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

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

一、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严秋霞[1](2019)在《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抑郁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枫香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具有抗肿瘤、心律失调等活性。实验室前期研究显示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物质对神经细胞有促分化和生长的作用,推测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可能存在神经保护活性。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枫香槲寄生作为实验材料,探讨枫香槲寄生中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抑郁的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三种损伤剂(NMDA、H2O2、Glu)为实验材料,研究三种损伤剂的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SH-SY5Y神经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建立三种神经损失的细胞模型。结果显示:8 mM的NMDA处理SH-SY5Y神经细胞30 min后细胞抑制率为51.87±4.32%;200μM的H2O2处理SH-SY5Y神经细胞4 h后其细胞抑制率为55.24±0.42%;50 mM Glu-Na处理SH-SY5Y神经细胞24 h后其细胞抑制率为50±1.5%;2、从枫香槲寄生中提取分离出来的5个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的5个化合物在不同的损伤模型和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对损伤的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研究5个化合物对损伤的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NMDA损伤模型中,预处理方式显示化合物5有极显着的保护作用,共处理方式显示化合物3有显着的保护作用,损伤修复处理方式显示化合物1具有较显着浓度依赖性的修复作用;在H2O2损伤模型中,5个化合物在预处理和共处理中对损伤细胞没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在损伤修复处理中,化合物1、3存在显着的修复作用,且化合物1呈浓度依赖性修复细胞损伤;在Glu损伤模型中,可以得出在预处理和损伤修复处理组中,5个化合物没有保护和修复的效用,但在共处理组中发现化合物1在Glu诱导的损伤中有极显着的保护作用,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化合物1[(+)-丁香脂素]对浓度50 mM Glu诱导损伤SH-SY5Y神经细胞具有极显着的保护作用;且单独给予不同浓度的(+)-丁香脂素(6.25μM、12.5μM、25μM、50μM、100μM)处理SH-SY5Y细胞,检测其对细胞是否具有毒性,发现(+)-丁香脂素在50μM以下浓度对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6.25μM、12.5μM、25μM的(+)-丁香脂素和50 mM Glu-Na共同处理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0.29%、65.70%、69.23%),其细胞存活率呈浓度梯度依赖性,其中25μM浓度的(+)-丁香脂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好;3、以(+)-丁香脂素为实验材料,通过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细胞中活性氧的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及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PARP1的表达量初步探讨(+)-丁香脂素对Glu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中:与正常细胞组比(2.34%),损伤组(50 mM Glu-Na,50mM Glu-Na+DMSO)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40.33%、46.21%);与损伤组比,6.25μM、12.5μM、25μM的(+)-丁香脂素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着下降(13.92%、3.21%、1.61%);(2)活性氧(ROS)检测中:与正常细胞组比(0.01%),损伤组(50 mM Glu-Na,50mM Glu-Na+DMSO)细胞中ROS显着积累(32.1%,38.53%),荧光显着加强;与损伤组比,6.25μM、12.5μM、25μM的(+)-丁香脂素实验组细胞中ROS显着降低(3.32%,2.8%,0.72%),荧光显着降低;(3)线粒体膜电位检测中:与正常细胞组比(Δψm=53.79%/46.42%),损伤组(50mM Glu-Na,50mM Glu-Na+DMSO)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显着下降(Δψm=15.11%/83.40%,6.07%/88.46%);与损伤组比,6.25μM、12.5μM、25μM的(+)-丁香脂素实验组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显着上升(Δψm=17.69%/78.33%,18.45%/77.89%,29.56%/68.95%);(4)Western Blot检测:与正常细胞组比,损伤组(50 mM Glu-Na,50mM Glu-Na+DMSO)细胞中PARP和PARP1蛋白的表达量显着降低;与损伤组比,6.25μM、12.5μM、25μM的(+)-丁香脂素实验组细胞中蛋白的表达量随浓度的升高显着上升。结果表明(+)-丁香脂素可能是通过减少细胞内ROS的积累,恢复线粒体膜电位,修复DNA,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对Glu引起的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邹磊[2](2018)在《抗冠心病活性单体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全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槲寄生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是我国常用药材,具有舒经活络,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等多种功效。上个世纪70-80年代,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曾对槲寄生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槲寄生注射液用于临床,在可统计的180例临床病例中,主诉和症状改善率82%,心电图改善率53%。但由于历史原因,槲寄生注射液未获得广泛的临床推广和应用。研究表明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1是槲寄生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药理活性,但天然产物含量低,分离纯化十分困难。本文进行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全合成,为进行其心血管的活性研究以进一步开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活性单体奠定基础。化合物1的结构特点为:在高圣草素苷元的7位连接一个β-D-吡喃葡萄糖,在葡萄糖的2位连接一个β-D-呋喃芹菜糖。构成化合物的苷元和各单糖上均带有多个化学性质相似的羟基,糖苷键相互连接时又会产生α和β两种异构体,如何以特定的构型在高圣草素的7位和葡萄糖的2位引入相应的糖基为本论文研究的难点之一。另外,芹菜糖缺乏商购来源,需自行合成,且其自身易发生D,L互变异构,芹菜糖供体的合成极具挑战性,为本论文研究的难点之二。本文首先以间苯三酚为原料合成选择性保护的黄酮片段,以双丙酮-D-葡萄糖为原料合成溴代葡萄糖供体,在相转移催化和碱的作用下发生糖苷化反应得黄酮葡萄糖苷;以双丙酮-D-甘露糖为原料合成三氯乙酰亚胺酯芹菜糖供体,经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催化与黄酮葡萄糖苷拼接,最后经酸、碱和催化氢化脱保护得到目标化合物。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次实现了天然产物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全合成,共22步反应,最长直线反应12步,总收率6.29%(以间苯三酚计);2、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经6步反应得选择性保护的苷元2-(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5,7-二羟基吡喃-4-酮8;3、以双丙酮-D-葡萄糖为原料经4步反应得溴代葡萄糖供体,再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7反应得黄酮葡萄糖苷4’-O-苄基高圣草素-7-O-2,4,6-三-O-乙酰基-3-O-苄基-β-D-葡萄糖13。13再经脱乙酰基,选择性保护4,6位羟基得关键中间体16;4、以双丙酮-D-甘露糖为原料经6步反应得5-O-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β-D-呋喃芹菜糖三氯乙酰亚胺酯23,芹菜糖5位苯甲酰基可确保其D-构型;5、中间体16与芹菜糖供体23在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催化下反应得关键中间体4’-O-苄基高圣草素-7-O-5-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β-D-呋喃芹菜糖-(1→2)-3-O-苄基-4,6-苯亚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4;6、对关键中间体24的脱保护顺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先碱水解,再酸脱保护,最后氢化还原的反应顺序,得终产品。通过以上研究,以间苯三酚,双丙酮-D-葡萄糖,双丙酮-D-甘露糖为起始原料,经22步反应,首次完成了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1的全合成。合成路线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提取困难的问题。该全合成工作不仅为其药理研究提供所需样品,亦为其它黄酮苷类化合物合成提供借鉴和参考。在垂体后叶素诱发的的大鼠心率失常实验中,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呈现一定的改善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曹朵,韩畅,高雯,成亮,杨培明[3](2016)在《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干燥带叶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槲寄生干燥带叶茎枝用95%乙醇提取浓缩后用水-氯仿萃取。其中水部位经D101大孔树脂,水-乙醇(100∶0→0∶100)梯度洗脱后得水和10%、30%、50%、70%、95%乙醇6个部位。结果在50%乙醇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鼠李秦素-3-O-β-D-芹菜糖(1→2)-O-β-D-葡萄糖苷(1)、鼠李秦素(2)、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3)、鼠李秦素-3-O-β-D-(6″-乙酰)-O-β-D-葡萄糖苷(4)、高圣草素-7-O-β-O-葡萄糖苷(5)、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O-β-D-葡萄糖苷(6)、高圣草-7-O-β-D-葡萄糖基-4′-O-β-D-芹菜糖苷(7)、圣草酚-7-O-β-O-葡萄糖苷(8)、枫香槲寄生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命名为槲寄生新苷IX,化合物9为首次从槲寄生中分离得到。

孙奇,张丽辉,张彦文,赵骥民[4](2016)在《雌雄异株植物槲寄生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野生种质资源调查、生长发育机制及人工扩繁技术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王纯玉[5](2016)在《几种中药寄生的鉴别》文中提出目的正确区分中药寄生,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几种市售药用寄生进行考察、研究,从基源、性状、化学成分、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目前市售中药寄生各异,功用有别,临床应区分使用。

关玥,孙长波,李慧萍,张晶[6](2016)在《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槲寄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槲寄生中含有黄酮、萜类、生物碱等小分子化合物,及槲寄生凝集素、壳多糖结合蛋白及槲寄生毒肽等高分子化合物;槲寄生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

郎悦[7](2015)在《槲寄生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果槲寄生是桑寄生科(Lorantheceae)槲寄生属(Viscum)植物,干燥带叶茎枝为药用部位。是我国常见的传统中草药,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北方资源丰富,其药用部分为干燥的带叶茎枝。槲寄生可用于风湿麻木,崩漏经多,腰腿酸软,头晕目眩及胎动不安等症。当代研究表明,槲寄生还具有抑菌和抗衰老的功效,另外还具有调理免疫的功能,对各类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槲寄生中除了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大分子,如多糖、凝集素等,还含有小分子的生物碱类等有效成分,现已有研究证明,槲寄生碱在体内外对肿瘤都具有杀伤力。因为生物碱大多都具备抗肿瘤、低毒性及本钱低等特征,槲寄生生物碱是多种生物碱的混合物,是以对槲寄生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研究,可充分使用我国北方这一丰硕资本,为进一步开辟和使用供给理论指导。另对槲寄生碱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分析,阐明体内药物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对指导开发新药以及临床合理安全用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采取离子交换树脂法对槲寄生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经正交实验肯定了最好提取工艺,最佳工艺为:盐酸水渗漉液浓度为0.2%,酸渗漉液用量为药材的1 5倍,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药材的0.5倍,碱化氨水的用量为15mL/100g药材。在试验中得到较好的验证,效率高提取完全,利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得总生物碱的平均收率为0.379mg/g。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槲寄生生物碱,分离纯化后得到N-桂皮酰基丁二胺和N-桂皮酰基亚精胺,经MS、1 H-NMR、13C-NMR鉴定结构,HPLC 归一化法测定纯度在9 8.0%以上,因此可以利用硅胶柱层析法来分离纯化槲寄生生物碱。另分别对N-桂皮酰基丁二胺和N-桂皮酰基亚精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了 N-桂皮酰基丁二胺和N-桂皮酰基亚精胺的血药浓度,建立了简单、灵敏、专属性良好的方法。分别通过对三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N-桂皮酰基丁二胺三个不同剂量(25mg·kg-1,50mg-kg-1,75mg·kg-1)给药后,灌胃给药后,达峰时间分别为1.000、0.750、0.750h,半衰期分别为 1.648、1.306、1.942h,清除率(CL)分别为 5.840、11.172 和12.741 L·h-1·kg-1,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1 3.884、21.047和35.697L·kg-1 N-桂皮酰基亚精胺灌胃三个不同剂量(25mg·kg-1,50mg·kg-1,75mg·kg-1)给药后,达峰时间均为0.750h,半衰期分别为 1.172、0.806、1.533h,表观分布容积为 1 5.828、1 6.470 和1 9.069L·kg-1 清除率(CL)分别为 9.360、14.171、15.687 L·h-1 ·kg-1。可见,N-桂皮酰基丁二胺和N-桂皮酰基亚精胺给药后在肠道的吸收和分布均较快,且分布广泛,在血浆中的清除也较快。

曹朵,翁志洁,李建其,杨培明,何泉泉,成亮,孔德云[8](2015)在《槲寄生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槲寄生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和苯丙素类等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菌、抗衰老、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和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广泛的药理活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槲寄生属植物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槲寄生属植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李超[9](2014)在《槲寄生和扁枝槲寄生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作为药用植物已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其性平、味苦,具有强筋骨、祛风湿、补肝肾和养血安胎等作用。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提取物表现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抗心律失常等多种生物活性。同属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全株入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腰肌劳损。本课题对两种寄生植物开展了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HW-40F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扁枝槲寄生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4个,鉴定为:槲寄生新苷A(1)、槲寄生新苷B(2)、槲寄生新苷C(3)、柚皮素(4)、圣草酚(5)、高圣草素(6)、高圣草素-7-0-β-D-葡萄糖苷(7)、圣草酚-7-O-β-D-葡萄糖苷(8)、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9)、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0)、4-羟基苯乙酸(11)、4-[3’-(4”-羟基苯基)-2’-丙烯酸酯基]-3-羟基-1-甲氧基-7-氧代-6-氧双环[3.2.1]辛烷(12)、3-[3’-(4”-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酯基]-2-氧代四氢呋喃(13)和3-[3’-(苯基)-2’-丙烯酸酯基]-2-氧代四氢呋喃(14),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应用NMR、MS、UV等波谱学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其中包括新化合物3个。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6、7和8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槲寄生全株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共获得20个化合物,鉴定为齐墩果酸(15)、桦木酸(16)、香树素(17)、香树素乙酸乙酯(18)、(20R,22E)-24-去甲胆甾-5,22-二烯基-2β,3a,21-三醇(19)、吡喃[3,4-b]吲哚-2-酮(20)、3’,4’-二甲氧基槲皮素(21)、7,3’,4’-三甲氧基黄酮(22)、3,7,3’,4’-四甲氧基槲皮素(23)、4-羟基苯甲酸正戊酯(24)、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25)、4-异戊氧基苯甲醛(26)、邻羟基苯乙酸(27)、4-羟基肉桂酸(28)、1,7-二(4-羟基苯基)-4E,6B庚二烯-3-酮(29)、1,7-二(4-羟基苯基)-1E,4E-庚二烯-3-酮(30)、5-羟基-1,7-二(4-羟基苯基)-1-庚烯-3-酮(31)、布鲁姆醇(32)、β-谷甾醇(33)和β-胡萝卜苷(34)。对所得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0对A549肿瘤细胞株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手性HPLC方法对圣草酚、dracocephins A和lobechinenoid这3组天然产物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并对lobechinenoid的4个异构体进行了手性制备和构型确定。

张水仙,刘越,孙洪波,姚雪楠,冯金朝[10](2011)在《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槲寄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该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二、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抑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枫香槲寄生的次生代谢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1.1 生物碱类
        1.2 黄酮类
        1.3 三萜、甾醇类
        1.4 苯丙素类化合物
        1.5 挥发油
        2 活性研究
        2.1 抗肿瘤作用
        2.2 抗心血管作用
        2.3 免疫调节作用
        2.4 抗病毒和抑菌的作用
        3 其它研究
    二、抑郁症的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 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1.1 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
        1.2 神经可塑性假说
        1.3 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
        2 抑郁症体外模型作用机制的研究
        2.1 神经兴奋性毒性
        2.2 氧化应激反应
        2.3 线粒体功能失衡
        3 中西药抗抑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3.1 西药治疗药物
        3.2 中草药抗抑郁药物
    三、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
        1.2 试剂与耗材
        1.3 实验仪器
    2 提取与分离
    3 结构鉴定
    4 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式
第三章 SH-SY5Y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的构建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株
        1.4 耗材
    2 实验方法与设计
        2.1 药物的溶解
        2.2 细胞的培养
        2.2.1 细胞的复苏
        2.2.2 细胞的传代与培养
        2.2.3 细胞的冻存
        2.3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
        2.4 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活性
        2.5 实验分组及其处理方式
        2.5.1 NMDA损伤SH-SY5Y细胞浓度和时间的筛选
        2.5.2 H_2O_2损伤SH-SY5Y细胞浓度和时间的筛选
        2.5.3 谷氨酸钠损伤SH-SY5Y细胞浓度和时间的筛选
        2.6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浓度的NMDA对SH-SY5Y神经细胞处理不同时间的影响..
        3.2 不同浓度的H_2O_2对SH-SY5Y神经细胞处理不同时间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的Glu对SH-SY5Y神经细胞处理不同时间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初筛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株
        1.4 化合物
        1.5 试剂
    2 实验方法与设计
        2.1 药物的溶解
        2.2 实验分组及其处理方式
        2.2.1 预处理
        2.2.2 共处理
        2.2.3 损伤修复处理
        2.3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
        2.4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在NMDA损伤模型中的活性筛选
        3.1.1 预处理
        3.1.2 共处理
        3.1.3 损伤修复处理
        3.2 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在H_2O_2损伤模型中的活性筛选
        3.2.1 预处理
        3.2.2 共处理
        3.2.3 损伤修复处理
        3.3 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在谷氨酸钠损伤模型中的活性筛选
        3.3.1 预处理
        3.3.2 共处理
        3.3.3 损伤修复处理
    4 讨论
第五章 (+)-丁香脂素对谷氨酸钠诱导损伤SH-SY5Y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法
        2.3 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
        2.4 DAPI凋亡染色
        2.5 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
        2.6 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检测
        2.7 活性氧(ROS)的检测
        2.8 蛋白样本的制备
        2.9 免疫荧光蛋白印迹(WB)
    3 数据统计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丁香脂素对SH-SY5Y细胞的毒性影响
        4.2 (+)-丁香脂素对SH-SY5Y细胞损伤保护的浓度影响
        4.3 (+)-丁香脂素对SH-SY5Y细胞损伤保护中ROS的影响
        4.4 (+)-丁香脂素对SH-SY5Y细胞损伤保护中膜电位变化的影响
        4.5 (+)-丁香脂素对SH-SY5Y细胞损伤保护中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4.6 (+)-丁香脂素对SH-SY5Y细胞损伤保护中PARP、PARP1的影响
    5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抗冠心病活性单体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全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冠心病概述
        1.1.1 冠心病患病情况
        1.1.2 天然产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1.2 槲寄生概述
        1.2.1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
        1.2.2 槲寄生的药理活性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的合成
    2.1 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合成策略分析
        2.1.1 目标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及合成路线确定
        2.1.2 糖基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控制
    2.2 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的合成
        2.2.1 化合物8的合成
        2.2.2 葡萄糖供体13的合成
        2.2.3 中间体16的合成
        2.2.4 芹菜糖供体23的合成
        2.2.5 化合物1的合成
    2.3 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的结构确证
    2.4 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的合成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2 ,4,6-三羟基苯乙酮3的合成
        3.2.2 2 ,4-甲氧甲氧基-6-羟基-苯乙酮4的合成
        3.2.3 3 -(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1-(2-羟基-4,6-双(甲氧基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6的合成
        3.2.4 2 -(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5,7-双(甲氧基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7的合成
        3.2.5 2 -(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5,7-二羟基吡喃-4-酮8的合成
        3.2.6 3 -O-苄基-α/β-D-葡萄糖11的合成
        3.2.7 1 ,2,4,6-四-O-乙酰氧基-3-O-苄基-β-D-葡萄糖12的合成
        3.2.8 4 ‘-O-苄基高圣草素-7-O-3-O-苄基-β-D-葡萄糖15的合成
        3.2.9 4 ’-O-苄基高圣草素-7-O-4,6-苯亚甲基-3-O-苄基-β-D-葡萄糖16的合成
        3.2.10 2 ,3:5,6-二-O-异亚丙基-2-羟甲基-α/β-D-甘露糖18的合成
        3.2.11 2 ,3-O-异亚丙基-α/β-D-芹菜糖21的合成
        3.2.12 5 -O-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α/β-D-芹菜糖22的合成
        3.2.13 4 ’-O-苄基高圣草素-7-O-5-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β-D-呋喃芹菜糖-(1→2)-3-O-苄基-4,6-苯亚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4的合成
        3.2.14 4 ’-O-苄基高圣草素-7-O-2,3-O-异亚丙基-β-D-呋喃芹菜糖-(1→2)-3-O-苄基-4,6-苯亚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5的合成
        3.2.15 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1→2)-β-D-葡萄糖苷1的合成
第4章 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受试样品
        4.1.2 阳性药
        4.1.3 实验动物及饲养
        4.1.4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

(3)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材料
2提取与分离
3结构鉴定

(4)雌雄异株植物槲寄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槲寄生的生物学特征
2 槲寄生寄主种类及寄生部位
3 槲寄生的繁殖特性
    3.1 种子传播机制
    3.2 种子萌发
4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
5 展望

(5)几种中药寄生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沿革
2市售品种
3鉴别
    3.1基源
    3.2性状
    3.3显微鉴别
    3.4主要化学成分
    3.5功效与应用
4结语

(6)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形态与分布情况
2 化学成分
    2.1 黄酮类化合物
    2.2 三萜类化合物
    2.3 生物碱类化合物
    2.4 苯丙素及挥发性成分
    2.5 高分子化合物
3 药理作用
    3.1 抗肿瘤作用
    3.2 免疫调节作用
    3.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3.1 对高血压的作用
        3.3.2 对心律失常的作用
        3.3.3 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3.4 其他作用
4 展望

(7)槲寄生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三萜及甾醇类
        1.1.3 高分子化合物
        1.1.4 挥发油
        1.1.5 有机酸及酚类化合物
        1.1.6 生物碱类
        1.1.7 其它
    1.2 槲寄生药理学研究
        1.2.1 抗肿瘤作用
        1.2.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2.3 治疗肝炎
        1.2.4 免疫调节作用
        1.2.5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1.2.6 抗骨质疏松作用
        1.2.7 抗病毒、抗菌作用
        1.2.8 降血糖作用
    1.3 槲寄生临床应用研究
    1.4 生物碱的研究现状
        1.4.1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4.2 生物碱的提驭方法
        1.4.3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方法
        1.4.4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槲寄生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研究
    2.1 试药与仪器
        2.1.1 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提取工艺考察研究
        2.2.1 原料处理
        2.2.2 实验方法
        2.2.3 提取工艺正交实验设计
        2.2.4 含量测定
        2.2.5 结果分析
    2.3 槲寄生碱的分离纯化
        2.3.1 薄层层析初步分析槲寄生碱
        2.3.2 槲寄生碱的柱层析分离
        2.3.3 结果与成分的鉴定
第三章 槲寄生中生物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实验动物
    3.2 N-桂皮酰基丁二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2.1 色谱条件
        3.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3.2.3 方法学考查
        3.2.4 药代动力学研究
        3.2.4.1 给药方案及血样的采集
        3.2.4.2 标准加样血浆的制备
        3.2.4.3 血样处理
        3.2.4.4 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
        3.2.5 结果分析
    3.3 N-桂皮酰基亚精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3.1 色谱条件
        3.3.2 血浆样品的处理
        3.3.3 方法学考查
        3.3.4 药代动力学研究
        3.3.4.1 给药方案及血样的采集
        3.3.4.2 标准加样血浆的制备
        3.3.4.3 血样处理
        3.3.4.4 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
        3.3.5 结果分析
结论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槲寄生和扁枝槲寄生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槲寄生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综述)
    1.1 前言
    1.2 植物学概况
        1.2.1 形态
        1.2.2 寄主与分布
    1.3 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3.1 黄酮类化合物
        1.3.2 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
        1.3.3 大分子化合物
        1.3.4 挥发性化合物
        1.3.5 其他类化合物
    1.4 槲寄生生物活性研究
        1.4.1 抗肿瘤活性
        1.4.2 抗氧化活性
        1.4.3 心血管系统方面活性
        1.4.4 增强免疫活性
        1.4.5 抗骨质疏松活性
        1.4.6 抗肝炎活性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扁枝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结构鉴定
        2.2.1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2.2.2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2.3 实验部分
        2.3.1 植物来源
        2.3.2 仪器
        2.3.3 溶剂和试剂
        2.3.4 色谱系统和显色剂
        2.3.5 提取和分离
    2.4 化合物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
    2.5 扁枝槲寄生部分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构鉴定
    3.3 实验部分
        3.3.1 植物来源
        3.3.2 仪器
        3.3.3 溶剂和试剂
        3.3.4 色谱系统和显色剂
        3.3.5 提取和分离
    3.4 化合物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
    3.5 槲寄生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3.5.1 抑制A549肿瘤细胞增殖
        3.5.2 诱导A549肿瘤细胞凋亡
        3.5.3 引起A549肿瘤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
        3.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组天然产物的手性分离及立体构型确定
    4.1 Lobechinenoids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色谱条件
        4.1.3 结果与讨论
    4.2 Dracocephins A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4.2.3 色谱条件
        4.2.4 结果与讨论
        4.2.5 结论
    4.3 圣草酚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分离
        4.3.1 仪器与试剂
        4.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4.3.3 色谱条件
        4.3.4 结果与讨论
        4.3.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新化合物图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学概况
2 化学成分
    2.1 黄酮类化合物
    2.2 生物碱成分
    2.3 三萜及甾醇类成分
    2.4 大分子化合物
    2.5 挥发性成分
    2.6 其他类化合物
3 药理作用
    3.1 抗肿瘤作用
        3.1.1 凝集素的抗肿瘤作用:
        3.1.2 毒肽的抗肿瘤作用:
        3.1.3 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
    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2.1 降压作用:
        3.2.2 抗心律失常:
        3.2.3 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
        3.2.4 降低心肌耗氧, 防治心肌梗死:
        3.2.5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改善微循环:
    3.3 增强免疫调节作用
    3.4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3.5 抗病毒、抗菌作用
    3.6 其他作用
4 分子生物学研究
5 应用前景和展望

四、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枫香槲寄生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抑郁作用研究[D]. 严秋霞. 贵州大学, 2019(09)
  • [2]抗冠心病活性单体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全合成及活性研究[D]. 邹磊.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18(04)
  • [3]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J]. 曹朵,韩畅,高雯,成亮,杨培明. 中草药, 2016(24)
  • [4]雌雄异株植物槲寄生的研究进展[J]. 孙奇,张丽辉,张彦文,赵骥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12)
  • [5]几种中药寄生的鉴别[J]. 王纯玉. 中国药业, 2016(12)
  • [6]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关玥,孙长波,李慧萍,张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05)
  • [7]槲寄生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郎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8]槲寄生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曹朵,翁志洁,李建其,杨培明,何泉泉,成亮,孔德云. 中草药, 2015(10)
  • [9]槲寄生和扁枝槲寄生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D]. 李超. 山东大学, 2014(11)
  • [10]槲寄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水仙,刘越,孙洪波,姚雪楠,冯金朝. 中药材, 2011(12)

标签:;  ;  ;  ;  

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