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DSL接入网组网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陆洋[1](2018)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宽带接入网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兴起也给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宽带接入网依然是通信网发展的瓶颈之一,选用适当的接入网技术高效地进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部署是解决如今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本文围绕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综述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合理运用接入网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宽带接入技术架构,对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传输效率、传输方式、部署成本、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特性;(2)分析研究了FTTH技术的典型方案和部署原则,从网络结构对FTTH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OLT、ONU和ODN的功能和具体的部署策略,分析说明了FTTH所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模,提出了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的多种建设方案模型;(3)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淮阴师范学院两个校区的宽带接入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接入层OLT、BRAS设备、网管系统、双机热备和光猫的部署。详细阐述了工程施工可行性、施工方法及施工验收测试结果。
戴斌[2](2018)在《江西电信光网络端到端的质量保障研究和设计》文中提出“宽带中国”战略的核心在于提升用户的入户带宽,实现真正的“宽带”。中国电信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在光纤网络的覆盖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PON网络也逐步取代铜缆网络成为中国电信新一代接入网络。光纤到户(FTTH)是PON网络的一种主要接入方式,这些用户的质量保证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论文旨在研究江西电信接入网网管网互联方案,通过集中部署第三方PON综合网管,介绍PON网管采集OLT关键指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源信息,综合分析,综合判断,设计江西电信FTTH用户质量的自动判障和智能分析系统方案,并加以实现,由此构成江西电信光网端到端系统。论文重点研究接入网三层VPN互联,设计PON网管采集OLT/ONU的关键指标,关联各类资源信息,并通过研究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络因素,设计和整理规则,实现FTTH用户质量的自动判障功能;研究和设计用户维度的端到端质量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用户维度的预检预修和业务质量预警。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全省各地市接入网网管网与省中心互通的方案,为PON网综合网管上云做好了准备;研究各类影响用户感知的数据,设计和整理规则,设计光网用户的自动判障方案,并加以实现;综合研究各类网络参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设计光网用户质量的智能分析方案,并加以实现。江西电信光网端到端系统上线以来,有效地支撑了江西电信全光网建设和维护。
胡修友[3](2019)在《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设计与实施》文中提出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业务不断出现,人们对互联网的要求也逐渐增多,既有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同时也有对新型网络业务的要求。传统的网络接入多是基于XDSL的接入方式,这种接入方式采用铜缆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较低,并且对新型的网络业务支持性较差,因此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上网需求。网络运营商必须提供新的技术方案,即满足客户要求,同时又保证营收。本文基于乌鲁木齐铁通公司的实际网络现状,接入网提出了基于GPON(Gigabit-Capable PON)技术的接入网设计方案,有效解决铁通公司当前的困境。同时基于GPON接入技术设计了视频监控接入方案,该方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清视频信息的采集,为新疆地区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当前用户网络接入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接入网的关键技术,并对比分析XDSL和PON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基于GPON的接入网技术,分析了GPON系统的结构、技术特点、组网方式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其次分析了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总体方案设计。在分析乌市铁通公司当前接入网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制约其发展的相关因素以及接入网技术更新的基本要求。重点分析了GPON技术需求以及其规划原则,明确了GPON技术的关键技术指标和GPON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讨论了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总体方案设计和各个模块具体方案的设计,详细讨论了OLT单元、ODN单元和ONU/ONT单元的设置和部署策略。分析了基于GPON接入的摄像机实时监控方案设计,对比分析视频流传输方案和抓拍人脸图片流方案的优缺点,结合GPON接入技术的特点,最终选定基于GPON接入的摄像机实时监控方案。论文以乌市铁通公司的实际项目为背景,详细分析了GPON接入网方案的具体实施。在分析用户网络业务的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GPON接入的组网方案,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宽带的规划,计算ODN链路的损耗。分别分析了OLT设备的选用和配置,光分路器的配置、主干光缆的建设和GPON网络优先级的规划。研究了基于GPON接入的视频监控实现方式和人像识别系统的部署方式。最后对实际的实施效果进行测试和验证。通过实际测试可知GPON光纤接入后,用户端的网络带宽可达到100Mbps,能够支持用户要求的新业务功能,并且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完成了基于GPON接入的视频监控的测试。该方案的成功实施有效提高了新疆地区的网络环境,为新疆地区稳定建设提供网络平台。它将成为其他相似项目的设计参考,具有较高的模板示范作用。
邓建伟[4](2017)在《现代光纤网络中的光进铜退技术方案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固定宽带的平均速率较低,跟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017年第二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为14.11Mbps,全球排名仅134名。其中约有40%宽带用户还在使用铜缆接入,平均下载速率仅为2.5Mbps。而光纤接入的宽带速率可达100Mbps,因此改造铜缆网络是提高平均速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铜缆和光纤技术理论,设计出四种光纤网络架构,并以其平均带宽、成本等指标为参考,总结出PON最适合铜缆改造。另以PON为理论依据,从承载网、OLT、ODN、业务开通等各环节进行设计和优化。首先分析出目前光纤接入承载网的缺点,设计出三种光纤承载网模型,并从网络保护能力、故障切换时间做出测算,总结出各承载网方案的优缺点。并通过计算总带宽、最终个人分配带宽、人口密度以及渗透率等参数,给出OLT布局的最佳方案。依据功率衰减和带宽分配原理,结合测算出的多种ODN光衰值和网速,总结出ODN组网最佳方式。另外,关于铜缆改造后新业务开通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开通时间及各环节效率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快速业务开通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某小区进行了光进铜退工程改造,并比较分析和评价改造前后网络各项指标。本文提出的光进铜退技术方案对铜缆接入网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丹[5](2015)在《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业务的方案不断更新,全新的需求和应用层见叠出,这一定会有更高的要求来满足宽带接入网的现状。正因为如此,宽带接入网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与此同时,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有更多的新方案新技术会应用到宽带连接中,以此来支撑现代社会的网络通信与服务。GPON技术是现在各大运营商共同重视的比较受欢迎接入技术,由于客户对互联网的高宽带业务有比较高的需求,GPON技术的应用将会对互联网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技术必将会在各层面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采用了理论结合实际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本文首先对接入网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且指出了接入网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此外,本文还对光纤接入网概念以及GPON特性进行了分析。(2)对GPON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结合家庭宽带网络实际情况,探讨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对GPON技术与LAN技术的结合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对GPON技术宽带接入应用现状作深入探讨:首先,结合我国网络接入技术实际情况,探讨了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具体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其次,通过对国内部分地区铜缆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借助于GPON宽带接入技术来提高宽带连接的质量;再次,GPON网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能够在高楼大厦中应用,而且还能够在普通的居民楼、网吧以及广大乡村地区应用。最后,本文结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具体实际,对经济网络解决方案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4)本文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且分别探讨了采用该技术的优势,包括价格、性能等各方面。(5)实际应用:分析过程中,本文以上海某实验小区作为例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基于GPON技术对宽带入户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该小区用户对于宽带的具体需求;其次,对光网络单元、供电方式以及分光器等进行了阐述;再次,对光缆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区用户的需求来选择。另外,对宽带入网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测试了网络的实际效果。除了对该小区进行了分析之后,还针对小区的具体用户进行的宽带入户进行了分析,对结合GPON技术的宽带入网方式的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和传统入网方式的比较,进一步指出了GPON技术在今后将会获得更广的应用。(6)通过全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改进GPON技术宽带接入的具体意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加强对该项技术成本的控制;第二个方面,必须要充分分析客户对该项技术的需求;第三个方面,对该技术的光线路终端规划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第四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光器、供电方式等方面的规划;第五个方面,在对GPON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该技术的新形式。随着通信网络技术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GPON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好地外部环境。GPON技术是一类使用潜力大、技术标准高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可以凭着较为廉价的成本给更多的用户带来更快的宽带网速。除此之外,借助于GPON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宽带受到的各项制约因素,且能够确保宽带的覆盖面更广,传输速度更快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GPON技术在今后必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今后宽带接入技术的创新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GPON技术在目前的应用情况基础上,对该技术作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对该技术进行改进的具体方案,使得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由于GPON技术对宽带接入将发挥重要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可以在光纤材料的改进方面进行探讨,尽可能减少GPON技术应用的弊端,进一步降低宽带接入的成本,使得GPON宽带接入技术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张晨洁[6](2015)在《宽带网络接入层优化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接入网同用户数据进行联接,是最后一公里的网络。通常来说接入网选择的是能够同所有环境相适应的技术,有光纤接入技术以及太网接入等技术。现阶段信息网络化不断加强,IP技术也逐渐发展为关键的主导技术,具备极为丰富的内容。然而接入网的发展速度较慢,使其成为对通信发展形成制约的因素。现阶段带宽业务发展速度很快,不过鉴于处在建网初期,使得我们缺乏对带宽接入网在其整体结构上的规划,进而使得在面对当前市场业务发展的环境下,带宽的可靠性以及其网络容量无法满足其要求,也就不能顺利实现下一代接入网络。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宽带接入网新技术,优化现阶段城市宽带接入网络的结构。从而对其质量以及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进行有效促进,进而对用户的要求进行有效满足,并最终达到实现下一代接入网络的目标。本文以闵行区宽带接入网络为研究对象,对闵行区现网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及分析后,做了以下工作:1、以带宽的提升、网络结构以及设备改造3个方面介绍了闵行现在具有的ADSL接入网络与专线专网接入网络的改造方案;2、通过对于现在具有的DSLAM设备的IP化改造,并增加上联节点,对于一些重要的汇聚层设备进行了升级,在最大的限度上面缩短了铜缆距离,对于现在的网络进行了优化。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汇聚设备下沉、与传输网络相结合、使用IP方式上联以及EPON改造的ADSL宽带接入网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通过本次对于闵行地区宽带接入网络的改造,网络的结构变得更加的清晰与合理,上联带宽已经达到了万兆级别,可以为公众客户开通4M以上的接入宽带,为大客户开通千兆的专线网络,网络的质量达到了本质的提升。与此同时,本文经过改造以后网络都是以利用IP作为核心,可以承载综合性的业务,接入的手段也是更加的多样与个性化,符合接入网络未来具有的发展趋势,顺利的为下一代接入网络升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高飞[7](2012)在《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GPON技术是ITU-T根据运营商开展业务需求提出的新一代宽带接入标准,其具有高传输效率、高带宽、高分光比以及适合长距离传输的特点,为运营商开展综合数字业务组网节省了成本,而且保证了业务的QoS。GPON标准还规定了接入层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功能以及相应的保护机制,为运营商在接入层面的维护与故障处理节省了成本。GPON是目前实现FTTX的热门技术之一,是实现高带宽接入网的最理想技术。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展开研究,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接入网的概念、特点、常用的接入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光纤接入网的定义及其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通过对比分析法对PON网络的发展历史、EPON技术、GPON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理论对比分析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GPON技术的理论与网络建设优势。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选取沈阳铁通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方案为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对沈阳铁通GPON宽带接入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经济评价指标对该接入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估,沈阳铁通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方案具有可行性。在理论与沈阳铁通接入方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沈阳A小区实现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案例,对A小区用户带宽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分光器、供电方式进行规划,确定光缆的选型,并对方案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最后对网络进行验收测试。并通过以A小区20栋3单元的用户接入为例,对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方式和传统的ADSL接入方式进行了比较,经比较分析认为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并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余翔[8](2012)在《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宽带网络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此外,带宽问题是制约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原因在于高速带宽是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的平均网络速度只有1.774M,在全世界的网络速率排名榜中居于71名,由此可知我国的网络仍然处在“低速宽带”发展阶段。目前制约我国互联网网速的最大因素在接入网部分,如何提高接入部分的带宽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基于光纤传输方案的无源光网络技术具有高带宽、长距离传输、易维护的特点,是接入网最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xDSL技术、LAN技术、无源光网络技术,对中国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业务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业务需求实际,在接入带宽、最大传输距离、多业务能力和安全性、QoS和OAM方面对几种主要的接入网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了适合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业务发展的GPON技术,深入学习研究GPON技术的几种典型的组网模式,对这些组网模式进行投资效益分析,提出基于GPON技术的FTTH组网模式设计、建设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的方案。设计方案包括光分配网设计,光功率计算,带宽计算,网络运维管理设计、VLAN和IP地址规划设计,光纤材料选型,设备选型。最后对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建设进行举例说明。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的内容做了一些介绍;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接入网技术;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组网方案设计;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组网实例。本文针对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宽带发展现状提出FTTH各种接入场景建设方案,指导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FTTH的规划和建设,对南方省份联通地市级分公司宽带网络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绍政[9](2011)在《宽带接入网设计优化及实施》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许多的高科技、智能化小区也随之产生,而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也造就了许多的高新技术,日渐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迅速发展的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对传统的通信网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高速率通信的现代,给原先窄带传输的宽带通信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何在继续发挥原有通信资源能量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功能要求,尽可能的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求,此种局面摆在了每一个运营商的面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改进宽带接入技术。随着传输技术,以及接入技术的进步,完全可以在原有网络上做文章,提高传输速率。由于接入业务的不同,接入方法不同,选择正确的、相应的接入技术可在满足业务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投入,对用户和运营商都是双赢的行为。宽带技术有其独特的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应用都可以在宽带网络上进行传输。所以,现在客户需要的业务不仅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的通信业务,也包括如IPTV、互联网电视、可视电话、电子数据交换(EDI)、视频传送、公司会议电视、点播电视(VOD)以及远程医疗、远程函授、小区物业等新业务。新技术必然带来更多的新业务、新终端,如此便造成了过去已经大规模投资的以双绞线为主的电缆接入技术成为增大带宽的瓶颈,因为现有带宽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图像等宽带业务的需要,以致成为机房接入层网络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宽带接入网部分发展的屏障。按照设备厂家设备技术的更新情况,在FTTH真正大规模实施之前,落后的用户接入网技术将是用户与通信运营商之间进行需求与满足的重要障碍。为了打破这个局面,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改变现状,唯有改进现有ADSL接入方式,同时建设新的更加可行的EPON网络。论文首先对整体的宽带接入网的网络拓扑进行了描述,并对非常成熟的ADSL技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此来说明ADSL技术本身并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唯有对原有的连接、级联方式进行必要的、合适的修改。同时,EPON技术是近两年新兴的投资成本适中,成效大的全新网络建设技术,本文对EPON技术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EPON网络的技术层面分析、EPON网络的组网方式、EPON网络适用的区域等等,提出了对某类小区全新建设EPON网络,以替代现有ADSL网络的设计方案;并且以传输网络与宽带接入网络的结合,提出了全新的接入网优化设计方案;随着汇聚层设备的发展,还提出了DSLAM设备上联端口扩容的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对各种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各种优化设计方案适用的不同区域。通过本次的区域宽带接入网的优化设计实施,使得崂山区范围内原有的ADSL网络整体得到了改进,使得用户感知、公司形象整体得到了提升;并形成方案,推广到类似分公司实施。
党战峰[10](2011)在《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以铁通西安既有宽带城域网、接入网为基础,探讨如何通过宽带城域网优化改造,使既有在网用户网络质量感知得以提升;如何通过城域网支撑系统的改造,将既有城域网、接入网融入到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宽带城域网的规划建设中去;如何实现改造后的城域网面对多业务需求的灵活接入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结合目前铁通西安分公司正在实施的部分优化改造项目,提出作者自己对下一步改造建设方案的一些建议,城域网优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本论文提出的方案主要部分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一些实施细节将不断的进行细化和完善,所以部分方案的具体细节无法进行更细致的描述。
二、ADSL接入网组网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SL接入网组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
2.1 宽带接入技术架构 |
2.2 ADSL接入技术 |
2.2.1 ADSL技术特点与性能 |
2.2.2 ADSL接入方式 |
2.2.3 ADSL调制原理 |
2.2.4 ADSL接入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3 光纤接入技术 |
2.3.1 光纤接入方式的特点与结构 |
2.3.2 PON技术结构与特点 |
2.3.3 EPON接入技术 |
2.3.4 GPON接入技术 |
2.3.5 EPON与 GPON的对比 |
2.3.6 光纤接入技术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4 HFC接入技术 |
2.4.1 CATV网络简介 |
2.4.2 HFC宽带接入技术 |
2.5 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
2.6 无线接入技术 |
2.6.1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
2.6.2 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方案分析 |
3.1 基于GPON的 FTTH网络结构 |
3.2 基于GPON的 FTTH部署规划 |
3.2.1 OLT部署 |
3.2.2 ONT/ONU部署 |
3.2.3 ODN部署 |
3.3 FTTH场景方案模型 |
3.3.1 新建多层住宅方案模型 |
3.3.2 新建高层住宅方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技术工程实践 |
4.1 淮阴师范学院FTTH接入方案设计 |
4.1.1 网络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
4.1.2 接入层OLT |
4.1.3 BRAS设备 |
4.1.4 网管系统 |
4.1.5 双机热备部署方案 |
4.1.6 设备面板 |
4.1.7 光猫 |
4.2 宽带线路工程实施 |
4.2.1 宽带线路工程概况 |
4.2.2 工程施工方案 |
4.2.3 分布施工方法 |
4.3 宽带线路工程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江西电信光网络端到端的质量保障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全省接入网网管网络与省中心互通的设计 |
1.3 基于PON组网的用户质量研究 |
1.4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检预修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PON网络原理 |
2.1 PON技术简介 |
2.1.1 主要的PON技术 |
2.1.2 PON系统基本原理 |
2.1.3 PON的 FTTH组网结构 |
2.2 EPON技术简介 |
2.2.1 EPON系统体系结构和总体目标 |
2.2.2 EPON协议栈 |
2.2.4 动态带宽分配 |
2.2.5 EPON接口数据安全性 |
2.3 GPON技术简介 |
2.3.1 GPON的技术特点 |
2.3.2 GPON系统的关键技术 |
2.4 下一代PON技术 |
2.4.1 10G-EPON技术 |
2.4.2 XG-PON技术 |
第三章 江西电信PON网络设计 |
3.1 组网模式 |
3.1.1 OLT的组网模式 |
3.1.2 ONU组网模式 |
3.2 业务路由设计 |
3.3 PON设备的管理方式 |
3.4 VLAN资源规划 |
3.5 PON系统业务参数配置 |
3.5.1 VoIP业务配置: |
3.5.2 高速上网业务配置 |
3.5.3 IPTV业务配置 |
第四章 江西电信PON网管设计与实现 |
4.1 项目背景 |
4.1.1 项目概述 |
4.1.2 项目需求分析 |
4.2 江西电信PON网管VPN网络设计 |
4.2.1 MPLS VPN技术 |
4.2.2 MPLS L3VPN跨域技术 |
4.2.3 江西电信PON网管VPN网络设计方案 |
4.2.4 江西电信PON网管VPN网络实施 |
4.2.6 制定实施计划 |
4.2.7 效果确认 |
4.3 江西电信PON网管设计与实现 |
4.3.1 PON网管网络架构设计 |
4.3.2 PON网管服务器设计 |
4.3.3 PON网管周边辅助系统 |
第五章 江西电信FTTH自动判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需求分析 |
5.2 江西电信FTTH自动判障系统设计 |
5.2.1 FTTH用户资源树建立 |
5.2.2 FTTH自动判障规则制定 |
5.3 江西电信FTTH自动判障系统展示 |
第六章 江西电信FTTH智能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项目背景 |
6.1.1 项目需求分析 |
6.2 江西电信FTTH智能分析系统设计 |
6.2.1 FTTH用户健康档案数据建立 |
6.3 江西电信FTTH智能分析系统展示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PON技术发展应用的重要意义 |
1.1.2 GPON技术对新疆铁通公司发展的特殊意义 |
1.2 国内外PON技术的研究使用现状 |
1.2.1 PON技术发展及分类 |
1.2.2 国内外PON技术的研究使用现状 |
1.2.3 PON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2 接入网关键技术分析 |
2.1 接入网技术对比分析 |
2.1.1 基于XDSL技术的接入网 |
2.1.2 基于光纤接入网 |
2.1.3 XDSL接入与光纤接入的对比分析 |
2.2 FTTX应用场景分析 |
2.2.1 FTTX场景架构 |
2.2.2 FTTX接入分类 |
2.2.3 FTTx技术特点 |
2.3 GPON接入技术 |
2.3.1 GPON系统结构 |
2.3.2 GPON系统的技术特点 |
2.3.3 GPON技术的组网方式 |
2.3.4 GPON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总体方案设计 |
3.1 乌鲁木齐铁通接入网现状分析 |
3.1.1 乌鲁木齐铁通互联网现状 |
3.1.2 乌市铁通接入网存在问题 |
3.1.3 制约接入网发展的因素 |
3.1.4 接入网技术更新的基本要求 |
3.2 GPON技术需求及规划原则 |
3.2.1 基于GPON的网络技术的功能需求 |
3.2.2 GPON网络规划原则 |
3.3 基于GPON的接入网总体方案设计 |
3.4 基于GPON接入的各模块具体方案设计 |
3.4.1 OLT的设置 |
3.4.2 ODN网络的设置 |
3.4.3 ONU/ONT的部署策略 |
3.5 基于GPON接入的摄像机实时监控方案选择 |
3.5.1 传输抓拍人脸图片流技术方案分析 |
3.5.2 传输视频流技术方案分析 |
3.5.3 基于GPON接入的摄像机实时监控方案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详细方案设计与实施 |
4.1 GPON接入网在旧区旧域中的应用 |
4.1.1 实施对象背景介绍 |
4.1.2 用户使用带宽需求分析 |
4.2 接入方案具体设计 |
4.2.1 设备组网方案 |
4.2.2 接入网的设计复杂度 |
4.2.3 本期工程数据带宽规划 |
4.2.4 ODN链路衰耗计算 |
4.3 主要设备的选用和配置 |
4.3.1 OLT设备选用和配置 |
4.3.2 光分路器的配置 |
4.3.3 主干光缆的建设 |
4.3.4 GPON网络优先级规划 |
4.4 基于GPON接入的视频监控应用 |
4.4.1 基于GPON接入的视频监控实现方式 |
4.4.2 人像识别系统的部署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改造效果验证 |
5.1 网络改造前速率测试 |
5.2 GPON光纤接入实施后的速率测试 |
5.3 不同业务应用的测试 |
5.4 网络管理端的应用测试 |
5.5 基于GPON接入的视频监控实现与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现代光纤网络中的光进铜退技术方案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铜缆技术 |
1.2.1 铜缆技术的简介 |
1.2.2 铜缆技术的不足之处 |
1.2.3 铜缆技术改造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光纤技术组网方案选择 |
2.1 现代光纤技术简述 |
2.1.1 LAN技术的基本原理 |
2.1.2 PON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 改造光纤网络综述 |
2.2.1 网络改造目标 |
2.2.2 可行性分析 |
2.2.3 方案设计方法及模型 |
2.3 光纤网络方案设计 |
2.3.1 基于LAN技术光纤到楼的方案设计 |
2.3.2 基于LAN技术光纤到户的方案设计 |
2.3.3 基于PON技术光纤到楼的方案设计 |
2.3.4 基于PON技术光纤到户的方案设计 |
2.3.5 各组网方案对比及结论 |
2.4 总结 |
第3章 PON+FTTH网络系统设计 |
3.1 设计整体思路 |
3.1.1 系统主要网元 |
3.1.2 设计步骤 |
3.2 技术标准的选择 |
3.3 光纤承载网改造设计 |
3.3.1 承载网的介绍 |
3.3.2 组网方案设计 |
3.4 OLT布局设计 |
3.4.1 OLT设备性能选择 |
3.4.2 OLT的两种选址设计方案及对比 |
3.4.3 OLT覆盖半径能力计算 |
3.5 ODN网络设计 |
3.5.1 一级ODN方案 |
3.5.2 二级ODN方案 |
3.5.3 ODN保护方案探讨 |
3.6 PON系统端口设计 |
3.6.1 PON光纤损耗计算 |
3.6.2 PON系统端口设计 |
第4章 光进铜退之后的宽带开通优化设计 |
4.1 铜缆业务开通的存在问题 |
4.2 光纤业务开通优化设计方案 |
4.3 结论 |
第5章 光进铜退改造实例 |
5.1 改造前基本情况 |
5.2 光纤承载网改造 |
5.3 光纤接入网改造方案 |
5.4 成本预算 |
5.5 改造前后测试对比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PON技术宽带入网的研究进展 |
2.1 现阶段我国宽带入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
2.2 GPON宽带入网技术的发展应用 |
第三章 GPON技术的相关介绍 |
3.1 GPON技术简介 |
3.1.1 GPON系统构成 |
3.1.2 GPON技术特征分析 |
3.1.3 GPON与 ADSL的对比 |
3.1.4 比较LAN和 GPON接入 |
3.1.5 比较GPON和 EPON |
3.2 GPON技术在家庭宽带网络中的接入方式探讨 |
3.2.1 GPON技术同LAN相互结合的模式 |
3.2.2 GPON技术同ADSL相结合的技术模式 |
3.2.3 FTTH |
3.3 GPON宽带入网技术的应用评价 |
3.3.1 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性能优势 |
3.3.2 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建设优势 |
3.3.3 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价格优势 |
第四章 结合GPON技术实现宽带接入的实验案例 |
4.1 用户宽带需求分析 |
4.2 对光线路终端的规划 |
4.3 对光网络单元进行选择和规划 |
4.4 对分光器的选择以及规划 |
4.5 对供电方式的规划 |
4.6 对光缆的选型 |
4.7 在本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4.8 对本实验方案的接入的性价比进行分析 |
第五章 GPON技术宽带接入的改进建议 |
5.1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成本控制 |
5.2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用户需求分析 |
5.3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光线路的终端规划 |
5.4 加强对GPON宽带接入技术光网络单元、分光器和供电方式的规划 |
5.5 下一代GPON技术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宽带网络接入层优化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必要性 |
1.1.1 宽带接入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
1.1.2 目前闵行宽带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目前闵行专网专线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1.1.4 对现有网络结构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
1.2 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 |
1.3 本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闵行宽带业务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
2.1 闵行宽带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 近期宽带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
2.3 客户群接入业务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闵行宽带网络发展现状 |
3.1 闵行ADSL网络结构的发展历程 |
3.2 闵行专网专线网络结构的发展历程 |
3.3 闵行现阶段ADSL宽带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3.4 闵行现阶段专线专网接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闵行未来宽带网络发展规划与设计 |
4.1 业务发展对闵行宽带接入网络提出的要求 |
4.2 闵行现有ADSL宽带接入网络的改造方案 |
4.2.1 闵行ADSL宽带接入网络提速的步骤 |
4.2.2 闵行RDSL宽带接入网络IP化改造 |
4.2.3 改造后的闵行ADSL宽带接入网络简介 |
4.3 闵行现有专线专网接入网络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ADSL接入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实施 |
5.1 ADSL接入网 |
5.2 ADSL接入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
5.3 ADSL接入网的组成安装与设备 |
5.3.1 ADSL接入网的构成 |
5.3.2 ADSL用户端设备安装 |
5.3.3 ADSL接入网的用户设备 |
5.4 ADSL宽带接入网优化方案 |
5.4.1 汇聚设备下沉 |
5.4.2 与传输网络相结合 |
5.4.3 使用IP方式上联 |
5.4.4 EPON网络改造方案 |
5.4.5 优化设计方案的比较 |
5.5 优化方案实施 |
第6章 闵行下阶段宽带接入网络 |
6.1 下阶段宽带接入网 |
6.1.1 更高带宽的接入网络 |
6.1.2 接入方式的综合性 |
6.2 闵行下阶段宽带接入网络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宽带接入技术相关理论 |
2.1 接入网简述 |
2.1.1 接入网的概念 |
2.1.2 接入网的特点 |
2.1.3 常用的接入网技术 |
2.2 光接入网 |
2.2.1 光接入网的定义 |
2.2.2 光接入网的网络结构 |
2.3 PON 网络介绍 |
2.3.1 PON 的发展历史 |
2.3.2 EPON 技术 |
2.3.3 GPON 技术 |
2.4 GPON 技术和 EPON 技术的比较 |
第3章 GPON 技术的优势分析 |
3.1 GPON 技术的理论优势 |
3.1.1 GPON 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
3.1.2 GPON 的协议结构 |
3.1.3 GPON 的 QoS 分析 |
3.2 GPON 技术的网络建设优势 |
3.2.1 GPON 接入建设的价格优势 |
3.2.2 GPON 接入的前期建设以及后期维护优势 |
3.2.3 GPON 接入建设的系统性能优势 |
第4章 基于 GPON 技术的沈阳铁通宽带接入方案研究 |
4.1 基于 GPON 技术沈阳铁通宽带接入的必要性 |
4.1.1 全业务竞争需要 |
4.1.2 有效增强全业务竞争力 |
4.2 基于 GPON 技术沈阳铁通宽带接入的可行性 |
4.2.1 传输条件 |
4.2.2 接入网技术条件 |
4.2.3 建设条件 |
4.2.4 投资回报条件 |
4.3 基于 GPON 技术沈阳铁通宽带接入方案分析 |
4.3.1 建设规模 |
4.3.2 建设原则和思路 |
4.3.3 组网方案 |
4.3.4 PON 口规划 |
4.3.5 投资估算 |
4.4 基于 GPON 技术沈阳铁通宽带接入方案经济评价 |
4.4.1 财务指标评价 |
4.4.2 敏感性因素评价 |
第5章 基于 GPON 技术实现宽带接入的具体案例 |
5.1 用户带宽需求分析 |
5.2 光线路终端的规划 |
5.3 光网络单元的选择和规划 |
5.3.1 光网络单元的选择 |
5.3.2 光网络单元的规划 |
5.4 分光器的选择和规划 |
5.4.1 分光器的选择 |
5.4.2 分光器的规划 |
5.5 供电方式的规划 |
5.6 光缆的选型 |
5.7 方案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5.7.1 机房地面要求 |
5.7.2 机架组装要求 |
5.7.3 消防规范要求 |
5.7.4 机房布线要求 |
5.7.5 安装注意事项 |
5.8 网络验收测试 |
5.9 本方案的接入性价比分析 |
5.9.1 业务产出 |
5.9.2 成本投入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接入网技术综述 |
2.1 基于铜双绞线传输方案的xDSL技术 |
2.2 基于光纤传输方案的LAN技术 |
2.3 基于光纤传输方案的无源光网络技术 |
2.3.1 EPON技术 |
2.3.2 GPON技术 |
第三章 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组网方案设计 |
3.1 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业务需求分析 |
3.2 主要接入技术对比分析 |
3.3 GPON系统应用方案 |
3.3.1 FTTH组网模式 |
3.3.2 FTTB/C组网模式 |
3.3.3 FTTO应用模式 |
3.3.4 FTTCAB应用模式 |
3.3.5 FTTF应用模式 |
3.3.6 无线通讯基站接入应用模式 |
3.3.7 视频监控业务应用模式 |
3.4 几种典型组网模式的投资效益分析 |
3.5 ODN设计方案 |
3.5.1 OLT的布放位置 |
3.5.2 ODN组网模式 |
3.5.3 分光器的部署 |
3.6 光功率计算 |
3.7 带宽计算 |
3.8 运维方案设计 |
3.8.1 可运维网络的主要特征 |
3.8.2 FTTB/FTTF管理模式 |
3.8.3 FTTH/FTTO管理模式 |
3.8.4 设备开通 |
3.8.5 设备更换 |
3.8.6 网络管理方案 |
3.9 VLAN和IP地址规划设计 |
3.9.1 IP地址的规划设计 |
3.9.2 GPON系统的VLAN规划设计 |
3.10 光纤材料选型 |
3.11 设备选型 |
3.11.1 带宽通过动态分配的功能 |
3.11.2 以太网功能 |
3.11.3 光纤保护倒换功能 |
3.11.4 设备功能保护 |
3.11.5 供电要求 |
3.11.6 设备工作环境要求 |
第四章 江西联通宜春市分公司接入网组网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建设方案 |
4.2.1 建设原则 |
4.2.2 多层住宅建设方案 |
4.2.3 高层住宅建设方案 |
4.2.4 入户光纤建设方案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宽带接入网设计优化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宽带接入网概论 |
1.1 宽带接入网的概述 |
1.1.1 宽带接入网的定义及特点 |
1.1.2 宽带接入网介绍 |
1.2 宽带接入网接入策略及技术分类 |
1.3 国内外宽带接入网现状 |
1.4 宽带接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实施工作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2 ADSL的技术研究 |
2.1 传统ADSL接入技术的概念 |
2.2 ADSL的特点及连接方式 |
2.2.1 标准ADSL接入技术的特点 |
2.2.2 标准ADSL接入技术的接入方式 |
2.3 ADSL与其它接入服务的比较 |
2.4 标准ADSL的原理和技术性能特点 |
2.4.1 标准ADSL技术的原理 |
2.4.2 ADSL接入方式和接入模型 |
2.4.3 技术性能特点 |
2.4.4 ADSL技术的几个基本概念 |
2.4.5 影响ADSL速率的因素 |
3 EPON网络及技术应用介绍 |
3.1 EPON网络简介 |
3.2 三网融合概念介绍 |
3.3 EPON网络的优点 |
3.4 EPON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3.4.1 EPON 网络的组成和设备介绍 |
3.4.1.1 光链路终端OLT设备介绍 |
3.4.1.2 光网络单元ONU设备介绍 |
3.4.2 标准的EPON网络结构 |
3.4.3 EPON网的保护方式介绍 |
3.4.3.1 骨干光纤保护方式介绍 |
3.4.3.2 光纤全保护技术介绍 |
3.4.3.3 两种保护方式的比较 |
3.4.4 组网方式 |
3.4.5 EPON网络的关键技术 |
3.4.6 EPON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 |
3.4.6.1 EPON应用现状 |
3.4.6.2 FTTH光纤到户介绍 |
3.4.6.3 FTTB光纤到小区介绍 |
4 崂山区宽带接入网网络现状 |
4.1 崂山区宽带接入网的组织结构 |
4.1.1 接入技术 |
4.1.2 IP承载和接入技术 |
4.2 宽带接入网结构层次与业务需求与控制 |
4.2.1 宽带接入网结构层次 |
4.2.2 组播与IPTV |
4.3 崂山区宽带接入网业务控制技术 |
4.4 宽带接入网的问题分析 |
4.4.1 网络层次结构的不稳定因素 |
4.4.2 业务需求的差距 |
4.4.3 现有ADSL接入方式的缺点 |
4.5 崂山区IP网络结构 |
5 ADSL接入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实施 |
5.1 崂山ADSL接入网 |
5.2 ADSL接入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
5.3 ADSL接入网的组成安装与设备 |
5.3.1 ADSL接入网的构成 |
5.3.2 ADSL用户端设备安装 |
5.3.3 ADSL接入网的用户端设备 |
5.4 ADSL宽带接入网优化方案 |
5.4.1 汇聚设备下沉 |
5.4.2 与传输网络相结合 |
5.4.3 使用IP方式上联 |
5.4.4 EPON网络改造方案 |
5.4.5 优化设计方案的比较 |
5.5 优化方案实施 |
6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改进 |
6.3 宽带接入网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宽带城域网基本概念、特点及基本结构 |
2.1 宽带城域网的概念 |
2.2 宽带城域网的特点 |
2.2.1 多业务的综合信息网 |
2.2.2 以IP技术为基础的数据网络 |
2.2.3 以接入网为重点,接入技术多样化、接入方式灵活化 |
2.2.4 宽带化、高速化 |
2.3 宽带城域网提供的业务 |
2.4 宽带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
2.4.1 网络层次划分 |
2.4.2 各层网络的组网特点 |
2.5 城域网的发展 |
第三章 宽带城域传输网、接入网的主要技术及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城域网传输技术 |
3.1.1 基于SDH多业务传送 |
3.1.2 DWDM传输技术 |
3.1.3 光传送网(OTN) |
3.1.4 弹性分组环(RPR) |
3.1.5 城域传输技术的发展 |
3.2 城域网接入技术 |
3.2.1 xDSL技术 |
3.2.2 以太网接入技术(FTTX+LAN) |
3.2.3 XPON接入技术 |
3.2.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3.2.5 综合数字服务宽带接入技术(HFC) |
3.2.6 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趋势 |
3.3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城域网光缆资源现状及问题 |
3.3.2 城域网网络结构现状 |
3.4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数据业务量及业务接入模式 |
第四章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
4.1 优化要求 |
4.2 城域网优化改造的原则和方法 |
4.2.1 城域网核心层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
4.2.2 城域网业务控制层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
4.2.3 宽带接入网的优化原则和方法 |
4.2.4 城域传送网(OTN)优化解决方案 |
4.2.5 支撑系统(网管等) |
4.3 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优化技术的选择 |
4.3.1 城域传输网技术选择 |
4.3.2 宽带接入优化技术选择 |
第五章 西安铁通城域网优化建设方案 |
5.1 网络结构优化建设方案 |
5.1.1 核心层优化方案 |
5.1.2 业务控制层优化方案 |
5.1.3 宽带接入层网络优化 |
5.2 铁通城域光纤网和城域传送网优化 |
5.2.1 城域光纤网的优化 |
5.2.2 城域传送网的优化 |
5.3 支撑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
5.3.1 认证系统调整升级 |
5.3.2 BOSS系统 |
5.3.3 网管系统 |
5.4 目前宽带城域网优化方案实施进展 |
5.4.1 优化机构简介 |
5.4.2 优化项目计划及实施情况 |
5.4.3 城域网优化建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六章 优化方案评估、论证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ADSL接入网组网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D]. 陆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江西电信光网络端到端的质量保障研究和设计[D]. 戴斌.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3]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设计与实施[D]. 胡修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现代光纤网络中的光进铜退技术方案及应用[D]. 邓建伟. 苏州大学, 2017(04)
- [5]GPON在家庭宽带组网中的应用[D]. 余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宽带网络接入层优化及发展研究[D]. 张晨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7]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研究[D]. 高飞. 吉林大学, 2012(04)
- [8]基于GPON技术的接入网方案设计与应用[D]. 余翔.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9]宽带接入网设计优化及实施[D]. 杨绍政. 中国海洋大学, 2011(S1)
- [10]西安铁通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改造方案研究[D]. 党战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