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

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

一、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景启明[1](2019)在《边缘供体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对于终末期心脏疾病患者而言,心脏移植是目前可获得良好中远期疗效的唯一治疗方法。数量庞大的病人与供体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手术方式、抗排异药物、心肌保护、心脏辅助装置等技术的进步,一些具有危险因素的供心也逐渐应用于心脏移植,如供体年龄过大、供受体体重比过低、供受体血型不符、冷缺血时间过长的供心等。此类供体称为边缘供体,临床上对于此类供体的应用尚有争议,因此需要对边缘供体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边缘供心是指(1)供受体体重比<0.8;(2)供心年龄>50周岁;(3)冷缺血时间>6 h;(4)用AB0血型不相容;(5)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阳性;(6)供心并非完全正常(合并如冠状动脉病变、先心病、瓣膜疾病或左室肥厚)的供体心脏。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将自2014-01至2019-01于本心脏中心实施的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3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按以上的边缘供体纳入标准,分为两组:边缘供体组(10例)、常规供体组(26例)。对术前、术中、随访三个阶段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边缘供体心脏移植的效果。结果(1)通过对术前临床数据的比较,发现边缘供体组与常规供体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心功能、LVEF值及肺血管阻力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2)通过对围术期资料的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术中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LVEF、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3)通过对长期随访数据的比较,发现心力衰竭及术后1年生存率等方面无显着差异,但肾功能不全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边缘供体组较常规供体组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心肌保护液、手术方式、抗排异药物及重症监护药物技术支持下,边缘供体组与常规供体组患者的早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边缘供体不影响移植后受体心功能及早期生存率,不应被视为手术禁忌。在严格的供心评估后,边缘供心可应用于心脏移植。

易丽明[2](2019)在《逆行灌注法对兔移植肾MDA、SOD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新西兰兔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采用经肾动脉顺行持续低温灌注与经肾静脉逆行持续低温灌注的两种方法保存兔移植肾并行肾移植手术,观察两组术后血清肌酐、尿量、移植肾组织病理、移植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不同灌注方法对供肾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扩大使用边缘供肾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方法1.建立热缺血损伤后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动物模型:供体新西兰兔左侧肾动脉阻断45min形成供肾热缺血损伤,采用顺行持续低温灌注与逆行持续低温灌注两种不同方法灌注2小时后,将其原位移植到受体,移植完成后切除受体右肾,术后使用环孢素A抗排斥,以此来完成实验模型的制作。2.健康成年新西兰雄性兔60只,购买于南华大学动物实验室,体重2-3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兔分为两组,顺行持续低温灌注组(A组)与逆行持续低温灌注组(B组)每组30只,再于A、B两组组内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两组,每组各15只。比较顺行灌注与逆行灌注两种不同灌注组受体新西兰兔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五天的血清肌酐水平及尿量情况;观察术后第五天移植肾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移植肾组织MDA含量、SOD活力表达情况。结果1.血清肌酐变化情况:A组(顺行灌注组)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血清肌酐值分别为(398.36±37.28)umol/L、(318.97±18.34)umol/L、(178.01±9.44)umol/L;B组(逆行灌注组)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血清肌酐值分别为(417.51±34.28)umol/L、(330.54±20.72)umol/L、(186.21±13.81)umol/L。逆行灌注组术后血清肌酐值与顺行灌注组术后血清肌酐值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尿量变化情况:A组(顺行灌注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尿量分别为(74.60±5.55)ml、(93.72±8.89)ml、(137.58±9.79)ml;B组(逆行灌注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尿量分别为(71.18±5.79)ml、(88.16±6.84)ml、(130.99±12.11)ml。逆行灌注组术后尿量与顺行灌注组术后尿量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移植肾组织HE染色病理情况:A组(顺行灌注组)、B组(逆行灌注组)术后第五天均可见肾小球及周围毛细血管内有少量微血栓物质形成;肾小管管腔轻度扩大;间质有少许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分布;肾脏组织结构基本清晰。4.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移植肾组织MDA含量表达情况:A组(顺行灌注组)与B组(逆行灌注组)术后第五天MDA含量分别为(6.65±0.60)nmol/mgprot和(7.02±0.55)nmol/mgprot。逆行灌注组术后MDA含量与顺行灌注组术后MDA含量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移植肾组织SOD活力表达情况:A组(顺行灌注组)与B组(逆行灌注组)术后第五天SOD活力分别为(369.35±35.37)U/mgprot和(349.13±31.96)U/mgprot。逆行灌注组术后SOD活力与顺行灌注组术后SOD活力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灌注法不仅同顺行灌注法一样可以保护移植肾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肾动脉畸形、损伤的移植肾灌注不良时的一种补救灌洗措施。

陈树红,谭淑芳,陈兆伦,陈瑾,陈春玲,赖翠萍,陈兆仑[3](2018)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手术配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10例患者实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分析总结心脏移植术中手术护理配合经验,逐步完善手术护理配合,以达到最快捷准确的手术配合效果,保证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结果所有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完成顺利。术后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中1例患者术中吻合口渗血不止经填塞纱条止血,24小时后拔出引流物。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430天,ICU监护时间为712天。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有效的保暖措施,娴熟的护理配合,人员的调配,良好的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术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魏嘉[4](2018)在《猪心脏移植供心冷保存的研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心脏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心脏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和供心冷保存时限较短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心脏移植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心脏移植过程中,供心必然经历缺血缺氧-再灌注重新获氧这一过程,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IRI是供心术后急、慢性功能不全甚至功能衰竭,致使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通常使用冷保存液灌注和保存离体供心,然而,在此低温条件下的心肌代谢并未停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积聚最终会在再灌注阶段引起供心损伤。目前该法的心肌有效保存时限仅有46 h,进一步加剧了待移植患者与供心不足的矛盾。由此可见,研制可减轻IRI和延长供心冷保存时限的冷保存液,是心脏移植的重要技术关键和研究热点。IRI诱导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并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坏死最终引起器官损伤,业已证明:细胞凋亡、补体激活和炎症皆为参与IRI的经典关键通路。研究发现将针对上述通路中关键基因的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加入器官保存液,可有效抑制IRI所致的器官损伤,然而,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小动物模型,很难客观模拟人类疾患过程。猪在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和免疫反应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是学术界公认的最适合模拟人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模型动物。有鉴于此,我们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根据RNA干扰理论,研制可减轻IRI和延长有效保存时限的含siRNA心肌保存液。在siRNA体内给药中,转染效率一直是个技术难点。小动物实验证明,大剂量裸siRNA分子加入保存液可有效减少IRI,但大剂量siRNA给药策略不适用于大动物或人医临床。而转染试剂(Transfection reagent,TR)广泛应用于siRNA的体内和体外转染中,可减少siRNA使用剂量,较适合临床给药。为此,我们选取IRI相关的4个基因:Complement component 3(C3)(补体激活)、Nuclear Factor kappa B-p65(p65)(炎症)、Caspase 8和Caspase 3(细胞凋亡),设计并合成siRNA,用猪肾细胞(PK15)和猪睾丸细胞(ST)筛选出抑制效率最强的4对siRNA。再将不同剂量化学修饰的siRNA-TR混合物或单纯siRNA加入常规心脏保存液Celsior液中,灌注并冷保存离体猪心。研究发现含低剂量siRNA-TR的保存液(4 OD siRNA-TR)在抑制4个目的基因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作用上均优于只含有高剂量单纯siRNA的保存液(16 OD siRNA)。为减少和降低供心离体冷保存和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我们研究发现含siRNA-TR的保存液可减少冷保存供心的凋亡细胞,但其对再灌注复跳心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设计和构建了大动物供心保存评价体系,在国内率先建立大动物离体心灌流系统,通过灌注温血灌流液可使各类大动物供心在离体情况下跳动,再与心脏原位移植模型结合,构成供心体内外各项主要生物学参数综合评价平台。保存后供心在连接于离体心灌流系统或原位移植到受体时,经监测复跳过程中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生存率、组织结构改变、心肌坏死、氧化应激、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生物学参数,可全面客观评判不同保存方式保存后的供心质量,为大动物心功能监测和人医心血管疾病临床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检验含siRNA-TR的保存液对再灌注猪心的保护效果,使用500 ml含2、4、6 OD siRNA(siRNA组)或4 OD scramble siRNA(阴性对照组,Ctrl)与TR混合物的Celsior液,以及500 ml单纯Celsior液(常规保存组,CEL),灌注并冷保存离体猪心12 h后再将供心连接于体外灌流系统,温血灌注供心以左心做功模式跳动3 h。结果发现:siRNA组供心做功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好于对照组CEL和Ctrl;做功结束后,其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低;组织结构改变轻微;血浆中的心肌酶学标志物和组织中的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低;心肌组织中促炎因子和4个靶蛋白表达下调;组织中TLR-7及其配体MyD88水平未见升高。3个siRNA组之间相比,4 OD组综合效果最好,与冷保存未复跳猪心试验结果一致。从而提示siRNA保存液具有保护心功能、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正常组织结构、减轻心肌坏死和氧化应激、控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且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基于离体心试验结果,为证实4 OD-TR的siRNA保存液在原位移植中同样具有较好心肌保护效力,我们将6只成年雄性小型猪供心分为2组,常规保存组供心冷保存6 h,而灌注siRNA-TR保存液的供心冷保存时间延长到12 h。冷保存结束后全部原位移植到受体胸腔并开放主动脉使其复跳做功3 h,期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所有供心冷停跳后、检测与离体心复跳心相同的指标。结果发现,与常规冷保存6 h的供心相比,延长保存时间到12 h的供心在凋亡水平、组织结构变化、心肌坏死、炎症反应和先天免疫激活等方面都有所减轻,心功能参数良好。在延长一倍时间的基础上,仍具有比常规临床保存供心更好的质量参数。本研究证明:通过含抑制炎症和凋亡途径的siRNA心肌保存液冷保存猪供心,能有效提高供心质量和延长保存时限,为深入研发临床新型供心保存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开发价值。

刘静,王海瑛[5](2014)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50例围术期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疗效和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5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围术期护理配合经验。结果:术后1月存活率为95.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82.5%、77.5%。受体的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右心衰竭、真菌感染及移植物衰竭。结论:心脏移植术治疗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疗效确实可靠,规范化围术期护理管理在保障心脏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具有重要意义。

宋晓蓉,姜波,严中亚,卢中,吴一军[6](2013)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CPB)的经验。方法采用中度低温、轻度血液稀释和高流量体外循环灌注技术;术中注意心、肺及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改良St.Thomas液500 ml使供心快速停搏,供心离体后用4℃威斯康星大学溶液(UW液)1 000 ml灌注,并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 9例患者手术顺利,平稳脱离体外循环机。住院时间为(63.33±33.39)min,供心缺血时间为(401.83±115.97)min,体外循环时间(121.67±49.25)min。4例于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5例电除颤后复跳。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为(73.63±6.26)%。结论良好体外循环管理,有效的供心心肌保护及重要脏器保护是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赵斌,蒋立虹,邹弘麟,韦杰,王萍,孙小林,李华,邢正江[7](2013)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测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省心脏移植中心1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测治疗。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8年9月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11例,手术均按标准法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治疗采用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方案,并给予严密的监测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期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6例患者存活至今,心理状态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免疫排斥迹象;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因患者自己暗地里不规律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引起急性排斥反应,经我科救治好转后出院,仍然不规律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而猝死家中,1例肺部严重感染,1例急性右心衰竭经再次入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的监测治疗十分关键。

侯海颖,谢雪均,刘英红,肇义娜[8](2012)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与护理》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和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期应用常用排异抑制药物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次(15例患者)成功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急性排异期应用常用排异抑制药物的护理。结果16例次心脏移植中,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次、双腔静脉吻合法心脏移植术12例次,全部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免疫诱导加三联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加霉酚酸酯加泼尼松)的抗排异反应方案。本组6例死亡,存活时间5 d~103个月,中位数3.5个月;其余9例(10例次)存活至今,存活时间3~119个月,中位数49个月。结论术后严密、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和护理,为早诊断、早处理提供依据,可有效提高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率。

买合皮热提汗·艾尔肯[9](2012)在《泡状棘球蚴感染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Lewis大鼠泡状棘球蚴感染模型后,进行BN大鼠对泡状棘球蚴感染Lewis(简称LEW)大鼠异位心脏移植,观察Lewis大鼠感染泡球蚴后,免疫系统发生的变化对移植心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的发生机制。初步观察免疫抑制剂FK506、骁悉以及抗包虫药L-ABZ对感染泡球蚴大鼠移植心脏的疗效。方法:1)采用大鼠右下腹腔直接注射接种泡状棘球蚴悬浮液的方式,建立泡状棘球蚴感染的动物模型;2)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LEW大鼠为受体,Brown Norway(简称BN)大鼠为供体。将供心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别与受体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外静脉吻合;3)分别行BN大鼠对未感染泡球蚴LEW大鼠(即对照组,n=12)及BN大鼠对泡球蚴感染LEW大鼠(即实验组,n=12)异位心脏移植,术后观察异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移植心脏发生排斥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y)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排斥心肌组织内T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细胞流式检测法(FACS)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脾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数量水平情况;4)建立BN大鼠对泡球蚴感染LEW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分组:将感染泡球蚴的LEW大鼠随机分为下列实验组:Group1BN→LEW (n=9):未治疗;Group2BN→LEW (n=9):L-ABZ50mg/kg/d灌胃,每日一次;Group3BN→LEW (n=9):FK5061mg/kg/d灌胃,每日一次;Group4(n=9):FK5061mg/kg/d、L-ABZ50mg/kg/d灌胃,每日一次;Group5BN→LEW (n=9):FK5061mg/kg/d、MMF20mg/kg/d;灌胃,每日一次;Group6BN→LEW (n=9):FK506lmg/kg/d、MMF20mg/kg/d、L-ABZ50mg/kg/d灌胃,每日一次。判断心脏排斥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及移植心组织内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1)接种泡状棘球蚴LEW大鼠,用开腹肉眼、常规病理切片及间接ELISA法检测感染率。泡球蚴感染大鼠三个月后感染率约为85.0%;2)正式实验中同种异体组行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50例,术后100%复跳,3天存活率为96.0%,供心缺血时间均少于35分钟。同种异体移植心存活时间平均8天左右7.89±1.65d,病理检查可见典型排斥反应征象;同系移植组10例,移植心均存活至处死取材(6例>11天,4例>3个月后处死不再观察生存期)。同系移植组移植心脏病理切片未见明显心肌损害;3)实验组(即感染泡球蚴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16.17±3.19天,对照组(即未感染泡球蚴组)移植心存活时间7.92±1.93天,实验组移植心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两者有显着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移植心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平均分级为3.38级)与对照组(平均分级为3.79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心脏发生排斥反应后,实验组血清内IL-4水平为152.21±45.62ng/L高于对照组50.85±22.15ngm,而实验组血清内IFN-γ水平为12.35±1.02ng/L水平低于对照组42.63±4.15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FACS流式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大鼠脾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为10.8%,高于对照组的6.1%,两组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4)除FK506+MMF组移植心存活时间较感染对照组有所延长外(16.11±8.04vs11.60±6.02,P≤0.05),其余各组的移植心存活时间未见延长(P>0.05)。单纯的L-ABZ不会影响移植物的存活且L-ABZ与FK506+MMF可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论:1)通过向实验大鼠右下腹腔注射泡球蚴悬浮液的方式建立大鼠泡球蚴感染模型是成功的,适用于大批量动物实验研究;2)应用Cuff技术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明显降低了手术难度,具有手术创伤小、供心缺血时间短等优点,简单实用,制模成功率高;3)泡状棘球蚴感染造成Th1/Th2向Th2类细胞因子偏移,并且可能通过介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而导致大鼠异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延长,其可能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4)单纯的L-ABZ不会影响移植物的存活;L-ABZ与FK506+MMF可能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

付德明,王洪奇,张秀兰[10](2012)在《心脏移植术的历史回顾》文中研究说明1905年,Carrel和Guthrie首次报道了狗的异位心脏移植术。同年,Shone建立了移植免疫的观点,为器官移植奠定了科学基础。1964年,Hardy和同事进行了世界上首例人类异种(狒狒)心脏移植术。1967年,Barnard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1968—1971年,全世界先后有56家医院共实施了180例心脏移植术,但患者在术后很少能够长期存活,心脏移植术进入低潮。1972年,Castaneda和Reitz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心肺联合移植的经验,为成功实施人类心肺联合移植奠定了基础。1973年,Caves发明了心肌活检技术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解决了早期排异的诊断问题。1981年,Stanford大学率先将环孢素A应用于临床心脏移植,有效控制了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远期存活率,心脏移植术进入了第2次高潮。亚洲心脏移植术的开展始于1968年,日本和田寿郎和其医疗小组完成了亚洲首例心脏移植术。1978年,上海张世泽医生实施了我国第1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

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供体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中文对照及部分缩略
前言
资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逆行灌注法对兔移植肾MDA、SOD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术后血清肌酐的变化
    3.2 术后尿量的变化
    3.3 移植肾组织病理(HE染色)
    3.4 移植肾组织MDA含量表达情况(分光光度法)
    3.5 移植肾组织SOD活力表达情况(分光光度法)
第四章 讨论
    4.1 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4.2 逆行灌注法对热缺血移植肾术后的影响
    4.3 本次实验的局限性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供心切取方法
        1.2.2 移植手术方法
    1.3 护理配合
        1.3.1 术前准备
        1.3.2 术中配合
2 结果
3 讨论
    3.1 良好的专业护理
    3.2 术中温度管理
    3.3 严格的无菌管理
    3.4 心肌保护
    3.5 加强医护配合

(4)猪心脏移植供心冷保存的研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缺血再灌注损伤
    1.2 供心保存方法
        1.2.1 单纯低温保存
        1.2.2 连续灌注保存
        1.2.3 间断灌注保存
        1.2.4 高压混合气体干燥保存
    1.3 RNA干扰与器官IRI
        1.3.1 RNAi的机理
        1.3.2 介导基因沉默效应的其他手段
        1.3.3 介导RNAi的方法
        1.3.4 RNAi疗法面临的挑战
        1.3.5 RNAi在不同器官抗IRI的应用
        1.3.6 siRNA疗法在IRI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中的难点
    1.4 哺乳动物心脏模型
        1.4.1 离体心脏模型
        1.4.2 心脏移植模型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靶基因SIRNA序列的设计及效果验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与耗材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软件
        2.2.4 siRNA的设计与合成
        2.2.5 溶液配制
        2.2.6 细胞培养
        2.2.7 细胞转染
        2.2.8 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2.2.9 Real Time qPCR
        2.2.10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Real Time qPCR结果
        2.3.2 siRNA序列筛选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IRNA心肌保存液的研制及其对冷保存猪心的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耗材
        3.2.2 主要仪器
        3.2.3 主要软件
        3.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3.2.5 溶液配制
        3.2.6 动物麻醉及手术
        3.2.7 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3.2.8 Western Blot
        3.2.9 石蜡切片制作
        3.2.10 TUNEL
        3.2.11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含TR的 siRNA保存液对冷保存供心靶基因的抑制效率
        3.3.2 含TR的 siRNA保存液对冷保存供心细胞凋亡的作用
        3.3.3 含TR保存液中siRNA最佳剂量的探索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动物供心保存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耗材
        4.2.2 主要仪器
        4.2.3 主要软件
        4.2.4 评价平台—大动物离体心灌流系统
        4.2.5 评价平台—心脏原位移植模型
        4.2.6 评价指标—左心室血流动力学
        4.2.7 评价指标—心肌生存率
        4.2.8 评价指标—心肌组织结构改变
        4.2.9 评价指标—心肌坏死和氧化应激
        4.2.10 评价指标—先天免疫激活和炎症水平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评价平台—大动物离体心灌流系统
        4.3.2 评价平台—心脏原位移植模型
        4.3.3 评价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RNA心肌保存液对离体复跳猪心的作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与耗材
        5.2.2 主要仪器
        5.2.3 主要软件
        5.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5.2.5 溶液配制
        5.2.6 动物麻醉及供心获取
        5.2.7 离体供心的再灌注复跳
        5.2.8 心肌坏死和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5.2.9 蛋白提取
        5.2.10 Western Blot
        5.2.11 石蜡切片制作
        5.2.12 TUNEL
        5.2.13 HE染色
        5.2.14 血流动力学监测
        5.2.15 统计学方法
    5.3 结果
        5.3.1 siRNA保存液对离体复跳心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5.3.2 siRNA保存液对离体复跳心组织生存率的作用
        5.3.3 siRNA保存液对离体复跳心心肌组织结构改变的影响
        5.3.4 siRNA保存液对离体复跳心生化指标的影响
        5.3.5 siRNA保存液对离体复跳心先天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5.3.6 siRNA保存液对离体复跳心靶基因的抑制效果
    5.4 讨论
        5.4.1 siRNA保存液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5.4.2 siRNA保存液抗凋亡效果显着
        5.4.3 siRNA保存液减轻了心肌结构改变
        5.4.4 siRNA保存液减少了心肌坏死和氧化应激
        5.4.5 siRNA保存液的安全性和抗炎作用
        5.4.6 离体灌流猪工作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IRNA心肌保存液对原位移植猪心的作用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剂与耗材
        6.2.2 主要仪器
        6.2.3 主要软件
        6.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6.2.5 溶液配制
        6.2.6 动物麻醉及供心获取
        6.2.7 原位心脏移植
        6.2.8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样品采集
        6.2.9 心肌坏死和氧化应激生化指标检测
        6.2.10 蛋白提取
        6.2.11 Western Blot
        6.2.12 石蜡切片制作及HE染色
        6.2.13 TUNEL
        6.2.14 统计学方法
    6.3 结果
        6.3.1 siRNA保存液对移植心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3.2 siRNA保存液对移植心组织生存率的作用
        6.3.3 siRNA保存液对移植心心肌组织结构改变的作用
        6.3.4 siRNA保存液对移植心心肌坏死和氧化应激生化指标的影响
        6.3.5 siRNA保存液对移植心先天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6.3.6 siRNA保存液对移植心靶基因的抑制效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50例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供心获取
        1.2.2 受体心脏移植手术
2 结果
3 围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人员管理
        3.1.2 术前访视
        3.1.3 物品准备
        3.1.4 环境准备
    3.2 术中护理
        3.2.1 供心切取配合
        3.2.2 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3.2.3 移植组器械护士配合
    3.3 术后护理
        3.3.1 护送患者回心外监护室
        3.3.2 患者物品交接
        3.3.3通知家属
        3.3.4 术后回访
4 讨论

(8)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排异反应的分级
        1.2.1 超急性排异反应
        1.2.2 急性排异反应
        1.2.3 慢性排异反应
2 结果
3 护理
    3.1 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及护理
    3.2 急性抗排异反应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3.2.1 环孢素A
        3.2.2 他克莫司
        3.2.3 霉酚酸酯
        3.2.4 甲泼尼松
        3.2.5 抗胸腺球蛋白
    3.3 急性排异反应期的护理措施
        3.3.1 正确应用药物
        3.3.2 观察及护理
    3.4 心理护理
    3.5 健康教育
4 小结

(9)泡状棘球蚴感染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建立Lewis大鼠泡状棘球蚴模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1.2 泡球蚴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1.3 感染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应用Cuff技术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实验设备及材料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图表附录
第三部分 泡状棘球蚴感染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FK506+MMF方案联合阿苯哒唑脂质体对泡状棘球蚴感染大鼠心脏移植的疗效观察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供体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D]. 景启明. 东南大学, 2019(05)
  • [2]逆行灌注法对兔移植肾MDA、SOD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易丽明. 南华大学, 2019(01)
  • [3]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J]. 陈树红,谭淑芳,陈兆伦,陈瑾,陈春玲,赖翠萍,陈兆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01)
  • [4]猪心脏移植供心冷保存的研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D]. 魏嘉.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50例围术期护理[J]. 刘静,王海瑛. 齐鲁护理杂志, 2014(24)
  • [6]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J]. 宋晓蓉,姜波,严中亚,卢中,吴一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3(03)
  • [7]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测治疗[J]. 赵斌,蒋立虹,邹弘麟,韦杰,王萍,孙小林,李华,邢正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02)
  • [8]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与护理[J]. 侯海颖,谢雪均,刘英红,肇义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06)
  • [9]泡状棘球蚴感染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 买合皮热提汗·艾尔肯.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5)
  • [10]心脏移植术的历史回顾[J]. 付德明,王洪奇,张秀兰. 中华医史杂志, 2012(02)

标签:;  

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