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分析法在确定土地等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

关联分析法在确定土地等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

一、关联度分析法在确定土地定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雨[1](2020)在《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和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加深,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土地定级是一项掌握土地基础数据的重要工作,定级结果能全面反映土地质量的优劣,不仅为土地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更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力工具,对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定级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地租理论、区位理论等为依据,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原理与方法,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二级地类按经营性高、中、低进行再次分类,确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分类体系,探索不同衰减模型下对公共服务聚集度等定级因素的影响作用分值,最后对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级别进行划分。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点,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二级地类按经营性程度从高至低分为三大类,更加客观、科学地展示土地定级结果。(2)结合南昌市中心城区实际,确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影响因素,建立了定级因素指标体系,确定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因素权重。(3)通过ArcGIS软件计算直线衰减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下的土地作用分值,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划分为5个级别,分析不同衰减模型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结果。(4)定级结果证明指数衰减模型更加适用于公共服务聚集度,定级结果更能反映土地质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定级结果符合南昌市中心城区土地质量变化和分布规律。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工作的完成,对公众进一步了解中心城区土地质量状况,加大了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对土地市场的管控能力,提高城区土地利用效率,为南昌市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的探索与研究,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体系,为今后开展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刘红雷[2](2020)在《基于改进市场法的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是常见的不动产价值评估的类型,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流转,所以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评估。一般地,土地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修正法和假设开发法等。市场比较法则因为市场交易的案例较多以及原理简单直观等方面,更易于被估价人员接受和选择。但是,在日常评估案例中运用市场比较法时,由于该方法自身具有的条件有所欠缺,而且在个别环节中存在较大主观性,最终导致市场比较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在地价反映上有较大差别。为了完善土地交易市场,促进土地估价工作科学有效,本文将重点放在估价方法改进方面。传统的市场法案例选取的主观性较强、影响因素选取随意性和比准价格权重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的市场法中融入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一步选择更接近估价对象的可比实例、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和可比实例比准价格的权重。将不确定的各项因素,运用科学的市场比较法使计算过程定量化,评估结果更加客观。论文首先归纳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土地价值研究现状,梳理与土地估价相关联的基础理论和概念,并剖析了影响地价的各项要素,对传统的市场比较法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其次,根据土地估价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改良,并详细论述了改进市场比较法具体的应用步骤。再次,论文根据改进前后的评估结果不同,比较分析改进市场法的优越性。最后,结合徐州市凤凰山南侧2019-95号案例对改进的市场法进行具体的应用分析,根据结果之间的误差大小,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传统的市场法进行改进,得出更接近市场价值的估值结果,使得市场比较法在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中更加科学和准确。本文选择了徐州市2019-95号凤凰山地块,对其在2019年12月13日的土地使用权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其楼面单价为4717.35/平方米,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购买提供了价值参考依据。本论文有图4幅,表31个,参考文献84篇。

付康[3](2020)在《成都平原典型混合用地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旌阳区处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的东北部,处于新华系第三沉降带,成都断陷盆地的北部边缘,地下水资源丰富。全境以绵远河为界分成地形地貌差别较大的两部分,东部主要为丘陵地貌,以农业用地为主;西部为平原地貌,坐落着全区的中心城区和工业区。西部平原区城区居民生活固废随意堆放,工业区生产废水不达标排放,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滥用,这些都使得当地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因此,西部平原区域亟需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和污染风险评价,为当地居民生活用水提供安全保证,并根据评估结论制定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利条件。本文以旌阳区西部平原区地下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踏勘、采样监测及相关资料收集确定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质量状况,并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水质、污染现状、污染风险方面的评估。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通过现场踏勘和走访收集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污染源分布情况。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取样并对水样进行检测分析。(2)根据地下水水样的检测结果,采用F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差,大部分地区为Ⅳ类水体,局部地区为Ⅲ类和Ⅴ类水体。区域内地下水超标的指标有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铁和锰。其中总硬度和氨氮的超标率高达61%和75%,超标情况严重。(3)选取研究区上世纪水质分析成果为参照值,利用改进单指标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地下水污染分类主要为中度污染和较重污染,两者之和占比均超过60%,污染指标为亚硝酸盐、总硬度、氨氮和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的天元镇、孝泉镇和德阳市区。(4)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主要基于地下水脆弱性,同时综合考量地下水污染荷载和地下水功能价值因素。对传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RASTIC模型进行改进,在原有地下水埋深(D)、净补给量(R)、含水层介质影响(A)、土壤类型(S)、坡度(T)、包气带介质影响(I)、含水层渗透系数(C)7项指标基础上添加土地利用类型指标,构建新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结合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污染荷载评价;以研究区地下水赋存量为主要因素,综合考量地下水生态敏感性、地下水水质等次要因素进行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以上各项指标的评分均依据专家评分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熵权法原理熵权法确定,同时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低的区域分布在柏隆、德新、孝感一带,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高和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石亭江及绵远河一带的河岸漫滩及Ⅰ级阶地上,两者约占研究区面积的25%。(5)最后,在上述权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ython语言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界面的设计,以便后续类似区域风险评价使评价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李康[4](2019)在《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有序的推进使城镇发展迅猛。研究城市基准地价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了解城市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城市的地价水平,还可以预测未来的基准地价变化趋势并为其提供客观依据,以供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来完善市场,加强对基准地价的管理,为城市土地资源如何更有效的配置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域城市愈发重要,作为人口衔接要地,与乡村相比,县域城市体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与大城市相比,它体现了更低廉的土地价格。但是土地市场的不规范、价格的不合理性以及低下的土地利用效率,一直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现阶段国内外学者主要以经济水平发达、土地市场完善的大城市的基准地价研究为主,而对于占我国城镇绝大多数的县域城市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笔者选取东辽县城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东辽县城区2008年、2015年两轮基准地价与土地定级的资料的翔实程度对其进行收集,利用内部结构比例指数和GIS软件对基准地价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基准地价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析出基准地价变化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东辽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08年-2015年东辽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各类用地的分布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各级用地主要延东西方向扩展,城市中心并未发生变化,其基准地价分布未能摆脱“同心圆”式分布规律。(2)2008年-2015年间的评估范围变化中,Ⅲ、Ⅳ级用地的增幅最大。东辽县外围城区扩展迅速,中心城区的扩展不大,经济中心、住宅中心等并未发生变化。(3)2008年-2015年基准地价变化中,商服用地增幅最大,住宅用地增幅次之,工业用地增幅最小。且Ⅰ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增加值最高,Ⅳ级商服用地的基准地价增幅最大,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的Ⅲ、Ⅳ级用地基准地价增幅高于或相近于Ⅰ、Ⅱ级用地。由于东辽县外围城区近年来兴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等,人口、经济的聚集作用使内外城区的发展差距在逐渐减小。(4)各用途用地的地价变化是由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聚集程度、区位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影响最大,而住宅用地的基准地价变化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区位交通因素和聚集程度。但由于政策因素采取的是虚拟定量分析,存在对政策因素影响程度低估的可能,其政策因素对于东辽县基准地价变化的作用不容小觑。

熊冰瑶[5](2018)在《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背景下,需要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使土地整治成为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能科学反映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绩效,充分显化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用,推动新时代土地整治事业规范发展、提档升级。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拥有全省60%以上可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整治项目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是全省的重点整治区。因此,综合评价其土地整治成效,对于土地整治进一步发挥其在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治理中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2001—2015年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总体情况及时空变异特征,构建成效评价模型,运用TOPSIS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物元分析法对典型项目进行成效评价研究,对比选取最优方法,并根据结论为优化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土地整治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5年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项目个数受项目区位条件、地形条件、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建设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项目类型多样化,占主导地位的项目类型随土地整治发展阶段变化而改变;在时间变异上,土地整治绝对规模有所上升,而相对分布趋近于均衡状态;在空间变化上,重点整治区域逐步稳定,位于区域中北部。(2)土地整治成效包括质量创新(耕地质量等别提高值、中低产田面积减少率、粮食单产增加量)、数量协调(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率、项目单位面积投资、土地垦殖率)、绿色生态(多样性指数变化、土地人口承载率、绿色植被覆盖率提高值、新增农田防护林面积、治理水土流失率、土地平整率)和人文共享(农民满意度、项目区受益人数、农业基础设施变化率)四个方面,模型共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3)将TOPSIS法与物元分析法有机结合,为实现全面科学的土地整治成效评价提供方法参考。在相同的指标体系下,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结果有所差异。TOPSIS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物元分析法四种评价方法中,TOPSIS法成效评价最优。经综合指数法评价验证,其成效综合评价结果与TOPSIS法的一致性最高,二者的相关系数R2为0.9995。TOPSIS法与物元分析法在方法特点的共性上是最少的,在实际评价方法的选择中需要将其有机集成。(4)基于TOPSIS法与物元分析法有机结合的评价结果,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土地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质量创新和人文共享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特别是在改造中低产田上。在数量协调和绿色生态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成效水平,提高土地人口承载率是关键。

周颖[6](2017)在《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紧张,农用地数量危机加剧。为了促进地区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系统科学地对农用地资源进行管理,全面摸清县域内农用地的“质”和“量”的变化情况与转移趋势,提高国土部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农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个地区定期都必须对农用地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等别,掌握其利用分布及面积变化情况,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开展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农业发展建设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县域内对农用地质量分等的现行评价规范方法为基础,利用项目收集的图件资料和数据参数资料,根据公式规则得出各类型作物相应自然质量分、各等别的分值等,最后计算修正,进行等别的判定。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土地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研究动态,基于区位论、模糊数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指导,接着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详细了解区域发展概况,收集实验所需资料,利用ArcGIS、Microsoft Excel等软件建立评价基础数据库获取原始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土地等别划分工作其本身具有的灰色性和模糊性,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减少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主观性影响。探索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化方法,确定隶属函数进行集合运算,获得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作为数据源,再通过Weka软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最终等别分布成果。将新方法与现行传统方法的等别成果进行对比讨论,科学验证了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农用地分等中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分析模糊数学、聚类分析在农用地分等的各自优缺点,为我国农用地分等传统规程方法过程研究提供一些改进的参考,对农用地分等在新的方法结合上给予新的思考。同时对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土地,监督地区土地合理开发,对土地整理开发、耕地动态占补平衡、征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李亚东[7](2017)在《基于GIS的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评价研究 ——以黄陵县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耕地总体水平偏低,人均耕地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还有持续减少趋势的国家。非农建设不断占用耕地,使得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国提出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非农建设依法占用耕地,要补充同等数量、质量的耕地来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占补平衡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目前这一政策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简单可行的质量评定方法,造成补充耕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严重,个别地区存在以次充好,占优补劣的现象。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选择对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质量变化评价展开研究,为在实施占补平衡政策过程中保证耕地质量不降低的要求提供理论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国内外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延安市黄陵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10-2015年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借助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提取黄陵县连续六年来占补平衡区域的耕地变化图斑,参考农用地分等定级国家推荐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黄陵县的实际情况,从适宜性角度出发选取了地貌位置、坡度、有效土层厚度、道路通达度、水源保证率、居民点辐射影响度这6个指标因子,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构建黄陵县的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评价占补平衡区域耕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国土部门对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管理和依据,为政府对粮食安全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杨兴典[8](2018)在《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工业用地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最基础的资源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却是低廉的人力成本和粗放的用地方式。然而,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还将持续较长时期,工业发展空间拓展需求依然较大,土地外延扩张式粗放利用的态势难以持续,土地资源稀缺已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该区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显着,规模实力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但整体来看,江苏工业经济存在着层次不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要素利用水平低、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同时,江苏又是资源小省,建设用地空间严重不足,土地利用效益低下,日益尖锐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已成为江苏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省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同时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产业用地结构和布局,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而对不同行业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正确判断是实现科学配置区域土地资源、优化用地布局的前提。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以“方法选择-差异分析-对策建议”为分析主线,以江苏省为例,客观分析了江苏省工业用地现状水平,分别从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和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两个视角对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行业差异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了评价指标对工业用地效益的影响程度,最后深入探讨了促进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提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工业用地效益内涵界定。以土地复合系统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为指导,科学界定工业用地效益内涵及其构成的综合性、时间维度的变化性、作用群体的扩散性、子效益的协同性、度量的困难性等特点,分析了三个子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内涵及具体构成。工业用地效益可视为由工业用地的使用而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种成果与同一空间范围内工业用地利用占用和消耗的比较。(2)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按照全面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根据对工业用地效益特点、结构和各子效益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类型和建立原则,建立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各级指标的具体定义,并根据各个指标的量化特点,提出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多种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应用适应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来建立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模型,并具体描述了指标筛选、指标的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等效益评价流程,为客观评价工业用地效益提出了方法指导。(3)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探索。工业用地净效益是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所实现的有效综合产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满足、生态污染等正、负效益影响土地利用效益数值,是一种货币化的效益数值。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的技术难点核心在于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货币化。研究参考绿色GDP核算的理念以形成工业用地效益核算思路,总体思路是在地均利税总额的基础上,增加地均工资,扣减地均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以得到经过社会、生态因素调整的真正效益。同时,具体描述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测算方法、数据来源确定与计算方法等,完善了现有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4)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行业差异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开发区典型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进行了分行业的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判断影响各行业综合效益大小的限制因素和短板因素,分析用地效益的行业差异特点和原因。其次,进行了分行业的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并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短板要素主要有地均R&D经费支出、地均R&D项目数量、地均吸纳劳动力人数、地均员工工资投入等,限制因素主要有产业集聚程度、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等。除仪器仪表制造业外,其余行业均存在个数不一的短板要素和限制要素。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各行业的效益数值均为正数,有一定的差异幅度,总体呈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益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效益较高的行业有仪器仪表制造业(4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等,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造纸和纸制品业(22)等行业的效益分值的排名靠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仪器仪表制造业(40)属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高的行业。造纸和纸制品业(22)、其他制造业(4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等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低。医药制造业(27)、专用设备制造业(35)等行业表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一般。江苏省各行业的工业用地绿色效益均为正值,介于2720.01万元/hm2和645万元/hm2之间,24个行业中数值低于平均值的行业有13个。地均利税总额和地均员工工资收入对绿色效益的影响较大;地均环境污染治理总费用对绿色效益有一定影响。各行业的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结果和效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分析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其中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结果受权重影响比较大,需要调查的数据较多,计算相对复杂;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结果作为单因素指标受污染治理成本的影响比较大,数据获取难度更大。通过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相互对照,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5)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提升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基于效益改善的角度,从“政府部门科学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建议,供决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供地结构、严格供地准入门槛、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从宏观层面为工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企业自身也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用地强度、加强污染预治理、提高职工福利等方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效益提升。

王玉军[9](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郑计华[10](2015)在《大城市土地定级的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研究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法》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我国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供需矛盾使得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土地管理。除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土地价格管理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基准地价是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管理土地价格时的主要参考依据,而土地定级有时为基准地价的制定提供基础,如何准确的将土地级别划分出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进行土地定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城市,在原有的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土地定级类型的细分、土地定级因素体系的制定、因素权重的确定,到点状设施集聚中心级别划分、线状定级因素作用等级划分、面状因素均质区域划分和土地级别的划分几个方面对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将土地定级类型分为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三大类型并进行细分,同时构建了不同类型土地定级的因素因子体系。将K均值聚类方法运用到点状设施聚集中心级别划分、线状定级因素作用等级划分、面状因素均质区域划分阶段,同时将模糊K均值聚类方法运用到土地级别划分过程中,并以南昌市老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弥补了传统方法中人为主观臆断的缺陷,旨在对我国大城市土地定级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上提供一些有用的观点和建议。

二、关联度分析法在确定土地定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联度分析法在确定土地定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土地定级的理论分析
    2.1 土地定级与城市土地定级的内涵
    2.2 土地级别的特征分析
    2.3 土地级别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土地定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3 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内涵与定级方法
    3.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概念与内涵
    3.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特点
        3.2.1 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3.2.2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2.3 保障基础民生需求
    3.3 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地定级
        3.3.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地定级的原则
        3.3.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地定级的方法
        3.3.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地定级的因素选择
4 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因子衰减模型研究
    4.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因子线性衰减模型研究
        4.1.1 线性衰减模型的计算
        4.1.2 线性衰减模型存在的问题
    4.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因子指数衰减模型研究
        4.2.1 指数衰减模型的计算
        4.2.2 指数衰减模型存在的问题
5 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南昌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概况
        5.2.1 公共服务用地(第一大类)
        5.2.2 公共服务用地(第二大类)
        5.2.3 公共服务用地(第三大类)
    5.3 南昌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因素体系的构建
        5.3.1 南昌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因素选择
        5.3.2 南昌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因素权重确定
    5.4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评价
        5.4.1 南昌市公共服务用地(第一大类)定级评价
        5.4.2 南昌市公共服务用地(第二大类)定级评价
        5.4.3 南昌市公共服务用地(第三大类)定级评价
    5.5 评价单元的划分及总分值计算
        5.5.1 评价单元划分
        5.5.2 总分值计算
    5.6 南昌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结果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2.1 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和原因机理分析
        6.2.2 研究结论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的比较及原因分析
        6.2.3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6.2.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改进市场法的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设计
2 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理论和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的概念
    2.2 土地估价的理论基础
    2.3 传统市场比较法
3 改进市场比较法的应用思路
    3.1 基于灰色关联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和可比实例权重
    3.2 基于聚类分析选取可比实例
    3.3 基于灰色关联确定比准价格权重
4 改进前后的市场比较法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
    4.1 徐州市土地市场概述
    4.2 估价对象概况
    4.3 比较实例状况
    4.4 比较因素修正说明
    4.5 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因素权重
    4.6 聚类分析选取可比实例
    4.7 灰色关联计算可比实例权重
    4.8 求取比准价格
    4.9 传统市场比较法评估土地价值
5 结论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成都平原典型混合用地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环境现状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岩组
        2.3.2 地下水动态及埋深
        2.3.3 地下水补给方式
        2.3.4 径流与天然排泄方式
    2.4 研究区域环境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现状评价
    3.1 地下水现状采样监测数据
    3.2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3.2.1 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及标准
        3.2.2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
        3.2.3 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3.3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3.3.1 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参照值的确定
        3.3.2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3.3.3 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
第4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4.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地下水脆弱性
        4.1.2 地下水污染荷载
        4.1.3 地下水功能价值
    4.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污染风险综合指数的确定
    4.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
        4.3.1 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4.3.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4.3.3 地下水污染荷载评价
        4.3.4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
        4.3.5 污染风险综合评价
    4.4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4.4.1 污染防治分区
        4.4.2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议
第5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软件的开发
    5.1 Python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5.2 基于Python的权重计算软件的开发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准地价的相关概念
    2.2 基准地价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概况
    3.1 数据来源说明
    3.2 研究区概况
    3.3 土地级别变化
    3.4 基准地价变化
第四章 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时空演变
    4.1 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的时间演变
    4.2 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的空间演变
    4.3 小结
第五章 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基准地价变化的影响因素
    5.2 指标选取
    5.3 数据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整治研究
        1.2.2 成效评价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2.1.1 土地整治
        2.1.2 土地整治成效评价
        2.1.3 土地整治成效影响因素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项目治理理论
        2.2.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第三章 土地整治项目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总体特征
        3.2.1 土地整治项目数量特征
        3.2.2 土地整治项目类型特征
    3.3 土地整治项目时间分析
        3.3.1 土地整治项目年度趋势变化特征
        3.3.2 土地整治项目时间变异特征
    3.4 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析
        3.4.1 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布特征
        3.4.2 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关联性
第四章 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
    4.1 构建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模型
    4.2 构建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
    4.3 确定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4.4 四种评价方法评价模型构建
        4.4.1 TOPSIS法
        4.4.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4.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4.4 物元分析法
第五章 典型项目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
    5.1 典型项目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四种土地整治成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
        5.2.1 基于TOPSIS法的成效评价结果
        5.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成效评价结果
        5.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成效评价结果
        5.2.4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成效评价结果
    5.3 四种土地整治成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5.3.1 成效综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3.2 各准则层成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3.3 土地整治成效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
    5.4 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土地整治成效水平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农用地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相关理论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土地肥力理论
        2.1.2 区位理论
        2.1.3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农用地分等
        2.2.1 农用地分等理论
        2.2.2 农用地分等思路
        2.2.3 农用地分等现行方法
3 模糊综合分析法农用地分等
    3.1 模糊综合分析法概述
    3.2 灰色关联分析
        3.2.1 灰色系统理论
        3.2.2 分析步骤
        3.2.3 小结
    3.3 模糊综合评判法
        3.3.1 基本原理
        3.3.2 模型建立
        3.3.3 小结
    3.4 模糊聚类分析
        3.4.1 聚类分析理论
        3.4.2 具体步骤
4 鼎湖县农用地分等实证研究
    4.1 鼎湖县概况
        4.1.1 自然状况
        4.1.2 社会经济状况
        4.1.3 土地利用状况
    4.2 前期工作准备
        4.2.1 资料准备
        4.2.2 分等对象确定
        4.2.3 分等单元的划分
    4.3 鼎湖区农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1 确定分等评价因素
        4.3.2 评价因素规范化
    4.4 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重
        4.4.1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4.4.2 灰色关联度的确定、排序
        4.4.3 因子权重的确定
        4.4.4 小结
    4.5 模糊综合评判法
        4.5.1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4.5.2 评价因素评语集的确定
        4.5.3 隶属函数的选择
        4.5.4 构建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4.5.5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4.5.6 小结
    4.6 模糊聚类分析
        4.6.1 K均值聚类
        4.6.2 聚类结果划分新等级
        4.6.3 聚类结果分析
    4.7 与现行方法成果对比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GIS的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评价研究 ——以黄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及国内外土地评价的研究进展
        1.3.1 我国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土地评价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耕地占补平衡与适宜性评价及其理论基础
    2.1 耕地与耕地占补平衡
        2.1.1 耕地
        2.1.2 耕地占补平衡
    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2.3 耕地评价的主要方法
    2.4 耕地评价的主要过程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利用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条件
    3.2 土地资源数量、利用结构和动态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特点
    3.4 耕地利用存在问题
第四章 基于GIS的黄陵县占补平衡区域耕地适宜性评价
    4.1 基础数据及耕地资源分析
        4.1.1 基础数据
        4.1.2 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资源分析
    4.2 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评价指标的获取方法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值计算及标准化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4.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4.4 耕地适应性综合评价
    4.5 耕地适应性评价结论分析
        4.5.1 单因子分析
        4.5.2 综合分析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2.1 分析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说明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1.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的缘起
        2.1.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2 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研究进展
        2.2.1 工业用地经济效益核算
        2.2.2 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费用核算
        2.2.3 工业环境成本核算
    2.3 简要评述
第3章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3.1 相关概念辨析
        3.1.1 工业用地
        3.1.2 效益
        3.1.3 工业用地效益
        3.1.4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
        3.1.5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
    3.2 基础理论
        3.2.1 土地区位理论
        3.2.2 土地复合系统理论
        3.2.3 地租地价理论
        3.2.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3.2.5 外部性理论
        3.2.6 工业生态学理论
    3.3 工业用地效益的特点与构成
        3.3.1 工业用地效益特点
        3.3.2 工业用地效益系统构成
第4章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4.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原则与一般过程
        4.1.1 评价原则
        4.1.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一般过程
    4.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概述
        4.2.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3 评价体系确定
        4.2.4 评价指标初选
        4.2.5 评价指标说明与计算
        4.2.6 指标筛选
    4.3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指标权重定义及分类
        4.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4.3.3 指标权重确定
    4.4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方法评析与确定
        4.4.1 评价方法评析
        4.4.2 评价方法确定
第5章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方法探索
    5.1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的意义
        5.1.1 反映工业用地真实效益
        5.1.2 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
        5.1.3 参与和环境有关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
        5.1.4 对比验证评价结果
    5.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的思路与方法
        5.2.1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技术难点
        5.2.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基本思路
        5.2.3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方法
第6章 江苏省分行业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与绿色效益核算
    6.1 江苏省工业用地的现状分析
        6.1.1 江苏省工业发展总体特点
        6.1.2 江苏省开发区与工业企业用地情况
        6.1.3 工业行业空间集聚情况
        6.1.4 江苏省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江苏省分行业用地效益评价
        6.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6.2.2 单个评价指标分行业差异分析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江苏省分行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
        6.3.1 绿色效益核算基础数据处理
        6.3.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结果
    6.4 两种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6.4.1 分析结果对比情况
        6.4.2 分析方法异同比较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和建议
        7.2.1 政府部门科学管理角度的对策建议
        7.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城市土地定级的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研究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可能的创新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大城市
        2.1.2 土地定级
    2.2 模糊K均值聚类
        2.2.1 模糊聚类
        2.2.2 模糊集合
    2.3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3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土地定级因素研究
    3.1 土地定级用途类型
        3.1.1 我国现行土地用途分类体系
        3.1.2 土地定级用途类型划分
    3.2 大城市土地定级因素的特殊性
    3.3 大城市不同用途土地定级因素体系
        3.3.1 土地定级因素分析
        3.3.2 确定大城市土地定级因素的基本原则
        3.3.3 不同用途土地定级因素体系
    3.4 大城市土地定级因素质量衡量指标
    3.5 大城市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确定
        3.5.1 主观赋值法
        3.5.2 客观赋值法
        3.5.3 权重确定方法分析
4 基于K均值聚类的定级因素影响分值测算研究
    4.1 大城市土地定级因素分析
    4.2 基于K均值聚类的大城市因素分析可行性分析
        4.2.1 方法上的适用性
        4.2.2 操作上的可行性
    4.3 基于K均值聚类的因素分析模型
        4.3.1 确定数据集
        4.3.2 求取质心
        4.3.3 评价指标
        4.3.4K均值聚类运用分析
    4.4 定级因素影响分值测算
5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的土地级别划分研究
    5.1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的土地级别划分可行性分析
        5.1.1 方法上的适用性
        5.1.2 操作上的可行性
    5.2 传统方法级别划分
    5.3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的土地级别数的确定
    5.4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的土地级别划分
        5.4.1 确定数据集
        5.4.2 建立隶属度矩阵
        5.4.3 求取质心
        5.4.4 更新隶属度
        5.4.5 评价指标
        5.4.6 结果分析
6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法土地定级的实证分析
    6.1 土地定级对象概况
    6.2 南昌市土地因素因子体系的构建
    6.3 基于K-均值聚类的定级因素影响分值的测算
        6.3.1 确定数据集
        6.3.2 结果分析
    6.4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的级别划分
        6.4.1 土地定级因素预处理
        6.4.2 级别数的确定
        6.4.3 级别划分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关联度分析法在确定土地定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市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研究[D]. 谢雨.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基于改进市场法的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研究[D]. 刘红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成都平原典型混合用地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风险评价研究[D]. 付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东辽县城区基准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康.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四川盆地丘陵农用地整治区土地整治成效综合评价研究[D]. 熊冰瑶.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6]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 ——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D]. 周颖.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基于GIS的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评价研究 ——以黄陵县为例[D]. 李亚东. 长安大学, 2017(04)
  • [8]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D]. 杨兴典.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大城市土地定级的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研究 ——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法[D]. 郑计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关联分析法在确定土地等级因素权重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