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阻尼减振器主系统受迫振动一阶近似解

非线性阻尼减振器主系统受迫振动一阶近似解

一、非线性阻尼吸振器应用于主系统受迫振动的一阶近似解(论文文献综述)

朱牛顿[1](2021)在《基于斜圈弹簧的非线性减隔振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线性减隔振作为被动式抑振技术,在转子系统振动控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当前的突出问题在于非线性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为简化装置同时实现高性能抑振,本文引入具有非线性刚度的弹性元件斜圈弹簧,提出基于斜圈弹簧的非线性吸振器与非线性隔振器并分别研究了两者在单自由度系统下的抑振机理,评估了其抑振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推导了斜圈弹簧偏心刚度理论。首先结合弹簧分段力学模型与参数化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斜圈弹簧偏心刚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刚度试验进行了验证;其次通过定义非线性度指标对偏心刚度曲线进行了参数分析,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应用于减隔振时的斜圈弹簧设计建议。(2)研究了含斜圈弹簧的非线性能量吸振器。首先通过综合复变量法与多尺度法的半解析技术对含斜圈弹簧吸振器的单自由度系统进行求解,导出了其慢不变流形并在慢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吸振器机理;其次通过代数化性能衡量指标,即泵送时间和能量耗散,快速评估了斜圈弹簧刚度参数对吸振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在快变和慢变时间尺度下对所设计斜圈弹簧吸振器进行了验证。(3)研究了含斜圈弹簧的非线性隔振器。首先采用平均法对线性基座上的单自由度斜圈弹簧隔振系统进行了求解;其次从振动功率流角度出发给出了公式化的隔振性能衡量指标,即输入功率、平均传输功率以及功率传递比,并与力传递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含斜圈弹簧的隔振器可以降低功率传输比,并抑制输入功率流和力传递率的峰值。

刘楠[2](2021)在《吸振式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向智能化,大量车载精密仪器和电子设备装配到汽车上。车载高精密设备对对低频激励更为敏感,所以需要设计隔振器以减小低频振动,提高车辆平顺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吸振式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其中隔振器由拉伸弹簧和缸体组成的负刚度机构,与正刚度压缩弹簧并联,再并联阻尼吸振器组成完整系统。通过对单一准零刚度隔振器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准零刚度隔振器负刚度机构中刚度为零的系统参数范围,并以此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准零刚度隔振器负刚度零特性的影响。采用平均法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出系统的幅频响应关系式的近似解,对比简谐力和简谐位移激励下的隔振系统响应,并研究激励幅值、负刚度机构中库仑摩擦力、预拉伸距离、刚度比和正刚度机构中阻尼比对隔振系统幅频响应和传递率的影响。由于单一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存在的强共振,为减弱振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阻尼动力吸振器和接地式动力吸振器,构成可吸振式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通过多尺度法对两种不同吸振器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求出了近似幅频响应方程并进行了对比;同时研究了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参数改变时,对主质量块幅频特性和力传递率的影响。经过比较及通过数值解验证,证明了添加吸振器之后准零刚度隔振器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设计制作了准零刚度隔振器,在不同简谐位移激励下测试了准零刚度隔振器主质量块的位移响应,并通过激光位移计和采集仪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将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与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1/4悬架并联,研究了不同车速的车辆平顺性。研究结果表明,(1)准零刚度隔振器能有效降低低频激励引起的振动;(2)阻尼吸振器的添加有效改善了准零刚度隔振器强共振问题,共振峰降低了25%;(3)通过实验证明了阻尼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可行性;(4)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明显优于不加吸振器结构,车载主质量块垂向振幅至少减弱88.96%。本文所建模型及实验,对准零刚度隔振器在汽车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宇[3](2020)在《非接触电磁隔振与驱动》文中指出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正日益加快,航天任务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航天负载设备的精度已达到很高的标准。但由于航天器工作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高精度负载难以完全发挥出自身的实力。为了提高航天器精密负载的工作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低频隔振以及跟随机动功能的非接触式电磁作动器。根据设计参数的不同,该作动器可具有最低为零的可控线性或非线性刚度。本文首先介绍了该作动器的基础设计,分析了各参数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随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动力学特性,最终进行了一系列气浮台实验,验证了刚度的可控性以及两种典型的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即低频隔振和快速机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作动器刚度与输入电流成比例关系,并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均有很好的表现。

杨涛[4](2019)在《多稳态能量收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新型振动结构的设计是能量收集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线性振动装置只有当外界激励源振动频率与其固有频率接近时才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基于磁弹性结构实现的非线性装置存在磁耦合作用、能量转换机制单一的技术难题。尽管工程中存在着一些多稳态弹簧-质量系统,但由于其多稳态动力学理论研究甚少、响应机理不清及研究方法不完善等原因,因而制约了多稳态弹簧-质量系统在振动能量收集领域的应用。本文基于光滑与不连续(SD)振子衍生的多稳态弹簧-质量系统,建立能量收集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厘清其复杂动力学行为及响应机理,充实多稳态动力学理论体系;探讨多稳态弹簧-质量系统应用于振动能量收集的新方案,避免磁弹性结构设计带来的磁耦合干扰,为宽带弱激励强度和低频-超低频激励下的振动能量收集等工程应用难题提供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设计了新型的电磁式和电磁-压电混合式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得到系统的机电耦合控制方程;通过广义谐波变换,对机电耦合控制方程进行解耦,得到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程。首先,利用随机平均法,研究了电磁式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在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响应统计特征,讨论了系统参数对稳态概率密度、平均收集功率及随机共振的影响。在随机共振现象发生的条件下,系统可以产生大振幅振动,从而提升能量收集的性能。其次,设计了电磁-压电混合式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对该系统在高斯色噪声激励下的有效势能、随机P-分岔、平均收集功率及周期吸引子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发现在大振幅周期吸引子向小振幅周期吸引子的转换过程中出现噪声增强稳定性现象,标志着大振幅周期吸引子的稳定性可以被噪声激励所增强,且大振幅周期吸引子的平均寿命比确定的衰减时间长,这对于能量收集是非常有益的。研究了时滞反馈信号对不同类型激励下非线性双稳态混合式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动力学和性能的影响,推导并求解了其机电方程。本研究以简谐激励下的宽频带能量收集特征和随机激励下的稳态响应特征为优化标准,为设计时滞反馈信号参数和优化不同类型外激励提供了指导,其目的在于提高双稳态混合式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性能。研究发现,时滞反馈信号可以使吸引子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变得稳定,提升系统的最大总平均收集功率,增强随机共振现象。通过比较不同时滞反馈信号下的收集性能,得出时滞能量收集器比其他设计方案优越的特性。建立了电磁-压电混合式三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通过调节几何参数发现该系统具有硬化弹簧效应,软化弹簧效应和硬化-软化弹簧效应的不同非线性刚度特征。针对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机电耦合控制方程,发展了拓展平均法和Fokker-Planck-Kolmogorov方程分析法。通过系统在简谐和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学分析和性能评估,发现三稳态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调整能量放大区间和共振频带的有效频率带宽,以满足超低频率和超低激励强度等不同的工作环境。提出了两种简单的通用结构,通过调整线性弹簧的几何参数来实现不同类型的四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利用Fokker-Planck-Kolmogorov方程分析和拓展平均法分析了随机和简谐激励源的能量产生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在随机激励下,随着四稳态系统中噪声强度的增加,位移的均方值和平均收集功率首先降低,然后略微增加。随着系统稳态从双稳态到四稳态的逐渐增加位移的均方值和平均收集功率的预期值也逐渐增大。在谐波激励下,四稳态系统可以实现具有大振幅周期振荡的高能量阱间运动,从而显着增加相对位移,速度和收集电流的响应。即使在相当弱的激励强度或激励频率下,四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也可以实现快速贯穿所有稳态的大振幅振动,并增强收集能量的性能。建立了一种连杆-弹簧-质量多方向多稳态系统,其稳态数目和稳态位置均可调,从而调节能量放大区间和共振频带的有效频率带宽,以满足不同的工作环境。多方向多稳态系统可在超低频率下产生大振幅的响应,实现贯穿所有平衡位置的运动,可用于超低频振动源的有效能量收集。动力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基于能量收集技术构建了由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器、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只需较小能量供给的时滞反馈控制器集成的自供电时滞隔振器智能减隔振系统,开展了自供电时滞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动力学及性能研究,并阐述了自供电时滞隔振器的减隔振机理。对系统的减隔振性能分析表明,增加时滞反馈控制可以进一步拓宽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带宽,改善低频带系统的隔振性能,而且主共振峰值也得到了有效地抑制。自供电时滞隔振器可行性强,性能优越,且兼具时滞反馈控制与低频隔振特性。

杜永嘉[5](2019)在《调谐质量阻尼器非线性行为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能够有效控制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起到保护结构的作用。目前,对于TMD的相关研究大都是对新形式阻尼器的探索,而TMD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传统的TMD设计方法没有考虑TMD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的非线性行为(传统设计方法),研究证明TMD的非线性行为可能会对振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非线性TMD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李芦钰和崔鹏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设计方法,将TMD的非线性考虑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硬化刚度非线性条件下的振动控制情况,然而改进设计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行进一步相关研究。结合以上研究现状,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单自由度结构模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具有duffing形式刚度的非线性TMD对结构的振动进行控制。提出临界非线性系数,以此来衡量在控制多自由度结构振动时,TMD的硬化刚度非线性强到什么程度时应该将这种非线性行为考虑到TMD的设计之中,并以工程实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2)通过数值仿真的方式,分析改进设计方法存在误差的原因,发现改进设计方法“结构共振时的位移最小对应TMD具有最好的控制效果”这一假设在软化刚度非线性条件下并不合理,改进设计方法存在局限性,仅适用于设计质量比较小且具有硬化刚度非线性的TMD的设计,并能够有效改善非线性对TMD控制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3)利用谐波平衡法解运动方程,以谐波平衡法的解与数值模拟仿真相结合进行非线性TMD的设计(HBM设计方法)。之后使用传统设计方法、改进设计方法以及HBM设计方法设计硬化、软化刚度非线性TMD,并对比其控制效果,得出结论HBM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TMD无论在硬化条件下还是软化条件下,均具有理想中的最佳控制效果。(4)实验证明了当TMD中产生硬化刚度非线性之后,用传统线性设计方法设计TMD不能再得到最佳的控制效果,甚至会导致在某一频段下TMD的控制效果恶化,TMD的实际的最优频率要小于按照线性方法设计出的最优频率;TMD相对位移最大时,结构近似具有最小位移。

黄冬梅[6](2016)在《典型碰撞振动系统和实幂率隔振系统的随机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碰撞振动系统和实幂率隔振系统作为两类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它们非线性结构特殊,动力学行为复杂,逐渐成为当前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重点分析了随机外激励和参激作用下刚性碰撞振动系统的随机响应,并且考虑了时滞反馈控制下弹性碰撞系统和具有实幂率非线性振动隔振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随机窄带噪声激励下非线性碰撞振动系统的多值响应问题。基于Zhuravlev非光滑变量代换和Krylov-Bogoliubov平均法,分析了系统的响应特性,得到了二阶稳态矩的迭代计算公式。讨论了外激励振幅、系统的立方非线性强度、恢复系数、阻尼系数等参数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些参数取值下,刚性碰撞系统会有两个或者四个稳态解,对于刚性碰撞系统来说这是一个新颖的现象。在较小的非线性强度下,不稳定区域会从一个连通的区域变为两个独立的区域。此外,伴随着随机激励强度的增加,系统的相轨迹扩散会增加,最终其拓扑性质会改变。2.研究了参激作用下刚性碰撞振动系统的随机动力学响应。得到了碰撞振动系统平凡解几乎确定稳定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解析表达式。模拟结果显示,碰撞振动系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特性不同于普通的非碰撞系统。在确定性情形下得到了骨架曲线和不稳定区域的临界方程。同时讨论了系统的一阶和二阶稳态矩,模拟结果显示频率岛(Frequency island)现象的存在性。最后,借助有限差分法,分析了随机噪声对系统的稳态响应概率密度的影响,并观察到了随机跳现象。3.将多尺度方法推广到了时滞反馈控制下的弹性碰撞系统,研究了时滞反馈控制下随机弹性碰撞系统的主共振响应。分别在确定性和随机情形下,得到了系统的频率响应方程和稳定性条件。研究发现,不同于传统的的频率响应特性,具有频率岛现象的多稳态响应,在特定的时滞下,仅有最小的响应振幅是稳定的。同时研究了反馈参数对稳态响应和稳定性区域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影响。进一步,为了抑制响应振幅峰值和控制共振稳定性,得到了适当的反馈增益和时滞。4.结合立方时滞反馈控制和实幂率形式的恢复力和阻尼力来提高振动隔振系统的响应特性。对基底激励下,受迫振动隔振系统的主共振、动力学稳定性和能量传递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等价阻尼来解释反馈控制对实幂率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与此相关,在under-linear恢复力下隔振系统显示软弹簧行为和在over-linear恢复力下隔振系统显示硬弹簧行为。研究发现,在under-linear恢复力下,会诱导多值响应,尤其是五值响应,同时对稳态解的分类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稳定性边界的模拟,验证了这些响应特性。进一步,为了避免跳现象,得到了相应的解析标准。最后,讨论了系统参数对能量传递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反馈参数是提高振动隔振的有效性的极重要的因素。5.研究了具有实幂率刚度项和积分型粘弹阻尼项的粘弹振动隔振系统的随机动力学特性。借用改进的第一类Bessel函数,得到了决定系统几乎确定稳定性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对于非平凡稳态解情形,推导出了相应的一阶和二阶稳态矩。进一步分析取得了临界分岔值的解析表达式。为了抑制响应峰值且提高振动稳定性,得到了对应的时滞序列值。最后,借助It?随机微分方程对应的福克普朗克方程,讨论了随机跳现象。

韩元波[7](2015)在《时滞位置反馈对一类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混沌运动和安全盆侵蚀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传动轴转动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传递形式,也是机械系统中的一种典型的动力传输方式。但由于传动轴系统自身物理特性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非线性因素,传动系统输入端和输出端会出现非线性相对关联,这便是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本文讨论一类典型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以及时滞位置反馈对该系统混沌扭振和安全盆侵蚀的抑制作用。首先,建立了一类具有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的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施加时滞位置反馈的受控系统动力学模型,这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之后,不但利用Melnikov函数法获得相对转动系统的混沌运动及安全盆侵蚀的激励振幅门槛值,而且将Melnikov函数法推广到时滞系统中:讨论时滞系统的Hopf分岔条件获得适用Melnikov函数法的控制参数取值范围,进而利用Melnikov函数法获得时滞受控系统的全局分岔条件。最后,利用四阶Rung-Kutta法和点映射法模拟系统的混沌和安全盆侵蚀特性以及时滞受控系统复杂动力学行为随控制参数的演变,从而验证时滞位置反馈控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正反馈增益系数和短时滞量下,时滞位置反馈能够有效抑制相对转动系统的混沌运动和安全盆侵蚀,并扩大安全盆的有效区域;而在负反馈增益系数或者较长时滞量下,时滞位置反馈反而使相对转动简单运动转变为混沌运动,即时滞位置反馈对于系统的动力学状态具有双向控制作用。

周凡森[8](2014)在《一类MEMS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微机械电子系统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微机械谐振器作为微机械电子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了解各设计参数对其振动性能的影响成为微机械电子系统研究的关键。本文针对微机械谐振器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对其压模阻尼特性、非线性静电驱动特性、非线性振动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首先,研究了MEMS谐振器的能量耗散机制,给出了各耗散机制与MEMS谐振器质量因子的数学关系式。应用雷诺方程,给出了不同工况下,微机械谐振器压模阻尼力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了各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然后,研究了双端固支梁MEMS谐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改进了MEMS谐振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多尺度法对MEMS谐振器进行摄动分析,分析了环境压力、直流偏置电压、交流电压幅值以及立方非线性静电刚度等设计参数对微系统线性共振频率和受迫振动幅频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当微机械谐振器处于小位移高频振动时,立方非线性静电刚度对微机械谐振器振动特性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对MEMS谐振器阻尼特性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应用Mathematics软件和ANSYS有限元软件对MEMS谐振器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应用ANSYS对三种梁式微机械谐振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将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用Mathematics分析了MEMS谐振器的固有频率和幅频响应特性,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环境压力的增加会使微机械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增加,稳态振动的幅值明显减小。直流偏置电压具有软化效应,环境压力具有硬化效应。微机械谐振器在小位移振动时,通过对幅频曲线的分析发现,三次非线性静电刚度会使微机械谐振器表现出或软或硬的非线性特性且不可忽略。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和,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认识和发展微机械谐振器动力学所涉及的尺度效应、阻尼效应、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会芳[9](2012)在《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界面的接触振动特性与能量耗散机理的解明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机械装备的动态服役性能,而且影响监控机器特征振动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是导致设备状态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机械接触界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一些重要的现象和机理尚未解明,尤其是界面的接触刚度和界面阻尼特性、复杂界面特性的界面模型表征、界面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多界面的接触振动现象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等核心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目前,机械界面行为已经成为机械领域中的关键共性的基础科学问题。因此,开展界面接触动力学行为的探索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本论文重点围绕几类基础的接触界面,包括考虑重力作用的球面接触界面、粗糙接触界面、滑移接触界面和层叠多传递界面,通过建立界面接触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两类典型界面的接触刚度和阻尼特性,揭示三种典型界面的接触振动与能量耗散特性,以及激励载荷在层叠多界面的振动与能量传递行为,并通过相关实验验证关键模型和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论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针对目前基于Hertz球-刚性平面接触模型,因受接触界面属性、阻尼属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线性粘性阻尼模型难以真实描述界面接触力-变形关系的问题,在考虑真实系统的重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任意正指数的非线性粘性阻尼函数,建立了基于静平衡位置的球体-刚性平面接触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界面非线性阻尼对系统自由振动响应的影响;同时,针对系统响应特征基本相同,通过响应值辨识接触阻尼模型困难的问题,基于接触阻尼回复力-速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复力的接触阻尼模型辨识方法,且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其有效性,并获得了多种材料属性的球-平面模型的阻尼模型。②建立了“单层金属板-刚性平面”粗糙界面模型和“多层粗糙金属板-刚性平面”多界面模型,耦合了粗糙表面的分形模型、塑性材料的连续性硬化准则和加载与卸载力-变形曲线形成迟滞环面积等于塑性变形能量耗散量的关系,可较好地解决弹性和塑形的转变过程存在不连续的问题。同时,研究了界面形貌、材料塑性变形行为和界面摩擦对粗糙界面的接触力-变形关系的影响,计算了由塑性变形及硬化引起的能量耗散和多层粗糙界面的能量传递耗散率,揭示了粗糙界面塑性接触变形机理和能量耗散规律。③采用具有自相似和尺度独立的粗糙表面分形模型,通过计算不同界面形貌接触模型的力-变形关系,构造了粗糙接触界面和表面粗糙体的刚度表达式,建立了基于静平衡位置的弹性粗糙体-刚性平面的粗糙界面接触振动模型,可克服目前粗糙界面的接触刚度、动力学行为和能量耗散基于粗糙表面的统计学模型描述而具有尺度依赖性的缺点。同时,研究了界面形貌对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形貌界面接触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能量耗散率,分析了粗糙界面法向接触振动的响应特征与能量耗散特性,并对界面法向微动能量耗散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④推导了无滑动、微滑动和整体滑动的不同界面运动状态时滑动界面端部的力-位移关系表达式,建立了滑动界面系统沿滑动方向的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目前的滑动界面系统模型局限于界面具有均匀压力分布的假设条件,且仅考虑界面微滑动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影响的问题,并在考虑真实界面的非均匀压力分布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滑动界面运动状态滑动界面系统的固有频率、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幅值以及每周期的能量损耗量,研究了动态载荷作用下滑动界面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能量耗散特性。⑤考虑实际传递界面法向和切向运动耦合,扩展单一滑动界面模型,建立了“球-螺栓固结多层叠加板”的叠加多传递界面模型(SJAMP),计算了不同冲击激励下多层叠加金属板多传递界面的加速度响应,构造了振动加速度幅值与冲击激励的关系表达式,引入振动传递率与能量传递率的概念并计算了各传递界面的振动与能量传递率,分析了输入界面对冲击能量的传递率与冲击能量的关系,以及冲击激励沿非连续多界面传递时的振动与能量传递特性,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胡光军[10](2011)在《一种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大部分工程实际中,隔振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递路径中加入隔振装置,可以减小振源对于机械系统的影响,对保证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于隔振器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并实验验证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隔振器,该隔振器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良好的隔振效果。具体说来,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斜薄壁梁结构,在竖直方向力的作用下的屈曲特性,通过两只斜向布置的薄壁梁与竖直方向弹簧结构的并联,在平衡位置附近,随着承载力的变化,位移的变化更显着且承载力的变化很小。2、分析了该装置在受谐波激励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即在工作区间具有较小的动刚度。通过与线性系统(竖直弹簧结构)的比较,发现该装置具有较低的共振频率,从而具有更大的隔振区间。同时该系统具有更小的位移传递率,可以有效隔离来自地基、底座等的振动,从而达到保护承载物的目的。3、通过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静力学实验结果,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由于薄壁梁结构的屈曲特性,使得并联结构的特性发生了改变,其振动可以用Duffing方程描述。通过谐波平衡法得到了系统的近似解,用Runge-Kutta法求得了数值解,分析了该系统可能出现的分岔、系统稳定性以及出现的跳跃现象。4、设计了该隔振器的验证样机,该样机具有可调节性,通过移动在滑槽中的支撑板,来调节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竖直方向的调节旋钮用来调节竖直方向的距离,可以扩大样机的承载能力,该样机具有通用性。5、在振动台上测试了线性系统和该隔振器的加速度传递率,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该隔振器可使系统的固有频率减小,从而扩大隔振区间。

二、非线性阻尼吸振器应用于主系统受迫振动的一阶近似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线性阻尼吸振器应用于主系统受迫振动的一阶近似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斜圈弹簧的非线性减隔振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斜圈弹簧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转子非线性能量阱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转子非线性隔振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斜圈弹簧的偏心刚度
    2.1 斜圈弹簧全行程受力分析
        2.1.1 建立数学模型与局部坐标系
        2.1.2 自由压缩段受力分析
        2.1.3 并圈压缩段受力分析
        2.1.4 弹簧微段受力分析
    2.2 非线性刚度求解
    2.3 斜圈弹簧偏心刚度计算
    2.4 仿真模拟与试验
        2.4.1 非线性刚度仿真模拟
        2.4.2 偏心刚度试验
    2.5 斜圈弹簧偏心刚度的结构参数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含斜圈弹簧的非线性能量吸振器研究
    3.1 引言
    3.2 含PNS-NES的单自由度减振系统求解
        3.2.1 系统模型与动力学方程
        3.2.2 慢变动力学
        3.2.3 慢不变流形分析
    3.3 靶能量传递衡量指标
        3.3.1 能量耗散和振幅缩减
        3.3.2 泵送时间T_(pump)
        3.3.3 平均功率(?)_(TET)
    3.4 数值算例与实际动力学
        3.4.1 刚度构建
        3.4.2 性能测量与参数调整
        3.4.3 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含斜圈弹簧的非线性隔振器研究
    4.1 引言
    4.2 含PNS-VI的单自由度隔振系统求解
        4.2.1 系统模型与动力学方程
        4.2.2 响应求解
        4.2.3 耦合代数方程的求解
    4.3 非线性隔振器衡量指标
        4.3.1 力传递率
        4.3.2 输入功率与耗散功率
        4.3.3 平均传输功率
        4.3.4 功率传输比
    4.4 数值仿真及分析
        4.4.1 刚度构建
        4.4.2 参数设置与性能评估
        4.4.3 频域数值模拟
        4.4.4 时域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吸振式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研究
    1.3 动力吸振器的研究
    1.4 电动汽车平顺性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准零刚度隔振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2.1 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建模
    2.2 准零刚度隔振器静力学分析
    2.3 准零刚度隔振器简谐力激励下动力学分析
        2.3.1 简谐力激励下动力学分析
        2.3.2 系统参数对幅频特性的影响
        2.3.3 系统参数对力传递率的影响
    2.4 准零刚度隔振器位移激励下动力学分析
        2.4.1 位移激励下动力学分析
        2.4.2 系统参数对幅频特性的影响
        2.4.3 系统参数对力传递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3.1 阻尼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建模与分析
    3.2 接地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建模与分析
    3.3 线性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线性分析
    3.4 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参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实验研究
    4.1 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设计制作
        4.1.1 吸振隔振系统设计制作
        4.1.2 吸振隔振系统弹簧设计
    4.2 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实验研究
        4.2.1 实验测试设备
        4.2.2 实验操作步骤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准零刚度隔振器实验结果分析
        4.3.2 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载吸振式隔振器系统应用
    5.1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悬架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5.1.1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1/4车辆模型
        5.1.2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1/4车辆模型动力学分析
    5.2 车载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分析
        5.2.1 车载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5.2.2 车载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5.2.3 车载吸振式准零刚度隔振器系统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非接触电磁隔振与驱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隔振技术综述
        1.2.1 被动隔振技术
        1.2.2 主动隔振技术
        1.2.3 主被动混合隔振技术
        1.2.4 半主动隔振技术
        1.2.5 无接触隔振技术
    1.3 电磁隔振综述
        1.3.1 磁场分析方法
        1.3.2 作动器设计方案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电磁作动器设计
    2.1 作动器设计
        2.1.1 基本结构
        2.1.2 与一般结构的差异
    2.2 磁场分析
        2.2.1 有限元分析
        2.2.2 理论分析
    2.3 作动器参数设计
        2.3.1 线性刚度作动器
        2.3.2 准零刚度作动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磁作动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3.1 理论参数计算
    3.2 线性刚度作动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3.3 准零刚度作动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验证及分析
    4.1 实验设置
    4.2 刚度验证实验
        4.2.1 线性刚度作动器
        4.2.2 准零刚度作动器
    4.3 隔振实验
        4.3.1 线性刚度作动器
        4.3.2 准零刚度作动器
    4.4 跟随机动实验
        4.4.1 线性刚度作动器
        4.4.2 准零刚度作动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多稳态能量收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基础
        1.2.1 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
        1.2.2 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
        1.2.3 电磁-压电混合式振动能量收集
    1.3 非线性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研究进展
        1.3.1 磁弹性结构
        1.3.2 弹簧-质量系统
    1.4 时滞效应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随机共振和稳定性分析
    2.1 引言
    2.2 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的随机共振
        2.2.1 电磁式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模型
        2.2.2 稳态响应分析
        2.2.3 随机共振分析
    2.3 电磁-压电混合式振动能量收集的稳定性
        2.3.1 混合式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模型
        2.3.2 稳态响应分析
        2.3.3 周期吸引子的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时滞双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动力学和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时滞双稳态能量收集系统建模
        3.2.1 机电耦合方程
        3.2.2 收集功率和等效系统
    3.3 简谐激励系统的动力学和性能分析
        3.3.1 时域分析
        3.3.2 频域分析
    3.4 随机激励系统的动力学和性能分析
        3.4.1 稳态振幅响应
        3.4.2 平均收集功率
    3.5 简谐和随机激励协同作用下的随机共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磁-压电混合式三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动力学建模
        4.2.1 势能分析
        4.2.2 动力学方程
    4.3 机电耦合方程的解耦
    4.4 动力学和响应分析
        4.4.1 简谐激励下的响应分析
        4.4.2 随机激励下的响应分析
        4.4.3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建模及收集功率分析
    5.1 引言
    5.2 压电式四稳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随机响应
        5.2.1 动力学建模
        5.2.2 Fokker-Planck-Kolmogorov方程分析
        5.2.3 收集功率
    5.3 电磁式四稳态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幅-频响应
        5.3.1 动力学建模
        5.3.2 能量生成
        5.3.3 收集功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方向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6.1 引言
    6.2 多方向多稳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6.2.1 多方向多稳态系统建模
        6.2.2 未扰系统平衡点分岔及稳定性
        6.2.3 扰动系统的响应分析
    6.3 多方向多稳态系统的实验验证
        6.3.1 结构设计
        6.3.2 实验验证
    6.4 多方向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
        6.4.1 竖向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
        6.4.2 横向多稳态振动能量收集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振动能量收集的自供电时滞隔振器研究
    7.1 引言
    7.2 自供电时滞隔振器系统构成及准零刚度隔振
        7.2.1 自供电时滞隔振器系统构成
        7.2.2 自供电时滞隔振系统准零刚度隔振
    7.3 自供电时滞隔振系统性能分析
        7.3.1 时滞隔振系统的幅频响应分析
        7.3.2 自供电时滞隔振系统主共振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调谐质量阻尼器非线性行为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发展
    1.3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1.3.1 弹簧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1.3.2 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1.3.3 其它形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1.4 非线性调谐质量阻尼器研究概况
        1.4.1 非线性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性能研究
        1.4.2 非线性调谐质量阻尼器参数优化
        1.4.3 非线性调谐质量阻尼器实验装置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调谐质量阻尼器设计
    2.1 研究模型与运动方程
    2.2 质量调谐阻尼器的设计方法
        2.2.1 传统设计方法
        2.2.2 改进设计方法
    2.3 工程实例分析
        2.3.1 某电视塔工程数值模拟仿真
        2.3.2 76层benchmark结构模型数值仿真模拟
    2.4 本章小结
3 考虑硬化刚度非线性的TMD分析
    3.1 改进设计方法的误差分析
    3.2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求解分析
    3.3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设计分析
        3.3.1 计算结果精度对比
        3.3.2 控制效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软化刚度非线性的TMD分析
    4.1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求解分析
    4.2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设计分析
        4.2.1 计算结果精度对比
        4.2.2 控制效果对比
    4.3 本章小结
5 考虑硬化刚度非线性的TMD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备与装置
    5.2 实验参数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典型碰撞振动系统和实幂率隔振系统的随机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非光滑系统
        1.1.2 振动隔振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光滑系统研究现状及分类
        1.2.2 振动隔振系统的研究进展
    1.3 时滞反馈控制
    1.4 基本知识介绍
        1.4.1 Krylov-Bogoliubov平均方法
        1.4.2 多尺度方法
        1.4.3 隔振系统的效果评价指标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窄带噪声激励下非线性碰撞振动系统的多值响应分析
    2.1 引言
    2.2 系统介绍及非光滑变换
    2.3 理论分析
        2.3.1 频率响应及其稳定性分析
        2.3.2 均方响应的迭代计算
    2.4 数值模拟
        2.4.1 系统参数对确定性响应的影响
        2.4.2 系统参数对随机响应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随机参激作用下刚性碰撞振动系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和稳态概率密度
    3.1 引言
    3.2 系统描述
    3.3 稳态解及其稳定性分析
        3.3.1 平凡解及其稳定性
        3.3.2 稳态矩及其稳定性
    3.4 随机跳和分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线性时滞反馈控制下随机弹性碰撞系统的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数学模型和多尺度分析
        4.2.1 确定性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和稳定性
        4.2.2 窄带噪声激励下均方响应和稳定性条件
    4.3 确定性激励下受控弹性碰撞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4.3.1 频率岛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4.3.2 避免跳跃发生的条件
        4.3.3 时滞和反馈增益对响应的影响
        4.3.4 等价阻尼
        4.3.5 反馈参数的选择
    4.4 均方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4.4.1 均方响应和跳现象的避免
        4.4.2 时滞对均方响应的影响
        4.4.3 噪声强度对弹性碰撞系统响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实幂率指数恢复力和阻尼力的受迫振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5.1 引言
    5.2 力学模型和多尺度分析
    5.3 实幂率指数对系统响应和稳定性的影响
        5.3.1 恢复力项的指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5.3.2 阻尼项的指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5.3.3 稳态解的分类
        5.3.4 跳现象的避免
    5.4 系统的等价阻尼
    5.5 反馈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5.5.1 时滞和反馈增益对于系统响应的影响
        5.5.2 适当的反馈参数的选择
    5.6 激励振幅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5.7 时滞反馈作用下振动隔振系统的能量传输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随机参激激励下具有实幂率恢复力的粘弹振动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6.1 引言
    6.2 系统的运动方程和反馈控制
        6.2.1 平凡解及相应的稳定性分析
        6.2.2 非平凡解及其临界分岔值
    6.3 反馈参数的选择
    6.4 随机跳和分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时滞位置反馈对一类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混沌运动和安全盆侵蚀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动轴相对转动系统
        1.1.2 混沌运动和安全盆
        1.1.3 时滞与时滞反馈控制
    1.2 研究现状
        1.2.1 相对转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1.2.2 混沌运动和安全盆
        1.2.3 时滞反馈在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作用
    1.3 研究意义及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基本方法
    2.1 数值方法
        2.1.1 Poincare截面图
        2.1.2 频谱分析
        2.1.3 Lyapunov指数
        2.1.4 映射法
    2.2 理论方法
        2.2.1 异宿和同宿分岔
        2.2.2 Melnikov函数法
第3章 一类相对转动系统模型及时滞位置反馈控制模型
    3.1 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基本模型
    3.2 时滞位置反馈控制系统模型
    3.3 小结
第4章 相对转动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及时滞位置反馈控制的机制
    4.1 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4.2 时滞位置反馈系统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复杂动力学行为及反馈控制算例
    5.1 不同阻尼下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混沌扭振及反馈控制仿真
    5.2 反馈控制下两质量相对转动系统安全盆拓扑形态变化仿真
    5.3 与时滞速度反馈控制的对比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一类MEMS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机械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3 微机械电子系统的发展史
    1.4 微机械电子系统主要材料
    1.5 微机械电子系统加工技术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MEMS谐振器
    2.1 MEMS谐振器概述
    2.2 MEMS谐振器分类
    2.3 MEMS谐振器主要应用
    2.4 MEMS谐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2.5 MEMS谐振器研究现状
第三章 MEMS谐振器阻尼机制分析
    3.1 引言
    3.2 内部能量耗散
    3.3 外界能量耗散
第四章 MEMS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4.1 MEMS谐振器物理及数学模型
    4.2 多尺度摄动分析
    4.3 理论分析
    4.4 分析与讨论
    4.5 总结
第五章 MEMS谐振器数值仿真
    5.1 引言
    5.2 模态分析
    5.3 MEMS谐振器的数值模拟
    5.4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界面接触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界面接触模型研究现状
        1.2.2 界面接触刚度与界面阻尼研究现状
        1.2.3 界面接触振动与能量耗散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球面界面的接触振动机理
    2.1 引言
    2.2 接触振动动力学模型的描述
    2.3 自由振动响应特性
        2.3.1 瞬时频率响应特性
        2.3.2 等效阻尼比特性
    2.4 回复力特性与模型辨识
        2.4.1 弹性回复力特性
        2.4.2 阻尼回复力特性
        2.4.3 “球-平面”界面模型实验测试
    2.5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粗糙界面的法向接触塑性变形能量耗散
    3.1 引言
    3.2 单一粗糙界面模型
        3.2.1 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计算模型的描述
        3.2.2 模型的有限元求解法
        3.2.3 能量耗散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2.4 界面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表达式
    3.3 粗糙多界面模型
        3.3.1 多界面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计算模型的描述
        3.3.2 能量耗散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粗糙界面的法向接触振动响应与能量耗散
    4.1 引言
    4.2 粗糙界面法向接触动力学模型
        4.2.1 动力学模型描述
        4.2.2 动力学方程
    4.3 粗糙界面法向弹性接触刚度
        4.3.1 接触力-变形关系曲线
        4.3.2 接触力-变形关系表达式
    4.4 粗糙体表面的接触刚度特性
    4.5 固有频率与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4.5.1 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4.5.2 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4.6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4.7 本章小结
5 滑动界面系统的振动响应与能量耗散
    5.1 引言
    5.2 滑动界面系统动力学模型
        5.2.1 动力学模型描述
        5.2.2 动力学方程
    5.3 不同滑动界面状态的系统动力学响应特性
        5.3.1 界面无滑移(β=1)
        5.3.3 界面整体滑移(β=0)
    5.4 能量耗散量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5.4.1 不同的界面滑动状态(不同β值)
        5.4.2 不同的界面摩擦力与外载荷比值(不同σ值)
        5.4.3 不同的界面压力分布特征(不同ε值)
        5.4.4 不同的无量纲剪切层刚度(不同λ值)
    5.5 本章小结
6 层叠多界面冲击振动传递与能量耗散
    6.1 引言
    6.2 “球-螺栓固结多层叠加板”模型(SJAMP)
        6.2.1 模型描述
        6.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6.3 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6.3.1 输入界面的加速度响应
        6.3.2 传递界面的加速度响应
        6.3.3 振动传递特性
        6.3.4 能量传递特性
    6.4 实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一种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线性隔振
        1.2.2 非线性线性隔振
    1.3 发展方向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非线性隔振器的静力分析
    2.1 一端铰支的梁受力弯曲
        2.1.1 水平梁受力弯曲
        2.1.2 斜梁结构的压弯
    2.2 高静低动特性
        2.2.1 高静低动假设
        2.2.2 高静低动隔振器设计
        2.2.3 小参数变化的影响
        2.2.4 高静低动的实现
    2.3 总结
第三章 非线性隔振器动力学分析
    3.1 基本概念
        3.1.1 相轨线
        3.1.2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3.1.3 平衡点的性质
    3.2 DUFFING 系统分析
        3.2.1 自治Duffing 系统
        3.2.2 单自由度有阻尼受迫谐振动系统
    3.3 力传递特性分析
        3.3.1 线性系统力传递特性分析
        3.3.2 非线性系统力传递特性分析
        3.3.3 分岔和稳定性分析
        3.3.4 跳跃频率
        3.3.5 数值解与近似解的比较
        3.3.6 力传递特性
    3.4 位移传递特性
        3.4.1 线性系统位移传递特性
        3.4.2 非线性系统相对位移传递特性
        3.4.3 跳跃频率
        3.4.4 数值解与近似解的比较
        3.4.5 绝对位移传递特性
    3.5 力传递率和位移传递率的比较
    3.6 总结
第四章 非线性隔振器的实验研究
    4.1 参数选择
    4.2 力-位移曲线结构设计
    4.3 位移传递特性分析
        4.3.1 高静低动隔振器位移传递率实验
        4.3.2 线性弹簧系统力传递率实验
        4.3.3 实验结果比较
    4.4 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附件

四、非线性阻尼吸振器应用于主系统受迫振动的一阶近似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斜圈弹簧的非线性减隔振分析与研究[D]. 朱牛顿.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吸振式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D]. 刘楠.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3]非接触电磁隔振与驱动[D]. 陈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 [4]多稳态能量收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应用研究[D]. 杨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调谐质量阻尼器非线性行为影响分析[D]. 杜永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典型碰撞振动系统和实幂率隔振系统的随机动力学研究[D]. 黄冬梅.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7]时滞位置反馈对一类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混沌运动和安全盆侵蚀的控制[D]. 韩元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5(02)
  • [8]一类MEMS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周凡森. 天津大学, 2014(03)
  • [9]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D]. 肖会芳. 重庆大学, 2012(04)
  • [10]一种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 胡光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非线性阻尼减振器主系统受迫振动一阶近似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