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系元素与染料木黄酮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

镧系元素与染料木黄酮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

一、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Genistein(论文文献综述)

芮丽丽[1](2021)在《山奈酚和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银杏叶活性成分选择性分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提高分离效率对于银杏新药开发、质量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印迹技术为快速高效地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目标化合物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本论文针对银杏叶中的两种重要活性成分山奈酚和银杏内酯类化合物,设计制备对它们具有特异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应用于直接从银杏叶提取液中分离纯化目标组分。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山奈酚为模板分子,选择丙烯酰胺(AM)、α-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作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二乙烯基苯(DVB)、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DMA)、三羟基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作交联剂,以吸附量q,分配系数Kp、印迹因子I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种类对山奈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及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vp是对山奈酚吸附能力最好的功能单体,EDMA和GDMA是较好的交联剂。用4-vp和EDMA制备的MIPs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它对山奈酚具有高的亲合力和特异识别能力。并且,在低浓度区,它吸附山奈酚主要源于均匀的印迹孔穴的吸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MIPs对山奈酚的吸附速率较快,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将MIPs用作固相萃取吸附剂,具有高的吸附穿透点(9.0 BV)。采用固相萃取(SPE)法,MIPs能有效地从银杏叶提取液中分离得到槲皮素和山奈酚,洗脱回收率分别为65.18%和48.19%,其他物质的去除率约为82-99%。结果表明,MIPs SPE法能有效地分离纯化银杏叶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2)以自制的银杏内酯混合物为模板分子,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EDMA和GDMA为交联剂,将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摩尔比固定为1:5,制备了银杏内酯MIPs,并研究了模板和功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及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内酯模板中GA和GB的含量分别为59.7%和39.1%,模板:AA:GDMA的摩尔比为1:8:40时制备的MIPs G8表面具有非均匀的印迹孔穴,它吸附GA和GB都具有高的Kp和I值,并且明显高于黄酮类化合物,表明G8对萜内酯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性能。本论文筛选了对山奈酚及银杏内酯具有吸附特性的分子印迹体系并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于提高从银杏叶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对加强银杏的质量控制和提高其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旭[2](2020)在《葛根黄酮及其硒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活性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生物医学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对生物活性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机理的透彻揭示,不仅有利于理解细胞生理过程、解析代谢作用机制,而且可为高效的候选药物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为有效控制不同疾病的靶向DNA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本论文以享有“亚洲人参”美誉的葛根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硒配合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葛根黄酮及其硒配合物与单链DNA、双链DNA、四联体DNA、环状DNA等不同结构和功能DNA的相互作用,从不同角度揭示其互作的机制,并探索它们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计算分子模拟对接方法评估了葛根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预测了它们之间的亲和能力。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C6-C3-C6双苯环联结的结构共性,因此运用适合芳香族分子的模拟计算研究,通过对接准确性较高的CDOCKER模块,首先研究了6种黄酮类化合物与双链DNA的结合情况。根据预测的结合能评分,6种黄酮类化合物与DNA亲和力的大小排序为:槲皮素>芒柄花素>大豆苷元>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6′′-O-木糖苷。然后,进一步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与艾滋病相关DNA和G-四联体DNA的亲和力,结果表明,槲皮素具有良好的DNA亲和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采用光谱法验证了葛根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并验证了分子模拟对接的理论结果。我们用多种光谱法研究了葛根黄酮类化合物与两种不同双链DNA的结合亲和力,即人工合成的双链DNA(1BNA)和天然的小牛胸腺DNA(CT-DNA)。实验结果表明,6种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结合亲和力的大小顺序为:槲皮素>芒柄花素>大豆苷元>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6′′-O-木糖苷。光谱法实验研究结果与分子模拟对接预测的趋势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槲皮素与DNA的亲和能力最佳。此外,通过这部分研究还获得了其相关作用的许多生物物理特征信息,为进一步明确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打下了基础,并且为具有更好靶向性的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与开发创造了条件。(3)以滚环扩增的DNA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了葛根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同时,建立了基于DNA滚环扩增的活性物质筛选平台,该平台可通过凝胶成像系统直接观测结果,赋予了活性物质筛选的简便性和可视化。研究发现,与DNA亲和力最强的槲皮素对DNA滚环扩增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其它五种葛根黄酮类化合物没有明显的DNA抑制活性。(4)以与不同类型和功能DNA亲和力最强的槲皮素为先导化合物,并与硒配合形成活性更高的新型黄酮-硒配合物,且研究了槲皮素-硒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首先通过分子模拟对接设计并优化了槲皮素-硒配合物的结构;然后通过多种光谱分析并且在滚环扩增DNA的抑制活性筛选平台的辅助下,合成了目标槲皮素-硒配合物,并解析其分子结构;最后深入探讨了该槲皮素配合物与不同结构与功能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具有潜在抗癌性能的新型黄酮-硒配合物,汇聚了槲皮素和硒各自的优异生物活性。此研究为设计与开发靶向DNA的抗肿瘤候选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5)基于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与不同结构和功能DNA的高亲和性,研究了它们与DNA相互作用对肿瘤细胞的影响。首先探讨了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在细胞内的摄入情况,考察了两者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它们能否通过细胞膜进入胞质甚至细胞核中发挥功能。结果表明,槲皮素-硒配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配体槲皮素,尤其是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提高了8倍。该研究为靶向DNA的抗肿瘤预防或联合治疗药物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张睿林[3](2019)在《蛋白核小球藻多肽调节脂质的代谢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藻被认为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食品、医药、化妆品和能源产品色素等多种成分的新型绿色来源。蛋白核小球藻作为一种单细胞藻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国内外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如多糖、多肽、糖蛋白等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对蛋白核活性蛋白及多肽的抗氧化及脂质代谢调节和机理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扩展了蛋白核小球藻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利用浸泡、反复冻融、超声破碎和均质联合破碎对蛋白核小球藻细胞进行破壁处理,蛋白得率为72.4%,提取率为47.15%。将得到的蛋白进行脱色处理,对比脱色对其氧化活性影响,结果显示未脱色的蛋白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将未脱色蛋白用四种常见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别在各自最适条件下进行酶解处理,并测定其水解度以及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酶解得到的多肽水解度最低,且对应的多肽分子量<1000 Da仅占9.03%,碱性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多肽水解度最高,<1000Da的分子量高达14.06%。各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的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酶解多肽对ABST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在浓度为1000μg/mL时,其清除率为95.76%,与阳性对照Vc在10μg/mL的清除能力相当。各组份抑制脂肪酶活力为依据,通过铜皂法测定提取蛋白及各酶解多肽对胰脂肪酶(PL)活性抑制能力,各组对PL活性抑制能力顺序为:碱性蛋白酶酶解多肽>胃蛋白酶酶解多肽>胰蛋白酶酶解多肽>木瓜蛋白酶酶解多肽>提取蛋白。其次,在对3T3-L1前脂肪细胞脂分化模型和LO2肝细胞脂变性模型研究中,测定各组分对甘油三酯和脂质的清除能力,结果发现在同一浓度下胰蛋白酶酶解多肽和碱性蛋白酶酶解多肽在对3T3-L1成脂细胞甘油三脂(TG)的清除率分别为26.47%和24.29%,而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在对LO2的细胞脂质清除能力较高。综合考量各酶解多肽活性,选择碱性蛋白酶为研究对象,进行超滤处理后发现分子量<5k Da(Ae)具有较强的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其抑制率高达75.73%。Ae组分经过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25分离后得到四个组分(AI、AII、AIII和AIV),用铜皂法对比分离的各组分对PL的抑制活性,选择活成成分较好的A-II经LC-MS/MS质谱分析后通过MASCOT对比分析搜库解谱,得到6条多肽分别为SISISVAGGGR、LLVVYPWTQR、SDDPHTFGQGTK、SRQLTLYPGAER、KNGAPAEK和KQTALVELVK。通过Peptide Ranker(http://bioware.ucd.ie)和Pep-site(http://pepsite2.russelllab.org/)筛选出LLVVYPWTQR(PP1)(MW 1274.53 Da)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P1(200μg/mL)对PL的活性抑制率47.95%,分子对接的结果,分析其与PL活性位点之间的氢键、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构象揭示了PP1与PL的催化位点(Ser153,Asp177 and His 264)主要以氢键为主。然而其在浓度为600μg/mL时,对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清除率高达为27.9%,通过激活能量代谢通路AMPK,抑制SREBP-1c(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信号蛋白及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C/EBP-α蛋白表达,实现其调节脂质代谢能力。在进一步深入的动物层面上的研究表明,相对于肥胖模型组,Ae能将小鼠体重降低了22.98%略低于阳性对照奥利司他(33.17%),同时能够有效的减轻脂肪肝的症状,减少脂质的聚集,催化TG和TC分解,降低血液中血脂水平;可以通过抑制相关的C/EBP-α蛋白表达阻止脂质的合成,此外结果发现Ae能够激活NF-κB通路缓解肝肪脏引起的炎症,改善小鼠的炎症状态;肠道菌群层面上,Ae显着增加厚壁菌与拟杆菌比例至2.04、丰富肠道菌群属,Ae调节COG类主要参与代谢,包括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酰基传递的生物合成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转运和分解代谢。KEGG信号通路分析也证实Ae与脂质代谢、碳代谢密切相关。这些发现可能为了解Ae在NAFLD发展和进展中的作用提供制度上的启示。模拟人体消化,将蛋白核小球藻蛋白经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在人体温度为37℃下酶解得到后,超滤<5k Da以下的分子为TPe。TPe组分经过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25分离后得到四个组分(TP-I、TP-II、TP-III和TP-IV),用铜皂法对比分离的各组分对PL的抑制活性,选择活成成分较好的TP-IV经LC-MS/MS质谱分析后通过MASCOT对比分析搜库解谱,得到4条多肽分别为VVPEGVR、GSGFCGSSR、NPDGEPR和RDAEEWFHAK。通过Peptide Ranker(http://bioware.ucd.ie)和Pep-site(http://pepsite2.russelllab.org/)筛选出RDAEEWFHAK(TP1)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P1(200μg/mL)对PL的活性抑制率40.2%,然而其在浓度为600μg/mL时,对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清除率高达为23.59%,分子对接的结果,TP1与PL的对接分数仅为136.7且仅有3个氢键与PL活性位点相连接。在对TPe体内活性研究中发现,TPe减缓高脂饲料喂养小鼠体重增长,减少肝脏脂质的堆积,催化TG和TC分解,降低血液中血脂水平;同时可以通过激活SIRTI/FOXP3神经信号通路实现。

杨栋梁[4](2018)在《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及其离子检测与生物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轭聚合物作为独特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质轻、低成本、结构可设计性以及可柔性加工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等领域。共轭聚合物还具有高光吸收、高荧光量子效率及作为“分子导线”所具有的荧光信号放大属性,能作为光信号捕捉、放大单元,被应用于离子检测、生物大分子探测、生命过程示踪及成像。金属离子作为环境污染物、生物体内酶和蛋白活性构成因子,其含量、价态变化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共轭聚合物的荧光特性使得其在金属离子荧光检测方面表现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势。但当前可用于铜铁双金属离子响应的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报道较少,可实现胞内检测的共轭聚合物纳米探针更少;此外,荧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潜在的安全性,仍有待探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系列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共轭聚合物,并据此构筑相应的荧光探针,进而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1、设计合成双金属离子响应的共轭聚合物化学传感器;2、设计合成可用于胞内Fe3+检测的两性离子共轭聚合物纳米荧光探针;3、设计合成脂质包裹的红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并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初步研究其生物安全性及其体内荧光成像。1、合成一种含二酮聚苯撑乙炔共轭聚合物(PDMDBM),并可实现对Cu2+和Fe3+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其中,PDMDBM对Cu2+和Fe3+的荧光检测限分别为5 nM和400 nM,且Cu2+和Fe3+对PDMDBM的荧光淬灭常数分别为1.28×108 M-1和2.4×104 M-1。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紫外光谱可实现Cu2+和Fe3+混合液中Fe3+的检测。这些结果表明PDMDBM未来可作为Cu2+和Fe3+选择性检测的荧光探针。2、设计合成主链含四苯乙烯及芴芳香撑乙炔共轭聚合物(PFTPE),并在其侧链修饰两性离子基团。PFTPE与磷脂通过再沉淀法制得脂质功能化纳米颗粒(lipid-PFTPE NPs)。所制得的lipid-PFTPE NPs与PFTPE NPs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胞染色效率。所得lipid-PFTPE NPs颗实现对Fe3+选择性的检测,且抗环境干扰能力强。该荧光脂质纳米颗粒在细胞微管、网格蛋白及微囊膜的辅助下进入细胞,并可在胞内实现对Fe3+的检测。3、合成主链含四苯乙烯及BODIPY芳香撑乙炔共轭聚合物(PBPTPE),该聚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且在610 nm处有个荧光发射峰。将其制成功能纳米颗粒具有好的光稳定性且抗环境干扰强。体外细胞及溶血实验表明PBPTPE NPs具有较好的细胞及血液相容性。斑马鱼毒性评估表明PBPTPE NPs对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和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对机体氧化应激及免疫相关的参数指标无显着副作用。另外,通过体内血管造影成像说明PBPTPE NPs可作为动物体内的荧光探针。4、评估小脂肪酸分子顺-2-十二烷烯酸(BDSF)群体感应分子对小鼠阴道炎的预防效果。同时,利用基因敲除对BDSF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汤琪[5](2019)在《以卵磷脂修饰高岭石为乳化剂稳定W/O/W双重乳液及对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协同负载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姜黄素和儿茶素是营养保健品和天然保健品,已经显示出几种健康益处。姜黄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染料,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作为天然添加剂,姜黄素在食品工业中受到广泛关注。儿茶素是茶叶的重要成分,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有关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和儿茶素之间的复合存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的协同作用。但是儿茶素属于水溶性药物,姜黄素属于油溶性药物,导致这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动力学不匹配问题。本文用卵磷脂改性高岭石作为乳化稳定剂,制备水包油(O/W)乳液和双重(W/O/W)乳液,研究乳液对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协同包封作用,取得如下成果:1)用卵磷脂做改性剂,并通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对高岭石进行选择性修饰,PC分子分子中的胆碱基团(-CH2CH2N+(CH3)3)与高岭石八面体的外表面羟基发生氢键作用而被成功接枝在高岭石的表面上,从而扩大其Janus特征并获得不同改性程度的高岭石。2)用卵磷脂改性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包封姜黄素,在模拟胃消化系统中停留120分钟后保留了81.12%的姜黄素,而在模拟肠消化中停留150分钟后姜黄素完全释放。乳液包封的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达到80.83%。3)以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性的两种改性高岭石作为稳定剂制备W/O/W双重Pickering乳液,以接触角为130°的改性高岭石稳定内相乳液(W1/O),以接触角为88°的改性高岭石稳定外相乳液(O/W2),获得了可以对水溶性药物儿茶素和油溶性药物姜黄素协同包封的W1/O/W2双重Pickering乳液。通过与未包封药物的双重乳液相比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共同负载显示出了对双重Pickering乳液的协同稳定作用。协同包封乳液中,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包封效率达到94-98%,比姜黄素或儿茶素单独负载的乳液的包封效率提高约10%。在该研究中,在模拟胃肠液中评价被包封在双重乳液中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协同释放活性,与仅负载姜黄素或儿茶素的简单乳液相比,双重乳液中姜黄素和儿茶素的释放速率几乎相同,表明被包封在双重乳液中的儿茶素和姜黄素具有协同释放的效果。

金纪玥[6](2018)在《EGCG-Cu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人们对高效、绿色的饮用水消毒方式的追求,将茶多酚开发为饮用水的辅助消毒剂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试验发现,将茶多酚用于饮用水消毒仍具有一些问题,首先,茶多酚自身单独的抑菌效果仍不是十分理想,需加大投加量或与其他消毒方式联用;其次,投加茶多酚所带来的色度问题依然是其推广利用途中需要攻克的难点。本文以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儿茶素EGCG为研究对象,利用铜质管道释放的抗菌元素铜,选择络合条件制备出EGCG-Cu络合产物,并用水中最具代表性的细菌——大肠杆菌作为指标,探究了EGCG-Cu络合物及EGCG的消毒效果以及浓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确定了络合物消毒效果优于EGCG的原因,并对大肠杆菌的破坏位点进行了分析,为茶多酚及EGCG在饮用水消毒领域的应用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试验确定了EGCG-Cu络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即络合反应的pH为7;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分钟;反应物配比为1:2,在此条件下络合物生成量最多。对络合物的络合比进行测定,通过摩尔比法得出反应物的配比为n(EGCG):n(Cu2+)=1:2。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络合物的可能结构,推测出EGCG通过其分子中B环的4′和5′羟基以及D环的4″和5″羟基与Cu2+发生配位络合反应,形成含有两个五元环的配合物。探究了EGCG-Cu络合物及EGCG的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微生物试验得出EGCG-Cu络合物的消毒能力远优于EGCG。EGCG-Cu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0mg/L,而EGCG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00mg/L。二者的消毒效果与其浓度和接触时间均呈正相关。但与EGCG相比,EGCG-Cu在接触初期便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且EGCG-Cu络合物的热稳定性优于EGCG。自然条件下,EGCG与EGCG-Cu在长时间内均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EGCG-Cu在有效抑菌的同时,未使溶液发生色度的变化,有利于其作为消毒剂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对络合物中Cu2+的溶出机制、EGCG与Cu2+的协同作用以及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的破坏作用研究,探究了EGCG-Cu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机理。用分光光度法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证明络合物对细菌的生长活性有很大影响,导致其迟缓期和对数期发生明显变化;等离子体光谱试验证明,将固体络合物置于水中后,会以一定速率释放具有杀菌特性的Cu2+,增强络合物的消毒效果;用双抗夹心法标定了大肠杆菌体内ROS的水平,得出用EGCG-Cu络合物处理大肠杆菌6h后,其胞内活性氧水平达66.84IU/mL,远高于空白组和EGCG对照组。证明络合物具有更好杀菌性的原因是由于EGCG与Cu2+通过协同作用产生了更高浓度的ROS。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菌液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用络合物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菌液中蛋白质含量上升。通过凝胶电泳法分析了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损害,发现处理组的DNA条带未出现明显变化,证明EGCG-Cu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的破坏主要因为破坏了其菌体的膜结构,而并非直接破坏其基因组。综上推测出EGCG-Cu络合物的杀菌机理主要在于EGCG与Cu2+的协同作用造成了细菌自身系统的氧化还原系统的崩溃,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李兴[7](2017)在《天然异黄酮类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金雀异黄酮(Genistein),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真菌活性,对肝癌、结肠癌、肺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因金雀异黄酮在肠道内吸收甚少或者完全不吸收致使其活性较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因此,本文首先合成了金雀异黄酮,然后以其为底物,来合成其他天然产物以及Mannich碱衍生物,以期得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高活性物质。1、以廉价易得的间苯三酚及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使用三氟化硼·乙醚做催化剂,室温下进行间苯三酚酰基化,得到中间体。然后,干燥后的中间体无需处理,直接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五氯化磷及三氟化硼乙醚,进行增碳闭环反应,得到金雀异黄酮。2、以金雀异黄酮为原料,使用丙酮溶解,加入适当比例的碳酸钾、硫酸二甲酯即可得到天然产物化合物2(Prunetin)和化合物3,除此之外,也得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4。以天然产物化合物3与异戊烯基溴反应,得到中间产物5,然后,经过Claisen重排得到化合物6及化合物7,化合物7的5位的羟基和邻位的双键闭合成化合物8。其中化合物5,7,8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3、以天然产物3为底物进行Mannich反应,对其6位进行了胺甲基化修饰,合成了 8个未见文献报道过的异黄酮Mannich碱衍生物9~16。以期得到生物活性很好的产物。4、所合成的化合物1~16的结构已经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质谱(MS)所证实。

李海霞,郭芳[8](2016)在《黄酮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研究黄酮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新药结构和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犀草素""黄芩素""芦丁""槲皮素""二氢杨梅素""查尔酮""根皮素""染料木素""大豆异黄酮""配合物""生物活性""Luteolin""Rutin""Flavonoid""Synthesis""Complex"等为关键词,利用直接法、追溯法、综合法等文献检索方法,组合查询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Sci、Pub 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结构类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方法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0篇,其中有效文献53篇。合成配合物药物的金属离子主要集中在铜、锌、镍、钴及稀土元素,特别是生物体所需的微量金属元素。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查尔酮类、二氢查尔酮类、异黄酮类、花色素类等,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以直接加热合成法,或先拼接合成黄酮类有机衍生物、再加热合成黄酮类衍生物金属配合物为主。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元素分析等方法来表征,以推测配合物的结构。黄酮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相比黄酮类配体活性增强。结论:黄酮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有望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候选药物。修饰黄酮类化合物,引入活性基团如糖基、磺酸基、席夫碱等以合成新型多功能的金属配合物,对于开发黄酮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雷新明[9](2016)在《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及对模拟大气环境抗自由基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黄芩茎叶为原料,经酸沉碱提、酸解、纯化等条件的筛选,研究野黄芩素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野黄芩素为代表物进一步探索具有代表性黄酮结构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纯化工艺路线;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天然抗氧化剂(槲皮素、儿茶素、木犀草素、野黄芩素、黄芩素、染料木素、金丝桃素、抗坏血酸、秦皮苷、水杨酸)对4种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脂质过氧自由基、DPPH及超氧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抗氧化活性强、分子结构相近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对模拟大气环境中自由基的作用,研究其对模拟大气环境中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从中药黄芩茎叶中经碱提酸沉、甲醇重结晶等工艺提取出野黄芩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筛选出由野黄芩苷酸解制备野黄芩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硫酸浓度20%、酸解温度110℃、料液比1:80、酸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野黄芩素得率为72.57%,纯度为45%;通过对野黄芩素纯化工艺研究,开发了一条野黄芩素萃取纯化的工艺路线,即石油醚萃取3次,再经乙酸乙酯萃取3次,萃取剂倍量为1:3(沉淀V/萃取剂V),所得萃取物干燥后,再经甲醇结晶3次,所得产物野黄芩素平均含量为90.28%;通过研究天然抗氧化剂野黄芩素的制备工艺,进一步探索普遍适用于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分离、纯化制备工艺路线和生产技术。2、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野黄芩素、黄芩素、槲皮素、儿茶素、木犀草素、染料木素、金丝桃素、抗坏血酸、秦皮苷、水杨酸等天然抗氧化剂对羟基自由基、脂质过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如下:(1)羟基自由基:槲皮素(IC50,0.055)>金丝桃素(IC50,0.057)>儿茶素(IC50,0.067)>木犀草素(IC50,0.071)>野黄芩素(IC50,0.072)>黄芩素(IC50,0.084)>染料木素(IC50,0.093)>水杨酸(IC50,0.104)>抗坏血酸(IC50,0.114)>秦皮苷(IC50,0.135);(2)DPPH自由基:槲皮素(IC50,0.062)>金丝桃素(IC50,0.071)>儿茶素(IC50,0.076)>木犀草素(IC50,0.078)>野黄芩素(IC50,0.081)>抗坏血酸(IC50,0.086)>黄芩素(IC50,0.093)>染料木素(IC50,0.099)>水杨酸(IC50,0.114)>秦皮苷(IC50,0.120);(3)超氧自由基:槲皮素(IC50,0.059)>金丝桃素(IC50,0.069)>儿茶素(IC50,0.074)>木犀草素(IC50,0.079)>野黄芩素(IC50,0.084)>抗坏血酸(IC50,0.090)>黄芩素(IC50,0.093)>水杨酸(IC50,0.104)>染料木素(IC50,0.119)>秦皮苷(IC50,0.127);(4)脂质过氧自由基:金丝桃素(IC50,0.059)>槲皮素(IC50,0.064>抗坏血酸(IC50,0.067)>野黄芩素(IC50,0.071)>木犀草素(IC50,0.076)>儿茶素(IC50,0.084)>黄芩素(IC50,0.086)>水杨酸(IC50,0.094)>秦皮苷(IC50,0.096)>染料木素(IC50,0.102);3、通过研究10种天然抗氧化剂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强、分子结构相近的天然抗氧化剂,并采用电化学法及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模拟大气环境中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实验结果为:槲皮素(IC50,0.039)>金丝桃素(IC50,0.040)>儿茶素(IC50,0.048)>木犀草素(IC50,0.049)>野黄芩素(IC50,0.065)>黄芩素(IC50,0.078)>染料木素(IC50,0.130);研究表明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其中酚羟基是抗氧化的必要基团,其次分子结构中羟基化程度、羟基的数目与位置、C环饱和度以及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均是影响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吴肖虎[10](2014)在《几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计算方法,利用GaussView画图,用Gaussian软件包在b3lyp/6-31g基组下进行优化计算。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对原子净电荷、电子自旋密度、羟基的BDE、NBO电荷分布、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红外光谱等参数进行分析。探索了一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构型之间的关系。为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结果有:通过对8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计算、优化结果表明:黄芩苷、黄芩素、槲皮素、芦丁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计算结果分析,C2,C3的双键提供的P电子有利于共轭区域的延伸,而C3的羟基的氧原子与B环6’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有利于C环和B环的共面性。对6种苦参中提取的黄酮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6种苦参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化合物6(Noranhyoicaritin)>化合物2(3β,7,4′—三羟基—5—甲氧基—8—异戊烯基二氢黄酮)>化合物5(苦参醇Ⅰ)>化合物4(苦参酮)>化合物1(异黄腐醇)>化合物3(sophoraflavanone G)。推测C3与C7位的羟基为苦参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的重要部位。通过对比淫羊藿中的三种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分析他们不同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出,糖苷在某些部位取代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能级差△E(LUMO-HOMO)。对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帮助。而异戊烯基的取代对能级差△E(LUMO-HOMO)的降低起到更明显的作用。异戊烯基对黄酮化合物的活性点也有所影响,使得活性部位从B环向A环偏移。通过对比染料木黄酮与染料木黄酮钙配合物、木犀草素与木犀草素锌配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布居分析及分子轨道数据。发现当黄酮与金属形成配合物时,会使得黄酮母体的某些碳碳键键长增长,使得分子稳定性降低。染料木黄酮形成染料木黄酮钙配合物、木犀草素形成木犀草素锌配合物后,能级差△E(LUMO-HOMO)降低使得分子反应活性都有所增强,从而增强了黄酮分子的抗氧化活性,而中心原子也带有较大的正电荷也都具有较强的成键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黄酮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二、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Geniste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Genistein(论文提纲范文)

(1)山奈酚和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银杏叶活性成分选择性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和分离现状
        1.1.1 提取方法
        1.1.2 分离方法
    1.2 银杏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1.3 分子印迹技术
        1.3.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1.3.2 分子印迹体系组成
        1.3.3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类型
        1.3.4 分子印迹技术的聚合方法
        1.3.5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1.4 黄酮与银杏内酯分子印迹研究现状
第二章 山奈酚分子印迹体系筛选、表征与应用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2 山奈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
        2.1.3 平衡吸附
        2.1.4 吸附热力学
        2.1.5 吸附动力学
        2.1.6 特异性吸附
        2.1.7 银杏叶水解产物的制备
        2.1.8 SPE固相萃取应用
        2.1.9 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山奈酚分子印迹体系筛选
        2.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2.2.3 吸附热力学
        2.2.4 吸附动力学
        2.2.5 特异性吸附
        2.2.6 穿透曲线
        2.2.7 固相萃取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体系筛选及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2 银杏萜内酯分离
        3.1.3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
        3.1.4 平衡吸附
        3.1.5 吸附热力学
        3.1.6 特异性吸附
        3.1.7 UPLC分析
        3.1.8 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银杏萜内酯分离
        3.2.2 银杏内酯B的红外谱图
        3.2.3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体系筛选
        3.2.4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3.2.5 吸附等温曲线
        3.2.6 特异性吸附
    3.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图表
    附录2 缩写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葛根黄酮及其硒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活性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1.1.1 与DNA相互作用的类型
        1.1.2 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
        1.1.3 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2 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1.2.1 葛根简介
        1.2.2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与结构
        1.2.3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3 黄酮配合物
        1.3.1 黄酮配合物的种类和结构
        1.3.2 黄酮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葛根黄酮与不同结构DNA相互作用的计算模拟研究
    2.1 引言
    2.2 软件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和讨论
        2.3.1 葛根黄酮与双链DNA的相互作用
        2.3.2 葛根黄酮-槲皮素与靶DNA的相互作用
        2.3.3 葛根黄酮-槲皮素与四联体DNA的相互作用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葛根黄酮与不同结构DNA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3.2.3 三维荧光光谱法
        3.2.4 二维荧光光谱法
        3.2.5 荧光偏振分析法
        3.2.6 圆二色光谱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葛根黄酮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3.3.2 葛根黄酮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3.3.3 圆二色光谱研究葛根黄酮对DNA构象的影响
        3.3.4 分子模拟对接与光谱实验研究的比较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葛根黄酮与滚环扩增的DNA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环状模板的制备
        4.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
        4.2.4 滚环扩增反应
        4.2.5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检测
        4.2.6 荧光定量分析
        4.2.7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DNA滚环扩增的活性物质筛选平台的构建
        4.3.2 DNA滚环扩增的条件优化
        4.3.3 葛根黄酮对DNA滚环扩增的影响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槲皮素-硒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分子模拟对接
        5.2.3 槲皮素-硒配合物的制备
        5.2.4 槲皮素-硒配合物影响DNA滚环扩增的研究
        5.2.5 槲皮素-硒配合物结合DNA的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槲皮素-硒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
        5.3.2 槲皮素-硒配合物结合DNA作用研究
        5.3.3 槲皮素-硒配合物对DNAzyme活性的影响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剂和仪器
        6.2.2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在细胞中摄入情况
        6.2.3 细胞水平考察抗肿瘤情况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在细胞内的行为
        6.3.2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毒性
        6.3.3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6.3.4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6.3.5 槲皮素及其硒配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3)蛋白核小球藻多肽调节脂质的代谢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球藻概述
        1.1.1 小球藻概况
        1.1.2 小球藻的活性成分
        1.1.3 小球藻的生理活性
        1.1.4 小球藻的破碎方法
    1.2 蛋白核小球藻的研究现状
        1.2.1 蛋白核小球藻的活性成分
        1.2.2 蛋白核小球藻活性蛋白的研究现状
    1.3 脂质代谢疾病的概述
        1.3.1 脂质代谢疾病研究背景
        1.3.2 脂质积累产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与成因
        1.3.3 能量代谢的相关通路
    1.4 蛋白及多肽的抗脂肪肝作用
        1.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蛋白核小球藻蛋白酶解多肽制备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2.3.1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核小球藻粉中的粗蛋白含量
        2.3.2 蛋白核小球藻粉中的粗蛋白提取
        2.3.3 抗氧化活性评价
        2.3.4 蛋白核小球藻蛋白的酶解及水解物的分子量分布
        2.3.5 数理统计
    2.4 结果
        2.4.1 不同细胞分裂方法的比较
        2.4.2 蛋白核小球藻粗蛋白提取率及含量的测定
        2.4.3 蛋白提取方法优化
        2.4.4 粗蛋白的抗氧化活性
        2.4.5 酶解水解度及分子量分布
        2.4.6 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成分的降脂机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的仪器设备
    3.3 实验过程与方法
        3.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3.3.2 各组分酶解多肽的化学法抗肥胖活性评价
        3.3.3 各组分酶解多肽的体外细胞抗肥胖活性评价
        3.3.4 各组分酶解多肽体外肝细胞抗脂肪肝活性评价
        3.3.5 凝胶色谱层析
        3.3.6 各组分对3T3-L1 增殖的影响
        3.3.7 LC-MS/MS定义多肽
        3.3.8 多肽的合成
        3.3.9 合成肽的活性评价
        3.3.10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铜皂法抗肥胖活性的测定
        3.4.2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对3T3-L1 细胞的增殖影响
        3.4.3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对3T3-L1 细胞的甘油三脂影响
        3.4.4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对LO2 细胞的增殖影响
        3.4.5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对油酸LO2 细胞内TG的积累影响
        3.4.6 碱性蛋白酶酶解蛋白核小球藻多肽经超滤后的脂肪酶抑制活性
        3.4.7 碱性蛋白酶酶解多肽的凝胶色谱柱层析结果及活性评价
        3.4.8 碱性蛋白酶水解肽A-II活性组分分离纯化
        3.4.9 碱性蛋白酶中多肽PP1 中合成肽的HPLC和活性预测
        3.4.10 碱性蛋白酶中多肽中合成肽的对细胞内蛋白的影响
        3.4.11 分子对接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肥胖小鼠体内脂质积累的治疗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4.2.2 实验动物
        4.2.3 高脂饲料
        4.2.4 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内容与方法
        4.3.1 分组和造模
        4.3.2 分血脂分析
        4.3.3 氧化酶水平测定
        4.3.4 组织学分析
        4.3.5 蛋白印迹分析
        4.3.6 16S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
        4.3.7 数理统计
    4.4 结果
        4.4.1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脂肪肝小鼠的体重影响
        4.4.2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脂肪肝小鼠附睾脂肪的影响
        4.4.3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肝脏及附睾脂肪组织病理改变
        4.4.4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肠道病变的影响
        4.4.5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脂肪肝小鼠血脂的影响
        4.4.6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脂肪肝氧化酶的影响
        4.4.7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肝脏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4.8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Ae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蛋白核小球藻双酶解分离纯化及活性多肽鉴定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的仪器设备
    5.3 实验过程与方法
        5.3.1 模拟肠胃酶解蛋白核小球藻蛋白
        5.3.2 活性多肽组分凝胶质谱分离并LC-MS/MS鉴定多肽
        5.3.3 多肽的合成
        5.3.4 合成肽的活性评价
        5.3.5 数理统计
    5.4 结果
        5.4.1 模拟人体酶解蛋白核小球藻多肽双酶酶解
        5.4.2 双酶酶解多肽的凝胶色谱柱层析结果及活性评价
        5.4.3 双酶蛋白酶水解肽TP-IV
        5.4.4 TP1 多肽中合成肽的HPLC和活性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蛋白核小球藻双酶解多肽TPe对脂质代谢的作用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6.2.2 实验动物
        6.2.3 高脂饲料
        6.2.4 仪器与试剂
    6.3 实验内容与方法
        6.3.1 动物分组
        6.3.2 分血脂分析
        6.3.3 酶水平测定
        6.3.4 组织学分析
        6.3.5 蛋白印迹分析
        6.3.6 数理统计
    6.4 结果
        6.4.1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脂肪肝小鼠的体重及食量的影响
        6.4.2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脂肪肝小鼠皮下及附睾脂肪的影响
        6.4.3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肝脏组织病理改变
        6.4.4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肠道病变的影响
        6.4.5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脂肪肝小鼠血脂的影响
        6.4.6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脂肪肝氧化酶的影响
        6.4.7 蛋白核小球藻多肽TPe对肝脏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及其离子检测与生物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共轭聚合物概述
    1.2 共轭聚合物分类
    1.3 共轭聚合物的合成
    1.4 共轭聚合物水溶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1.5 共轭聚合物的应用
        1.5.1 共轭聚合物化学传感器
        1.5.2.1 共轭聚合物在金属离子传感器的应用
        1.5.2.2 共轭聚合物化学传感器荧光信号放大原理
        1.5.2.3 共轭聚合物化学传感器荧光恢复及淬灭的机理
        1.5.2.4 铁离子荧光传感器
        1.5.2.5 铜离子荧光传感器
        1.5.2 共轭聚合物在荧光成像上的运用
    1.6 论文思路与研究内容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二酮聚苯撑乙炔合成及其Cu~(2+)和Fe~(3+)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3.1 PDBDBM聚合物的合成
        2.2.3.2 离子滴定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BDBM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PDBDBM传感器在Cu~(2+)和Fe~(3+)检测上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AIE特性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合成及其Fe3+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聚合物合成
        3.2.3.2 纳米颗粒的制备
        3.2.3.3 Lipid-PFTPE NPs荧光滴定测Fe~(3+)离子
        3.2.3.4 细胞培养及毒性分析
        3.2.3.5 流式细胞分析
        3.2.3.6 细胞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FTPE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3.2 Lipid-PFTPE NPs的制备与表征
        3.3.3 Lipid-PFTPE NPs对 Fe~(3+)离子检测的灵敏度及选择性分析
        3.3.4 细胞内Fe~(3+)离子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IE特性的红光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在体外及体内成像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PBPTPE聚合物合成
        4.2.3.2 PBPTPE NPs合成及表征
        4.2.3.3 细胞培养,体外成像及毒性研究
        4.2.3.4 斑马鱼饲养
        4.2.3.5 溶血性测试及体内成像
        4.2.3.6 PBPTPE NPs对斑马鱼存活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4.2.3.7 分析与氧化应激和免疫相关参数在暴露PBPTPE NPs前后的变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BPTPE合成和表征
        4.3.2 PBPTPE NPs制备与表征
        4.3.3 体外毒性及细胞成像
        4.3.4 血液相容性分析及体内成像
        4.3.5 PBPTPE NPs对斑马鱼胚胎毒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BDSF对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评估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培养基与缓冲液的配置
        5.2.4 菌株与细胞株
        5.2.5 实验方法
        5.2.5.1 白色念珠菌粘附性分析
        5.2.5.2 侵染实验
        5.2.5.3 水解酶活性分析
        5.2.5.4 细胞损伤分析
        5.2.5.5 小鼠阴道炎模型构建与给药
        5.2.5.6 荧光定量PCR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BDSF对白色念珠菌粘附的影响
        5.3.2 BDSF对白色念珠菌侵染的影响
        5.3.3 BDSF对白色念珠菌所导致的细胞损伤的影响
        5.3.4 BDSF对白色念珠菌分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5.3.5 BDSF对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评估
        5.3.5.1 小鼠阴道内菌数量的评估
        5.3.5.2 病理组织学评估BDSF治疗疗效
        5.3.5.3 BDSF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5.3.5.4 BDSF对 MCP-1和IGFBP3 的表达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BDSF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生长机理的初步探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培养基和缓冲液的配置
        6.2.4 实验方法
        6.2.4.1 白色念珠菌染色体DNA提取
        6.2.4.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6.2.4.3 质粒转化及质粒提取
        6.2.4.4 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6.2.4.5 白色念珠菌细胞的转化
        6.2.4.6 白色念珠菌目标基因敲除
        6.2.4.7 白色念珠菌目标基因回补
        6.2.4.8 白色念珠菌目标蛋白标记
        6.2.4.9 酵母蛋白提取,SDS-PAGE电泳,转膜及蛋白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DSF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的形成
        6.3.2 筛选对BDSF具有耐药性的菌株
        6.3.3 BDSF对参与应答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蛋白间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以卵磷脂修饰高岭石为乳化剂稳定W/O/W双重乳液及对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协同负载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姜黄素与儿茶素的药用性与输送问题
    1.2 Pickering乳液及其应用
    1.3 双重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卵磷脂对高岭石的修饰作用
    2.1 实验材料
    2.2 用卵磷脂改性高岭石
    2.3 表征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接触角分析
        2.4.2 TG和 XRD分析
        2.4.3 SEM和 Mapping分析
        2.4.4 XPS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卵磷脂修饰高岭石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对姜黄素的包封和释放作用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2.2 模拟胃和肠道消化作用
        3.2.3 Pickering乳液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3.2.4 从Pickering乳液中释放姜黄素
        3.2.5 共聚焦荧光成像研究
        3.2.6 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摄取Pickering乳液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的高岭石乳化性能的影响效果分析
        3.3.2 姜黄素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包封作用
        3.3.3 Pickering乳液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摄取作用
        3.3.4 包封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姜黄素的体外生物可接受性
        3.3.5 在模拟胃消化过程中释放来自Pickering乳液的姜黄素
        3.3.6 在模拟肠道消化过程中释放来自Pickering乳液的姜黄素
    3.4 小结
第四章 W/O/W双重Pickering乳液对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协同控制输送和释放作用
    4.1 实验原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制备W/ O/ W双重乳液
        4.2.2 Pickering乳液中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4.2.3 包封效率
        4.2.4 体外释放姜黄素和儿茶素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亲油性特征的高岭石在乳液液滴表面的分布
        4.3.2 基于卵磷脂修饰的高岭石稳定的双重乳液的制备及特征
        4.3.3 儿茶素和姜黄素的共同包封对双重乳液的稳定作用
        4.3.4 乳化剂的添加顺序对双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3.5 双重乳液与简单乳液对姜黄素或儿茶素的包封效率对比研究
        4.3.6 姜黄素和儿茶素在SGF和 SIF中的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成果
致谢

(6)EGCG-Cu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1.2.2 茶多酚的抑菌机制
        1.2.3 茶多酚消毒技术应用现状
        1.2.4 儿茶素的生理活性
        1.2.5 EGCG衍生物的活性研究
        1.2.6 金属铜络合物的活性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EGCG
        2.1.2 大肠杆菌
        2.1.3 培养基
        2.1.4 试验用水
    2.2 试验方法
        2.2.1 茶多酚浓度测定
        2.2.2 紫外光谱分析
        2.2.3 EGCG-Cu络合物络合比测定
        2.2.4 EGCG-Cu络合物制备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2.2.6 菌悬液配制
        2.2.7 菌落总数测定
        2.2.8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2.2.9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
        2.2.10 大肠杆菌中活性氧测定
        2.2.11 大肠杆菌DNA凝胶电泳测定
        2.2.12 蛋白质标线测定
        2.2.13 扫描电镜
        2.2.14 X光电子能谱检测
第3章 EGCG-CU络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1 茶多酚与铜离子络合的最优条件研究
        3.1.1 茶多酚与铜离子反应pH对络合的影响
        3.1.2 茶多酚与铜离子反应温度对络合的影响
        3.1.3 茶多酚与铜离子络合的反应时间对络合的影响
        3.1.4 茶多酚与铜离子络合的摩尔比对络合的影响
    3.2 EGCG与铜离子络合的络合比测定
    3.3 EGCG-CU络合物及EGCG的紫外特征峰分析
    3.4 EGCG-CU络合物及EGCG的官能团分析
    3.5 EGCG-CU络合物及EGCG的组成元素分析
    3.6 EGCG-CU络合物及EGCG的结合能分析
        3.6.1 EGCG与EGCG-CuXPS全谱分析
        3.6.2 EGCG与EGCG-CuC元素高分辨谱分析
        3.6.3 EGCG与EGCG-CuO元素高分辨谱分析
    3.7 络合物可能结构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EGCG-CU络合物和EGCG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影响因素研究
    4.1 EGCG-CU络合物与EGCG消毒能力的定性分析
        4.1.1 EGCG-Cu络合物与EGCG的抑菌圈比较
        4.1.2 EGCG-Cu络合物与EGCG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4.2 EGCG-CU络合物与EGCG的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4.3 接触时间对EGCG-CU络合物与EGCG消毒效果的影响
    4.4 温度对EGCG-CU络合物与EGCG消毒效果的影响
    4.5 EGCG-CU络合物与EGCG的持续消毒特性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GCG-CU络合物的杀菌机理研究
    5.1 EGCG-CU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5.2 EGCG-CU络合物中CU2+的缓释与其消毒效果的内在关系
    5.3 CU2+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浓度测定
    5.4 大肠杆菌中活性氧的变化
    5.5 EGCG-CU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的破坏
        5.5.1 消毒过程中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泄情况
        5.5.2 消毒后大肠杆菌遗传物质DNA变化分析
    5.6 EGCG-CU杀菌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天然异黄酮类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异黄酮的概述
        1.2.1 异黄酮在植物中的分布
        1.2.2 异黄酮的分类
        1.2.3 植物中异黄酮的提取
        1.2.4 异黄酮的生物活性
    1.3 异黄酮合成研究进展
        1.3.1 采用苯基苄基酮路线合成异黄酮
        1.3.2 采用重排法合成异黄酮
        1.3.3 采用微波法合成异黄酮
    1.4 异戊烯基异黄酮的合成研究
    1.5 异黄酮Mannich碱的合成研究
        1.5.1 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及分析
    2.2 合成路线的设计及分析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3.2 实验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laisen重排反应机理
        2.4.2 合成方法探讨
        2.4.3 谱图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异黄酮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及分析
    3.2 合成路线的设计及分析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3.2 实验步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annich反应的反应机理
        3.4.2 合成方法探讨
        3.4.3 谱图分析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合成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C 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8)黄酮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酮类金属配合物
    1.1 金属配合物
    1.2 磺化金属配合物
    1.3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2 黄酮醇类金属配合物
    2.1 金属配合物
    2.2 磺化金属配合物
3 二氢黄酮醇类金属配合物
4 查尔酮类金属配合物
5 二氢查尔酮类金属配合物
6 结论

(9)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及对模拟大气环境抗自由基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由基简介
    1.2 大气自由基的危害及国内外研究
    1.3 自由基的产生
        1.3.1 环境中自由基的产生
        1.3.2 体内代谢和酶促反应产生
    1.4 自由基清除剂—天然抗氧化剂
        1.4.1 酚酸类化合物
        1.4.2 黄酮类化合物
        1.4.3 多糖类化合物
        1.4.4 皂苷类化合物
        1.4.5 其他抗氧化成分
        1.4.6 配合物抗氧化剂
    1.5 本文研究的几种抗氧化剂简介
        1.5.1 槲皮素(Quercetin)
        1.5.2 儿茶素(Catechin)
        1.5.3 木犀草素(Luteolin)
        1.5.4 野黄芩素(Scutellarein)
        1.5.5 黄芩素(Baicalein)
        1.5.6 染料木素(Genistein)
        1.5.7 金丝桃素(Hypericin)
        1.5.8 抗坏血酸(Ascorbicacid)
        1.5.9 水杨酸(Salicylicacid)
        1.5.10 秦皮苷(Fraxin)
    1.6 清除自由基的评价方法
        1.6.1 化学发光法
        1.6.2 分光光度法
        1.6.3 电子自旋共振法
        1.6.4 在线HPLC筛选法
        1.6.5 其他方法
        1.6.6 电化学检测方法
    1.7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天然抗氧化剂—野黄芩素的制备纯化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方法与工艺流程
        2.4.1 野黄芩素制备工艺流程
        2.4.2 野黄芩素定性、定量分析
    2.5 野黄芩苷酸解制备野黄芩素的工艺研究
        2.5.1 野黄芩苷的制备工艺
        2.5.2 野黄芩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5.3 野黄芩苷酸解的单因素条件筛选
        2.5.4 野黄芩素制备工艺的正交实验设计
        2.5.5 野黄芩素制备工艺的验证试验
    2.6 野黄芩素纯化工艺研究
        2.6.1 萃取工艺对野黄芩素含量的影响
        2.6.2 甲醇结晶次数对野黄芩素含量的影响
    2.7 HPLC测定纯化后野黄芩素含量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然抗氧化剂对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2 实验药品及试剂
    3.3 实验原理
    3.4 实验准备
        3.4.1 电极的预处理
        3.4.2 缓冲溶液的确定
        3.4.3 缓冲溶液pH值的确定
        3.4.4 扫描速率的确定
    3.5 实验过程
        3.5.1 天然抗氧化剂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3.5.2 天然抗氧化剂对DPPH·的清除作用
        3.5.3 天然抗氧化剂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3.5.4 天然抗氧化剂对脂质过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然抗氧化剂对模拟大气环境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试剂与设备
        4.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2 实验试剂及药品
    4.3 实验原理
    4.4 电化学工作站工作条件
    4.5 实验过程
        4.5.1 样品准备
        4.5.2 实验采样阶段
        4.5.3 实验检测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1 实验结果
        4.6.2 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与结构关系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几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自由基
        1.1.1 自由基的生理作用
        1.1.2 自由基的危害
    1.2 自由基清除剂
        1.2.1 自由基清除剂种类
        1.2.2 中药中常见的抗氧化剂
        1.2.2.1 多酚
        1.2.2.2 多糖
        1.2.2.3 皂苷类
        1.2.2.4 黄酮类化合物
    1.3 量子化学与其计算方法
    1.4 Gaussian 程序
    1.5 本次研究的内容及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8 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密度泛函研究
    2.1 引言
    2.2 计算方法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2.3.2 NBO 电荷分析
        2.3.3 电子自旋密度分析
        2.3.4 能量分析
        2.3.5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6 种苦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的 DFT 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3.3.1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3.3.2 NBO 电荷分析
        3.3.3 酚羟基解离能 BDE 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种淫羊藿中黄酮化合物的 DFT 计算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4.3.2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4.3.3 红外光谱分析
        4.3.4 NBO 电荷分析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两种黄酮化合物与它们的配合物的 DFT 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几何构型讨论
        5.3.2 原子的净电荷布居分析
        5.3.3 分子轨道分析
        5.3.4 偶极矩分析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Genistein(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奈酚和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银杏叶活性成分选择性分离研究[D]. 芮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葛根黄酮及其硒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 陈旭. 上海大学, 2020(02)
  • [3]蛋白核小球藻多肽调节脂质的代谢及机制研究[D]. 张睿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及其离子检测与生物成像研究[D]. 杨栋梁.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以卵磷脂修饰高岭石为乳化剂稳定W/O/W双重乳液及对姜黄素和儿茶素的协同负载作用研究[D]. 汤琪.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6]EGCG-Cu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菌特性研究[D]. 金纪玥.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7]天然异黄酮类及其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 李兴. 湖南大学, 2017(07)
  • [8]黄酮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J]. 李海霞,郭芳. 中国药房, 2016(34)
  • [9]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及对模拟大气环境抗自由基活性研究[D]. 雷新明.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10]几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D]. 吴肖虎. 广西师范学院, 2014(03)

标签:;  ;  ;  ;  ;  

镧系元素与染料木黄酮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