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大动脉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一、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安喆,杨超,陈文阁[1](2020)在《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方剂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本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治疗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68例,将6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静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方剂补肾活血方1剂/日,分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CRP)、临床症状和体征,双足皮温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沉、CRP水平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入院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红外热像检查双足皮温,两组治疗皮温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皮温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自拟方剂补肾活血方在临床上对多发性大动脉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冯宁[2](2020)在《超声对正常人群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夹层、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多种常见疾病均密切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既是疾病作用的结果,又可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以及病程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现有关于正常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考值的研究对象多为成年人,尚未见对青少年人群血流动力学的明确报道,而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各系统异于成人,现有参考标准并不适用于青少年。此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众多,以往研究提示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管径、年龄、侧别等在内的多种个体差异均可影响其正常值的判定;有待寻求新的能够减少个体差异的参数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通过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测量正常人群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正常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素、正常青少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正常人群双侧椎动脉内径差异与阻力指数差异的相关性,以期获得青少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并建立正常人群双侧椎动脉阻力指数差异的预测模型,减少血流动学评价中个体差异的影响,从而提高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象及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来我院体检无心脑血管疾病者286例,男140例,女146例,年龄4-80岁。收集被检查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同期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以上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且均由同一位医师于同一台机器完成。计算双侧颈部动脉内径差(△DL-R=DL-DR)与内径比(DL/R=DL/DR)、同侧椎动脉-颈内动脉阻力指数差(△RIVA-ICA=RIVA-RIICA)、双侧颈部动脉阻力指数差(△RIR-L=RIR-RIL)、阻力指数比(RIR/L=RIR/RIL)。结果1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因素分析1.1 一般资料与血流动力学参数颈部动脉内径与性别相关;血流动力学与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内径相关。男性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内径大于女性,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PSV及双侧颈内动脉EDV、左侧椎动脉EDV低于女性(P<0.05);血压、血脂、血糖均为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因素(P<0.05);血压、血脂为颈内动脉RI的影响因素(P<0.05);血压、血脂、内径为椎动脉RI的影响因素(P<0.05)。1.2不同年龄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20-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三组间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20岁组(P<0.05);40-60岁组、≥60岁组双侧颈内动脉EDV及左侧椎动脉EDV均小于<20岁组、20-40岁组(P<0.05);<20岁组、≥60岁组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RI高于20-40岁组与40-60岁组(P<0.05)。2青少年组(<20岁年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2.1青春期前组(≤10岁)与青春期组(10-20岁)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青春期组双侧颈内动脉内径较青春前期组增大(P<0.05);双侧颈内动脉PSV、EDV及双侧椎动脉PSV、EDV、RI较青春期前组减低(P<0.05);两组间双侧颈内动脉RI、双侧椎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身高、BMI与青少年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矮小组,正常组及超高组三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PSV、EDV、RI呈负相关性(P<0.05)。2.3同侧椎动脉、颈内动脉RI 比较青春期前组、青春期组双侧椎动脉RI均大于同侧颈内动脉RI(P<0.05)。青春期组左侧△RIVA-ICA低于青春期前组(P<0.05);两组间右侧△RIVA-I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双侧颈部动脉阻力指数相关参数差异分析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DL-R、DL/R、△RIR-L及RIR/L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受血压、血糖、血脂影响(P>0.05)。双侧椎动脉△DL-R不仅与△RIR.L、RIR/L显着相关,且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显示△DL-R为△RIR-L、RIR/L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以△DL-R为自变量,△RIR-L、RIR/既作为因变量,回归方程如下:△RIR-L=0.058×△DL-R-0.01003、RIR/L=0.093×△DL-R+0.987。结论与成年人相比,正常青少年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较快、阻力指数较高且变化不完全同步,对青少年进行颈部血管超声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生长发育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双侧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受多种因素影响,椎动脉为着,依据固定的参考值对其血流状态进行评价存在一定误差。在本研究中,双侧椎动脉阻力指数差(△RIR-L)、阻力指数比(RIR/L)仅与双侧椎动脉内径差(△DL-R)相关,且内径差(△DL-R)为两者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内径差(△DL-R)预测阻力指数差异的方法有助于对双侧椎动脉血流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

王阳[3](2019)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探讨大动脉炎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并评价中医通脉法对疾病的疗效;探讨中医药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1.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纳入大动脉炎患者共442例,依据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两组:A组为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大动脉炎未累及冠状动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1.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研究:纳入大动脉炎合并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125例(A组),以年龄为匹配条件1:1选取同期住院的无TA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5例(B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腔内影像学OCT成像的差异,检测ESR、hs CRP、Scr、TC、LDL-C、HDL-C、TG水平,利用CKD-EPI方程估算e GFR。记录出院后发生MACE情况: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差异。1.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研究:纳入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12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A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为介入治疗组,C组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通过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及住院病历系统方式进行随访。记录出院后发生MACE情况: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再狭窄、冠脉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相关危险因素。2.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TA的系统评价2.1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文检索词为:“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英文检索词为:Takayasu,Maibi,Wu Mai Zheng,Vascular arthralgia。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7月1日。手工检索:检索《医学衷中参西录》、《叶天士医案》、《中现代名医医案》等书籍。纳入文献中有关于“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的中医或中西医辨证、分型、治法且符合中西医大动脉炎诊断的文献,探讨大动脉炎的证型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2.2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Meta分析:纳入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通脉法为基础治法方药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中医通脉法对疾病的疗效。使用Jadad评分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Cochrane系统综述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选雌性SD大鼠60只,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激素组。按照2mg/kg/d的剂量灌胃己烯雌酚悬液90d,2次/d。正常组大鼠每日按2mg/kg/d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灌胃90d,2次/d,制作大鼠大动脉炎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大动脉形态学变化情况以及HE染色结果,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进行给药,予温阳通脉汤,每日清晨固定时间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余各组相应干预药物,连续干预30d,2次/d。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剪取胸主动脉,经生理盐水冲洗,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4℃保存。检测ESR,Elisa法检测CRP、TNF-α、IL-6含量。主动脉标本予石蜡包埋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并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LRP3I及L-18的表达。结果: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1.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1.1.1 442例TA患者,其中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者125例,占28.2%。男性共80例,女性共362例,男女比约为1:4.5。与TA未累及冠状动脉者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者年龄更大(52.54±11.17vs37.73±12.72,P<0.001)、TA发病年龄更晚(42.21±11.46vs32.74±13.13,P<0.001)、TA病程更长(5.0vs1.0,P<0.001)、BMI更大(24.17±3.31vs22.99±3.92,P=0.002),并且吸烟、饮酒比例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征方面心脏杂音、血管杂音比例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 GFR水平明显降低(91.96±25.71vs106.49±24.59,P<0.001)、UA及TG水平明显增高,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以TA是否累及冠状动脉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TA发病年龄、TA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疾病活动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纳入受试者结果显示TA发病年龄(OR=1.143,95%CI:1.007~1.298,P=0.039)、TA病程(OR=1.165,95%CI:1.025~1.324,P=0.020)、BMI(OR=1.100,95%CI:1.021~1.185,P=0.013)均为TA累及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1.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1.2.1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女性比例更高,而BMI吸烟、饮酒、糖尿病比例及DBP、MAP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征方面心脏杂音、血管杂音比例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用药方面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氯吡格雷药物应用比例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水平、UA水平、TG水平及LDL-C水平明显减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2冠脉病变的特点及分布情况: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共发现狭窄病变237处,其中开口及近段冠状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共153处(64.56%),开口病变59处(24.9%)。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开口病变比例明显增高(24.9%vs8.7%,P<0.001),冠脉中段及远段病变比例均明显减低,分别为(32.5%vs48.3%,P<0.001)、(3.0%vs7.6%,P=0.018)。1.2.3血管腔内影像OCT成像特点: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OCT成像特点为冠脉病变处有严重的纤维内膜增厚,成像为高反射、强信号,低衰减,质地均一;可见片状的比周围组织更强的信号区,后方有放射状阴影,提示为巨噬细胞;并可见管腔不相通的无信号的管腔结构,提示为微通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OCT成像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成像为低反射、信号较弱,高衰减、不透光,质地均一,界限不清。1.2.4预后情况: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再发心绞痛比例(28.5%vs14.9%,P=0.010)、发生心力衰竭比例(8.1%vs2.5%,P=0.049)及总体MACE发生率(42.3%vs22.3%,P=0.001)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1.3 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1.3.1 125例患者其中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55例,约占44.0%;接受PCI术患者57例,约占45.6%;接受CABG术患者13例,约占10.4%。CABG组发病年龄大于药物治疗组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及药物治疗组ESR水平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再发心绞痛比例、再狭窄比例及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ABG组而冠脉血运重建比例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2 MACE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活动度(OR=13.056,95%CI:3.835~44.455,P<0.001)、TA病程(OR=1.065,95%CI:1.023~1.109,P=0.002)、介入治疗(OR=3.475,95%CI:1.324~9.121,P=0.011)均为TA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2.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TA的系统评价2.1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2.1.1文献检索结果:通过检索后共关于“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的文献共整理出109篇文献,涉及的主要证型13个、主要方剂10首、主要中药18味以及其他治疗方法2种。2.1.2辨证分型:大动脉炎的辨证分型中虚证以阳虚内寒证最多,出现的频数(频率)为14(2.54%),阴虚内热证最少,频数(频率)为9(1.63%);实证以湿毒血瘀证最多,频数(频率)为75(13.59%),其次为湿热郁阻证和气滞血瘀证,频数(频率)分别为69(12.50%),63(11.41%);虚实夹杂证以阳虚寒凝证最多,频数(频率)为64(11.59%),气虚血瘀证次之,频数(频率)为54(9.78%),阴虚痰阻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数最小,频数(频率)为14(2.54%),10(1.81%);其他证型出现较少,频数(频率)共为4(0.72%)。2.1.3方剂统计:筛选出的文献中主要方剂为9首成方,自拟方和经验方共7首,所列方剂总以温阳通脉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出现的频数(频率)分别为89(24.25%),81(22.07%);阳和汤、补阳还五汤次之,频数(频率)分别为为49(13.35%),41(11.17%);随后为血府逐瘀汤、四妙勇安汤频数(频率)分别为28(7.63%),20(5.45%);活血通脉方、镇肝熄风汤及天麻钩藤饮频数(频率)分别为18(4.90%),16(4.36%)以及12(3.27%);最后为归脾汤频数频率为7(1.91%);其他方剂出现较少,频数频率共为6(1.63%)。2.1.4中药统计:文献中出现中药共20余味,总频次为693次。出现最多为甘草,频数频率为358(13.29%);其次为黄芪,频数(频率)为298(11.07%);然后为当归、桂枝、赤芍出现的频数都在200之上,频数(频率)分别为261(9.69%),225(8.35%),213(7.91%)。2.1.5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有效率:109篇文献中,共5182例患者,其中包括试验组1927例、对照组1756例以及自身前后对照1499例,男2314例,女1834例,年龄(41.85±10.42)岁,疗程(11.24±5.82)天。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治愈率结果显示对照试验中,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5.16%,无效率为14.8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21%,无效率为34.79%。自身前后对照的有效率为86.99%,无效率为13.01%。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总体有效率为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自身前后对照的无效率(P<0.01),说明中医药在治疗大动脉炎方面有明确疗效。2.2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Meta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438例受试者,通脉法对改善患者大动脉炎的临床症状有效率OR(95%CI)为2.85[1.60,5.08];血沉疗效MD(95%CI)为-4.11[-5.31,-2.91];C反应蛋白疗效MD(95%CI)为-3.65[-4.30,-3.01];抗“O”疗效MD(95%CI)为-50.78[-52.62,-48.95]。3.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3.1模型评价: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存在增厚、变硬改变,内膜表面凹凸不平,有斑块状隆起。HE染色情况:光镜下主动脉外膜管壁增厚,全层动脉壁有炎性细胞浸润,中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内弹力板断裂、消失。3.2 HE染色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可见动脉壁炎性细胞浸润,中膜黏液样变性、弹力板破坏,故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激素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弹性膜排列较为规则,部分外膜增厚,中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内膜稍不平整,故激素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较正常度差异不大,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中药中、低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内、中、外膜大部分部位出现病变,与正常组、激素组及中药高剂量组有明显病变,但较模型组有好转。3.3 NLRP3及IL-18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降低(P﹤0.01,P﹤0.05);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3.4 ESR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ESR明显增快(P﹤0.01,P﹤0.05),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ESR显着下降(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ESR含量显着增快(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ESR显着增快(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ESR显着增快(P﹤0.05)。3.5 CRP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CRP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5)。3.6 IL-6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5)。3.7 TNF-α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ESR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5)。结论:1.TA患者TA发病年龄越晚、病程越长、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越多者,易发生冠状动脉受累,并且可能与临床上疾病活动度不相关;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冠状动脉的开口及近段;OCT成像可精确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鉴别冠状动脉狭窄病因;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较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再发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多见;PCI治疗TA累及冠脉病变的再狭窄率、冠脉血运重建比例及MACE发生率均高于CABG术,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预后不良与TA病程、疾病活动度及PCI治疗相关;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为TA主要致死原因。2.大动脉炎辨证分型可分为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以实证分型居多,其中湿毒血瘀证最多。中医药治疗主要以温阳通脉法为主;中医药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疗效确切,具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疏通血管,纠正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有效率的作用。3.实验成功建立大鼠大动脉炎模型,温阳通脉汤可改善大动脉炎病情,其机制与调节大动脉炎大鼠免疫平衡,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孟妍[4](2019)在《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精和抗性淀粉(R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高RS黄精饼干的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并通过人群试验研究,观察其对早期DN患者的饮食干预效果。方法:1.构建DN大鼠模型,观察RS,黄精以及联合作用对早期DN大鼠的作用影响。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作高RS黄精饼干的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3.单中心临床试验探讨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的临床功效。结果:1.动物实验:实验4周后,除联合低剂量组外,其他各干预组空腹血糖(FBG)均降低,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黄精组、RS组以及联合作用组也呈降低趋势。黄精联合RS组的糖化血清蛋白(G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模型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2.高RS黄精饼干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为:以低筋粉100%作基准,其它添加量为RS28%,花生油40%,木糖醇18%,泡打粉3.5%,黄精24%,鸡蛋10%,水30%,烘烤温度面火170℃,底火150℃,烘焙时间20-25min。3.人群试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腰围、臀围、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均有所下降,实验组高RS黄精饼干组的Hb A1c显着降低(P<0.05)。尿微量白蛋白(m ALB)、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丙二醛(MDA)均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增加幅度小于低蛋白饼干对照组;尿β2微球蛋白实验组呈下降趋势;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RP均下降,其中IL-6显着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诸多中医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黄精联合RS可显着降低早期DN大鼠的GSP、TNF-α、CRP水平,提示在控制血糖、降低炎症反应有明显功效。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未发现黄精和RS可以明显改善早期DN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m 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2.通过配方及工艺优化,制作出一款具有低热量、低蛋白、低GI、高RS的营养饼干。3.高RS黄精饼干可显着降低早期DN患者Hb A1c、IL-6水平,提高血清T-SOD水平。同时可改善中医症状,延缓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有关。

朱彬[5](2019)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筛查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血压被证实是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中,系统性血管炎(SV)已被证实是顽固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且缺乏特异性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因此,临床诊断、区别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以及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非常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SV的住院患者,深度解析SV及其亚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对SV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SV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迁率组蛋白B1(HMGB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RDW、HMGB1、LAMP-2及其自身抗体其与SV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评判其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方法:第一部分: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87例SV住院患者病历进行总结,其中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170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患者73例、大动脉炎(TA)患者44例,记录SV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学分析SV及各亚组的临床特点。第二部分:根据SV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SV及其亚组中的临床意义。第三部分: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明确诊断为SV的患者86例,同期收集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6例和健康对照(HC)者86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HMGB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IL-8和IL-23的水平。观察SV及其亚组间血清HMGB1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第四部分: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间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观察各组间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进一步评估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对于高血压人群中SV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第一部分:SV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30-40岁和51-60岁年龄段最为常见,男女比例约为1:1。SV亚组中,AAV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1;PAN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6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男性略多于女性;TA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下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2.2。此外,SV患者以肾脏受累、高血压和发热为最常见首发临床症状。SV亚组中,AAV患者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主要为肾脏受累、肺脏受累和高血压;PAN、TA患者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发热和头痛。SV患者病程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脏受累,其次为高血压。SV亚组中,AAV患者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以肾脏受累、肺脏受累、高血压最为常见;PAN患者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以肾脏受累、高血压、头痛最为常见;TA患者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以高血压、头痛、发热最为常见。进一步把合并高血压的SV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Ⅰ-Ⅲ级,结果显示AAV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以Ⅰ-Ⅱ级为主;PAN和TA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以Ⅱ-Ⅲ级为主。在SV亚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肌酐(Scr)在AAV患者中的水平显着高于PAN和TA患者;而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在AAV患者中的水平显着低于PAN和TA患者。第二部分:SV活动期患者RDW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和HC。此外,SV肾损伤患者RDW水平显着高于非肾损伤患者和HC。相关分析表明,RDW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期评分(BVAS)、Hs-CRP、ESR、Scr和WBC呈显着正相关,与HB呈显着负相关。RDW是SV活动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SV患者中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EH和HC组;EH和HC两组之间血清HMGB1水平没有显着差异。SV活动期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且与Hs-CRP和BAVS呈显着正相关。SV肾损伤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非肾损伤患者,且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呈显着正相关。进一步评估HMGB1与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HMGB1水平与IL-8和IL-23无显着相关。亚组分析显示,PAN患者中血清HMGB1显着高于AAV和TA患者,且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呈显着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GB1是S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四部分:与EH和HC组相比较,SV患者中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显着升高。SV活动期患者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和HC,且与BAVS和Hs-CRP呈显着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为SV及活动期发生的危险因素。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S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和95.7%。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SV活动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和81.3%。结论:第一部分:SV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其中以30-40岁和51-60岁年龄段最为常见。SV亚组中,AAV患者主要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主,PAN患者主要以31-60岁的中青年人群为主,TA患者主要以40岁以下女性青年人群为主。SV患者以肾损受累最为常见,尤其AAV患者。SV患者合并高血压也较为常见,尤其PAN和TA患者常伴有严重的高血压。部分SV患者中,尤其是PAN和TA患者起病时炎症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血管病变情况可能并不呈正比。此外,与PAN和TA患者相比,AAV患者更易发生贫血。第二部分:RDW水平在SV患者中是显着增高的,且可反应SV的疾病活动程度及肾脏受累情况。此外,高RDW水平可能是SV疾病活动期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SV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EH和HC组,且可反映SV的活动期、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此外,PAN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显着高于AAV和TA患者,且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呈显着正相关。HMGB1可成为SV的一个潜在生物标记物,为SV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高血压人群中SV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尤其是在PAN中。第四部分: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较之EH和HC组是显着增高的,并且可以反映SV活动期的严重程度。LAMP-2及其自身抗体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新型生物标记物对于SV的诊断及活动期评估以及高血压人群中SV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陈哲[6](2017)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用于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s arteritis,TAK)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这是一个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在基线和每次TCZ输注前记录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ulin,Hb)、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在研究中每六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血管壁病变变化情况。本研究由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S-478),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hiCTR-OPC-16009231)注册。结果:研究共纳入并分析了 16例TAK患者,中位年龄26.5岁(18-47岁)。一名为初治患者;其他患者在接受TCZ治疗前使用免疫抑制剂中位数量为3(1-5)种。3例患者在接受1次TCZ输注后因难以耐受的颈部疼痛而未再予TCZ治疗。其余接受TCZ治疗的13例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13(7-20)个月。经过TCZ治疗,中位ESR、hsCRP、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壁厚度从治疗前39(7-92)mm/h、28.88(7.6-155.93)mg/L、0.24(0.06-0.59)cm、0.18(0.07-0.47)cm 降至 6(1-30)mm/h(P<0.001)、0.59(0.08-19.12)mg/L(P=0.006)、0.17(0.04-0.53)cm(P<0.001)和0.12(0.07-0.18)cm(P=0.035)。所有患者的糖皮质激素剂量在TCZ治疗过程中均逐渐减量或维持原剂量。在TCZ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TCZ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肝酶异常。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TCZ用于治疗TAK安全、有效,可长期使用。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s arteritis,TAK)患者血清穿透素-3(pentraxin-3,PTX-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LAMP-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使用国家风湿病数据平台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信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标准判断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商品化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血清PTX-3和LAMP-2水平。分析血清PTX-3/LAMP-2和TAK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获得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8例TAK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在98例TAK患者中,87例患者为女性。45例为疾病活动期患者。起病年龄和病程分别为27.12±9.23岁和46.53±59.28月。与健康对照相比,TAK患者血清PTX-3和LAMP-2水平均升高(PTX-3:0.32±0.23 ng/ml VS 0.18±0.09 ng/ml,P=0.001;LAMP-2:4.80±2.10 ng/ml VS 3.30±1.25 ng/ml,P<0.001)。与非疾病活动的TAK患者血清PTX-3水平相比,疾病活动的TAK患者血清PTX-3水平较高(0.26±0.16 ng/ml VS 0.39±0.28 ng/ml,P=0.004)。但血清LAMP-2水平在活动与非活动TAK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TX-3界值为0.3071 ng/ml时,PTX-3判断TAK疾病活动的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 79.25%。在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或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升高的患者中,PTX-3 判断TAK活动的敏感性为56.80%,特异性为90.30%。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TAK患者血清PTX-3和LAMP-2水平升高。疾病活动的TAK患者血清PTX-3水平高于非疾病活动的TAK患者;血清LAMP-2水平在活动性和非活动性TAK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的: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s arteritis,TAK)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辅助性 T 细胞(T helper cells,Ths)亚群的比例,并分析其与TAK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TAK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标准判断所有患者疾病活动情况。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各Th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共纳入TAK患者10人,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5人。TAK患者中,女性8人。根据NIH标准,病情处于活动期的患者3人,4人发病以来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与健康对照相比,TAK患者组Th17及Th22比例均明显升高,分别为 1.29±0.52%VS 0.72±0.21%(P=0.035)和 0.79±0.38%VS 0.36±0.12%(P=0.03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1/Th2/T9/Treg/Tfh细胞比例在TAK患者和健康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活动性TAK患者相比,活动性TAK患者中 Th1/Th9 细胞比例似乎更高(18.53±8.10%VS 11.02±3.24%,0.38±0.20%VS 0.17±0.1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和P=0.098)。而Th2/Th17/Th22/Treg/Tfh细胞在活动性TAK和非活动性TAK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BMCs中Th17比例和ESR及血清hsCRP存在正相关性(r=0.624,P=0.045和r=0.642,P=0.045),而Th22比例与ESR或血清hsCRP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TAK患者PBMCs中Th17和Th22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升高,但并未发现Th17/Th22细胞和TAK患者疾病活动度相关。TAK患者PBMCs中Th17细胞比例和ESR/hsCRP水平呈正相关。目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s arteritis,TAK)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既往的研究表明,近一半的亚洲籍TAK患者有肾动脉受累。为了明确中国TAK患者中肾动脉受累者临床特点,我们开展了如下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至2014年诊断为TAK的411例患者。分析该组TAK患者中肾动脉受累者临床特征。结果:411例TAK患者中,201例患者合并肾动脉受累。肾动脉狭窄(78.11%)是最常见的受累模式。与没有合并肾动脉受累的患者相比,肾动脉受累患者起病时更年轻(23.50±9.60 VS 25.56±9.50年,P=0.029),高血压发生率更高(74.63%VS 28.10%,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22.38%VS 7.62%,P<0.001)和肺动脉高压(19.90%VS 9.52%,P=0.003)在肾动脉受累患者中更为常见。结论:狭窄是最常见的肾动脉受累模式。与无肾动脉受累的患者相比,肾动脉受累的患者心脏功能障碍更严重。

林玉慧[7](2016)在《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当前麻木中医药治疗研究系统性不够、深度不高的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古今医家论治麻木的理论文献和诊治经验,提出以气血不足、痰瘀痹阻为基本病机,根据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研制蠲痹通络方,以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麻木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治法方药。方法临床收集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120例,包括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腕管综合征麻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0.5mg、维生素B110mg,每日3次,每次各1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控制麻木发作、减轻麻木程度、改善麻木相关症状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并观察评价其对不同病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结果(1)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个月疗程时,痊愈率12.7%,显效率21.8%,总有效率70.9%。2个疗程时,痊愈率46%,显效率34%,总有效率92%。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1,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对照组1个疗程时痊愈率5.6%,显效率14.8%,总有效率42.6%;2个疗程时痊愈率20.4%,显效率22.4%,总有效率69.3%。.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也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提示,治疗麻木,不管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疗程均以2个月为佳。两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2个月,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甲钴胺、维B1对照组。(2)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程度:Levi法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麻木程度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麻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VAS法结果显示,治疗后不同疗程两组VAS评分比较,P均<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程度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两组不同疗程均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且以2个疗程更为明显,蠲痹通络方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重滞感、针刺感以2个疗程疗效更为明显;对于灼热感、蚁行感则只需要1个疗程就能明显改善。西药对照组对于改善酸、胀、痛、肿、针刺感亦以2个疗程为佳;对于重滞感则只需1个疗程就有显着疗效;对于清冷感、灼热感、蚁行感则无明显疗效。(5)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蠲痹通络方治疗2个月后,伴随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以改善。其中,治疗组对于改善乏力、形寒怕冷、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的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6)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统计治疗2个月后,两组对不同疾病麻木疗效,结果显示:末梢神经炎麻木:治疗组痊愈率50%、显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分别为24%、12%、60%。两组比较,P<0.05。神经根压迫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1.2%、显效率5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10%、30%、75%。两组比较,P<0.05。腕管综合征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4.4%、显效率11.1%、总有效率77.7%,对照组分别为50%、25%、100%。两组比较,P>0.05。表明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治疗有明显疗效,尤其是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结论: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维B1对照组,能有效减轻麻木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疗程以2个月为佳;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的同时,亦能有效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灼热感、重滞感、针刺感、蚁行感等麻木相关症状及乏力、形寒怕冷、怕风、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烘热汗出等麻木伴随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朱世鹏[8](2014)在《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与子宫微循环、经穴温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与下、内与外、表与里、脏与腑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均有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经络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反映病候及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脏腑—经络—经穴这一通道,内脏的疾病往往可以通过穴位及经络状态的变化而感知和体察,所谓“有诸内者,必行诸外”。更重要的是,以针灸的方式刺激经穴,激发经络之气,可以调整脏腑的失衡状态。针刺要激发经气,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也就是针刺有效刺激量。得气是针刺引起的医患双方的针刺感应,是针刺取得良好疗效的标志,而针刺有效刺激量是激发良好“得气”状态并获得疗效的关键。我们前期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已证实,针刺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手段,具有较明确的镇痛效应。三阴交穴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时效果最为显着,体现出一定的“循经特异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刺激量针刺引起的镇痛效应、子宫微循环变化以及穴位、经络线和病所子宫的温度改变,进一步探讨了治疗痛经时不同针刺刺激量作用于三阴交穴引起机体的“得气”状态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目的:实验一:研究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实验二-实验四:探讨不同针刺刺激量诱导“得气”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针刺效应的影响和其部分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实验一:将动情间期的3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盐水组、类痛经组、冷冻5天组、冷冻5天+给药组、冷冻10天+给药组,每组10只。类痛经组、冷冻5天+给药组、冷冻10天+给药组每天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连续10天,第1天和第10天注射0.5mg/只,第2-9天0.2mg/只。末次给药1小时后,类痛经组、冷冻5天+给药组、冷冻10天+给药组给予腹腔注射缩宫素2U /只。盐水组每日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在注射以后,冷冻5天+给药组、冷冻10天+给药组和冷冻5天组一同放入-25℃低温冰柜,冷冻4小时,在2小时打开冰柜换气5秒。空白组同步抓取不做任何处理。第10天造模完成后观察扭体反应、寒证表征评分、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实验二-实验四:处于动情间期的3月龄SD雌性大鼠104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和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采用Φ0. 25 × 40mm针刺入大鼠三阴交穴4 - 5mm,且刺入即刻和留针10分钟时分别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采用Φ0.18×13mm针刺入大鼠三阴交穴1-2mm,不施手法,两者均留针20min。40只大鼠观察扭体反应后取材,测定子宫LTB4含量、血浆6-keto-PGF1α和TXB2含量;32只大鼠观察造模成功后5、10、20、30、40min时间点子宫微循环状态;32只大鼠观察三阴交、血海、两者连线及子宫温区域基础、造模成功后即刻、5min、10min、 20min、30min及40min各时间段的温度。研究结果:1.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制备与空白组比较,冷冻5天组、冷冻5天+给药组、冷冻10天+给药组的寒证表征评分显着上升(P<0. 01),同时类痛经组、冷冻5天组、冷冻5天+给药组全血还原粘度高切显着升高(P<0. 05),冷冻5天+给药组红细胞刚性指数显着升高(P<0. 05);与盐水组相比,类痛经组、冷冻5天+给药组和冷冻10天+给药组每分钟扭体评分明显升高(P<0. 05)。2.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子官LTB4影响与盐水组比较,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显着缩短(p<0. 01),扭体次数及扭体评分显着升高(p<0. 01),子宫LTB4含量轻微升高(p>0.05)。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体潜伏期显着延长(p<0. 01),扭体次数及扭体评分显着降低(p<0. 01 ),子宫LTB4含量轻微降低(p>0. 05 );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扭体评分显着降低(p<0. 05),子宫LTB4含量轻微升高(p>0. 05)。与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体潜伏期显着延长(p<0. 01),扭体次数显着减少(p<0. 01),扭体评分显着降低(p<0. 05 )。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穴位连线及子宫温度的影响不同刺激量对三阴交穴区温度的影响:与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及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左侧三阴交温度在即刻-5分钟时间段显着下降(p<0. 05);右侧三阴交温度在5-10分钟间段显着上升(p<0. 01)。不同刺激量对血海穴区温度的影响:与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及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右侧血海温度在即刻-5分钟时间段均下降(p<0.05或p<0. 01),在5-10分钟间段均上升(p<0. 05或p<0. 01),在10-20分钟时间段再次显着下降(均p<0. 01);左侧血海温度各时间段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刺激量对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的影响:与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及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右侧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在即刻-5分钟时间段均下降(p<0. 05或p<0. 01 ),在5-10分钟间段均上升(p<0. 05或p<0. 01);左侧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各时间段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不同刺激量对子宫区域温度的影响:各组间各时间段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4.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官微循环及循环相关物质的影响与盐水组比较,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在5-30min各时间点子宫毛细血管管径显着缩小(p<0. 01),在5-40min各时间点子宫微血管管径显着缩小(p<0. 01)、微血管清晰度显着下降(p<0. 01)、血流减慢或停滞(p<0. 01),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显着降低(p<0. 01),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在5-30min各时间点毛细血管管径显着扩张(p<0. 01或p<0. 05),在5-40min各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着扩张(p<0. 01 )且血流状态明显改善(p<0. 01 ),在5min、10min、30min及40min时间点微血管清晰度显着改善(p<0. 05或p<0. 01 );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显着升高(p<0. 05),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 05)。与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比较,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在20min及30min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着扩张(p<0. 05、p<0. 01);血浆 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 05)。与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比较,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在5-30min各时间点毛细血管管径显着扩张(p<0. 05或p<0. 01),在5-40min各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着扩张(p<0.01),在30min和40min时间点微血管清晰度显着改善(p<0.05),在5-40各时间点微血管血流状态显着改善(p<0. 01)。研究结论:1.本研究通过寒凝证造模结合类痛经造模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该模型存在明显的子宫微循环障碍及循环相关物质的紊乱。2.粗针深刺结合手法与细针浅刺不做手法的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都存在镇痛效应,前者效应显着优于后者。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子宫LTB4含量存在不同的调节趋势,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明。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穴区温度的影响有差异:细针浅刺不做手法的刺激量对三阴交穴区、血海穴、两者连线及子宫区域温度影响均不显着,而粗针深刺结合手法产生的刺激量可引起穴区、穴位连线温度显着变化,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刻-5分钟及10-20分钟时间段呈下降趋势,在5-10分钟以及20-40分钟时间段呈上升趋势),该规律性变化可能是针刺“得气”通过“脏腑—经络—经穴”这一通路的直观、外在的表现。4.两种刺激量对子宫微循环及循环相关物质均有良性调节作用,粗针深刺结合手法的刺激量调节作用更显着,同时体现了针刺的即刻效应和针刺后效应;而细针浅刺不做手法的刺激量主要表现为时间累积产生的针刺后效应。与细针浅刺不做手法的刺激量比较,粗针深刺结合手法的刺激量针刺后效应更为显着。

洪志鹏,陈福真,符伟国,徐欣,孙宝荣,纪元,钟慈声[9](2000)在《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建立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0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要分为4组:1个对照组(NS)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2ml灌胃,实验组分别给予己烯雌酚1mg/(kg·d)(DES1组)、2mg/(kg·d)(DES2组)和2mg/(kg·d)加三苯氧胺1mg/(kg·d)(TAM组)胃饲3个月后,观察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病变动脉呈灰白色,管壁僵硬,与无明显病变动脉交替出现;光镜下平滑肌细胞聚集成团束状,晚期被大量纤维组织所取代;电镜下变性平滑肌细胞核膜模糊或消失,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在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周围有许多胶原纤维,病变晚期大量胶原纤维中夹杂萎缩的平滑肌细胞。DES1组、TAM组和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本实验以雌激素诱发大鼠产生类似于人类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疾病模型,提示雌激素参与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二、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2.2 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红外热像检查双足温度对比
3 讨论
4 结论

(2)超声对正常人群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
    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系统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动脉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黄精和R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研究方法
        2.1 动物模型建立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标本收集
        2.4 实验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动物基本情况
        3.2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体重的影响
        3.3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影响
        3.4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3.5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3.6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血脂的影响
        3.7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3.8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
        3.9 大鼠肾脏切片病理组织学变化
        3.10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脏ECM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11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脏ECM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小结
第二章 高RS黄精饼干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原料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研究方法
        2.1 高RS黄精饼干制作流程
        2.2 高RS黄精饼干品质分析
        2.3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试验
        2.4 高RS黄精饼干营养组分测定
        2.5 高RS黄精饼干RS含量检测
        2.6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测定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3.实验结果
        3.1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3.2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正交试验结果
        3.3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验证试验结果
        3.4 高RS黄精饼干营养组分
        3.5 高RS黄精饼干中RS含量
        3.6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
    4.小结
第三章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及样本量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1.4 纳入病例
    2.实验材料
        2.1 主要实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3.研究方法
        3.1 试验分组
        3.2 干预方案
        3.3 观测指标
        3.4 疗效判定标准
        3.5 质量控制
        3.6 统计学分析
    4.试验结果
        4.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4.2 高RS黄精饼干对人体测量指标的影响
        4.3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血糖的影响
        4.4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血脂的影响
        4.5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4.6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蛋白指标的影响
        4.7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8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4.9 高RS黄精饼干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4.10 中医证候疗效
    5.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糖尿病肾病病名
        1.2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
        1.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疗法
    2.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分期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机制
        2.3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
    3.黄精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3.1 黄精植物考证
        3.2 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实验研究
        3.3 黄精的功效及应用
    4.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4.1 RS的起源及发展
        4.2 RS的分类
        4.3 RS的制备方法
        4.4 RS的检测方法
        4.5 RS的生理功能
        4.6 RS的应用
    5.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的作用影响
        5.1 DN大鼠模型评价
        5.2 中药治疗DN的药理研究
        5.3 黄精、RS以及联合作用对早期DN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6.高RS黄精饼干配方及制备工艺
        6.1 高RS黄精饼干加工工艺
        6.2 高RS黄精饼干营养成分
        6.3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
    7.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的饮食干预
        7.1 DN的发病及治疗现状
        7.2 高RS黄精饼干的组方依据及分析
        7.3 高RS黄精饼干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查新报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论文一
论文二
论文三

(5)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观察指标
        1.3 相关定义或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RDW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收集和检测
        1.3 相关定义或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MGB1与系统性血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事宜
        1.3 主要仪器与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定义或标准
        1.6 HMGB1与SV关系的Meta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血清LAMP-2及其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其联合诊断价值评估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事宜
        1.3 主要仪器与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定义或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标记物在系统性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托珠单抗在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患者和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清穿透素-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肾动脉受累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患者和方法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大动脉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分类标准
附录2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活动度判断标准
附录3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血管受累模式
个人简历
致谢

(7)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麻木的文献回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现代医学对麻木发病机理的认识与治疗研究概况
        1.1 麻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有密切关系
        1.2 慢性压迫、缺血、营养缺乏、炎症、中毒等都可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
        1.3 西药治疗麻木因其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争议
        2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及其流派
        2.1 先秦至三国时期为麻木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期
        2.2 晋唐以荣卫不和,风寒入于肌肉立论
        2.3 宋辽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初步区分麻与木
        2.4 明代充实麻木理论,治疗方法更加丰富
        2.5 清代医家继承前人经验,在理论与治疗上均有突破
        2.6 现代中医继承先辈智慧经验,发病学说渐成体系,辨证方法日臻完善
    第二章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理论研究
        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立论依据
        1.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古代文献依据
        1.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依据
        1.3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麻木的重要治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评价
    1 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
        1.1 麻木中医诊断依据
        1.2 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诊断依据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终止标准、脱落及剔除标准
    2 观察指标
        2.1 麻木病程
        2.2 麻木部位
        2.3 麻木发作频率
    3 统计学方法
    4 临床资料
        4.1 病例来源及分组
        4.2 两组病例脱落情况
        4.3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4.4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4.5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
        4.6 两组患者个人史
        4.7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4.8 两组患者麻木诱发或加重因素
        4.9 两组患者麻木部位
        4.10 两组患者麻木程度
        4.11 两组患者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4.12 两组麻木不同疾病分布情况
    5 治疗方法
        5.1 治疗组
        5.2 对照组
        5.3 合并治疗处理
    6 疗效评定
    7 治疗结果
        7.1 两组总疗效比较
        7.2 两组治疗后麻木改善程度比较
        7.3 两组治疗后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7.4 两组不同病种麻木疗效比较
        7.5 两组患者麻木相关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7.6 两组患者伴随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1.1 麻木虽有外感、内伤之分,而以内伤为常见
        1.2 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
    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
    3 临床常用加减药物功效分析
        3.1 桂枝
        3.2 肉桂
        3.3 细辛
        3.4 桑枝
        3.5 羌活
        3.6 秦艽
        3.7 葛根
        3.8 片姜黄
        3.9 白附子
        3.10 川牛膝
        3.11 防己、天仙藤
        3.12 桑寄生、杜仲
        3.13 地鳖虫
        3.14 生地黄
        3.15 赤芍
    4 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发病特点分析
        4.1 中老年女性多发
        4.2 高血压病患易患麻木
        4.3 肢体静止、寒冷刺激是麻木主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5 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分析
        5.1 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5.2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改善麻木程度
        5.3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
        5.4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
        5.5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
        5.6 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与子宫微循环、经穴温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研究概况
        1.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3.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微循环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 祖国医学对微循环及微循环障碍的认识
        2. 现代医学中微循环障碍与疾病诊断
        3. 针灸与微循环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红外热像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 红外热像的基本原理
        2. 红外热像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3. 红外热像与经络、针灸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四 得气、针刺有效刺激量及影响因素
        1. 针刺手法
        2. 针刺深度
        3. 针具粗细
        4. 刺激方法
        5. 穴位特异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技术路线图
    实验二—实验四技术路线图
    实验一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建立的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子宫白三烯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穴区、穴位连线及子宫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循环相关物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合讨论
结论
个人简历
致谢
附图

(9)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
    TA模型制作
    用药方法
    血压测定
    血管造影
    血沉
    大体标本
    光镜标本
    电镜标本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药物反应
    体重
    血压
    血沉 (ESR)
    血管造影表现
    主动脉病理形态特点
讨论

四、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活血方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观察[J]. 安喆,杨超,陈文阁. 中医药学报, 2020(11)
  • [2]超声对正常人群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研究[D]. 冯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D]. 王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4]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D]. 孟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5]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D]. 朱彬.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1)
  • [6]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D]. 陈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12)
  • [7]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D]. 林玉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与子宫微循环、经穴温度的相关性研究[D]. 朱世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大鼠多发性大动脉炎模型的建立[J]. 洪志鹏,陈福真,符伟国,徐欣,孙宝荣,纪元,钟慈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0(01)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标签:;  ;  ;  ;  

大动脉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