯化液的研究[J]. 方春玉,周健,李智.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3)

标签:;  ;  ;  ;  ;  

酯化液的制备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