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重型自卸车性能及结构特点

矿用重型自卸车性能及结构特点

一、矿用重型自卸汽车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路茜[1](2020)在《HKC190矿用自卸车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多目标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矿用自卸车作为一种运行环境十分恶劣的运输系统,外界载荷冲击错综复杂,这种状态下行驶,对自卸车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比较高的要求。通过提高自卸车的操稳性和平顺性,可以有效提高自卸车的运动性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HKC190矿用自卸车为研究主体,通过多目标优化,使矿车的操纵性与平顺性取得了整体的提升,规避了只研究单个性能的片面性,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本文运用动力学软件ADAMS/Car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安排了各项试验仿真,以前后悬架硬点参数作为设计因子,结合响应曲面法(RSM)与D-最优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矿用自卸车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使得整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首先,为了更好的凸显悬架硬点优化对整车性能提高的影响,基于保持良好平顺性和操纵性的条件下,对前后悬架的刚度与阻尼特性进行匹配设计。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矿用自卸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次,通过分析矿用自卸车实际的使用工况,将稳态回转仿真试验、低速转向回正仿真试验、蛇行仿真试验作为评价操纵性的主要试验方法。由于矿车在空载情况下的行驶平顺性弱于满载情况,将空载条件下的随机路面仿真、脉冲路面仿真以及直线制动仿真作为评价整车平顺性的主要试验方法。并且对直线制动仿真试验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对实验仿真之后的结果计算处理得到整车性能的各个评价计分值。然后,结合TOPSIS综合贡献系数计算法与熵权法,计算得出每个设计变量针对各个悬架性能指标的综合贡献系数。根据综合贡献系数的排名,确定了影响程度较大的设计参数。最后,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矿用自卸车的多项式拟合模型,采用ADAMS/Insight优化工具计算出该模型的最优解,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

李雪峰[2](2019)在《自卸汽车U型车箱结构强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卸汽车车箱主要由底板、侧板、前板、后板、举升支座、翻转支座以及各种筋板等部件组成。车箱作为与装载物料的直接接触件,其强度直接影响到车箱性能优劣进而影响到自卸汽车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我国某专用汽车公司开发了一种自卸汽车U型车箱,车箱使用了Hardox450高强度耐磨板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主要运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自卸汽车U型车箱的结构强度进行研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中建立车箱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板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相结合的方式对车箱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点焊单元模拟车箱的焊接部位。通过对车箱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车箱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利用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计算车箱所受载荷,对车箱的满载和举升两种工况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车箱在满载工况和举升工况的车箱最大应力均未超过Hardox450高强度耐磨板的屈服极限。为验证车箱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及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建立车箱应变电测试验系统,合理布置测试点位,获得各测点处的应力数值。各测点的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表明,相对误差为1.37%19.32%,证明所建车箱有限元模型是正确的,能很好地用于车箱结构强度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对该自卸汽车U型车箱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罗扬,郝汝铤[3](2019)在《谈谈水泥矿山的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接2018年第10期)在《谈谈水泥矿山的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一)》中,重点介绍了公路开拓有关道路的问题,在《谈谈水泥矿山的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二)》文中将重点介绍汽车运输的有关内容。1公路开拓汽车运输适用条件、优缺点、选型1.1汽车运输的使用条件(1)多为矿点分散的矿床,采场运输路段经常变移。(2)山坡水泥矿山的高差或凹陷水泥矿山深度在100~300m,矿体赋存条件和地形条件复杂,采用汽车运

陈金[4](2016)在《32吨矿用自卸汽车驱动桥壳开裂分析和改进》文中认为汽车驱动桥桥壳是汽车底盘中主要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各种方向和形式的载荷,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断裂。由于车辆道路复杂多变,汽车设计人员难于准确地量化车辆的所有使用工况及桥壳的受力情况,同时传统设计方法忽略了零部件在结构凸变处应力集中对高应力点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引起桥壳疲劳寿命的不足,引发桥壳断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所以对桥壳的强度和寿命校核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文中以载重量为32吨的重型矿用自卸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驱动桥壳悬挂吊耳外侧出现壳体开裂的故障,首先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利用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理论对桥壳进行静力分析,得出桥壳故障断面上在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为真实的反应应力集中对故障断面处应力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了驱动桥壳的几何模型,再将几何模型导入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桥壳进行静应力分析,得到驱动桥壳在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值,对比解析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桥壳断裂的原因,并利用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和近似的车辆驱动桥壳载荷谱对桥壳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得出了桥壳设计寿命不足的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工厂现有的条件,对故障桥壳进行了结构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桥壳模型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和疲劳寿命评估,结果表明改进后结构是合理的。这将为后续桥壳的设计与试验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方法和依据,也更好的为批量生产做好设计准备。

胡楷[5](2015)在《基于模糊理论的矿用自卸车A型架疲劳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用自卸车作为大型露天矿石场所运输工具的主力军,其国内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所占据。为了推动自主产品发展,国务院将矿用自卸车列入十六大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因此,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矿用自卸车进行研究与开发能够提升重大装备制造水平,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矿用自卸车由于常年在矿山路面行驶,恶劣的工作条件对其结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关键零部件A型架,其在运行过程中较早的出现了疲劳开裂现象,影响了整车品质与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疲劳寿命研究。同时,近年来有关疲劳寿命的研究发现,低于疲劳极限附近的应力对构件同样会产生损伤,而传统的疲劳寿命预测没能考虑这一点,因此运用模糊理论研究结构疲劳寿命更能反应客观实际。随着仿真技术的日趋成熟,运用有限元方法及多体动力学分析对车辆及工程装备进行研究已相当普遍。然而,结合试验、数值分析、结构优化设计与模糊理论在非公路大吨位矿用自卸车上却鲜有应用。针对某国产矿用自卸车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工作环境,本文结合试验、数值模拟技术与模糊理论对矿用自卸车的A型架进行疲劳寿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关键零部件车架、A型架及后桥壳的三维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获得试验工况下关键零部件的应力分布情况。通过模拟试验工况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应力分析,同时对比应力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关键零部件车架、A型架及后桥壳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2.构建了包含车架、A型架及后桥壳多柔性体的矿用自卸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实车道路加速度试验,与动力学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根据矿山实际作业场的道路条件,以及自卸车的运行情况,构建了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循环工况,并以此为基础获取了A型架的载荷谱,为其疲劳寿命预测奠定了基础。3.通过疲劳寿命试验,获取了A型架材料的S-N曲线,并根据A型架结构修正得到其构件S-N曲线。以此为基础,对A型架进行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疲劳寿命预测,并提取到疲劳寿命最小位置处的应力时间历程,对应力统计分级。最后基于算例试验数据,构建了适用于A型架的新型隶属函数,以描述疲劳极限附近的应力对疲劳损伤的模糊性,应用到其模糊疲劳寿命预测中。4.建立了A型架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为使优化后的结构能满足设计疲劳寿命的要求,本文考虑疲劳损伤的模糊性,将结构设计疲劳寿命转化为拓扑优化时的应力约束。同时为使材料不至于冗余,将结构质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最后进行多工况下的A型架拓扑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建立新的A型架。优化后的A型架不仅提高了疲劳寿命,同时完成了轻量化的目标。

张林海[6](2013)在《露天矿用自卸汽车性能及主要结构特点分析》文中提出自卸汽车的构造主要有车体、发动机和底盘3部分。文中对露天矿用自卸汽车性能及主要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周松涛[7](2012)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矿用电动轮自卸车是承担大型露天矿山物料运输的重要工程机械。随着我国对煤、铁矿等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使得单次运量大、工作效率高的矿用电动轮自卸车逐渐成为大型露天矿山运输的主力。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具备设计制造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的能力,但总体水平尤其是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水平仍不高,这直接导致现有国产品牌自卸车液压系统故障频发。因此本课题针对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及仿真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全液压转向系统是矿用电动轮自卸车最重要的液压控制系统之一。这类自卸车巨大的自重和载重使其转向负载也相应很大,加之矿区道路行驶条件复杂,驾驶员在驾驶自卸车时需要频繁转向,这都要求自卸车必须具备可靠、灵活、强大的转向性能。全液压转向系统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梯形之间的机械连接,以液压管道取而代之,具有操纵轻便灵活、结构紧凑、易于安装布置等诸多优点。本论文以载重220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及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及本文研究内容,并以国外某品牌矿用电动轮自卸车为例,从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层面详细介绍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直线行驶、左转向、右转向和受液压冲击的四种工况,以此为基础确定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论文提出了全液压转向器与流量放大器组合的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方案,并利用Taborek公式计算自卸车最大转向负载,并对全液压系统的主要元件如全液压转向器、流量放大器等进行性能参数计算及元件选型。在确定好各液压元件后,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仿真结果作解释说明。

常绿[8](2007)在《矿用自卸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虚拟试验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企业合作项目“矿用自卸汽车虚拟试验技术研究”和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用自卸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虚拟试验研究”(06KJD440026),论述了矿用自卸汽车虚拟试验的研究内容,构建了虚拟试验功能框架,建立了机械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矿用自卸汽车动力传动系各总成模型、工况循环模型、整车控制模型,并将各模型封装成整车模型。面向用户使用环境,采用转速和转矩为控制参数的两参数换挡规律,以前向仿真和后向仿真相接合的仿真方法,开发矿用自卸汽车性能仿真软件。该软件能虚拟试验指定工况循环的车辆跟随性能、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仿真车辆驱动链之间的工作,可对各部件功率流进行分析。对液力机械传动和机械传动两种类型的矿用自卸汽车进行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虚拟试验,并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虚拟试验结果和实车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以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用遗传算法优化变速箱各挡传动比。考虑车架弹性,建立了整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平顺性虚拟试验,并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取了车架关键位置的动应力曲线,为研究车架的疲劳寿命提供了条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矿用自卸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虚拟试验,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矿用自卸汽车生产的骨干企业中应用,为矿用自卸汽车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刘峥[9](2006)在《SF32601重型矿用自卸车性能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大型露天矿山的建设方兴未艾,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重型矿用自卸车的采用迅速增长,使得重型矿用自卸车的运动特性分析日渐成为研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实车道路试验的条件不成熟,采用计算机进行虚拟实现则可以在自卸车开发和革新中使样车试制、试验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研究重型矿用自卸车运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白卸车运动特性的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卸车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建立的精确度,而其中参数数值的准确定量对其影响又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首先确定SF32601重型矿用自卸车的整车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并对油气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重点对前轮定位参数,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值进行分析与优化匹配,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作充分的准备。 采用UG软件中的动力学分析模块建立自卸车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添加载荷和定义路面,然后根据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的研究需要定义几种可能的极限工况,调用ADAMS求解器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求解,最后分析计算结果,指出自卸车存在运动干涉的部位以及干涉量的具体数值,同时也指出结构中易于发生疲劳破坏的部位。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干涉现象进行优化设计,给出修改方案,重复进行求解过程后证实修改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最后,对自卸车平顺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平顺性基本符合要求。并对平顺性影响比较大的参数——悬架刚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悬架刚度减小可以改善自卸车平顺性。

周德成[10](2005)在《矿用自卸汽车油气悬挂系统动力学仿真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企业合作项目“矿用自卸汽车关键零部件CAE 技术研究”,以某矿用自卸汽车油气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和孔口出流理论建立了油气悬挂缸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了油气悬挂缸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油气悬挂缸动态特性试验,研究了激励振幅、激励频率、载荷和温度变化等对油气悬挂缸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油气悬挂缸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油气悬挂缸的神经网络模型,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能准确的对油气悬挂缸的输出力特性进行预测;基于油气悬挂缸数学模型建立了矿用自卸汽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油气悬挂缸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矿用自卸汽车油气悬挂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矿用重型自卸汽车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用重型自卸汽车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HKC190矿用自卸车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多目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矿用自卸车发展现状综述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综述
        1.2.2 行驶平顺性的研究综述
        1.2.3 整车性能匹配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矿用自卸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1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概述
    2.2 矿用自卸车仿真模型建立
        2.2.1 整车模型相关参数
        2.2.2 前悬架子系统模型建立
        2.2.3 后悬架子系统模型建立
        2.2.4 轮胎子系统的建立
        2.2.5 路面模型的建立
        2.2.6 动力子系统的建立
        2.2.7 矿用自卸车整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仿真试验及分析
    3.1 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
        3.1.1 国内外标准化组织评价方法
        3.1.2 矿用自卸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
    3.2 矿用自卸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3.2.1 稳态回转试验分析
        3.2.2 转向回正试验分析
        3.2.3 蛇形试验分析
    3.3 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
        3.3.1 行驶平顺性基本理论
        3.3.2 矿用自卸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
    3.4 矿用自卸车行驶平顺性分析
        3.4.1 随机输入路面平顺性分析
        3.4.2 脉冲输入路面平顺性分析
        3.4.3 直线制动试验平顺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悬架特性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悬架系统K&C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4.1.1 外倾角与前束角随轮跳变化特性
        4.1.2 外倾角与前束角随侧向力变化特性
        4.1.3 侧倾中心高度变化特性
        4.1.4 侧向滑移变化特性
    4.2 前后悬架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4.2.1 车轮平行跳动工况
        4.2.2 同向侧向力工况
    4.3 基于TOPSIS的悬架参数变量筛选
        4.3.1 试验设计与灵敏度分析
        4.3.2 关键参数对前悬架性能的影响
        4.3.3 关键参数对后悬架性能的影响
        4.3.4 基于TOPSIS法的综合贡献系数计算方法
        4.3.5 前悬架结构参数综合贡献系数计算
        4.3.6 后悬架结构参数综合贡献系数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用自卸车整车性能的多目标优化
    5.1 响应曲面法理论求解过程
        5.1.1 模型参数的确定
        5.1.2 试验矩阵生成方法
        5.1.3 曲面拟合评价标准
    5.2 整车性能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描述
        5.2.1 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的确定
        5.2.2 优化目标的确定
    5.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仿真分析
    5.4 优化前后试验结果对比
        5.4.1 操纵稳定性优化前后对比
        5.4.2 行驶平顺性优化前后对比
        5.4.3 整车动力学性能评价分值对比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自卸汽车U型车箱结构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自卸汽车车箱结构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卸汽车U型车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2.2 自卸汽车车箱的结构
    2.3 车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车箱有限元模型
        2.3.2 材料属性
        2.3.3 边界条件的确定
        2.3.4 载荷的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卸汽车U型车箱结构模态分析
    3.1 引言
    3.2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3.3 车箱有限元模态分析
    3.4 有限元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卸汽车U型车箱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U型车箱满载工况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U型车箱举升工况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卸汽车U型车箱应力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自卸汽车车箱应变电测试验
        5.2.1 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5.2.2 车箱应变电测试验系统
        5.2.3 车箱测点的布置方案
        5.2.4 车箱应变电测试验
    5.3 满载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3.1 有限元仿真计算
        5.3.2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谈谈水泥矿山的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二)(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开拓汽车运输适用条件、优缺点、选型
    1.1 汽车运输的使用条件
    1.2 汽车运输的优点
    1.3 汽车运输的缺点
    1.4 自卸汽车的选型
2 水泥矿山用自卸汽车
    2.1 自卸汽车的结构特点
    2.2 自卸汽车运输的优缺点
    2.3 自卸汽车的分类
    2.4 自卸车几种举升方式优缺点分析
    2.5 自卸车举升机构常见故障分析

(4)32吨矿用自卸汽车驱动桥壳开裂分析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本论文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1 自卸车产品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
        1.3.2 自卸车驱动桥壳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驱动桥的结构建模及故障说明
    2.1 桥壳的结构型式
        2.1.1 可分式桥壳
        2.1.2 整体式桥壳
        2.1.3 组合式桥壳
    2.2 故障说明
    2.3 故障车型驱动桥壳三维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驱动桥输入参数的设定及桥壳机械强度计算
    3.1 驱动桥输入参数的设定
    3.2 驱动桥壳机械强度的计算
        3.2.1 驱动桥壳断裂面处最大静载荷和冲击载荷强度计算
        3.2.2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和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3.2.3 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桥壳断面处的强度计算
        3.2.4 计算结果汇总
    3.3 本章小结
4 驱动桥有限元及疲劳寿命分析
    4.1 驱动桥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驱动桥壳模型的简化
        4.1.2 驱动桥壳几何模型的建立
        4.1.3 有限元模型
    4.2 驱动桥壳各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
    4.3 驱动桥壳疲劳寿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驱动桥壳结构改进和改进结果分析
    5.1 驱动桥壳改进
        5.1.1 断面形状和尺寸的改进
        5.1.2 断面局部结构的改进
    5.2 驱动桥壳改进后的强度计算
    5.3 驱动桥壳改进结果分析
    5.4 利用载荷谱评估桥壳在综合工况下的寿命
    5.5 驱动桥壳二次改进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模糊理论的矿用自卸车A型架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矿用自卸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疲劳寿命研究概况
    1.4 拓扑优化研究概况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关键零部件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2.1 关键零部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2.1.1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2.1.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2.2 关键零部件应力试验
        2.2.1 试验测试原理
        2.2.2 试验测点布置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3 关键零部件应力分析与验证
        2.3.1 应力分析
        2.3.2 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的A型架载荷谱构建
    3.1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与应用
        3.1.1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
        3.1.2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数值求解
        3.1.3 多体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建模中的应用
    3.2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3.2.1 悬架系统建模
        3.2.2 前后桥系统建模
        3.2.3 举升系统建模
        3.2.4 车厢驾驶室附件建模
        3.2.5 轮胎和路面建模
        3.2.6 关键零部件柔性体建模
        3.2.7 整车模型建立
    3.3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的验证
        3.3.1 整车实车道路试验
        3.3.2 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
    3.4 A型架多工况载荷谱的构建
        3.4.1 整车循环工况的建立
        3.4.2 A型架载荷谱的获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A型架疲劳寿命预测
    4.1 疲劳寿命理论
        4.1.1 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4.1.2 雨流计数法
        4.1.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4.1.4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4.2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疲劳寿命预测
        4.2.1 材料疲劳寿命试验
        4.2.2 构件S-N曲线的获取
        4.2.3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疲劳寿命预测
    4.3 基于新型隶属函数的疲劳寿命预测
        4.3.1 疲劳寿命的模糊性
        4.3.2 新型隶属函数的构建
        4.3.3 基于新型隶属函数的疲劳寿命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模糊疲劳寿命约束的A型架拓扑优化
    5.1 拓扑优化理论
        5.1.1 拓扑优化算法
        5.1.2 拓扑优化基本原理与方法
    5.2 疲劳寿命约束处理及拓扑优化
        5.2.1 拓扑模型的建立
        5.2.2 模糊疲劳寿命约束的处理
        5.2.3 多工况的定义
        5.2.4 拓扑优化结果
    5.3 新A型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3.1 新模型的建立
        5.3.2 新模型的疲劳寿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露天矿用自卸汽车性能及主要结构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传动系统
    1.1 液力机械传动系统
    1.2 电力传动系统
2 柴油机
    2.1 柴油机优缺点
    2.2 柴油机的类型
3 悬挂装置的结构
4 制动装置

(7)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发展概况
    1.1.1 国内概况
    1.1.2 国外概况
1.2 全液压转向系统概述
    1.2.1 全液压转向系统概述
    1.2.2 全液压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2.3 全液压转向系统研究现状
1.3 选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2.1 全液压转向系统结构
    2.1.1 全液压转向系统结构
    2.1.2 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液压元件结构
2.2 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2.2.1 全液压转向器工作原理
    2.2.2 流量放大器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
3.1 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工况及设计要求
    3.1.1 全液压转向系统工况
    3.1.2 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要求
3.2 全液压转向系统方案设计
    3.2.1 执行元件形式的分析与选择
    3.2.2 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3.3 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液压元件的设计
    3.3.1 主要转向参数的计算
    3.3.2 液压转向器与流量放大器的选型
    3.3.3 转向蓄能器的选型
    3.3.4 转向液压泵的选型
3.4 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总图及元件布置图
3.5 全液压转向系统接口说明
3.6 RAMS方面的说明及具体要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仿真分析
4.1 仿真软件AMESim简介
4.2 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液压元件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4.2.1 建模说明
    4.2.2 油液模型
    4.2.3 全液压转向器模型
    4.2.4 流量放大器模型
    4.2.5 转向液压泵模型
    4.2.6 转向液压缸模型
    4.2.7 转向机构模型
    4.2.8 转向蓄能器模型
4.3 全液压转向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
4.4 设置AMESim仿真环境
4.5 全液压转向系统仿真
    4.5.1 角位移信号输入
    4.5.2 角速度信号输入
    4.5.3 不同负载输入
    4.5.4 转向泵仿真分析
    4.5.5 转向执行机构仿真
    4.5.6 流量放大器溢流阀压力仿真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矿用自卸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虚拟试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虚拟试验发展概况
        1.2.1 虚拟试验的概念
        1.2.2 虚拟样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1.2.3 虚拟样机及虚拟试验的应用
        1.2.4 国外研究发展概况
        1.2.5 国内研究发展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矿用自卸汽车虚拟试验平台结构研究
    2.1 矿用自卸汽车虚拟试验研究思路
    2.2 矿用自卸汽车虚拟试验平台结构
    2.3 矿用自卸汽车虚拟试验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动力传动系数学模型
    3.1 动力传动系的结构
    3.2 发动机的数学模型
    3.3 离合器数学模型
    3.4 液力变矩器数学模型
    3.5 变速箱数学模型
    3.6 驱动桥数学模型
    3.7 轮胎数学模型
    3.8 行驶阻力数学模型
    3.9 发动机附件功率分流数学模型
    3.10 液压系统功率分流数学模型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虚拟试验软件开发
    4.1 概述
    4.2 面向用户使用环境的动力传动系建模方法
    4.3 发动机模型
    4.4 液压系统和发动机附件功率分流模型
    4.5 离合器模型
    4.6 液力变矩器模型
    4.7 变速箱模型
    4.8 驱动桥模型
    4.9 轮胎模型
    4.10 行驶阻力模型
    4.11 工况循环模型
    4.12 整车控制模型
        4.12.1 驱动力控制系统子模型
        4.12.2 制动力控制系统子模型
        4.12.3 换挡控制系统子模型
        4.12.4 离合器控制子模型
        4.12.5 发动机控制子模型
    4.13 仿真软件的开发
        4.13.1 MATLAB/Simulink 概述
        4.13.2 仿真软件的开发
    4.14 仿真软件使用
        4.14.1 仿真参数的获得
        4.14.2 仿真开始
        4.14.3 仿真参数的设置
        4.14.4 仿真工况的设置
        4.14.5 静态性能仿真
        4.14.6 仿真结果输出
        4.14.7 软件的功能
    4.1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试验
    5.1 主要试验仪器
    5.2 发动机性能试验
    5.3 重心位置试验
    5.4 最高车速试验
    5.5 加速性能试验
    5.6 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测试试验
    5.7 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试验
    5.8 矿区实际使用燃油消耗试验结果
    5.9 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比较
    5.10 液力机械传动虚拟试验
        5.10.1 主要技术参数
        5.10.2 虚拟试验结果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使用环境的传动系参数优化
    6.1 传动系参数灵敏度分析
    6.2 面向使用环境的传动系参数优化
        6.2.1 用户与优化算法的接口设计
        6.2.2 优化算法与仿真软件的接口
    6.3 基于遗传算法的传动系参数优化
        6.3.1 遗传算法概述
        6.3.2 遗传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平顺性虚拟试验模型的建立
    7.1 弹性体动力学理论
        7.1.1 离散化方法
        7.1.2 模态集成法
        7.1.3 集成有限元模型的多体理论分析
    7.2 整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
        7.2.1 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7.2.2 车架弹性体的生成
        7.2.3 车架弹性体模态校验
        7.2.4 轮胎建模
        7.2.5 其他构件建模及其连接
    7.3 路面谱建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平顺性虚拟试验模型的应用
    8.1 平顺性虚拟试验和实车试验
        8.1.1 随机路面平顺性虚拟试验和实车试验
        8.1.2 台阶路面虚拟试验和实车试验
        8.1.3 试验结果分析
    8.2 车架动态应力研究概述
    8.3 车架动态应力仿真研究
        8.3.1 台阶路面车架动应力仿真
        8.3.2 C 级路面工况车架动应力仿真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9.2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9.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SF32601重型矿用自卸车性能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重型矿用自卸车发展简介
        1.2.1 国外企业生产情况
        1.2.2 国内企业生产情况
        1.2.3 重型电动轮矿用自卸车技术发展趋势
    1.3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技术理论的发展
        1.3.1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1.3.2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3.3 多体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多体动力学仿真的理论基础
    2.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2.1.1 广义坐标选取
        2.1.2 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1.3 运动学分析
        2.1.4 动力学分析
        2.1.5 静力学分析
        2.1.6 初始条件分析
        2.1.7 计算分析过程总结
    2.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2.2.1 离散化方法
        2.2.2 模态集成法
        2.2.3 集成有限元模型的多体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SF32601型自卸车分析模型的建立
    3.1 SF32601型自卸车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3.1.1 引言
        3.1.2 主要整车性能参数
    3.2 悬架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分析计算
        3.2.1 概述
        3.2.2 分析流程
        3.2.3 计算结果分析
    3.3 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3.3.1 概述
        3.3.2 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具体步骤
    3.4 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F32601型自卸车前轮定位参数优化分析
    4.1 理论分析
        4.1.1 主销后倾
        4.1.2 主销内倾
        4.1.3 前轮外倾
        4.1.4 前轮前束
    4.2 前轮定位参数分析的简化及假设
    4.3 前悬系统的建模及参数设置
        4.3.1 前悬系统的建模
        4.3.2 参数设置
    4.4 优化分析
        4.4.1 改变主销内倾角
        4.4.2 改变主销后倾角
        4.4.3 主销内倾角与主销后倾角同时改变
        4.4.4 优化分析
    4.5 前轮前束值与前轮外倾角优化匹配
        4.5.1 前轮外倾角取值的分析
        4.5.2 有限元理论简介
        4.5.3 前轮外倾角的有限元分析
        4.5.4 前轮前束值与前轮外倾角优化匹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SF32601型自卸车运动学分析
    5.1 概述
    5.2 运动学分析方法的选定
    5.3 运动学分析计算过程
        5.3.1 确定整车各构件的运动学分析参数
        5.3.2 整车运动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5.3.3 机构载荷的添加
        5.3.4 干涉的定义
        5.3.5 工况设计
    5.4 计算结果分析
        5.4.1 前凸台后凹坑路况
        5.4.2 前凹坑后凸台路况
        5.4.3 极限转弯时运动学分析
    5.5 优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SF32601型自卸车动力学分析
    6.1 概述
    6.2 动力学分析方法
    6.3 计算结果分析
        6.3.1 前凸台后凹坑路况
        6.3.2 前凹坑后凸台路况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SF32601型自卸车平顺性分析
    7.1 概述
    7.2 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7.3 评价指标的计算
        7.3.1 考虑路面不平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7.3.2 自卸车振动系统的处理
        7.3.3 分析计算结果
    7.4 公式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矿用自卸汽车油气悬挂系统动力学仿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1.2 悬架的分类
        1.2.1 根据导向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分类
        1.2.1.1 独立悬架
        1.2.1.2 非独立悬架
        1.2.2 根据作用原理分类
        1.2.2.1 主动悬架
        1.2.2.2 半主动悬架
        1.2.2.3 慢主动悬架
        1.2.2.4 被动悬架
        1.2.3 根据弹性元件的种类分类
        1.2.3.1 钢板弹簧悬架
        1.2.3.2 螺旋弹簧悬架
        1.2.3.3 扭杆弹簧悬架
        1.2.3.4 空气悬架
        1.2.3.5 油气悬架
    1.3 油气悬架的应用
    1.4 油气悬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油气悬挂缸动态特性仿真
    2.1 油气悬挂缸工作原理
    2.2 油气悬挂缸数学模型
        2.2.1 气体弹性力
        2.2.1.1 多变气体状态方程
        2.2.1.2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2.2.1.3 气体弹性力的计算
        2.2.2 油液阻尼力
        2.2.2.1 孔口出流方程
        2.2.2.2 油液阻尼力的计算
        2.2.3 摩擦力
    2.3 数值仿真结果
        2.3.1 工作参数对油气悬挂缸特性的影响
        2.3.2 结构参数对油气悬挂缸特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气悬挂缸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3.1 油气悬挂缸试验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内容
        3.1.4 试验结果分析
    3.2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油气悬挂缸建模
    4.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4.2 神经网络的结构及类型
        4.2.1 神经元结构模型
        4.2.1 反向传播网络模型
    4.3 油气悬挂缸神经网络模型
        4.3.1 模型设计
        4.3.2 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网络训练算法
        4.3.3 训练样本
        4.3.4 仿真与试验
        4.3.4.1 方波激励
        4.3.4.2 三角波激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用自卸汽车动力学仿真
    5.1 矿用自卸汽车动力学模型
    5.2 路面数学描述
        5.2.1 单道数据
        5.2.2 多道数据
        5.2.3 功率谱密度曲线拟合
        5.2.4 路面分级标准
    5.3 车辆行驶速度对车辆振动特性的影响
    5.4 油气悬挂缸参数变化对车辆振动特性的影响
        5.4.1 前油气悬挂缸
        5.4.1.1 工作参数的影响
        5.4.1.2 结构参数的影响
        5.4.2 后油气悬挂缸
        5.4.2.1 工作参数的影响
        5.4.2.2 结构参数的影响
    5.5 轮距对车辆振动特性的影响
    5.6 温度对车辆振动特性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用自卸汽车平顺性试验
    6.1 试验内容
    6.2 测试系统
    6.3 平顺性试验
        6.3.1 随机输入
        6.3.2 脉冲输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摘要
ABSTRACT

四、矿用重型自卸汽车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HKC190矿用自卸车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多目标优化[D]. 路茜. 湖南大学, 2020(08)
  • [2]自卸汽车U型车箱结构强度分析[D]. 李雪峰. 青岛大学, 2019(02)
  • [3]谈谈水泥矿山的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二)[J]. 罗扬,郝汝铤. 中国水泥, 2019(01)
  • [4]32吨矿用自卸汽车驱动桥壳开裂分析和改进[D]. 陈金.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5]基于模糊理论的矿用自卸车A型架疲劳寿命研究[D]. 胡楷. 湖南大学, 2015(04)
  • [6]露天矿用自卸汽车性能及主要结构特点分析[J]. 张林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5)
  • [7]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全液压转向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D]. 周松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8]矿用自卸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虚拟试验技术研究[D]. 常绿. 吉林大学, 2007(05)
  • [9]SF32601重型矿用自卸车性能分析与优化[D]. 刘峥. 湖南大学, 2006(11)
  • [10]矿用自卸汽车油气悬挂系统动力学仿真及试验研究[D]. 周德成. 吉林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矿用重型自卸车性能及结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